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文学大赛一等奖:家有母亲

祝由师 2023-07-27 02:13:38

来源:国学文化

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有人说此文可上语文教科书。

父亲去世10年后,在我的“软硬兼施”下,母亲终于同意来郑州跟着我——她最小的女儿一起生活。这一年,母亲70岁,我40岁。

70岁的母亲瘦瘦的,原本只有一米五的身高,被岁月又缩减了几厘米,看起来更加瘦小,面容却仍然光洁,不见太多沧桑的痕迹,头发亦未全白,些许黑发倔强地生长着。

我们借了一辆车回去接她,她早把居住了几十年的老屋收拾妥当,整理好了自己的行李。那些行李中有两袋面,是她用家里的麦子专门为我们磨的,这种面有麦香。

但那天,那两袋面我决定不带了,因为车的后备箱太小,我们要带的东西太多。

母亲却坚持把面带着。一定要带,她说。

她这样说的时候,我忽然愣了一下,看着她,便想明白了什么,示意先生把面搬到里屋,我伸手在外面试探着去摸。

果然,在底部,软软的面里有一小团硬硬的东西。如果我没猜错,里面是母亲要给我们的钱。

把钱放在粮食里,是母亲很多年的秘密。

十几年前,我刚刚结婚,在郑州租了很小的房子住,正是生活最拮据的时候。那时,我最想要的不是房子,不是一份更有前途的工作,只是一个像样的衣柜。

就是那年冬天,母亲托人捎来半袋小米。

后来先生将小米倒入米桶时,发现里面藏着500块钱,还有一张小字条,是父亲的笔迹:给梅买个衣柜。

出嫁时,母亲给我的嫁妆中已有买衣柜的钱。后来她知道我将这笔钱挪做他用,便又补了过来。那天晚上,我拿着10元一张厚厚的一沓钱,哭了。

那些年,母亲就是一次次把她节省下来的钱放在粮食里,让人带给我,带给大姐二姐,在我们都出嫁多年后,仍贴补着我们的生活。

但那些钱,她是如何从那几亩田里攒出来的,我们都不得而知。这一次,即使她随我们同行,也还是将钱放到了面袋里,在她看来,那是最安全的。

面被带回来后,我把钱取出来交还母亲,母亲说,这是我给童童买车用的。童童是她的外孙,这段时间他一直想要辆赛车,因为贵,我没有给他买,上次回老家,他许是说给母亲听了,母亲便记下这件事。

2000块,是她几亩地里一年的收成吧,我们都不舍得,但她舍得。

记忆中,母亲一直是个舍得的人,对我们,对亲戚,对左邻右舍,爱舍得付出, 东西舍得给,钱舍得借,力气也舍得花。有时不知道她一个瘦小的农村妇人,为什么会这样舍得。

母亲住下来,每天清晨,她早早起来做饭,小米粥、小包子、鸡蛋饼……变着花样儿。中午下班我们再也不用急赶着去买菜,所有家务母亲全部包揽,阳台上还新添了两盆绿莹莹的蒜苗。

有了母亲的家,多了种说不出的安逸。

母亲带来的两袋面,一袋倒入桶里,另外一袋被先生放到了阳台上。过了几天,我却发现阳台地板上的那袋面被移到了高处的平台上晾晒。

先生是个粗心的人,应该不会是他放的,我疑惑地问母亲,她说,啊,我放上去的,晒晒,别坏了。

我一听就跟她急了,那平台, 一米多高 ,那袋面,六七十斤,身高不足 一米五,体重不足90斤的母亲,竟然自己把它搬了上去。我冲她大喊,你怎么弄上去的 那么沉,闪着腰怎么办 砸着你怎么办 出点儿什么事怎么办……一连串地凶她。

她却只是笑,围着围裙站在那里,等我发完脾气,小声说,这不没事吗 有事就晚了!我还是后怕,但更多的是心疼。直到母亲向我保证,以后不再干任何重活,我才慢慢消了气。

母亲来后不久,有天对先生说,星期天你喊你那些同学回家来吃饭吧,我都来了大半个月了,没见他们来过呢。

先生是在郑州读的大学,本市同学的确很多,关系也都不错,起初还会在各家之间串门,但现在,大家都已习惯了在饭店里聚会。城市生活就是这样繁华而淡漠,不是非常亲近的,一般不会在家里待客了。

