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我国历史,尤其是古代史。我们可以发现北伐和南征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人们印象里面:在古代史上,一般由南方往北方打的,直接叫做北伐,而由北方往南边打的就叫做南征。那么,为什么由南往北打叫做北伐,由北往南打就叫做征呢
伐字的开始出现,可以追溯到历史上著名的武王伐纣,当时周武王是从西边往东边打,史称武王伐纣:伐无道,灭殷商!讨伐这个词一般就涉及到主客问题。一般说伐的就是客。说征的一般也是自诩为主。在我国古代史上,北方中原长期处于优势地位,许多王朝中心也都定在北方。
反观南方,一般都是处于被北方控制下作为朝廷的一部分存在。但是,南方由于远离中原,在南方存在许多土著和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在封建王朝时代,一旦南方有什么风吹草动。北方就会派兵南下征讨,也往往将付诸的军事行动称之为南征。南征的例子太多了,几乎历朝历代都有,著名的有诸葛亮南征。
只有北伐才是最引人注目的,几乎历史上每一次北伐,都被写进了史书里面。北方对南方的优势在古代史上是长期存在的,纵观我国古代史,北伐唯一一次成功就是朱元璋北伐驱逐了元顺帝。历史上的王朝更迭,北方虽然占优势,但是到了王朝衰落的时候,北方的优势就不再明显。南方许多强盛起来的实力派,为了争夺中原的控制权,于是就会打出北伐的旗号,所谓北伐就是伐无道!
这就是我国古代史上北伐和南征的形成原因和历史依据。纵观我国历史,大家知道的有祖狄北伐,五胡乱晋以后,北方陷入了胡人的控制下。西晋许多人退到了南方,这些到了江南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恢复中原,经常率军渡江北伐!祖狄北伐只是一个代表。然而,当时北伐成功的几乎没有。
金国灭了北宋,史称靖康之变!宋高宗赵构退守南方,以岳飞为代表的南宋武将也经常发动一些北伐行动!然而,最终都没有取得成功!我们从古代的所有北伐行动来看,这个时期的北伐成功者寥寥无几!
到了元朝末年,朱元璋参加了红巾军起义!后来为了彻底结束元朝在北方的统治!朱元璋派徐达、蓝玉统帅北伐军强渡黄河,攻入大都,元顺帝北逃!朱元璋北伐取得成功!朱元璋北伐是我国古代史上唯一一次北伐成功!朱元璋北伐也第一次实现了从南方往北方打统一全国!那么,你怎么看待我国古代北伐和南征的现象呢 欢迎留言区讨论!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因为北方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对于中原一带北方就属于蛮夷地带,站在这些中原人士的立场看,跟北方打仗不值得用征战来形容,他们对北方的征战都是用讨伐来形容的。
但其实也是有北征这一说法,在四库全书中北征出现的次数,要比北伐出现的次数多出两千多次。这么一看,历史上用北征的次数比北伐要多很多。
孟子曾经对征字的解释是:?征者,上伐下也?,《资治通鉴》里也说:携天子已征四方。《说文》里对伐的解释是:伐,击也。 所以,我分析古人是认为征的政治意义要比伐要大很多。征是天子最高权力中心以合理的理由去征讨反叛者。而伐在《说文》里就是出击的意思,这样来看一切战争都可以用伐这个字。所以在春秋之前征和伐没有明显的区别。
北征和北伐真正明显分界是从春秋以后,因为当时中央集权多数多处是在北方,所以对于其他地方的征战,都是以天子的立场去征讨他们。而用伐字就不是最高权力者打反叛者,而是反叛者认为皇权管理有问题,想要去接替王权,所以才以讨伐的角度去讨伐王权。
说的简单一些,用征这个字就是天子认为你是反叛者,你就是反叛者,不管你是不是都要去征讨你。所以用征这个字多是师出有名,征讨的有理有据。
唐朝唐明皇的时候,安禄山起义就是用伐这个字起义的。之所以会用伐这个字,就是因为他们认为皇权管理有问题,他们认为自己的做法是除暴君,为民除害还天下百姓一个公道。
