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 里问大家,“后来的我们”都成了什么样
除了在节目里念到的,还有很多让我感动的
选了一些让我有感触的,所有的留言都匿名吧
可能看到这里的你,也曾经历过下面的这些事
不知道有没有因为某一句话,突然扎心呢
◆
后来的他们
都过成了什么样
≈
后来的我们,现在每天只隔了一百米,相互删了微信见到也不会打招呼,有时侯遇上他爸妈有时候还会称呼叔叔,阿姨。我们的关系却也就此缘灭。
≈
舍不得不联系,又悲哀的只能当作彼此是普通朋友,只为偶尔能问候。
≈
不知道呢,计划好了昨天拿花告白他,然后也买好了《后来的我们电影票》,结果前几天得知他有女朋友了,然后悲催了伤心了好久哭了好久,昨天一个人拿着两张电影票去看了电影,电影还没开始,我就已经哭了稀里哗啦的了……
≈
再也没有了联系,虽然偶尔会想起,可是想到的往往是自己受得所有委屈。放弃的时候觉得自己很洒脱,所有人也觉得我很坚强,只有我自己知道是打肿脸充胖子而已。
后来,谈了现在的男朋友,却也总是患得患失的感觉,觉得自己变了好多,疑心重了,只想对现在的他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只是怕历史重演
≈
我爱他爱了十年,但是他却不知道。他结婚那天,我去看了新娘,很漂亮。
≈
我们是被现实社会而打败,跟电影情节大致差不多,他那时候没钱工作具不好,说白了就是社会上的小混混,家里反对,那时候我工作一月也才3000块钱,缴了房租,其实也剩不了多少,我们这段感情维持了三年,我那时候不敢辞职不敢浪费一分钱,因为他的收入不稳定有时候一个月里有钱有时候一分钱都没有,我们甚至穷到一天里只吃了一盒方便面。
后来的我选择了离开他,两年后我无意知道他的消息,他现在过得很好,自己做了一个小生意,有钱有房也有娇妻,只是身边的人不再是我。陪他苦过、陪他笑过,陪他穷途缭绕过。确实,当现在的我们什么都有时,却不再是我们。
≈
一开始就没有我们,所以并没有后来的我们。
≈
后来的我们联系已经是八年后了!聊了一整夜 才知道当初的见面只想复合 却因为一点插曲见面没有说一句话就这么走 再次联系已然是八年后 而我们不在青涩。
≈
陪着最想在一起的人去看的电影,结尾被林爸爸的那封信深深地打动,当这封信读出来的时候,眼泪就止不住的留下,缘分这东西,不负彼此就好,想不负此生,太难。
仿佛看见了自己的现状,很多人只会在找到共鸣的地方泪流满面,想起看前任的时候,没有一点感触,反而看到这段时,无法控制的泪奔,有很多东西,即使是时间也无法改变的吧。
≈
这部电影中看到了曾经我和他,7年了,知道当初分开后,他喝酒喝到吐血抢救,不到一个月就闪婚了,知道他偶尔来看我的空间,后来知道他有个可爱的女儿,我知道他的手机号码一直没有换过,也知道他还在那个城市,可我却没有再联系他的身份和勇气。
正如剧中小晓那句:明明可以成为正宫,却差点成为小三。他过的很好,而我依旧一个人,明知道活在过去中的人没有未来,却依旧停不下脚步。希望我们别重逢,别怀念,各自安好。
≈
我们是在2010的时候相遇的,那样的遇见现在看来应该很非主流,我们只是互相加了QQ,然后就一直聊天,也不知怎么的,就开始了一段所谓的网恋,8年来分分合合不知道多少次,也不知道多少原因了,但是我们之间只见过一次面。现在他当兵去了,我们现在很好,也一直在联系。还是不知道后来的我们还没有有我们想要的后来。
≈
没联系。他过得好,而我,假装很好
≈
04年到17年,对他的爱也许用一辈子铭记或忘记,三十岁的我三天后嫁人了
≈
电话倒背如流,但却未曾打过,希望她过的好,把最美的时光给了我,却没能将现在的自己给她,好想当面对她说:一定要幸福!