我便替先生解释,妈,他们经常在外面聚呢。母亲摇头,外面哪儿有家里好,外面饭菜贵不说,也不卫生。

再说了,哪儿能不来家呢 来家才显得亲。然后,母亲态度坚决地让先生在周末把同学们带回家来聚一聚。我们拗不过她,答应了。

先生分别给同学中几个关系最亲近的老乡打了电话,邀请他们周末来我们家。周末一整天,母亲都在厨房忙碌。

下午,先生的同学陆续过来了,象征性地提了些礼品。我将母亲做好的饭菜一一端出,那几个事业有成、几乎天天在饭店应酬的男人,立刻被几盘小菜和几样面食小点吸引过去。其中一个忍不住伸手捏起一个菜饺,喃喃说,小时候最爱吃母亲做的菜饺,很多年没吃过了。

母亲便把整盘菜饺端到他面前,说,喜欢就多吃,以后常来家里吃,我给你们做。

那个男人点着头,眼圈忽然就红了,他的母亲已经去世多年,他也已经很久没回过家乡了。

那天晚上,大家酒喝得少,饭却吃得足,话也说得多。那话的内容,也不是平日在饭店里说的生意场或单位里、社会上的事。

很少提及的家事,被慢慢聊起来,说到家乡,说到父母……竟是久违的亲近。那以后,家里空前热闹起来。

母亲说,这样才好,人活在世上,总要相互亲近的。

母亲来后的第三个月,一个周末的下午,有人敲门,是住在对面的女人,端着一盆洗干净的大樱桃。

女人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送给大娘尝尝。

我诧异不已,当初搬过来时,因为装修走线的问题,我们和她家闹了点儿矛盾。原本就不熟络,这样一来,关系更冷了下来,住了3年多,没有任何往来。

连门前的楼道,都是各扫各的那一小块儿地方。她冷不丁送来刚刚上市的新鲜樱桃,我因摸不着头脑,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好。

她的脸就那样红着,有点儿语无伦次,大娘做的点心,孩子可爱吃呢……我才恍然明白过来,是母亲。

母亲并不知道我们有点儿过节儿,其实即使知道了,她还是会那么做,在母亲看来,"远亲不如近邻"是句最有道理的话。所以她先敲了人家的门,给人家送小点心,送自己包的粽子,还送自己种的新鲜小蒜苗……诚恳地帮我们打开了邻居家的门。

后来,我和那女人成了朋友,她的孩子也经常来我们家,奶奶长奶奶短地跟在母亲身后,亲好得犹如一家人。

邻居们,不仅仅是对门,前后左右,同一个社区住着的许多人,母亲都照应着。她常在社区的花园和先生同事的父母聊天,帮他们照顾孙子。不仅如此,还有物质上的往来,母亲常常会自制一些风味小点,热情地送给街坊四邻,这也是母亲在农村生活时养成的习惯。

小点心虽然并不贵重,却因有着外面买不到的醇香味道,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

有一次,得知先生一个同事的孩子患了白血病,母亲要我们送些钱过去。

因为是来往并不亲密的同事,我们只想象征性地表示一下,母亲却坚决不答应,说,人这辈子,谁都可能会碰到难事,你舍得帮人家,等你有事了,人家才会舍得帮你。孩子生病对人家是天大的难事,咱们碰上了,能帮的就得帮。我们听了母亲的。

在母亲过来半年后,先生竟然意外升职,在单位的推荐选举上,他的票数明显占了优势。先生回来笑着说,这次是妈的功劳呢,我这票是妈给拉来的。

我们才发现,最近我们的人际关系竟然空前好起来,那种好,明显地少了客套多了真诚。一个字都不识的母亲,只是因为舍得,竟不动声色地为我们赢得了那么多,是我们曾经一直想要赢来却一直得不到的。

再想她说过的话,你舍得对人家好,人家才会舍得对你好。于她,这是一个农村妇人最朴实本真的话;于我们,无疑是一个太过深刻的道理。

温煦的日子里,我很想带母亲到处走走。可母亲因为天生晕车,坐次车如生场大病,于是常拒绝出门。

那个周末,我决定带她去动物园。母亲说,没有见过大象呢。动物园离家不远,几站路的样子。母亲说,走着去吧。我不同意,几站路,对一个70岁的老人,还是太远了。

可她又坚决不坐车,我灵机一动,妈,我骑车带你去。母亲笑着同意了。我推出车子,小心地将她抱到前面的横梁上,一只胳膊刚好揽住她。抱的时候,心里一疼,她竟然那么轻,蜷在我身前,像个孩子。

途中要经过两个路口,其中一个正好在闹市区。小心地骑到路口,是红灯,我轻轻下车,还未站稳,却有警察从人流中穿过来,走到我面前说,不许带人你不知道吗 还在前面带。说完,低头便开罚单。

