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诗词丨白居易笔下的冬天,美到极致,暖到极致!

百薇 2023-07-26 21:26:36

经历了“游春”、“消夏”、“悲秋”之后,冬天似乎一下子萧索沉郁起来。在白居易的笔下,冬天有着各种各样的形态,可以唤三两好友围炉而坐,喝点小酒放飞自我——“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可以在寂寂雪夜,静听大雪压折竹子的声音——“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只要有颗不畏风雪、寒中作乐的心,总能品味出冬天的美景和暖意来。白居易笔下的冬天,是悠闲的。

《早冬》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十月的江南温度舒适,冬天的景色像春天一样可爱。寒霜未冻死小草,太阳晒干了大地。老柘树虽然叶子黄了,但仍然像初生的一样。此情此景,让诗人羡慕起闲酌之人的那份清闲,不知不觉走入酒家。无论身在何地、何种境遇,都不如好好珍惜每一个当下,把酒高歌,不醉不归。把生命的每一刹那都过得欢喜美好,才不辜负一朝一夕一风一月。白居易笔下的冬天,是忘我的。

《负冬日》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晚年的白居易定居于东都洛阳,时常与僧道来往,逐渐开始喜欢静谧的环境,也习惯了一个人独处。有一年冬天,下了很大的一场雪,地面上积雪深厚。雪后天晴,诗人在庭院中,背靠着椅背,眯缝着双眼,享受着这和煦的阳光,静静地感受大自然的天籁,忘忧无恼。冬天的太阳,是光明亦是温暖。如果你还在独自疗伤,不如选一个风轻云高的午后,去晒晒冬天的太阳,将一年的喜怒哀乐曝晒曝晒,那些快乐和温暖的就收藏起来,那些难过和委屈的就让它随风而逝。白居易笔下的冬天,是静美的。

《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夜里忽觉被窝里有点冷,继而看见窗户发亮,原来是下雪了;时时听见竹子被压折的声音,方知雪下得很大。全诗画面静中有动、隽永清新,真切地呈现出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清宁世界。被贬江州的诗人,那彻夜无眠的孤寂,竟也有了别样的情致。独处,是一个人的清欢。在独处的时间里,做好当下事,不迷失过去,不惊恐未来,享受独处,活出生命的本色,遇见更美好的自己。白居易笔下的冬天,是思念的。

《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我居住在邯郸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冬至佳节,抱着双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我相伴。我相信家中的亲人今天会相聚到深夜,并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乡愁,是无论你在何时何地,总有人在等你回家,也总有人在不舍你远行。孤灯独坐,辗转难眠之际,乡愁最难将息。在万籁俱寂的漫漫长夜,你在思念煎熬中凭窗而立,思绪沿着来时路穿越关山重重,情牵故里。白居易笔下的冬天,是怀人的。

《初冬早起寄梦得》起戴乌纱帽,行披白布裘。炉温先暖酒,手冷未梳头。早起烟霜白,初寒鸟雀愁。诗成遣谁和,还是寄苏州。白居易和刘禹锡,这一对常常唱和的“刘白”CP,惺惺相惜,一向以文字和酒互相安慰着彼此。这是一个普通的初冬早晨,白居易戴好乌纱帽,穿好了衣服,温了炉子,热上酒。早上起来,烟霜都是白的,天气微寒,鸟儿也发愁。诗写完了,找谁和诗呢 还是寄到苏州刘禹锡那儿吧!世间最远与最近的距离,是心灵与心灵的距离,有了懂得,一个眼神也会生出惺惺相惜的温暖。在某一个普通的日子想起懂你的人,最不经意的思念,最动人。白居易笔下的冬天,是济世的。

《卖炭翁》(节选)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在这首小型叙事诗中,作者以白描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卖炭老翁的感人形象。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烤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 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一些。唯有多于情,方能深于诗。对于民生疾苦,白居易有切肤的深刻体会,不论仕途如何,他都坚守着知识分子的一份良知,关注平民的苦难生活,始终胸怀忧国忧民之心和兼济天下的政治抱负。白居易笔下的冬天,是温柔的。

