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老话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你眼里有我,愿意为我着想,尊重我的感受,那我也愿意尊重你,替你考量。
身份高不咄咄逼人,身份低也不谄媚他人。
朋友之间,平等相待,互相尊重,这样关系才算健康,这样关系才能长久。
1、别人尊重你,是因为别人很优秀
老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越大的领导,越和蔼可亲,越小的领导越趾高气昂。
层次越高的人越懂得尊重别人,层次越低的人越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世界著名喜剧大师卓别林,在一次巡回表演中认识了一个对他仰慕已久的观众。
两人相谈甚欢,很快成为好朋友,这位观众便邀请卓别林到家中做客。
这个朋友是个棒球迷,他带卓别林参观自己的棒球收藏室,向他介绍各种各样的棒球藏品。
面对兴高采烈滔滔不绝的朋友,卓别林一言不发,认真倾听。
回家之后,卓别林更是找到一位棒球明星,请他给这位朋友的棒球帽签名。
卓别林天性喜静,对棒球运动并不热衷,所以身边的人感觉很奇怪。
卓别林说:“虽然我不喜欢棒球运动,但是我的朋友喜欢。
尊重别人的爱好,别人才能感到自己被接纳、被理解,这是友谊的基础。”
朋友知道后深受感动。
两人的友谊维持了一生,卓别林去世之后,这个朋友说起往事依然感慨不已。
有人说:
“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
慢慢地我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
懂得尊重别人是一个人最大的魅力,也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
2、尊重别人,才能被别人尊重。
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尊重永远是相互的,尊重别人就是庄严自己。
《礼记》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战国时有一年,齐国发生灾荒,很多人被饿死。
土豪矜敖为了彰显自己的美名,在路上买了很多食物,赈济灾民。
灾民听说之后纷纷赶去,但有一个饿汉却不为所动。
矜敖呼喝那个饿汉:喂,过来吃饭。
结果饿汉依然像没有听见一样。
矜敖又说:再不吃你就饿死了。
饿汉说:我就是因为不吃这些才被饿成这样的。
这就是不吃“嗟来之食”的典故。
一个人,哪怕再贫困再潦倒,依然有保持人格尊严的权利和骨气。
这样的尊严值得尊重,值得钦佩。
民国胡适,慷慨大方,经常救济别人。
但是他却从不大肆宣扬,总是偷偷救济,为别人留面子。
1920年林语堂官费留美,但是款项却没有按时打来,生活一度困窘。
胡适以北大的名义向他寄去2000美元,林语堂才得以顺利完成学业。
林语堂学成归国,上门致谢北大校长蒋梦麟,不料蒋校长竟不知情。
他才知道,这笔钱是胡适个人出资,而不是北大的经费。
胡适担心以个人名义汇款林语堂会不好意思,为避免损伤林语堂的面子,才借北大的名义接济他。
这件事令林语堂感动不已,晚年在自传中仍不忘专门提及。
施恩求报,处处提醒别人接受了别人施舍,这样的人情商太低,格局太小。
真正高层次的人,平等待人,处处为别人着想,懂得尊重别人。
人心都是肉长的,尊重都是相互的,你尊重别人,别人自然也会尊重你。
你为别人修桥,别人也会为你铺路,相互尊重,相互帮助,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人生就是一场耕种,种下什么才能收获什么。
种下善良收获善良,种下尊重才能赢得尊重。父亲写的散文诗父亲的散文诗的歌词散文诗精选
我们常说都说强扭的瓜不甜,孔圣人也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在让我们可以互相尊重各自的选择和别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的身上。可是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把自己的想法一厢情愿地强加在别人的身上。
有个发小前两年信了耶稣,加入了基督教,成了基督教一个虔诚的教徒。我非常尊重每个人自己的信仰,因为这本来是各自的选择,我们不想也不会干涉。但是自从他信了教之后,一直劝我们也跟着他加入他们的教会,信仰他们的真神,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有次和他约了一起吃饭,他自告奋勇地把地点安排好了。到了约定地点之后,我都惊呆了。他把地点安排在了一座小教堂,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十多个陌生的面孔。按照他的说法就是那些人都是他在教会的兄弟姐妹,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有个大妈还要拉着我去参观沐浴礼,我当场就拒绝了,掉头就走了,因为这样的事已经不止一次了,那天彼此也不欢而散。
事后发小来到广州找我,表示对那天的行为道歉。我以为他是专程来道歉的,所以也就没有怠慢他的理由。一问才知道,他专门来广州找我是希望我帮他剪辑一段宣传视频的,当然,是免费的那种。我心想只要不拉我入教,怎么都成。帮他弄完视频之后就找了一家餐厅吃饭。
谁知道,刚坐下了,他又自顾自地讲起了自己的教义。永远都是主的恩赐,神的福音,真神的指引,主的安排。不管和他聊什么,他都能把话题带到教义上去,三句不离阿门。等到上菜了,他还做了个朝拜的手势,说了句:“感谢主赐给我的食物,阿门。”我心里一万个羊驼,我请你吃饭,你倒感谢起上帝来了,算了,还是忍了吧,只要不拉我入教,我管他怎么说都行,吃完就快点走人。
可是事与愿违是常有的事情,他见我一直默不作声,没有像平时那样怼他,又开始他的一顿骚操作。“其实真主一直和我们同在的,只是你还没有遇见,周末我们一起去做礼拜吧,可以认识很多兄弟姐妹,都是一家人,都可以互相帮忙和学习。。。。。。。。。。”
此时我的忍耐性基本快要冲破我的脉门了,我实在忍不住了,阴阳怪气地问道:
“真的吗?”
“真的啊。”
“那你怎么不找你教会的那些兄弟姐妹帮忙啊,都是亲人,不会不帮吧?”
“他们不一定懂,而且你是专业的啊,肯定找你了。”
“不应该啊,你那么多的兄弟姐妹,难道就没有一个是和我同行的?”
“。。。。。。”
此时他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我了,然后彼此陷入深深的沉默当中。我快速吃完饭就先去买单了,回来后看到他又在做着朝拜的手势说到:“感谢主恩赐的食物,感谢主与我同在。”我简直是气炸了,所以也不想留他过夜了。
临别的时候,我不等他说话就抢先开口:“我晚上还要去拜佛祖呢,就不留你了,施主请慢走吧,阿弥陀佛,阿门!”? 他听了之后气呼呼地上了车,我则笑眯眯地和他说再见。
晚上他给我发了消息:
“你能不能尊重一下我的教义和信仰?”
“那你知不知道,有一个词叫做互相尊重?”
“算了,不和你扯。”然后就再也没有回我了,相信他是生气了。
经过那天之后,这个发小就再也没有联系过我,至于会不会因此而断绝来往,我也不想再去想了。有时真的很不明白,为什么他非要孜孜不倦地说服我的想法让我加入他的教会,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和,信奉哪个宗教都是自己的意愿,又怎么会在强迫的情况下诚心拜观呢?
我是现实主义者,属于无信仰者,不过我一直非常尊重别人的信仰,更不愿意拿别人的信仰开玩笑。但是尊重不是忍让或低声下气,而是互相尊重。既然你都不尊重我的想法,我又何必要假惺惺地尊重你的信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14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经典微小说:《深情》
下一篇: 中国人的院子,藏着最难割舍的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