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栀子花
桃花、梨花、樱花、杏花等各种花儿都谢了,不知不觉间,又该轮到栀子花登上舞台了,小诗妹感觉栀子花真的就像是连接着春天与夏天的一座桥梁。古人赞颂栀子花的诗词有许多,不胜枚举。而且,风格迥异,各有各的特点,但都是风光无限,令人神往,可谓殊途同归。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
闲看中庭栀子花。
诗人王建一生贫穷,沉沦困厄,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到社会最底层,了解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真实境况。这首诗通过对农村景物的“素描”,表达了山村的动静相宜之美。看似漫不经心,实为深入浅出的大家手笔,展现了一幅清新秀丽、真实自然的山村农忙景象,细细品之,令人不禁拍手叫好。
《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
【唐】刘禹锡
蜀国花已尽,越桃今已开。
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
佳人如拟咏,何必待寒梅。
栀子花轻轻舒展白色的小花瓣,静悄悄地散逸着既淡又浓的清香,就好像是初夏时节里乍然闯进视线的邻家小姑娘,蹦蹦跳跳,美目顾盼生辉,笑容清丽可人。栀子花俨然是夏天裙角的精巧刺绣,娴静不失优雅,清淡不失高洁,宛若一幅描绘春天的中国工笔画。
《栀子花诗》
【明】沈周
雪魄冰花凉气清,
曲栏深处艳精神。
一钩新月风牵影,
暗送娇香入画庭。
诗人用生花之妙笔,从初夏最平常的景物着笔,起句即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貌似走马观花,恬淡无意,却是由里及外、由深到浅,粗看是平铺直叙,细瞧竟发现暗藏精妙,虽不敢说是力透纸背,却也是平中见奇,奇从平出;令人委实不敢侧目,更不敢小觑,只有啧啧称奇的份了。
《栀子》
【唐】杜甫
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
于身色有用,与道气伤和。
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
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
这里,杜甫对栀子花进行了客观中肯的思考与评价,并且对栀子花的美与实用性娓娓道来,诗意清新,如栀子花的清香扑面而来,使人甚感愉悦。
《咏栀子花》
【南朝梁】萧纲
素华偏可喜,的的半临池;
疑为霜裹叶,复类雪封枝。
日斜光隐见,风还影合离。
诗人将栀子花比喻为霜、为雪,而“裹叶”“封枝”可见栀子花开有多么茂盛与热闹,斜阳光影,风去风还,错落有致,有动亦有静,临池恣意倾吐清香。无尽诗美遽然现,诗不醉人人自醉,诗情画意两成趣,不亦乐乎莫如此。
父亲的散文诗的歌词散文诗精选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诗歌诗歌朗诵爱国诗歌~~
(名家小说)散文诗精选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诗歌诗歌朗诵爱国诗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04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三毛:人情冷暖正如花开花谢
下一篇: 《千与千寻》最触动人心的15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