《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这是古诗里一幅描写冬日的永恒画面。每到这个季节,我们谈及寒冷中的美好,它一定会被轻轻诵起。我酿好了淡绿的米酒,烧旺了小小的火炉。天色将晚雪意渐浓,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 诗中充满了生活的情调,浅近的语言写出了日常生活中的美和真挚的友谊。尤其是最后一句,“能饮一杯无 ”,轻言细语的问候,在冬日里更能让人感受到温暖和安慰。总有人会抱着一种乐观的心态来看世界,哪怕寒风彻骨,哪怕大雪将至。彼时,有酒,有故事,围炉而坐,促膝而谈。即使天寒地冻,只觉温暖如春。经历过寒冬,才懂得春日的可贵;经历了苦难的人,才更懂得珍惜平凡的幸福,迎来人生真正的快乐。如果你和白居易一样,用心感受,冬日的美好总会与你不期而遇。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心中无烦恼,便是好时节!*作者:国粹君,来源: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ID:gxjhshys)。

描写冬天的经典诗句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句吧,诗句是高度凝练的语句,集中地反映着社会生活。那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描写冬天的经典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冬天的经典诗句1 季冬:农历十二月,冬季最末一个月,包含小寒、大寒两个节气。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唐·杜甫《小至》

岸边已有暖意,等到腊月柳叶便可舒展。山中尚存寒气,迎着北风梅花就要开放。这两句诗极有趣味。柳是春天之物,梅是冬天之物。因冬天比较温暖,所以才会出现诗中描写的现象——柳欲舒叶、梅欲吐蕊。然而,柳叶将舒未舒,梅花欲放未放,一个将字,一个欲字,使人犹见两者谁先孰后争执不下之状,竟让人也难以判断此刻究竟是春天,还是冬天了。

衡茅林麓下,春气已微茫。

宋·林逋《山村冬暮》

雪竹低寒翠,风梅落晚香。暮冬时节,坐落在林边山脚下的小山村里,已经可以微略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那雪后的翠竹还泛着微微的寒气,轻风吹拂着已凋残的梅花,散发着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山村的冬暮本是缺乏生命力的,而诗人笔下的山村冬暮却充满了勃勃生机。

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

宋·沈括《延州诗》

二郎山下纷纷扬扬飘着雪花,人们效仿边塞地区的习俗住在盘旋直立的帐篷里。虽然积雪已渐化尽但冬天的寒气尚未退尽,看那帐篷中吐出的黑色煤烟仿佛洛阳街上的尘土一样多。诗句描绘陕北延安冬末的景色。积雪虽已化尽,但冬寒尚存人间,故人们尚需生煤火炉取暖,正是北方气候的特点。

雪尽虚檐滴,春从细草回。

宋·黄庭坚《次韵高子勉十首》其一

阳光融尽了最后一抹残雪,晶莹的雪水也不再顺着屋檐边一滴一滴地落下来了,春天伴着纤嫩的小草悄无声息地回到了人间。诗人抓住典型事物,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去春回的景象。描写生动传神,诗人喜悦之情荡漾其间,也给读者带来了温馨和甜美。

正使尽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华。

宋·黄庭坚《咏雪奉呈广平公》

正要叫这大雪尽情地飘落,落尽透骨的冬寒。为的是不妨碍桃李享受自己美好的年华。两句诗寓意深刻。冬天即将过去,春天还会远吗?不管残冬多么寒冷,它终不能妨碍春的到来,桃李依旧要开放,要芬芳。这是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淡天如水雾如尘,残雪和霜冻瓦鳞。

