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这样两种截然相反的人。有人生怕别人舒服,尽量让别人不舒服,而只要自己舒服就行。还有一类人生怕别人不舒服,尽量让别人舒服,哪怕委屈自己。
因为我做猎头职业的原因,我们猎聘的老总有几十万年薪的,也有几百万的,甚至有过千万级年薪的老总。
要问我对这些老总有什么本质感觉上的不同,我的回答是,越是高薪的老总在与其交往中他会越让你感觉到舒服。
跟千万年薪的老总谈,谈上两到三个小时,无论我说的话是酸甜苦辣等味道,他们都能把每一句话平缓接起来回答,而从不让一句话落地或磕碰,让人感觉非常舒服。
就像打太极,无论什么招式,全部是以柔克刚。
这就是高手过招,化解问题于无形之处,于无声之中。
他们之所以挣千万年薪,自有千万年薪的价值,让人舒服程度也许就是一个衡量指标。
常常发现越是与年薪水平低的人交流越容易让人不舒服。
回想平时大家之间的沟通交流,磕磕绊绊,到处充满着不舒服的感觉。
你不让别人舒服,别人就会让你不舒服。
我曾与一位级别很高的70多岁的老人交谈,他的每一句话都不会伤及到任何一个人,不会让周围的任何一个人感觉不舒服。
在一起聚餐十多人,每一句话都能照顾到所有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感觉舒服,这是何等的修养。
战争年代就是千方百计把敌人消灭掉,想法让敌人不舒服。而在和平建设年代,你让别人舒服的程度,决定着你成功的程度。
李嘉诚请马云吃饭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长江CEO班有30几个同学,包括马云、郭广昌、牛根生等国内大家认为很了不起的人。有一次,班上组织我们去香港见一次李嘉诚,他可谓华人世界的超级大哥了。没见面之前,心里有个情景假定,比如约会衣服要穿整齐等。
当时我就想:见老大哥相当于见领导,一般我们见这种人,可能第一见不到大哥先见到椅子、沙发;第二伟大的人来了,我们发名片人家不会发名片;第三人家跟你握手然后你站着听讲话,就像我们被接见,在人民大会堂听讲话我们鼓掌就完了;最后吃饭肯定有主桌,大哥在那坐一下,吃两筷子说忙先走了;然后我们很激动回来写感想……
结果这次见面完全颠覆了之前的想法。
首先电梯一开,长江顶楼,70多岁的大哥站着跟我们握手,这样的开场很不一样,我有点愣。
其次,一见面大哥先发名片,这个也很诧异,而且发名片还给你递过来一个盘子,递盘子干吗 抓阄,盘子里有号,拿名片顺便抓个号,这个号决定你吃饭的时候坐哪桌,避免到时候我们这些同学为谁坐1号桌,谁坐2号桌心里有想法。后来才知道,照相也根据这个号,站哪就是哪。我觉得挺好,大家避免尴尬。
站好之后我们小人物的能力出现了,我们就鼓掌希望大哥讲话,大哥说没准备讲话,但这时候大哥不讲我们小人物角色演不下去,所以必须让他讲,这个经历经常有,最后大哥说,我没有准备,我只讲八个字叫做“创造自我,追求无我”。
这一听大哥读书很多,学历不高读书很多,讲的都是哲学,“创造自我,追求无我”,讲完了普通话又用广东话讲一遍,之后发现还有老外用英文再讲一遍,就讲这八个字讲完了我们体会这话里的深意。
什么叫追求自我 你在芸芸众生中,把自己越做越强大,自我膨胀,超越别人,这个过程就容易给别人以压力。
因为你强大了以后很强势,就像你老站着,别人蹲着,别人就不舒服。所以你要追求无我,让自己化解在芸芸众生中,不要让别人感觉到你的压力。
一方面创造自我,一方面让自己回归于平淡,让自己舒服也不给大家制造压力。
听完讲话我们开始鼓掌,然后开始吃饭。我运气不错,抽到了跟大哥一桌,我当时想,和大哥挺近的,这样吃饭可以多聊一会儿,所以开始没着急说话,没想到吃十几分钟的时候大哥站起来说抱歉要到那边坐一下。