≈
后来的我们,没有联系了。我不知道他过的好不好,但是我在努力的过得好。其实仔细想想,一直让我放不下的,除了情深爱了那么久,还有一点就是因为不甘心吧。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希望,就算没有对方,我们也可以好好生活。用的这个昵称,是他的首字母和我的首字母。三年没见了,这个习惯,我还没改呢。
≈
曾经给我唱过“我不愿让你一个人”,可是后来的我们却连一个一点点仪式感的再见都没有,就再也不见了。
后来的我过得不算太好,一直没能洒脱出走过去,反反复复,不知不觉总想看看对方朋友圈,看到他大方表达对现任的喜欢,由最初的伤心慢慢变成现在的莞尔一笑,谈什么忘记,谁能忘记 说忘记还不如说释然,说接受,说…我愿意看到你比我过得幸福。
≈
分手来的匆促,却又在意料之中。在最开始的一个月,没有很认真的道别,哭过痛过纠结过,却也在看到朋友圈不可见后冷了心,不想再去惦记,难为自己。
时间真是神奇,在分开后的第四十一天,他给我打了电话,玩笑熟稔的开场,祝福式的聊天,最后聊到了分手的原因以及这一路走来的感怀,在泣不成声的吸鼻涕声里画上了最终的句号,我要的回答收到了,为这段感情填上了温和的答案,是的,我们都爱过,就够了。
从此,不纠缠,不念旧,不回头,不联系。我用认识你时你的签名来祝福你:愿你好,即便与我无关。妞妞,再见。
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
只是没有了我们
再见,祝福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远和近》顾城。相信很多人在第一次读到顾城的诗的时候,一定会认为顾城是一个很深情的人,因为只有一个很深情的人才能写出这样深情的诗。是的,很多人至今都不敢相信,深情的顾城会亲手杀害了自己的妻子,然后又结束了自己的性命。他们留下唯一的孩子,如今怎样了呢?
我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虽然这样的说法用在人的身上有些过于偏激,但是我们不得不说,父辈对于后代的影响是很大的。顾城出生于1956年,他的父亲便是一名诗人,名为顾工。
顾城从小就具有“诗人”的气质,他不爱凑热闹,就喜欢一个人躲在房子里看书,有的时候同学们爱听,他也会和别人讲讲自己在书中看到的故事,尤其是《三国演义》同学们都爱听,顾城也讲的最多。顾城虽然不爱说话,但是他一开口,同学们都爱听。
1968年,因为条件的原因12岁的顾城便辍学回家养猪了。也正是在这一段时期,整天闷在家里的顾城,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写进了诗里。作为诗人内心里总是孤独的,因为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他,而作为天才诗人的内心则是要更加的孤独。
好在顾城遇到了能够懂他的那个人,他的妻子谢烨。谢烨也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喜欢写散文,尤其爱写诗。两人的相遇是一拍即合,于1983年结成连理。可是在二人结婚十年后,也就是1993年,因婚变顾城用斧头砍伤妻子谢烨致死,随后自己也自缢了。
两人去世之时,还留下了一名年仅5岁的儿子,名叫木耳。因为木耳小的时候经常啼哭,顾城又要创作的原因,顾城夫妇决定将木耳送到别人家寄养。在顾城和谢烨去世之时,年幼的木耳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后来顾城的姐姐把顾城唯一的儿子木耳接到了新西兰,此后的木耳便一直在新西兰居住,接受西方教育长大,最后木耳虽然长着一副典型的东方面孔,可是却连中文都忘记了。而关于父母的记忆,更是模糊。
木耳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他继承了父亲和母亲的优良基因,在学校的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并且顺利的考上了当地有名的奥克兰大学,只不过他选择的专业并非是文学类的,而是工程学专业。父母对他造成的唯一影响,好像就是让年幼的木耳,在没有家庭温暖、父母宠爱的家庭中长大。连第一次听说父母的故事,都是在他成年以后,姑姑才对他说的。木耳于是来到了中国,来到了父母的家乡。
木耳来到中国后,见到了爷爷顾工,也就是顾城的父亲。顾工再次见到自己久别重逢的孙子,高兴的喜极而涕。带他去了很多地方游玩,吃了很多中国的特色美食。好在姑姑也曾教过木耳一些汉语,两人沟通起来也不至于太困难。此后木耳重新回到了新西兰,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在这个世上,永远存在着一种遗憾,那便是“相见恨晚”,于友情如此,于爱情更是如此,很多时候,人们会被年龄、距离所打败,抱憾终身。
但也并非所有人都甘心放弃,比如今天故事里的主人公,他在19岁那年,无可救药地爱上了一位74岁的老太太,为了和她结婚,小伙子甚至不惜和家人闹翻,如今还干出了软禁妻子的事情,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们的结局又如何?