宋·范成大《宿东寺二首》其一

淡淡的天空如水一样雾气迷濛,屋顶上残雪和积霜冻结在鳞片似的瓦上。诗句写江南冬景。上句写残冬初春之交水蒸气升腾的景象。次句的“冻瓦鳞”把本来就屋瓦鳞次的房顶又涂上了一层斑驳陆离的银光。诗句极其简炼地将水、雾、雪、霜连为一体,勾勒出一幅凄情萧瑟的江南残冬图,衬托出诗人客旅他乡的'孤寂愁怅的心境,更给人以凄楚之感。

描写冬天的经典诗句2 仲冬:也称中冬,农历十一月,包含大雪、冬至两个节气。

严风截人耳,素雪坠地凝。林上飞霜起,波中自生冰。

晋·傅玄《诗》

凛冽的寒风可刮落人的耳朵,纷纷扬扬的白雪一落到地面便凝结住了。树枝上的积霜在北风中频频飞起,水中也已生成厚厚的冰层。诗句写深冬的严寒景象。诗人列举最能体现寒冬气象的风、雪、霜、冰四物,加以渲染,便描绘出一幅令人生畏的冰天雪地图。首句截人耳最为夸饰,北风尖利似刀,简直可以割截人耳。

零雪霏霏集宇,悲风徘徊人襟。

晋·陆机《上留田行》

飘零的雪花飞飞扬扬地洒落在屋顶上,凄厉的寒风打着旋儿吹进人的衣襟。诗句描绘了寒冬里雪花纷飞、冷风刺骨的萧杀景象,反映了诗人凄苦悲凉的心境。诗人拟人化的“徘徊入襟”,形象地表现出狂风回旋的景象,首句霏霏写出飞雪之密集。

冬日凄惨,玄云避天。素冰弥泽,白雪依山。

晋·包播《诗》

冬天的太阳凄暗惨淡,黑云避开了天宇,紧紧笼罩着大地。素冰充满了水泽,白雪依附着群山。诗句描写了仲冬季节的苍白景象。前两句写仰望寒空,日色晦暗。后两句远眺山泽,满目冰雪。涂满天宇山泽的冷色使人更加畏惧冬季的凄惨。“避天”为夸饰彤云密布、紧压山河的严冬景象,极有气势。

仲冬寒气严,霜风折细柳。

梁·萧衍《撰孔子正言竟述怀诗》

仲冬季节,寒气逼人。凛冽的朔风吹折了细长的柳枝。诗句描写的是仲冬时节,冷气刺骨,霜风呼啸的景象。诗句紧紧围绕一个“寒”字,先写寒凉的空气,后写寒冷的冬风。“折细柳”突出寒风的猛烈、疯狂,使人对无形的寒风有了具体的感受。诗句运用凄寒的冬景申诉自己无力实现孔子的遗训。

霜风有恨号平楚,寒日无光下远岑。

元·安熙《仲冬初吉归途即事》

挟霜带雪的寒风似乎有诉不尽的怨恨,在远处平林间怒号。寒冷凄残的斜阳暗淡无光,从遥远的山峰后慢慢地沉落了下去。这两句诗描写仲冬傍晚日落时的景色。诗中着力渲染了冬天的寒冷和萧索,风是“霜风”,日是“寒日”,都透着一股逼人的凉气。作者又以拟人的手法,把“风”拟人化,那风的响声似乎是“有恨”,因此才这般号鸣,更增添了冬天的凄惨。

描写冬天的经典诗句3 孟冬:农历十月,在24个节气中的立冬、小雪两个节气。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初冬寒气已至,北风呼啸,令人感到凄惨战栗。诗句以夸张的笔触状写初冬十月的凄冷景象。初冬远不至于如诗中所描述的那样凄冷寒冻,然而对于心境极其孤寂的人来说,完全可能在心理上和生理上产生惨栗的效果,这是艺术上的夸张。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明月皎月光》

看那北斗七星中的玉衡三星所指的方向,知道时节已进入孟冬。天空寒星闪烁,格外分明。诗句状写初冬时的景象。以写众星位置的推移来点明季节的变换。诗句较为含蓄,耐人寻味。