这时我们才发现,四张桌子,每个桌子都多放了一副碗筷,他每个桌子都坐。一个小时的吃饭时间,他四个桌子轮流坐,而且几乎都是15分钟,到这时,大家都被大哥周到和细致的安排感动了。
大哥大概每个桌子转完基本也就结束了,结束之后他没先走,逐一跟大家握手,在场的每个人都要握到,墙角站着一服务员,大哥专门跑到那和他握手。这时候我想起看过他的一个演讲,问他们有没有关于这个的书,当时没准备,他交代下面一下,结果下车的时候那个书就送到我手里了。整个过程让我们每个人都很舒服。
这就是大哥之所以成为大哥的原因,这就是他的软实力。他具有一种看不到的能力,这个能力是价值观,用他的话说就是追求无我,他让每个人都舒服。后来我跟我们班班长提到这事,他说老先生因为做人周到真诚,很多人到了香港都愿意和他做生意。
所以,你让别人舒服的程度,决定了你的高度。
转自HUGO,原文作者不可考,谢谢分享
原创文章|美文分享|深夜厨房
长按“ ”加
ID:
新浪微博:@小
1 建立共同的话题:不管是和陌生人还是熟悉的人说话,共同的话题才能让双方的沟通顺利。而且共同的话题不会导致场面尴尬。
2 懂得随时调节自己的态度:聊天的时候,热情活泼一点,一定可以给对方留下更好的印象。所以要懂得根据对方的态度调节,如果对方觉得不耐烦了,一定要停止你的话题。
3 要给人亲切的感觉:和别人聊天,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带进去。如果心情不好,要懂得控制自己。不要用言语伤害他人。
4 态度上要大方:要自信,不要唯唯诺诺的,这样只要让和你聊天的人觉得没有意思。不管是回答问题还是问问题都要自然。
5 不要自我为中心:聊天当中倾听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不要对对方的话题不感兴趣,也不要自己一个人一直说。要懂得说也要懂得听。
6 自信的人会让对方更加的舒服:聊天的时候要 对自己自信。这样对方才可以感受到聊天的魅力。也可让对方觉得这是一次很愉快的交流。
7态度是最重要的:始终要保持真诚,这样才能让对方觉得没有被敷衍对待。态度真诚,即使不会懂得开展话题,也会让对方觉得舒服。
在交际场合当中,一个会说话的女人,不仅能够将别人的目光都吸引到自己这里,更应该让谈话的所有参与者都能感觉到舒适,只有对方感觉到舒适了,他们才会继续与你交谈,你才有机会成为别人眼中会说话的人,如果你只是学会了展示自己,还没有照顾到别人的需求那就谈不上会说话,更不可能在交际中做到游刃有余。
所以一个会说话的女人不仅能够随时抓住聊天时的话语权,还能照顾到每一个参与者,将话语权很好地传递出去。一个最会谈话的人,不是永远自己在喋喋不休的,而是能够调节好一个群体的谈话气氛。这其中,“会递话”远远比“会说话”还要重要。
会递话的人不仅会说话,能够掌控整个谈话局面,还会察言观色,知道谁有表达自己的欲望,谁又能很好地将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只有对这些有足够的了解,才能把握好整个谈话的节奏。
菲姐就是我们朋友圈中一个非常会掌握谈话节奏的人,与其说她是一个会说话的人,不如说这位女士更像是一个游刃有余的主持人。不管是什么人,跟她一起聊天,得到的最大感受就是非常舒服。
和菲姐聊天的时候,她不会忽略每一个人。可能有的人喜欢说话,所以平时喜欢表现自己,一旦在群体当中得到讲话的机会,就喜欢大讲特讲,根本刹不住车。可能有的人就不那么喜欢说话,平时很少发言,所以就算偶尔他们有什么想说的,也往往因为平时不善表达,而被别人忽略了。但是跟菲姐聊天则不一样,她会注意到你想要说话的表情,如果你有什么想说的,她会很好地将讲话的机会交给你。
