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开国皇帝,按照礼制,需要在天子庙里立七代先祖,即天子七庙制度。而刘秀作为东汉的开国皇帝也不例外,但是刘秀本来就是西汉的宗室子弟,是刘邦的九世孙,是汉景帝儿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如果刘秀追封到七代先祖,就刚好在汉景帝身上,这就意味着汉景帝自己篡自己的位子,不仅于礼制不合而且荒谬。
我们现在称为东汉,实际上刘秀的国号是“汉”,叫东汉只是为了区分,这意味着刘秀是继承汉室的。但是刘秀这一脉离汉室嫡长子一脉甚远,已经出了五服。就好比大户家族无后,刘秀想继承大户家产,需要把自己改成大户之后,与本家断绝关系才行。
所以在礼制下,刘秀等于是把自己改投门第至西汉元帝下,认汉元帝为父亲,汉宣帝为祖父,成为汉室嫡脉,才得以正式继承汉室遗产,所以刘秀自然也不能认自己的亲爹刘钦。
当然这种做法只是政治手段,刘秀以汉室宗室之身,领兵平天下之乱,其皇帝位置是毋庸置疑的。实际上东汉刚建立时,七庙中的四亲庙是祭祀刘秀一脉的,直到建武19年才改为祭祀汉元帝一脉。刘秀的亲父、祖父、曾祖、高祖是搬到外地,新建皇考(父)庙,由当地太守祭祀。
所以说刘秀只是没有把亲爹刘钦放在天子庙里,实际上还是认亲爹的。真正的天子不认亲爹,得是后周世宗柴荣。
柴荣早年过继给姑父后周太祖郭威,改名为郭荣,记住一点,历史上并没有柴荣这个名字,只有郭荣。郭荣被叫成柴荣是赵匡胤篡位之后,抹黑郭荣的合法性的。
柴荣继位后,由于其权力来源是作为郭威的继子继位的,所以对于生父柴守礼,只以舅舅的态度来对待,而且柴荣继位后,柴守礼终生未到过京城,亲父子至死都未见过面。
历史上的礼法,会到不通人性的地步,所以才有吃人的礼法一说。刘秀与柴荣,也正是印证。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东汉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确确实实就是刘邦的后代。
《后汉书.光武帝纪》有明确记载: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光武年九岁而孤,养于叔父良。?
从记载中,我们可以明确查到刘秀是高祖的九世之孙:刘邦(汉高祖)——刘恒(汉文帝)——刘启(汉景帝)——刘发(长沙定王)——刘买(舂陵侯)——刘外(官郁林【今广西贵港】太守)——刘回(巨鹿【今河北巨鹿】都尉)——刘钦(南顿【今河南项城】县令)——刘秀(光武帝)。这就是刘汉族谱上从刘邦到刘秀的传承了,史书上非常详细记载了刘秀这一支皇室的家谱,非常清晰,而且历代都为朝中官员,做不得假。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到,严格意义上来说从长沙定王刘发开始,刘秀这一支就不属于刘汉皇室了。到曾祖父刘外的时候连王侯都不是了,仅仅为一郡太守,而到刘秀父亲的时候更是个“七品芝麻官”——县令了!可以说和皇室其实已经毫无关系了。
关于刘秀这一脉的先祖,汉景帝的儿子长沙定王刘发的诞生还有个有趣的故事呢?刘发的出生只是个意外,只是没有同样意外的汉文帝运气好而已。他的生母是程姬的侍女唐氏,有一次汉景帝宠幸程姬,程姬因为月事不能侍寝,恰巧当时汉景帝喝醉了,程姬就让自己的侍女唐氏代替为汉景帝侍寝。事后,这位唐氏怀孕生下皇子,被汉景帝封为唐姬。而这名皇子就是刘发,有意思的是刘发这个名字,“发”代表了“发寤”、“醒悟”,也是汉景帝告诫自己以后不要再犯类似错误的意思。而这样出生的刘发,显然是不可能继承皇位的,汉景帝最后把皇位传给了刘彻,也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汉武大帝。