飒飒满池荷,翛翛荫窗竹。

齐·谢朓《冬日晚郡事隙诗》

满池荷花象遭到风雨袭击一样凋零衰谢,而那绿荫遮窗的翠竹也像鸟的羽毛一样枯焦无光泽。诗句写作者闲暇坐观卉木时眼中所见的萧条、冷落的初冬景象。冬日之荷必然会凋残,竹木自然也要枯蔫。作者之所以描写如此之残景,正反映了他心境之无绪。

季月寒气重,滋兰错无芳。

梁·江淹《就谢主簿宿诗》

孟冬寒气刺骨,培植的兰花杂乱无章,没有芳香。诗句写出了孟冬时节寒气逼人的气氛。下句“错无芳”三字不仅写出了兰花无人照料,杂乱而生,没有清香的萧瑟景象,而且将冷气逼人的数九寒冬用具体形象渲染了出来,使“寒”可见可感了。

荷尽已无擎雨盖,残菊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赠刘景文》

昔日凌波挺立的荷花,现在已经枯衰,枯败的荷茎再也不能举起那似伞的碧绿荷叶来遮挡风雨了。后凋的几株残菊,虽花叶全无,但尚有那挺拔的枝干傲霜凌寒。诗句描绘秋末冬初的景色。作者写荷、菊的凋零,侧重于荷叶、菊枝的对比,观察细致,形容绝妙。“傲霜枝”,写菊虽衰残,犹存风骨,有赞美之意。

洞庭叶稀秋声歇,黄帝乐罢川杲杲。

宋·陈与义《居夷行》

洞庭湖畔残留的落叶更加稀少,秋风绕林的飒飒之声已经没有了。黄帝从前在这里演奏的咸池之乐再也听不到了,川原上只留下一片明亮的日光。诗句写洞庭湖畔冬初叶落水明的景色。诗人不仅直写眼前景物用以表达自己对国事的担忧,而且还引用历史典故,说明此地确不景气。

幸自寒林俱淡笔,却将浓墨点栖乌。

宋·杨万里《晚风寒林》

本来寒林都是用淡笔描绘的,却用浓墨点上了几只栖落的乌鸦。作者从绘画的角度描写了初冬的风光。冬天,树叶凋零,树林灰朦朦一片,如果有几只乌鸦落在上面,一定会显得很黑。再加上作者的艺术处理,浓淡对比分明,便将乌鸦的形象突出在读者面前。

叶空树影疏,秋杪禽声杀。

清·蒲松龄《冬初过石隐园即景》

冬日来临,树木枝空叶尽,地上的树影也显得稀稀疏疏。秋日已过,疾飞的飞禽,鸣叫声也变得萧杀、凄凉起来。这两句诗描写初冬时节满目肃杀、荒凉的景色。诗句运用白描手法,空、疏、秋、杀等字都带有凄寒之气,含悲苦之意,表现出初冬的冷漠和孤寂。诗虽短小,却传神地表达出初冬之内涵。

描写冬天的经典诗句4 1、关河冻合东西路,肠断斑骓送陆郎。

2、但殷勤折取,自遣一襟幽怨。

3、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4、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

5、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6、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7、相思一夜梅花发。

8、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9、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

10、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

11、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

12、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13、隔城半山连青松,素色峨峨千万重。

1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5、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

16、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17、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18、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19、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

20、似带如丝柳,团酥握雪花。

21、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22、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23、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24、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

25、浮玉飞琼,向邃馆静轩,倍增清绝。

26、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

27、昨晚西窗风料峭,又把黄梅瘦了。

28、野桥古梅独卧寒屋角,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

29、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30、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31、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32、斜倚画阑娇不语,暗移梅影过红桥,裙带北风飘。

33、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

34、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35、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

36、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37、江涵雁影梅花瘦,四无尘、雪飞云起,夜窗如昼。

