唐诗高华,宋词柔美,犹如一个硬汉,一个美女。
可是,硬汉也有美丽温柔的一面,美女亦有刚强倔强的一面。唐诗亦有许多绝美之作。
穿越千年时光,醉人的唐诗,犹如一杯好酒,沁人心脾,千年回味。
《唐诗三百首》中最美的10首唐诗,满满的诗情画意,读完醉入梦乡。
最深情的望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是一首月夜怀人的诗,海上升起了明月,你我天各一方,对月相思,久不能寐,只觉长夜漫漫。相思不眠之际,没有什么可以相赠,只有满手的月光。
可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意,可是又怎么赠送给你呢 还是睡罢!睡了也许能在梦中与你欢聚。
全诗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意境幽静秀丽,构思巧妙,情景交融,细腻入微,感人至深。
最清新的夏景: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积雨辋川庄作》
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夏日久雨初停,关中平原上一阵美丽繁忙的景象,漠漠水田,飞起几只白鹭;阴阴夏树,传来婉转鸟鸣。
王维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全诗写景生动真切,生活气息浓厚,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清新明净,形象鲜明,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最诗意的邀约: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这一年冬天,风雪飘飞,白居易邀请好友来喝酒,共叙衷肠。
寒冬腊月,暮色苍茫,风雪大作,家酒新熟、炉火已生,只待朋友早点到来,三个意象连缀起来构成一幅有声有色、有形有态、有情有意的图画,其间流溢出友情的融融暖意和人性的阵阵芳香。
诗以如叙家常的语气,朴素亲切的语言,蕴含生活气息,不加任何雕琢,信手拈来,遂成妙章。
最美丽的送别: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杰作,青山,流水,红日,白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
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画面中流荡着无限温馨的情意,感人肺腑。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借马鸣之声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让人久久回味,真是鬼斧神工的手笔。
最纯真的女子: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长干行四首》
唐·崔颢
其一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其二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一个住在横塘的姑娘,在泛舟时听到邻船一个男子的话音,于是天真无邪地问一下:你是不是和我同乡
这组诗以男女对话的形式,描写了采莲女子与青年男子相恋的过程:两人偶然水上相逢,初不相识,女子却找出话头和对方攀谈,终于并船而归。诗中描绘船家少女的大胆和聪慧,憨厚如实的语言维妙维肖,非常可爱。
崔颢这两首诗以素朴真率见长,写得干净健康。女主角的抒怀只到“或恐是同乡”为止,这样的蕴藉无邪,是抒情诗中的上乘。
最惆怅的回忆: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寄人》
唐·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据说,张泌曾与邻家女相爱,后失去了消息。因为思念,张泌梦回曾经的小院,院中风景依旧,小廊曲阑仍在。再也不见倩影,令人魂牵梦绕,只有明月多情,遍照片片落花。
诗人善于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深沉曲折的思想感情,他只写小廊曲阑、庭前花月,不需要更多语言,却比作者自己直接诉说心头的千言万语更有动人心弦的力量。
最惬意的渔翁: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渔翁》
唐·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柳宗元被贬永州,本是令人悲伤的事,万幸的是,永州的山水治愈了柳宗元的伤。
此诗通过渔翁在山水间获得内心宁静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自身遭受打击后寻求超脱的心境。
全诗就像一幅飘逸的风情画,充满了色彩和动感,境界奇妙动人。其中“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两句尤为人所称道。
最温柔的思念: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给人的感觉一直是持重而严肃的,其实,他亦有柔情的一面。
这一年,杜甫在长安,妻子在鄜州,他写下这首温柔的思念之作。他感慨:什么时候,我们相聚在一起,并肩坐在薄帷帐下,月光照你我,再把泪痕擦干。
全诗构思新奇,章法紧密,明白如话,情真意切,深婉动人。
最精致的闺房: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已凉》
唐·韩偓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这是一间华丽精致的卧室,翠绿的栏槛,猩红的画屏,门帘上的彩绣,被面的锦缎光泽,合组成一派旖旎温馨的气象,不仅增添了卧室的华贵势派,还为主人公的闺情绮思酝酿了合适的氛围。
无论从题材旨趣,还是从手法、风格上讲,这首小诗都开启了五代两宋闺情词缛丽婉约的先河。
最绝美的忧伤: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是李商隐最优美的诗之一,他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等典故,写人生之伤感。
李商隐从典故中提取的意象是那样的神奇、空灵,他的心灵向读者缓缓开启,华年的美好,生命的感触等皆融于其中,却只可意会不可言说。
全诗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感人至深。每每读到这首诗时,只觉口中含珠,轻吐馨香。
源自:诗词世界
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
一提到唐诗,可能会有很多人都会拍着胸脯说:我从孩提时代就会背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乡音无改鬓毛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唐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之作。不仅象征古典诗歌的成熟,继承了汉魏民歌与乐府传统;也开创出新的局面,将古典诗歌的艺术形式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可是,你当真知道《唐诗三百首》吗?