母亲愣了一下,攥着我的胳膊要下来,我赶忙扶稳她,跟那个年轻的警察说了声对不起,解释说,我母亲晕车,年纪大了,不能坐车,我想带她去动物园看看……

警察也愣了一下,这才看清我带的是一位老人,还不等他说什么,母亲责备我,你怎么不告诉我城里骑车不让带人呢 然后坚持要下来。我正不知所措,那个警察伸手一把搀住了母亲,大娘,对不起,是我没有看清楚, 城里只是不让骑车带孩子,您坐好。

然后他忽然抬起手,向我认认真真地敬了个礼。接着,他转身让前面的人给我腾出一个空间,打着手势,阻止了四面车辆的前行,招手示意我通过。

我带着母亲,缓缓地穿过那个宽阔的路口,四面的车辆静止行人停步,只有我带着母亲在众人的目光里骄傲前行。

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受到如此厚重的礼遇。因为母亲,因为舍得给予她一次小小的爱,一个萍水相逢的年轻警察,便舍得为我破例,舍得给我这样高的尊敬。

这礼遇,是母亲送给我的。

母亲是在跟着我第三年时查出肺癌的。结果出来以后,有个做医生的朋友诚恳地对我说,如果为老太太好,不要做手术了,听天命尽人事吧。这是一个医生不该对患者家属说的话,却是真心话。

和先生商议过后,决定听从医生的安排,把母亲带回了家。又决定不向母亲隐瞒,于是对她讲了实情。母亲很平静地听我们说完,点头,说,这就对了。然后,母亲提出要回老家。

母亲在世的最后一段时间,我陪在她身边。药物只是用来止疼,抵挡不了癌症的肆虐。她的身体飞快地憔悴下去,已经不能站立,天好的时候,我会抱她出来,小心地放在躺椅上,陪着她晒晒太阳。

她渐渐吃不下饭去,喝口水都会吐出来,却从来没有流露过任何痛苦的神情,那些许黑发依旧倔强地蓬勃着,面容消瘦却光洁,只要醒着,脸上便漾着微微的笑容。

那天,母亲对我说,你爸他想我了。妈,可是我舍不得。我握着她的手,握在掌心里,想握牢,又不敢用力,只能轻轻地。梅,这次,你得舍得。她笑起来,轻轻将手抽回,拍着我的手。但是这一次,母亲,我舍不得。我说不出来,心就那么疼啊疼得碎掉了。

母亲走的那天,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从村头排到村尾,除了亲戚,还有我和先生的同学、朋友、同事,我们社区前后左右的邻居们……很多很多人,里面不仅有大人,还有孩子,是农村罕见的大场面。

队伍缓缓穿行,出了村,依稀听见围观的路人中有人议论,是个当官的吧 或者是孩子在外面当大官的……

母亲这一生,育有一子三女,都是最普通的老百姓,不官不商。母亲本人,更是平凡如草芥,未见过大的世面,亦没有读过书,没有受过任何正规教育,她只是有一颗舍得爱人的心。

而她人生最后的盛大场面,便是用她一生的舍得之心,无意间为自己赢得的。父亲写的散文诗父亲的散文诗的歌词散文诗精选朱自清散文~~

【相识是缘,感恩遇见】创办者紫鸢微信,欢迎大家添加

家有妈妈的幸福句子

家有妈妈的幸福句子整理如下:
1、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2、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

3、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

4、母爱就像太阳,无论时间多久,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感受到她的照耀和温热。

5、看这个世界你会对女性产生怀疑,但当你注视自己的母亲,你将无法继续怀疑。

6、母爱是温暖的外衣,时时关爱着你的身体;父爱是贴身的背心,刻刻包围着你的心。

7、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象!他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8、母爱是迷惘时苦口婆心的规劝;母爱是远行时一声殷切的叮咛;母爱是孤苦无助时慈祥的微笑。

我和母亲在山里的老家(与母亲相守的静美岁月)

当路两边的栾树结出了繁茂的果实、如同红色的灯笼一串串挂满枝头的时候,秋天真的来了。

而这样的季节是适合用来怀念的,正如我怀念着自己的母亲一样。

九月于我意义重大。

先是生命中重要亲人们的生日几乎全是农历九月,甚至我的父亲、母亲、爱人也都是在这个季节逝去的。

抬起头,窗外的阳光明媚灿烂,成片的银杏泛着金色的光,挂满红灯笼的栾树如繁花似锦般静立在秋阳下,在常年绿树如荫的冬青丛中,犹如一团团燃烧的火焰。

望着这满世界色彩斑斓的明黄、翠绿和火红,望着这份无法言说的明艳灿烂,?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句子便在胸中涌来涌去,而思念的情结却也日夜繁重。

?妈妈,咱们出去走走吧??