他叫李亚迪,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印尼小伙,和其他同龄人一样,李亚迪过着平凡而充实的生活,直到19岁那年,一个女人的出现改变了他的人生。那天,李亚迪去同学家玩,无意中“邂逅”了同学的母亲罗哈雅,由于是老来得子,罗哈雅今年已74岁,足以当李亚迪的奶奶。
然而令人万万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离开同学家后,李亚迪便对罗哈雅念念不忘,之后又多次找机会,去同学家玩,目的就是为了见见罗哈雅,很快,年轻的男孩选择大胆表露自己的心声,罗哈雅十分吃惊,但她却接受了男孩,两人幸福地牵住了手。
一夜之间,李亚迪和罗哈雅的事情传遍十里八乡,双方的家人根本无法接受这段55岁年龄差的“忘年恋”,而李亚迪不管那么多,甚至表示要娶罗哈雅,李亚迪的父母自然强烈反对。
却不料李亚迪以死相逼,父母没有办法,只能同意了这门婚事,不久之后,二人幸福地步入婚姻殿堂,此事再次引起轰动,不知道李亚迪的那位同学,是不是要改口叫李亚迪“爸爸”?
虽然别人都抱着“看戏”的心态,但3年过去了,两口子依然恩爱如初,不由得让人感慨“爱情的力量”真是不可思议,然而就在此时,新的意外发生了——李亚迪竟然将妻子软禁起来了,理由很简单,怕妻子太有魅力,招来小三。
大家一听到这个理由,当时就懵了,不过对此,老太太本人倒是没说什么,甚至觉得丈夫太爱自己才会干出这种事,感动之余,罗哈雅决定再“努力”一把,给丈夫生个娃,这下“吃瓜群众”们更吃惊了,不过和3年前一样,李亚迪两口子根本不在乎他人的目光,继续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看到这里,或许会有朋友想起电视剧《都挺好》里的一段对话,苏大强说:“小蔡跟我在一起,不图我钱,不图我房子。”苏明成一听笑了,讥讽道:“那她图你什么?图你岁数大?图你不洗澡?”但苏大强却充耳不闻,坚信“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当然了,事实证明,苏大强确实错了。
但李亚迪和罗哈雅的情况似乎并不一样,因为老太太家里也很穷,并没有什么“利”可图,而且他们婚后这3年,也一直过着朴素简单的生活,一起吃饭,一起散步,一起拍些甜蜜的合影,和寻常夫妻并没有什么两样。
西哲有云:“脱掉一切华丽的包装,才能看到爱情的本质。”也许,李亚迪和罗哈雅这样,才是爱情本来的模样,两个人之所以在一起,不过是因为纯粹的喜欢罢了,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追求自己的幸福,又何妨?对此,你怎么看?你是否能接受年龄差距如此大的婚姻?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scgf/1112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后来的我们,还会再见吗
下一篇: 怦然心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