比如说上一次,菲姐和几个朋友一起聚会,他们当中既有从事销售等行业,善于跟别人打交道的人,也有那些平时少言寡语的人。每当处于这种环境下,菲姐往往不是最积极发言的那一个,但一定是掌握着整体谈话节奏的人。大多数时间,她都会将谈话的机会让给那些想要表达自己、话相对较多的朋友。不过如果看到谁有发言的想法,表情中透露出跃跃欲试,她就会找机会稍微打断别人的长篇大论,以询问问题或者交流的态度,将话题引向想发言的人。
所以有菲姐在的时候,就算是再沉默的朋友,也会得到最好的照顾,他们就会觉得聊天过程非常开心。
“要是朋友之间的谈话还没有什么,有些时候,我们的聊天往往是有目的的,比如想要获得某些人士透露出的信息,这些人可能并不是擅长表达的人,所以你就要注意在聊天的时候给他们一些说话的机会,让他们表达自己。有些人总是分不清主次,明明是邀请客人,自己滔滔不绝,长篇大论个没完,难免显得不够尊重客人。”对自己为什么这么注意照顾别人的谈话感受,菲姐是这样说的:
对一个会说话的女人来说,自己说得好,还不是最要紧的,还应该让谈话的对象在想说话的时候,也能有表达的机会。如果总是你一个人唱独角戏,而你想要合作的对象却被你堵得严严实实,丝毫没有讲话的机会,他们未必感到很舒服。
所以说换位思考,学会照顾别人的感受,你就要学会给想说话的人“递话”,这是一个非常值得修炼和探究的技巧。
1.谈话是一个多方进行的合作,而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
我们因为性格或者是口才的原因,在周围总有那么几个特别能说会道的人,也有几个拙于言语的人。这并不意味着能说会道的人就有更多的说话机会,要知道谈话更多的是交流,是彼此之间信息上的传递,而不是一个人的演讲,不能够成为独角戏。如果永远都只是那几个话多的人在发言,很快,这些谈话就会变得枯燥乏味,让人缺乏兴趣。所以必须要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要明白谈话的重点是照顾到所有人。
2.学会观察别人的表情,当他们想要说话,就给他们机会
“怎么了, ,你有什么想法吗?”
哪怕是这样一句简单的话,也足以将大家的注意力转移到想说话的人身上,给他一个表达自己的机会。我们可以学会观察别人的表情,当他们眼睛微瞪,身体前倾,嘴巴不自觉张开的时候,就是有要表达的意愿,有话可说的时候。一旦发现对方想说话,却无法插入到我们的交谈中,你就可以主动照顾到对方的想法,给他们一个说话的机会。
3.如果别人没什么想说的,尽量不要去递话
有想说话的时候,同样也会有无话可说的时候。如果当你发现谈话的参与者并没有什么想说话的欲望,只是一直在沉默、微笑地倾听的话,可以在你发言之前略微停顿一两秒,给他们一个参与交流的机会,如果他们并没有说话,说明对方可能很享受目前这种倾听的状态,没有什么话题要谈,此时你就不要主动把他们拉入其中,说不定会让对方措手不及,反而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4.如果对方特别寡言,一定要创造交流机会
如果你的谈话对象是一个寡言的人,不管怎样,都没有主动产生表达想法的情况,你也可以主动去创造交流的机会。比如询问他们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一步一步拉近彼此的关系,并让他们愿意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这些寡言的人来说,他们未必是没有想说的话,有可能是不好意思,或者并没有想到要发言,你就可以通过问题来引导,让对方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谈话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10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