38、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39、大雪北风催,家家贫白屋。

40、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描写冬天的经典诗句5 1) “彤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 唐·李咸用《大雪歌》

2) “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 明·徐渭《梨花》

3)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4)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 宋·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5) “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 宋·辛弃疾《和廓之雪》

6)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唐·元稹《南秦雪》

7)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唐"高骈《对雪》

8)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飞坠。”李白《清平乐》

9)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

10)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

11)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12)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13)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14) 雾凇杭荡,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15) 岂若天庭瑞 ,轻雪带风斜。

16)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描写冬天的经典诗句6 1.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11、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杜甫

12、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江雪----柳宗元

13、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梅花----王安石

14.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15.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6.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17.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18.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19.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20.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21.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22.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23.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24.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25.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

26.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27.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无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28.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29.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30.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31.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32.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风声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33.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

描写冬天的经典诗句7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当年我去戍边时,杨柳枝嫩随风摇曳;如今我回家乡来,大雪纷纷漫天飘飞。诗句描写了戍卒出征与凯旋时的情景。诗人融多种表现手法为一炉。对偶的运用造成错落有致、整齐中富有变化的结构。时间、行动、景物以及哀情乐景的对比,突出了境象的立体感。叠字的运用增强音乐节奏感。这不仅创造了诗句的形式美、韵律美,而且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一种凄苦的意境,增强了细微曲折之情的传达。

阴雪兴岩侧,悲风鸣树端。

晋·陆机《苦寒行》

山岩背阴处的积雪尚未融化,被风一吹,纷纷向上飞扬。寒风掠过树梢,发出凄厉的鸣声。诗句描写冬季朔风呼啸、积雪纷飞的景象。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风声生于树梢,甚合事理,但又为一般人所疏忽。两句诗还运用了互文手法。

昔我云别,仓庚载鸣;今也遇之,霰雪飘零。

晋·陶渊明《答庞参军》

过去我们话别时,正是黄莺鸟开始鸣叫的春天;如今相遇时,已是雪花飘飞的冬天了。诗句描写与故友庞参军分手与相遇时的不同景色。诗人不是抽象地陈说时序的变化,而是通过描绘当时的季节特征来表现分手与相遇的时间概念。诗句形象含蓄,感情真挚。

雪暗天山道,冰塞交河源。雾烽黯无色,霜旗冻不翻。

隋·虞世基《出塞二首》其二

大雪纷飞使天山的道路昏味不明,千里寒冰堵塞了交河的源头。笼罩在浓雾中的烽火暗然无色,结满霜花的大旗冻僵不能翻飞。这是描写塞外寒冬的景象。诗人择取了最能表现冬季特征的雪、冰、雾、霜四物,并将它们放在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中来描写,真切传神地突现出塞外冬天的寒冷、寂寥和戍边生活的艰苦。

渔舟胶冻浦,猎火烧寒原。惟有白云外,疏钟闻夜猿。

唐·王维《酬虞部苏员外过蓝田别业不见留之作》

因天气寒冷,渔船在码头边的河道中都冻住了,猎人们在阴冷的原野上点燃了熊熊的篝火。只有在悠悠白云的深处,时断时续地传来钟鸣声和猿猴夜间的啼叫声。夜,静极了。阴森、寒冷的环境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孤独惆怅的思想感情。

枥马羸难出,邻鸡冻不歌。

宋·黄庭坚《次韵高子勉十首》其四

马厩里的马骨瘦如柴,无力驮人外出。邻居家的鸡冻得不能司晨报晓。两句诗通过对马和鸡的描写,从侧面渲染了严冬季节寒冷透骨的天气。诗人展开想象,施以拟人化和极度夸张的手法描摹景物,十分生动形象。