每当我这样提议的时候,无论是白天或者是晚饭后,母亲总是立即回答?真的吗?你有空吗??眼里的那份热切、欣喜却是让我一眼就能看到的。

年轻的时候,我总是忙于工作,想用千百倍的努力证明自己对工作的那份热爱和对生活的珍惜,何况那时的母亲也年轻,父亲也还健壮,有万千理由忙于他们自己的生活。

回想起来,那长长的一段岁月里,除了逢年过节、父母生日和家中大事、要事相聚,回母亲家的次数实在是屈指可数。

父亲生病后,两位老人才得以过来与我同住,如此,才有了与母亲近十年朝夕相守的岁月。

但即使是最初的几年,也全是白天上班后留母亲一人在家。

现在想来,父亲去世后的最初几年里,母亲内心一定是孤独伤感的,便母亲在我面前少有流泪,总是闲闲地说起父亲,如同父亲在世时一样。

母亲呈现给我们的一派祥和宁静,竟让粗心的我忽略了母亲内心应该有着的苦痛,只是为母亲一日比一日更加的慈祥亲爱而高兴,却少了慰藉母亲的内心。

现在想来,是深深地自责和内疚着。

记忆中的母亲一直是健壮的、年轻的。

直到有一天,同事善意地提醒:?该给妈妈准备个拐杖了。?

听到这话,我随口笑道:?怎么会呢,我妈怎么会用那东西!?

说完后,我却实实在在地愣了半天,脑海中不断搜寻母亲的样子。

那天下班后,是第一次急切地跑回家,拉了母亲就上街散步。

平时散步总是和母亲有说有笑,散步的过程总是缓慢的,也便从没感觉到母亲苍老了的步履。

但那天傍晚,我是第一次清晰看到母亲??

那个走路轻盈、身体健壮的母亲,竟走得有些吃力了。

那一刻,自责爬满了我的心头??

岁月太过匆忙,我竟然忽略着母亲的日渐苍老,作为唯一的女儿,我应该陪伴在母亲苍老的人生路上,给她更多的关怀、爱和陪伴啊。

自此后,只要有时间,总会拉了母亲行走在院子内、马路边。

春天的小草、夏天的蝉鸣、秋天的银杏、冬天的初雪,一直记得我们母女相伴的身影。

而母亲关于栾树的故事却让我记忆犹新。

是一个十月的上午。

周末晴好的太阳暖洋洋的,天地万物都是欣欣向荣的样子。

因为是周末,便打算与母亲散步久一些。

年轻时住在山区,没有今天的便利,吃水、种地、收粮,都要肩挑人抬。

常年的劳作累弯了母亲的双腿,久坐后站立便有些吃力,走时间久了也需要停下来歇一会。

于是,便拿了一个马扎随母亲走走停停。

母亲独自散步的时候,是不会走太远、更不会走太久的。

因为有女儿在身边,母亲明显热情高涨,不但走路脚下有力,而且谈性也浓。

当看到马路两边一排排高大浓密、挂满了果实的栾树时,母亲笑着说?瞧,这里有这么多的姑姑子树(臭椿树)啊。?

我笑着说:?您这是典型的张冠李戴,更是严重的官僚主义。人家这叫栾树,不叫姑姑子树好吧。?

母亲却认真了起来:?咱们老家遍地都是,我还不认识它吗??

于是,母亲就给我讲起了典故??

母亲是讲故事的高手,什么样的段子到母亲那里都讲的栩栩如生,这点,真让我羡慕;

母亲还是唱歌、唱曲的好手。

那时少有电视,仅有的一台收音机便是母亲的最爱。

豫剧《朝阳沟》播放没几天,母亲就会把那些唱段大段大段一句不差地唱会了。

做活计的时候,母亲就哼唱着,农闲的时候母亲就拿着针线坐在树下轻唱。

从小到大,我特别黏母亲,多数时间跟母亲在一起,少有跟小伙伴疯玩。

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央求母亲唱一段。

母亲从不扭捏,字正腔圆地唱,然后再给我介绍每一段唱的什么意思,把故事情节介绍的详略得当。

每当唱起来的时候,母亲特别认真,眼睛里还会有亮晶晶的星星在闪,使母亲特别好看;

母亲一双巧手也是十里八村少有的,做面食、剪窗花没有母亲不会的。

每当别人称赞的时候,母亲会爱说一句老话?我寻思寻思就会。?

总之,母亲身上都是优点,那一样都让我赞叹,都让我羡慕都让我为不能遗传而遗憾着。

那个明媚的秋天,为了证明这树是?姑姑子?树而非栾树,母亲又引经据典、声情并茂地讲起了故事:

?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少时家贫却成就了一番霸业,更留下了不少传奇,其中有一件奇事便与这树有关。?