由此可见,光武帝(汉世祖)的祖先不是汉武帝(汉世宗),而是汉世宗的弟弟长沙王刘发,谥号“长沙定王”。 刘发这一脉传到刘秀父亲的时候,仅仅做了地方上的一个小小县令。并且从“光武年九岁而孤,养于叔父良”可以看出,刘秀才九岁的时候做县令的父亲就去世了,是被叔父刘良养大的。
后来王莽篡权,地皇三年(22年)十月,刘良带领刘縯、刘秀兄弟在舂陵起兵。到刘秀的更始帝刘玄(也是刘发的后代,刘买弟弟刘利)称帝后,刘良被封为国老。 有意思的是,后来光武帝刘秀即位后,将扶养自己的这位叔父刘良封为了广阳王既赵王。就连世上的赤眉大将杨音也因为在长安保护过刘良,被刘秀给加封为了关内侯。
那为什么对自己有抚育之恩的叔父反而降级呢?是叔父犯错误了吗?不是而是所有刘姓宗亲都被降级了。这是建义将军的建议。
公元37年(建武十三年)二月,建义大将军朱祐奏明刘秀,称:“古者人臣受封,不加王爵。”刘秀诏令封王的刘氏宗亲全都降为侯爵、公爵,最亲的叔父只降一级——赵公。
中国古代有那么一位皇帝,他的一生,简直比如今玄幻小说男主的一生都精彩,说到他便让人们直呼“开挂”、“作弊”,他便是“位面之子”刘秀。被我们戏称“穿越人”的王莽本就离谱,而刘秀更是有“挂”在手,王莽曾率领四十二万大军讨伐刘秀,本来刘秀就快要战败了,结果此时天降陨石,打的王莽军队四处而逃,刘秀趁机打败了王莽。那么我们今天便来一起聊一聊刘秀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一、胸怀大志却能韬光养晦。
西汉末年,王莽乱政,天下动荡,群雄四起。各地纷纷爆发起义,而此时的刘秀却在四处观察,在确定各地确实起义后,自己便举起了义旗。早在战乱之前,刘秀就已经表现出想要称帝的心思了,但他非常的低调。刘秀、刘演等起义军首领曾在宛城于蔡少公聊天,蔡少公对图谶之学颇有研究,当他说出“刘秀当为天子这句话时”,众人大吃一惊,巧就巧在王莽的国师也叫刘秀,于是有人便说道:“你说的是王莽的国师刘秀吗?”,刘秀用开玩笑的口吻说道,你怎么不觉着说的是我呢!众人没有把实力弱小的刘秀当回事,便笑一笑就过去了,这件事显示了刘秀称帝的雄心。
他这种胸怀大志又非常低调的性格,在日后也救了他一命。更始帝继位后,设法害死了刘演,在外领兵作战的刘秀听说刘演的死讯后,立刻明白了,马上回到朝廷请罪,他没有向朝廷邀功,而是为刘演服丧,他不能表现出悲伤,不然也会落了个和刘演一样的下场。
二、不弃手下而取得民心。
想要让手下心甘情愿的为自己效力,那便要征服手下的心,刘秀显然这一点做得很好。刘秀被朝廷派往河北镇压叛乱,但是朝廷却没给他多少兵马。公元22年,绿林联军在棘阳战败,刘秀骑马逃出,路上遇到自己的妹妹,他扶着妹妹上马,共同逃亡,又来又遇到自己的姐姐,刘秀下马,让姐姐骑着快马逃命,公元24年,部将铫期在清阳陷于铜马大军包围,刘秀亲自带兵冲进重围,救出铫期和部下。一般来说,作为帝王,遇到危险,大多数都是想着自己逃命,可刘秀却能够多次不顾性命救下亲人的部下,这种品质是在难能可贵。很快刘秀的行为就传到了河北各地,各路人才纷纷来投靠,云台二十八将就是在此时投靠刘秀的,最终帮助刘秀成就了帝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084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