风衔松竹怒咆哮,鸟泣冰霜裂冻巢。

清·陈璧《言怀》

狂风摇撼着松枝竹干愤怒地咆哮着,小鸟在伤心地啼泣,它那本来就很寒冷的窝巢已被冰霜冻裂了。诗句写冬景。狂风、冰霜使得松竹失去抵挡的能力,使得孤苦伶仃的小鸟无家可归。诗中的“衔”字与“泣”字非常形象,把冬季里寒风和啼鸟的独特状态传神地表现出来。

关于冬天美好的诗句

1.形容冬天美好的诗句形容冬天美好的诗句如下:

1、《雪梅》宋代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译文: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文人骚客难以评论高下,只得搁笔好好思量。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代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当暮色降临山苍茫的时候就越来越觉得路途遥远,当天气越寒冷茅草屋显得更加贫穷。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原来是有人冒着风雪归家门。

3、《天净沙·冬》元代白朴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

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译文:黄昏时分,城门上哀婉的号角声久久不歇。夜幕降临,新月升起照亮半个庭院,山上白雪覆盖,山前水流缓缓。水边有着竹篱茅舍的孤村,升起几缕轻烟,在衰草暮霭中弥漫着,扩散着。

4、《夜上受降城闻笛》唐代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译文:回乐峰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深秋白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惹得出征的将士一夜都在思念家乡。

5、《和张仆射塞下曲》唐代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译文:死寂之夜,乌云遮月,天边大雁惊飞,单于的军队想要趁着夜色悄悄潜逃。正想要带领轻骑兵一路追赶,大雪纷纷扬扬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2.描写冬天美丽的诗句冬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冬梅——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赴鼻香.

冬景——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冬风——飘飘送下遥天雪,飒飒吹干旅命烟.

冬天——琥珀珠海黏行处雪,棕榈帚扫卧来云.

冬思——岁寒,然后知柏之后凋.

冬狩——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末狼.

冬愁——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冬行——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冬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描写冬天的唯美诗句1、《对雪》

唐代: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译文

战场上哭泣的大多是新死去兵士的鬼魂,只有老人一个人忧愁地吟诗。

乱云低低的在黄昏的地方,急下的雪花在风中飘舞回旋。

葫芦丢弃了,酒器中没有酒,火炉中的余火,好似照得眼前一片通红。

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无从获悉,忧愁坐着用手在空中划着字。

2、《梅花》

宋代: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3、《沁园春·雪》

现代: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

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整条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水势。

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着和老天爷比一下谁更高。

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格外娇艳美好。

江山是如此的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

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治功劳;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学才华。

称雄一世的英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

这些人物都已经过去了,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朝代: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

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5、《绝句》

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4.形容迎接冬天美好的诗句1、《子夜冬歌》【唐】崔国辅

寂寥抱冬心,裁罗又褧褧。夜久频挑灯,霜寒剪刀冷。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4、《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6、《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7、《冬至夜怀湘灵》【唐】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8、《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9、《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0、《冬夕》【唐】岑参

