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大城市还是小城市?人生幸福的第一要素是生活在有名的城市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2023-07-27 00:52:04

“呆在好地方——连岳”1

公号里有个读者留言,让我写一写“关于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的话题,因为“最近好困扰,似乎选哪个都会后悔”。

我想起一句话,“人生幸福的先决条件是生活在一个有名的城市里”。不记得出自何处,问了下度娘。原话是“幸福的第一要素就是出生在有名的城市”,语出古希腊的哲学家。

城市有大小之分,有知(著)名的所谓一二线城市和普通的中、小三四线城市之分。我有个同事自我介绍时调侃自己“来自非著名五线小城市”,把我们笑坏了。如果有得选择,大城市、小城市,有名的城市、无名的城市,选哪个 就象任何人都有优缺点一样,“任何城市都有优缺点”。

我把这个观点先放这里,免得引起不必要的争论。生活在小城市未必不幸福,生活在大城市幸福感未必爆棚,反之亦然。

想起80年代初,发行量超过200万册的《中国青年》杂志,刊登了一封“潘晓”的长信。信中充满青年人困惑,首次提出“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伦理命题,并感叹“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关于人生的大讨论。

现在大概已经很少有年轻人会生出这样的困惑或感慨了吧 社会越来越包容,大城市或小城市、体制内或体制外、在各类性质的公司打工或创业,跳槽抑或不跳……年轻人有太多可以选择的机会,这是市场经济发达、社会进步的表现。十年多前,有记者采访冯小刚。他说,现在这个社会,有能力的人都在水面的浮着,再也没有“怀才不遇”这种事儿了(大意)。引申一下,如今这个社会,不论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有机会,都不可能“怀才不遇”。

我想表达的是,大城市小城市在某种程度上都一样,有人想逃离北上广,压力巨大房价巨高空气质量不高;也有人抱怨小城市,机会不多相对落后眼前苟且。这点很象钱中书先生写的“围城”,没结婚的想进去,结了婚的想出来。

2

我小时候还是计划经济年代,物质相对贫乏。贫乏到什么程度呢 有次我爸爸带我去他的战友家串门,在县城唯一的一个百货商店,连一丁点儿糖果都没买到,只好买了一包山楂片和一个小皮球带给那家的孩子做礼物。

当年,每到过年我家都会收到一个从北京寄来的包裹,那是“北京我姨奶奶”寄来的,请注意这话里的自豪感和喜悦感。我姨奶奶早年参加革命,离开农村老家后先南下后北上,后定居北京。她每年寄来的奶糖、甚至是表姑表叔穿过的衣服,都是我们那个小县城绝对见不到的好东西,不仅甜蜜了我们的童年,而且让我心生最朴素的意识——生活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真好。

我爸有个战友,80年代从部队转业时,没有选择回湖北老家,也没有选择留在部队驻地转业到地方工作,而是举家迁至“无亲无故”的德州。不是美国的德州哦,是山东省德州地区。理由呢 大概现在任何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离北京近!抛却过去的政治因素(比如“我爱北京天安门”),对大城市的心向往之,可见一斑。

王宝强如果不离开河北老家邢台北漂,在北影厂门口伺机寻找做群众演员的机会,在这看脸的时代永远不可能逆袭成为“人生赢家”而为广大观众熟知,塑造出许三多、傻根、顺溜等这些光彩的银幕角色;岳云鹏如果不是14岁离开老家河南到北京打工,就不可能在打工的饭馆遇到郭德纲。“天上不会掉馅饼”,但假如真的有一天掉馅饼了呢 你站在哪片天空下也是同等重要啊。

3

我猜面临“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的朋友非常年轻,大概面临就业和生活的选择,左右两条路。看到上面写的种种,是不是说我的建议就是选择大城市呢 是,也不是,我只能给个“骑墙”的答案。具体情况得具体分析,不过我倒是可以给个选择的办法,避免将来“选哪个都会后悔”。

在给方法之前,先说说我自己的经历。二十岁那年,我在一家国企生产一线从事两班倒的工作。白班早七点至下午四点工作,晚班是下午四点工作到深夜十二点;有时也要上大夜班,就是深夜十二点到次日早七点。这种在工厂日复一日两班或三班倒的日子,让我很迷茫。后来我自己争取到一个机会,可以调到一家职业学校当实习老师,正在办理调动期间,厂领导找我谈话,把我调到管理岗位从事共青团工作。

是走还是留 人生忽然面临两个选择。

因为种种原因,我选择了后者。

说实话这么多年,偶尔也会回想(后悔),假如当年不选择继续留在工厂而是耐心等待调去后来成为一所职业院校的高校,将会怎样怎样……如果现在重回二十岁,再来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一定会选择一个新环境,成为一个“完全不同的我”。

4

大城市还是小城市 出国还是留在国内 公务员还是教师资格 外企还是民企 小A还是小C两个女朋友 ……左右两条路时,如何选择将来才不后悔(或后悔少一点)呢

我觉得对有些人来说,不管怎么选择,将来都有可能后悔,比如我这种容易患得患失的人;对有些人来说,不管怎么选择,将来都不会后悔,因为他们笃信“既然选择了,就只顾风雨兼程”。

卖了前面的关子,回到问题的核心——该如何选择才不会(或者减少)后悔 这种解决问题的技巧是跟李中莹老师学习到的,叫做”左右两条路”,毕淑敏也曾写过一篇文章用类似的方法分析、解决困扰自己的问题。

找一张大些的纸,起码有A4纸那么大。把那张纸在中间划一条线,左边写在大城市的优势,右边写小城市的优点,想到一条写一条;写完大小城市各自的优势优点再罗列缺点和不足。最好是分成一条条的,这样比较清晰、简明、一目了然。

写下来的过程,也是整理自己思绪的过程,了解自己内心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这个过程,一定要一气呵成,想到了,再做补充;当所有的内容都罗列完成,再审视一番进行分类,看看哪些是能改变的,哪些是无能为力的……最后自己就会得出结论,A还是B,左还是右,大城市还是小城市。

如果在我20岁面临选择的当年,知道这种分析方法,大概不会有如今“偶尔的后悔”吧 如果这个方法还解决不了,还可以找专家咨询,比如“我爱问连岳”,我记得连岳曾给一个大学生的建议是——“呆在好地方”。

人是趋利避害的动物,不管怎么选择,都是那个当下最好的选择。年轻人,愿你“不畏将来,不念过去”!愿你有更好的前程!

长按“ ”加

原创文章|美文分享|深夜厨房

ID:

新浪微博:@小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scgf/1110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