上午的太阳虽然明亮,却并不灼热,打在母亲的脸上却有一层神圣的光芒,尤其母亲讲史时总是一脸的认真。

?有一次朱元璋在重大厮杀后独自闯出重围,跑了一天一夜的他就跑到了咱们这里,眼看着追兵马上追上了,有一对父子正在田里犁地,朱元璋顺势躺倒在地里,犁地父子用新翻起的土地把他?埋?在地垄里,追兵来后左看右寻没见人影便一路追杀了去人啊,什么时候都要有长颗好心眼?。?母亲加重了语气说着。

我连连点头?是的,就是应该有个好心眼?。

?朱元璋见大敌走远,便对他们深深一拜说,等我当了皇帝,我一定回来给你们封官晋爵。

于是,朱元璋藏身西岭的这块地也被后人叫做?翻犁沟?;

继续逃命的他又累又渴,见到一口丼,便自言自语 ?若是能倒过来让我喝一顿就好了?。

朱是天命里的皇帝,金口玉言,自是一言九鼎。那丼,真就倒了过来,让他饱喝一顿,便有了?搬倒井?的美誉。

直到天黑,跑得眼前直冒金星、肚子咕噜噜乱叫、又累又饿的他一头钻进了一片小树林,仰面朝天躺在一棵大桑树底下。

当时恰好是初夏时节,桑葚才熟,朱元璋便把甜丝丝的桑葚饱吃一顿。

由于桑树危难之时救了他,所以朱元璋便对着桑树许愿道:如若俺有朝一日当了皇上,一定封你为树王。

可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什么也看不清楚。

后来,朱元璋终于在南京建都做了大明朝的皇帝。

一年初冬,朱元璋在宫中闲来无事,突然想起自己遇难时许过的愿,如今自己果真当了皇上自然不能食言。

于是朱元璋选了个良辰吉日,带领御林军去找当年自己获救的村庄和树林。

那对父子一看官兵又至,吓得儿子背起父亲就跑到了山里,任怎么喊也不出来。

这么大的山找两个人岂不是大海捞针?

为了让他们出来,朱朱璋便下令火烧大山,几天几夜后,大火退去,却见儿子背着父亲烧死在一棵大树底下??

唉,有时好心办得不一定都是好事啊。

朱元璋只好厚葬了他们。

于是又去寻找最初的树林。由于时至初冬,桑葚早已没了踪影,所有的树木全都光秃秃的。

朱元璋在树林里转了一遍又一遍,却怎么也分辨不出哪棵是当年救他的?功臣树?,只记得当年自己躺在树下时,觉得十分高大。

无奈最后在树林里找了一棵最高最大的椿树,错封为?树王

自此后让你头顶花冠,高大繁茂,无人能及。

所以,从春天开花到夏天、秋天,长长的日子里,姑姑子??

也叫臭椿树便顶着最美丽的花冠鹤立鸡群在树林里。

而真正的桑树从此气破了肚子,它旁边的柳树打抱不平气得脖子里长了瘿??

不实事求是,后果多严重。

不信你去看看。?

见母亲说的认真,我连忙安慰起来:?您说的对极了,书上的确有这种传说,咱老家的确有臭椿树,而且跟这个差不多。但这是从南方来的树,结出的果也比臭椿更好看。?

但无论我怎么解释,母亲总是认定了栾树就是臭椿。

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于是,在我们家便都同母亲一样,认定它就是它而非彼它。

同时记得的,还有母亲讲故事时我愉快的心情和母亲的那些人生哲理,更有那年那秋那树下与母亲相守的静美的岁月。

拿出手机,面对一排排静立的栾,对着心里的母亲,我轻轻地写下了下面的一段话:

你来,落叶铺路,秋风为签;

你来,桃花酿酒,暗香入诗。

你来,品茶泼墨,心事晕染;

你来,雨滴润笔,落字为念。

有时候,我们与有些事物,

并非刻意缺少关爱与对白,

我们只是觉得,没有遇到入眼的景色,

所以心底生不成眷恋与温暖。

今日霜降,秋意浓,念无恙。

今日,还是母亲在尘世间的生日,

低低地说一声:生日快乐,我的母亲,

真想抱抱您,隔了远远的时空!