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

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

11、《初冬夜饮》【唐】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

12、《冬夜送人》【唐】贾岛

平明走马上村桥,花落梅溪雪未消。

日短天寒愁送客,楚山无限路迢迢。

13、《穷冬曲江闲步》【唐】裴夷直

雪尽南坡雁北飞,草根春意胜春晖。

曲江永日无人到,独绕寒池又独归。

14、《冬郊行望》【唐】王勃

桂密岩花白,梨疏树叶红。江皋寒望尽,归念断征篷。

15、《冬夜即事》【唐】吕温

百忧攒心起复卧,夜长耿耿不可过。

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

16、《冬日观早朝》【唐】施肩吾

紫烟捧日炉香动,万马千车踏新冻。

绣衣年少朝欲归,美人犹在青楼梦。

17、《初冬旅游》【唐】王建

远投人宿趁房迟,僮仆伤寒马亦饥。

为客悠悠十月尽,庄头栽竹已过时。

18、《初冬偶作》【唐】皮日休

豹皮茵下百余钱,刘堕闲沽尽醉眠。

酒病校来无一事,鹤亡松老似经年。

19、《冬柳》【唐】陆龟蒙

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

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20、《初秋到慈州冬首换绛牧》【唐】唐彦谦

秋杪方攀玉树枝,隔年无计待春晖。

自嫌暂作仙城守,不逐莺来共燕飞。

21、《冬夜》【唐】韦庄

睡觉寒炉酒半消,客情乡梦两遥遥。

无人为我磨心剑,割断愁肠一寸苗。

5.形容冬天来临的美好诗句1、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祖咏《望蓟门》

3、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高骈《对雪》

4、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崔涂《除夜有怀》

5、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6、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旗遥倚望春台。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6.描写冬天美的古诗词。

唐代诗人戴叔伦的《小雪》诗云:“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诗写得平淡、自然、轻盈。那在风中飞舞的雪花让人百看不厌,更多的就像素蝶一样消失在山林之中;愁上眉梢的诗人独坐窗前,望着一片片飞落的雪花,更觉寒意四起、愁绪满天。

洁白淡雅的雪有着很强的文学意韵,常是诗人吟咏的对象。从诗三百到汉乐府,再到唐诗宋词;从陶渊明到李白、杜甫、白居易,再到苏东坡、辛弃疾、郑板桥,在中国文学的长河中,所有为人津津乐道的主流文学体裁,无不和雪缠绵缱绻,情深意长。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这是李白的雪,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笔下的雪,小巧新奇,饶有情趣;“朔雪自龙沙,呈祥势可嘉,有田皆种玉,无树不开花”,李商隐的雪虽羸弱却给人以希望;“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张元的漫天飞雪,不仅想象奇特,还充满战斗精神。郑板桥的咏雪诗特别有趣,他把十个数字嵌进诗里,读来朗朗上口:“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唐代几位诗人写小雪的诗。一首是徐铉的《和萧郎中小雪日作》诗:“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

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

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诗写在日暮的征西府中,诗人正试着用新炉煮茶,篱边残菊卧倒在池水中,塞外的鸿雁向着晚霞远去;在寂寞无聊中打发“小雪”这空虚的日子,谁知双鬓又多了几许花白,这叫人无奈的逝水年华啊,真让人惆怅不已。

一首是张登的《小雪日戏题》,诗说:“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写得诙谐,透露几分俏皮。还有一首是陆龟蒙的《小雪后书事》:“时候频过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

枫汀尚忆逢人别,麦陇唯应欠雉眠。更拟结茅临水次,偶因行药到村前。

邻翁意绪相安慰,多说明年是稔年。”诗写江南小雪后的景物与诗人生活,末句写遇见邻居老头儿互相宽慰,互勉明年定是个丰收年。

可见作者与民共忧喜的情怀。小雪节气,在南方可能不见雪花飞舞,而在北国,正如李白所描写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选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北风行》节选 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对雪 唐·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雪梅·其一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节选 晋·陶渊明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学刘公干体 南北朝·鲍照 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

集君瑶台上,飞舞两楹前。兹晨自为美,当避艳阳天。

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咏雪》节选 南朝·梁吴均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咏雪 清·郑板桥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7.冬天好的诗句大全1.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王安石 【作品】: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4.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7.寒川消积雪,冻浦渐通流

8.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

9.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1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5.夜深知雪骤,时闻折竹声

16.云横秦岭千秋雪,雪拥蓝关马不前

17.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雪惊笋欲抽芽

18.三巴春霁雪初消,百折千回向东去

1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将进酒》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杜甫《野望》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

——杜甫《阁夜》

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杂霞雪。

——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王维《老将行》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李颀《古从军行》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白居易《长恨歌》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祖咏《望蓟门》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三》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卢纶《送李端》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柳中庸《征人怨》

8.描写冬季美好的诗词1、《苑中遇雪应制》唐代:宋之问

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旗遥倚望春台。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释义:

清晨的朝阳破云而出,就像皇家的銮驾从天边驶来。高楼上谁穿着青袍眺望,就像望春台边随风飘扬的青旗。

我不知道今天庭院中竟然落下了雪花,还以为是昨夜院中的树枝上开出的花。

2、《人月圆·雪中游虎丘》元代:张可久

梅花浑似真真面,留我倚阑杆。雪晴天气,松腰玉瘦,泉眼冰寒。兴亡遗恨,一丘黄土,千古青山。老僧同醉,残碑休打,宝剑羞看。

释义:

雪后的梅花红润娇艳仿佛仙女真真姣好的脸面,吸引我凭依着栏杆久久流连,雪后初晴的天气,松树的腰显得细瘦而泉眼的冰面特别清寒。历史兴盛衰亡留下了深深的遗憾,闺闾当年曾经是纵横天下的荚雄,如今只留下一个大大的黄土坟丘。而千古不变的是苍翠的青山,为我导游的老和尚也被美景所陶醉,就不要再去观赏拍打残破的古碑,去欣赏那一湾绿水的剑池的景观。

3、《菩萨蛮·玉盘寸断葱芽嫩》近现代:王国维

玉盘寸断葱芽嫩,鸾刀细割羊肩进。不敢厌腥臊,缘君亲手调。

红炉赪素面,醉把貂裘缓。归路有余狂,天街宵踏霜。

释义:

精美的盘中嫩葱都是一寸来长,精致的宝刀切割好了羊肉。不敢埋怨羊肉腥,因为这是你亲手为我烹调的。

温暖的火炉映着酒醉的脸庞,乘着酒醉,把身上的毛皮大衣脱掉。我踏着京城里的街道,在这回去的路上仍然带着几分醉意。

4、《酬王季友题半日村别业兼呈李明府》唐代:郎士元

村映寒原日已斜,烟生密竹早归鸦。

长溪南路当群岫,半景东邻照数家。

门通小径连芳草,马饮春泉踏浅沙。

欲待主人林上月,还思潘岳县中花。

释义:

夕阳余光点撒在村外的原野上,村里人家炊烟袅袅,乌鸦也早早的飞入密林深处。

溪流南边的小路对面群山峻岭,东边的几家邻居还沐浴在夕阳光下。

门前的小径两旁花草繁茂,马儿踏于清沙软泥之上自饮甘泉。

真是既想待在季友的住处欣赏月色美景,又想去李太守那里游玩赏花。

5、《冬夕寄青龙寺源公》唐代:郎士元

敛屦入寒竹,安禅过漏声。

高松残子落,深井冻痕生。

罢磬风枝动,悬灯雪屋明。

何当招我宿,乘月上方行。

释义:

放轻脚步缓缓的踏过寒竹林,打坐修禅只能听到那铜壶水滴滴落的声音。

高高的松树上落下颗颗松果,那深井的水面也慢慢凝结成冰。

磬声停罢屋外的树枝仍在随风而动,悬挂的烛灯将那被皑皑白雪覆盖的屋舍映照的格外温暖明亮。

候邀请我于你那里留宿,让我也好沐浴着月色感受万物静寂与内心的平静。

9.形容冬天景色优美的诗句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逢雪宿芙蓉山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梅花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马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描写冬天的古诗有哪些?

《答陆澧》

唐·张九龄

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

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柳宗元笔下的冬天,万籁俱寂,渺无人烟。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王安石在意的冬天,是生命对苦难顽强不屈的抗争。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刘长卿经历的冬天,雪夜漫漫,一人一犬。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高适记得的冬天,哪怕严寒肃杀,依然怀有豪情壮志。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岑参诗下的冬天,有雪的刺骨,也有征伐的刚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居易关注的冬天,是民生的疾苦,贵族的奢靡。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杨万里所见的冬天,满眼尽是孩童的稚趣与童真。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06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