近代的北伐战争是一个很出名的战役,北是紫禁城是皇权。所以冯玉祥就是用北伐这个词,表示问题出在皇权身上,所以他们发动战争是替天行道。
这是没有什么定规的,并不是说东啊西啊南啊称征,北叫伐的,这只是对外发起战争称征,对内战争称做伐而已,其实就是讨伐无道的意思。至于为何历史上很多都是北伐,这只不过是巧合,刚好是位于南的政权讨伐到了北方的政权仅此而已。就例如说汉武帝的时候,对匈奴用兵就也是称北征匈奴的。北方的邻国大多的时候都是不太容易“征”的,通常是由于袭扰了中原边境,而不得不“伐”的。
古代北方的胡人,有天生的骑兵优势,常在边境掠劫骚扰,由于其骑兵的强悍,对民众的威胁非常大。所以秦汉两朝朝廷的布防都是在北面筑长城,北拒胡虏与墙外,除了偶尔出了几个名将打出去几年外,大部分一直处于被动局面,由于边境威胁大、只能短暂地打出去,所以常常是一种先声讨后出击的模式,也就是讨伐。
不过从地理角度上看,北方更容易集中自身优势对抗或者统一南方,而南方则处于劣势,中国北方地区以平原为主,人口众多,人口聚集区也相对密集,不易形成割据政权,南方地区低山丘陵为主,而且河流港汊湖泊众多,聚落分布稀疏,交通不便,很容易依靠地形形成独立的结构单元,由南向北攻打所付出的代价要大得多,自然也会困难得多。
这就是我国古代史上北伐和南征的形成原因和历史依据。纵观我国历史,大家知道的有祖狄北伐,五胡乱晋以后,北方陷入了胡人的控制下。西晋许多人退到了南方,这些到了江南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恢复中原,经常率军渡江北伐!祖狄北伐只是一个代表。然而,当时北伐成功的几乎没有。
南伐不是没有,只是北伐太难,被我们记得很清楚。南伐太简单,干脆被我们所?忽略?。在此之前,我们先要搞懂什么为伐。两相打仗是为攻,以大欺小是为伐,罚而有罪是为讨,天子亲往是为征。古往今来北伐的情况比较多,比较近的是北伐战争。再远一点是太平天国,再往回追溯一点是雍熙北伐、元嘉北伐。
虽然?北伐战争?很多,但是取胜的也唯独只有朱元璋了。 我们一般听到的都是南征,因为很多政权都是在北方建立,这与北方习俗、环境、经济等息息相关。
而林语堂在《中国人》一书中,更是直言:
首先是由于北方地理气候原因,北方人普遍比南方人身材高大魁梧。所以在单兵素质上,南方人就差北方人很远。
这一点在林语堂的中国人一书中又有所提及:在东南边疆,长江以南,你也会看到另一种中国人。他们习惯于安逸,勤于修养,老于世故,头脑发达??他们是精明的商人,出色的文学家,战场上的胆小鬼。
其实上面这段文字,着重是描写南方人的性格。虽然南方人可能并没有林语堂笔下写的这么不堪,但是他们不爱争战是不争的事实。社会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以北方为政治中心,南方为经济中心的格局。 而在这种?温室?之下,南方人更加喜欢于经商。北方自古以来就是战乱之地,多与蛮夷征战百年之久。比如说在清朝末年混乱时期,东南几个大省干脆联合起来自保。
除了上述因素,还有兵种的优势。北方多是平原地区,多以步兵与马匹结合为主。而南方则是水多丘多,无论是打仗还是聚集兵力都不容易。所以但凡北方来敌,南方军队很难组织有效反抗。 而且开篇也说了,伐是以大欺小,征是天子出战。我们多数听的是南征,因为自古以来北方多出大的政权,南方诸如南宋都是更喜欢?偏安一隅?。
北伐之所以出名,是因为有以上列出的单边素质、南北方性格差异、地理环境因素造成北强南弱,每次北伐都是旷日持久,被讨论的很多。南伐不是没有,而是太好打,直接被我们所忽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09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成语典故——不翼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