张岚,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作协全委会委员、临沂作协常务副主席,临沂文学院副院长;

国家三级健康管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作品见《散文》《散文百家》《海外散文》《散文选刊》;

《散文选刊》签约作家,临沂多家报刊专栏作家;

多次获全国散文、报告文学大赛一等奖,著有《水做的城市》《流年里的花开》《岁月凝香》《岁月静好》等散文集。

[参与方式]

镇中才女获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一等奖 她写了啥

第15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决赛,1月23日-24日在北京举行。这场比赛的指导和评审,都是著名的诗人、作家、文学评论家、教育专家:白烨、曹文轩、顾之川、吴思敬、张之路、林莽等人。在他们严谨而公正的的评选中,又一批文学特长生脱颖而出。
其中,在高三组的现场决赛中,镇海中学四名同学均获得了全国一等奖。这四名同学分别是:郑琦《我的阅读故事》、丁怡俊《我的阅读故事》、车凌哲《山境》、木一凡《塔上的树》。另外,还有两名同学获得了全国二等奖,分别是应婕同学的《应爱青·应爱晴》(指导教师周爱红)和孙婧同学的《我的阅读故事》(指导教师李汝)。
记者注意到,其中一名叫郑琦的同学,还刚刚和该校的毛馨儿同学,一起获得了“语文报杯”全国中小学作文大赛中获得了国家级一等奖。
郑琦同学的凭什么总能征服评委专家挑剔的眼光?她的构思巧妙在哪里?记者昨天采访到她,郑琦凭记忆写出了现场作文的提纲——
这次作文竞赛要求从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她选择了《我的阅读故事》来写。

现在文学界有哪些90后作家?

【乐观派代表:吴子尤】
子 尤:身高1.8米,1990年4月生于北京,很早就显示了在文学上的天赋。他4岁听故事,5岁学相声,6岁看卓别林电影,8岁开始作文,9岁开始写诗,曾获“世纪杯”、“春蕾杯”征文大奖。著有《谁的青春有我狂》。在2004年3月被查出身患癌症,多次面临生命危境,用他自己的话形容就是:“一次手术,两次胸穿,三次骨穿,四次化疗,五次转院,六次病危,七次吐血,八个月头顶空空,九死一生,十分快活!”2005年9月李敖大陆行时,曾专门将这个时年15岁的孩子安排在访问日程中。

【悲伤派代表:李军洋、程文德】
李军洋:生于重庆黔江,著名少年作家,暗流主义先锋诗人,著有长篇小说《一路向北》等四部。先后在《课堂内外》《知心姐姐》等杂志发表文章上百篇。创办了暗流书生文化,出任执行总监。从事过记者,编辑,编剧和小电影导演。
被《华西都市报》《重庆时报》《华商报》《辽沈晚报》《楚天金报》《经济晚报》《乌鲁木齐晚报》《恩施晚报》《武陵都市报》《新安晚报》《张家界日报》《山西商报》、《文学报》、《劳动报》、《金华日报》、《小龙人报》、《追梦》《少年先锋报》等报刊大篇幅转载或者报道。与吴子尤、张悉妮称为90后文化传媒三巨头。随着吴子尤的离开,李军洋逐渐与十二岁陕西女孩成为媒体焦点。2007年9月成为《新周刊》公论人物之一。
程文德:身高1.68米,1991年4月12日出生,四川巴中市巴州区人,别名:程立,网名:芜茗书忿,他5岁就下地劳动,7岁能习《中庸》,8岁背《大学》,9岁背唐宋诗词,12岁开始写作,他身体单薄,曾几次面临生命危险,动过大型手术三次,他喜欢文学、历史、政治、军事及文科,主要研究“国学”与“理学”,他学历不高,仅仅中专毕业,并获得数控中级职称,90后古诗写作的代表人物,曾经在学校主持广播与校刊工作,并在市级演讲会上荣获一等奖,先后在《巴中日报》、《巴州文学》、《巴中广播电视报》、《大河文摘》、《小幽默》、《巴山文学》、《中学生》等发表过多篇作品,程文德习作的大部分作品都带有忧郁、伤心的特点,属于典型的悲伤派。

【新派代表:王立衡、周丽晶】
王立衡,女,1992年11月生,现在在广州市第六中学读高一。中国少年作家学会副主席。小学三至四年级曾到英国伦敦学习。荣获第六届“中国少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第七、八届“中国少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特等奖、首届“冰心作文奖”一等奖等国家级及以上奖项。2006年7月出版文集《天空笑颜如歌》(作家出版社)。第二本书长篇小说《年少》(后改名《不锁年少》)与花城出版社签定出版合同,于2008年8月出版。文章见于报刊杂志以及各类文选。第三部小说《宛如昨日》签约磨铁图书公司,将于2009年3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敬请期待。
周丽晶,90后写手。网名:影沫(有时也兼作笔名)。其他笔名有:冰若/若冰若水。 女,汉族,1992年8月5日生于上海。A型血狮子座女生。祖籍四川省。中国少年作家学会上海分会副主席,兼创研部部长,总会常委理事。中国少年作家班学员,高级班成员.。