要不我来问问你吧:
“《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是谁?他的真实名字叫什么?”
“《唐诗三百首》诸多版本当中,以哪一版注解最优?”
“全唐诗共48000余首,为什么只选三百首?”
我随即把这三个问题发到了群里,看看群友们对于唐诗的认识。
讲真,我觉得即兴能回答到这个程度已是学霸级的了,不仅知道《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叫蘅塘退士,就连首末诗也知道的一清二楚,绝对是古典诗词的爱好者,有木有?
笔者身为一名高中老师,虽不教语文,但自小开始背诵《唐诗三百首》,家中也收藏好几版唐诗。练书法的时候,也时常以古典诗词为素材,惭愧的是却很少留意编选者、注者等版本信息。
前不久刚刚结束的中国诗词大会,又再次引发了大众对古典诗词的关注,这次盛会上,武亦姝的精彩表现和最终夺冠,满足了人们对才女的所有美好想象,真是叫人大呼过瘾。
但这场诗词盛宴的背后,却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真实写照。
历代编选的唐人诗集,流传至今共有100多种,但最有影响力的和生命力的要首推这本蘅塘退士编选、金性尧注解的《唐诗三百首》,堪称唐诗启蒙的经典之作。
正如蘅塘退士在序言当中所说:“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数十首,共三百首,录成一编,为家墅课本,俾童而习之,白手亦莫能废。”无论幼童还是白首,小白还是老司机,都是绝佳学习唐诗的必备工具书。
《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的论个人名声,比不上《唐百家诗选》的编者王安石,也比不上《唐贤三昧集》的编者王士禛,甚至很多人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但这并不影响《唐诗三百首》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
这版由后浪授权、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发行的《唐诗三百首》,是金性尧晚年的大成之作。它和以往的版本相比,具备如下的特点:
考虑到蘅塘退士孙洙(1711——1778)的生平,知道的人不多,所以将清顾光旭的《梁溪诗钞》、窦镇《名儒言行录》中所载孙氏生平,附录于后。
比如山水田园派诗人王维,虽以写山水诗为主,但在唐诗三百首当中,把他的乐府诗《洛阳女儿行》和《老将行》也收录其中。
比如岑参的这首《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在诗前介绍作者时,为了突出作者少经孤寒、早具怀抱的理想,引用了他的另一首诗《银山碛西馆》中的两句:“丈夫三十未付贵,安能终日守笔砚”。
这对于读者而言,既可以了解作者的生平性格和时代背景,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拓展阅读他的其他作品。
比如,在重版附记中,对沈佺期的《杂诗》中,对于“黄龙戍”与“龙城”的地点注解,既参阅了《中国地名大辞典》、《辞海》、《隋书地理志》、《唐书地理志》经多方推理、训诂考据来佐证古今地点的真实性。可见,对于一些有争议的说法,金老并没有着急下结论,也没有以讹传讹,而是给出了多方意见,供读者参考。
总之,在《唐诗三百首》诸多版本当中,金性尧所注的这版堪称“最优版本”。
不仅内容详实,而且在深度和广度上也做了适当的拓展,结合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让读者全方位地去了解唐诗。
如果你也像我一样,喜欢中国古典文化,不妨就从这本金性尧注《唐诗三百首》开始读起吧!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熟后你会发现大唐风流、唐诗之美。
见到喜欢的人,不再只会说:“我爱你”、“我要把祖传优秀的DNA送给你”之类的,而是会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见到天空下雪,也不再只会说“老天在撒盐”,而是会用“未若柳絮因风起”来表达。
挖掘唐诗之美,这样你便会发现,生活不再是白墙黑瓦、钢筋混凝土,而是更加接近自然,找回属于生命原本的色彩和温度,生活会更加充满诗情画意。
活出一颗“诗心”,你会更加从容、自在、洒脱!
山家朝代:唐代作者:张继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安公房问法朝代:唐代作者:张继
流年一日复一日,世事何时是了时。
试向东林问禅伯,遣将心地学琉璃。
要几首,不够还有,要采纳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15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诗词丨冬去春来留不住,不负年华不负卿
下一篇: 50个中国符号,5000年文明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