【印象派代表:原筱菲】
原筱菲:原名郑迪菲,1993年4月出生,艺术高中学生。少年画家、作家、诗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大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她的文学作品深受西方美学影响,呈现出印象派绘画和印象派文学的风格,文字中充满了诗情与画意。代表作:小说《花季菲花》、《燃烧在寂寞里的小火柴》、诗集《花季单车》等。
12岁开始摄影、美术和文学创作。美术作品曾获“全国中学生绘画大赛”、“全国小画家大赛”一等奖,部分摄影、美术作品刊载在《神童小画家》、《校园美术家》、《中国摄影报》等报刊。
发表文学作品余200篇(首)。散见于《诗选刊》、《岁月》、《小作家》、《青年文学》、《诗歌月刊》、《诗潮》、《诗林》、《黄河诗报》、《澳洲彩虹鹦》、《圣地诗刊》、《青年作家》、《少年文艺》、《中华文学选刊》、《少年中国风云会》、《校园文学》、《年轻人》、《文学力量》、《读写月报》、《春韵》、《创新作文》、《中学生优秀作品选刊》、《独立》、《星源》、《龙岛诗友》等刊,多家期刊重点栏目或封面推介 入选《诗选刊·2008年中国诗歌年代大展》,收入国家典籍《六十年中国青春诗歌经典》、《90后诗人7家》、《首届华语校园文学大赛获奖作品集》、《中学生校园文学大赛获奖作品集》、《校园文学精选》、《雪野上的蓝色极光》、《雪国诗人》、《中国当代新诗选》、《中国先锋诗人选粹2008》、《中国当代诗歌精选》、《中国网络诗人100家》、《中国当代网络诗歌年选—2008》等30余种诗文集。
2008年8月,获“中学生校园文学大赛”一等奖。2008年11月,获“首届华语校园文学大赛”金奖。
2008年参加“华语校园文学大赛”颁奖仪式、“华语校园文学(深圳)论坛”及“华语校园文学专家沙龙”,接受多位文学评论家、作家、诗人、教育家指导。并接受《南方都市报》、《晶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文化广场》、《深圳晚报》等多家媒体的采访。

【萌芽派代表:魏天一】
魏天一,90年生人,水瓶座。2008年《萌芽》之星小说《镜子风暴》在《萌芽》连载并出版。梦想:希望世界和平;人生追求:得到了得到了不会失去的,失去了失去了还会得到的,简而言之,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最喜欢的两句话:
1. And in the end when its over all that matters is what you have done. (当一切结束的时候,重要的是你做了什么) 2. 了不起你说得对,我已经没有多少时间来后悔。代表作《镜子风暴》、《死亡笔记》。

【叛逆派代表:许豪杰】
许豪杰:16岁,就读于上海市通河中学,因为在搜狐写博,博客内容涉及部分学校真实生活并加入自我看法若干,后被学校领导察觉,将其“定罪”为思想有问题的“坏”学生,使他孤立,屡次对其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引起媒体关注。其作品在《课堂内外》等大型文学刊物公开发表,现高中毕业,读大学,其叛逆的文学风格成为许多媒体讨论的焦点。

【深邃派代表:后博寒】
后博寒,性别:男,生日:1990年2月12日,称号:深邃王子 九零后深邃文学第一人 九零后领军人物,风格:高贵 华丽 深沉 哲思 深邃,爱好:写作 钢琴 音乐 哲学,颜色:黑色 蓝色 白色,性格:冷漠与热情的双重性格,星座:水瓶座,职业:学生 作者
九零后文学深邃王子后博寒诞生于搜狐,因其长篇作品《寂寞钢琴》在网络上的连载发布,阅读次数逾越百万,并在持续增长中。先成为校园第一网站“chinaren.com”唯一一位排名前十的90后作家(目前第四)。其2009新作《寂寞钢琴》《蔓延》《蓝城》即将全面出版。他也是搜狐90后的代表人物,业内人士称其有望成为90后新一代全能偶像,其独一无二的姓氏和名字也为其增添许多光彩。

[编辑本段]【坚强派代表:张悉妮】
张悉妮:女,1990年生,中国90后作家掌门人。主要著作:“假如我是海伦”、“童言无忌三国志”。阳光文字,青春逼人,曾多次获得文学大奖,春天文学奖,五个一工程新人新作奖,中国文化十大新人奖等。张悉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目前已在各类报刊发表文学作品200多篇,已出版小说《童言无忌三国志》、自传体小说《假如我是海伦》;即将出版的书有:《我与小王子》、《童言无忌喋血情仇》、《童言无忌泡泡狗》等)

[编辑本段]【炒作派代表:青春弘治 杨七诗】
青春弘志:已经写了三部长篇小说了,在好多人看来他一直都是一位保持低调的文学创作者,却然不知在前两日因为他的一篇狂文《韩寒,我们并肩作战吧》而享誉新浪博客,在博客首页文化排名榜连续保持了排名榜第二的成绩,因此也遭到了众多韩迷和一些嫉妒者的叫骂,因为他的文章确实文笔过于犀利,将韩迷称为“狗狗”,在后来的博客中声明将不再和韩寒言和,因为韩迷太垃圾,韩迷强势攻击,青春迷也在这场热闹非凡的博客战骂中参与了维护青春的责任,也证实了少年作家青春弘志的实力!有人分析称:“少年作家青春弘志此次写博客招风引蝶很有可能是为自己的即将出版的新书《浪漫七月花》炒作。”但作者却认为自己很无辜,自己想要在博客对自己的迷们说的几句话无辜被推荐到首页而且还排行榜第二,最主要的是无辜遭人叫骂,认为自己很是无辜冤枉(以上一段为青春弘治自己炒作在网上流传的语段)
杨七诗,代表作《我们的,他们的爱》,此书许多明星作序和推荐,引来众多非议,更是闹得与国际巨星龟梨和也诽闻不断,严格的说,他算不上90后作家,但他的才气和最早进入演艺圈,也多少为90后添了些气氛。

[编辑本段]【幻想派代表:阳阳】
阳 阳,代表作长篇小说《时光魔琴》,因此小说获得120万元的稿费而奠定了他在90后不可动摇的地位。中国作家能凭借一本书获得百万元的稿费屈指可数,而后生可畏,连一个10岁的小子也赶上了。有人说他是文学幻想的天才,而他的作品也正说明他在幻想文学领域的天赋,阳阳的作品如此高的稿费,也属于事实。

[编辑本段]【流浪派代表:窦蔻】
窦 蔻:出生于1994年10月20日,七个月时,因家境贫寒,随父母走南闯北四处漂泊。1岁,从“横竖撇捺点弯勾”开始,认识了几百个字。2岁,从父母以童话、笑话和漫画等形式,让他学习字、画画儿。3岁,学会查字典等工具书,自己可以翻阅各类少儿书报杂志。4岁,回到家乡,开始学习小学课本。4岁半,开始写日记,发表第一幅画作。5岁,发表第一篇童话、第一首儿童诗和16幅画作,此后陆续发表童话二十多篇。6岁,创作《窦蔻流浪记》,引起国内外媒体和社会的关注。6岁半,进入一家私立学校住读,一入校就直接跳到五年级。出版《窦蔻流浪记》。7岁半,转学,就读于江苏丹徒三山中心小学六年级。《窦蔻流浪记》在台湾冠以《我给老鼠换个胃》出版。8岁,尝试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写日记。8岁半,出版《窦蔻的年华》。迄今已有一百多家媒体报道过,英国记者称他是“全世界最小的作家”。

[编辑本段]【浪漫派代表:许仕龙】
许仕龙:号朗朗的清风,雅称白龙,昵称清风。浪漫主义诗人、90后新秀作者、优秀朗诵者、演讲者、摄影师、优秀网络写手、80后90后联合发展促进会主席、中国小作家协会会员、炎黄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国当代优秀网络诗歌集荟《梦里寻诗牵百度》最年轻入选作者。创作有诗歌作品300余首,摄影作品4000余张。

[编辑本段]【诗歌派代表:高璨 张牧笛】
高 璨,代表作《阳光的脚步很轻》。陕西作家协会会员,受到陈忠实等一大批老作家的赞许,其诗歌的天赋也得以表现,十一岁就能上《星星》诗刊表现自己,是难得的天才。作者也排入九零后作家榜第十位。
张牧笛:女,满族,16岁,天津二中高一学生。12岁开始写作。已发表散文、诗歌、小说等作品50多万字,在全国性的征文赛事中获特等奖、一等奖四十余次。2005年,获全国十佳中学生小作家和全国十佳文学少年称号。诗集《看不见的风在吹》,散文集《像南瓜,默默成长》,长篇小说《走走停停》于2008年1月由中少总社出版发行。

[编辑本段]【怀旧派代表:易东坡太白】
易东坡太白:男,原名 王洪兴,1992年3月9日生。现就读于大连开发区第一高级中学。其诗穿梭古今,滔滔不绝有李白之势,语言风格效仿白居易力求直白易懂,其人恰如苏轼,不以物喜不已己悲。作品主要挖掘国民的本性,被誉为当代的鲁迅。目前正在申请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品有::《梦游千古世人歌》《悲伤恋歌--闻卿欲别有感》《牛年元日感怀》《雪中感念四川八万友》《震后余思》《随感杂思》《月夜杂感》《对月感怀》《中秋梦》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13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