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干净,是一个人最大的福气

夏枯草 2023-07-26 19:42:04

来源 | 国学文化

契诃夫曾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干净的,无论是面孔,衣裳,还是心灵,思想。”

孟德斯鸠也说:“美必须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在形象上如此,在内心中更是如此。”

人生在世,不一定要富贵荣华,声名远扬,但一定要活得清清白白干干净净。

干净,是最好的底牌,也是一个人最大的福气。

外表干净的人,一定是个得体的人,是一个受人尊重的人。

正如杨澜所言:

没有人有义务必须透过连你自己都毫不在意的邋遢外表去发现你优秀的内在。

在格鲁吉亚街头,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们让一个六岁的小姑娘分别打扮得光鲜漂亮和破旧肮脏,来测试路人对待她的态度有何区别。

一开始,小姑娘穿上质感很好的小裙子,一个人站在那里,看起来好像迷路了。很快,就有陌生人过来表示关心和善意。

他们问她叫什么名字,是不是走丢了,拿出手机表示要帮她联系家人。随后,化妆师把小姑娘打扮成衣衫褴褛、邋遢肮脏的样子。

街上依旧人来人往,这次小姑娘孤独地站了很久,却始终无人问津。相似的情况在餐厅中上演。

小姑娘穿着可爱的衣服走进一家餐厅,正在用餐的人都对她和颜悦色,还有人亲切地摸了摸她的脸,抱了抱她。

化妆师再一次把小姑娘打扮得脏兮兮的,这时,所有人都换了个态度,掩饰不住满脸的嫌弃和防备,还示意服务员赶紧把她领出去。

这样的境遇,让小姑娘情绪一落千丈,“我觉得很难过,大家都叫我快走开。因为我的脸上有脏脏的烟灰和我穿着肮脏的衣服。”

同一个小女孩,分别穿上光鲜和邋遢的衣服,却经历了路人两种极端的反应。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外表,决定了别人对他的态度。这个道理虽然很现实,然而,以貌取人,其实很公平。

王尔德也说:

“只有肤浅的人才不会以貌取人。”

而所谓的貌,不仅是好看的皮囊,更重要的是干净舒服的气质面貌。

容貌乃天成,但干净整洁的外表,却是后天可以改善的。

注重仪容的人,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都能把自己收拾得整洁干净,保持落落大方的举止。

这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一个真正干净的人,必定见过人世的复杂与阴暗,也经历过世俗的纷扰和烂漫。

内心干净的人,仍保持着单纯天真,因此显得年轻。

作家木心说:

真正的成熟是你在经历过太多事情后,依然能够将内心与这个世界进行剥离。享受人生而不沉湎、历经苍凉而不消极。

1957至1978年,二十年间,木心多次入狱。坐牢期间,他受尽了折磨,断了两根手指。

关他的人想:“这小子肯定得爬着从牢里出来。”

可木心出狱的时候,仍然干净敞亮,腰杆坚挺,裤子还有笔直的缝。

作家梁文道看到木心年轻时候的照片,不禁感叹:他神情那么坚定,精气那么足,这不像是坐过牢的人啊。

干净、简单、天真、自然,到了一定的年龄后,“干净”就会转化、提升为“清雅”,这是一种返璞归真的人格魅力。

干净不仅仅是气质,更是一种可贵的品质,这何尝不是一种岁月的赏赐

圈子干净的人,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

圈子无需大,干净就好。

社会学里面有个很著名的”邓巴数字”理论,也叫150定律。

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圈子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人一辈子活动的范围很小,或许一生只有一个地方最舒服,只有一个人最懂你。

与其费尽心机扩大朋友圈子,不如将自己的圈子收拾干净,好好经营。因为二三知己,远胜万千泛泛之交。

就像周国平说的:

“我心目中的朋友,既非泛泛之交的熟人,也不必是心心相印的恋人,程度当在两者之间。

在这个世界上也有些这样的人,不见面时会互相惦记,见了面能感觉到一种默契,在一起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他们便是我心目中的朋友了。

有时侯,这样的朋友会像滚雪球一样聚合,形成一个所谓的圈子。圈子容易给人以错觉,误以为圈中人都是朋友。”

人生得一二知己,足矣。唯有圈子干净,生活才得安宁。

古人也说“相由心生”,一个人心灵如何,从面相仪容也能看出一二。

仪容干净的人,内心往往澄澈。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身处纷扰的世界,唯有不为外物所扰,心不落灰尘,才能活得干净清透,豁达明朗。

一个干净的人,出淤泥而不染,看过世间的黑暗,内心依然澄澈;走过风雨坎坷,依然保持初心与善意,心无尘埃。

从今天起,做一个干净的人,坦坦荡荡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人有净气,风度自来。

父亲的散文诗的歌词散文诗精选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诗歌诗歌朗诵爱国诗歌~~

(名家小说)散文诗精选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诗歌诗歌朗诵爱国诗歌

每个幸福家庭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为什么女人越干净越幸福?

每个幸福家庭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为什么女人越干净越幸福?

干净是一个人的品格,一个人的习惯;不合群也是一个人的品格,意味着自己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不会被别人所扰。每一个和谐家庭背后,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她为了这个家付出过时间精力,付出过美好的青春。

男人最大成功的,并不是事业成功,并不是家财万贯,而是有一个好妻子,尤其是当自己工作一天累了,回到家里,有老婆处理好的饭食和烧好一点的热水。反而是当自己心身疲惫的时候,身边的人能自我安慰,陪着自己得人。而女人的天成功的,并不是嫁一个有钱丈夫,反而是有一个好好爱自己,爱护自己的丈夫,明白随处包庇自己的丈夫。女人,越干净,越高贵;越不合群,越幸福。

1、女人,越干净,越高贵

一个干净柔和的屋子,给人的感觉是舒适,而且连气体全是清爽的。住着这样的房子里,情绪都会更好。而且,还有一个穿着打扮得当,衣着洁净的老婆,我都禁不住,想多看一眼。人和环境都让你干净很舒适,才像幸福的感觉。一个干净的女人,指的是并不仅仅是表面,也有心里。仅有心里干净的人,才能实现随处干净。

心地善良,天性也是洁净的,跟别人共处,都让人感觉很舒适,很自得。她干净不被整个社会这些歪风邪气恶习感柒,反而是保证出污泥而不染,出淤泥而不染。喜欢读书的人,当然会变得高贵下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镇定自若地去面对。

真正高贵的女人,他们一直都很心地善良,也一直保持着一颗初心。真正高贵的女人,自带一种气场,无论走到哪,都会有人投去羡慕的目光。人生道路落魄的时候,就努力读书,不断提升自己,这才是好的发展方向。

2、女人不合群,才能做更好的自己

真正旺夫的女人,大多数不合群。他们还把精力放在在生活和宝宝身上,花费在做家务活的身上,根本没时间跟别人闲谈。女人不合群,才能做更好的自己,才能活得不肤浅,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们明白自律意识,明白自我约束,即便是结婚了也一样,明白凡事靠自己。

所以只有自己,才是本人比较好的借助。因而每一件事,她可以做到轻轻松松就不求人,一切靠自己,过得单独,过得出色。女人不合群,这是因为她只跟层级高的人往来,但那些层次低的人,就少往来,或是不来往。

人的一生不追求好朋友过多,但求有一两个懂自己好友就够了。但那些对自己并不好的朋友,就不要再联系了。真正高贵的女人,都是在给你的朋友圈减法,将那些无关紧要的人去除出自己生活。真正高贵的女人,学会尊重别人的看法,也懂得汲取其他人经验与教训,但是不会被她们带偏。单独和自由,才是她们人生中的憧憬。

3、女人的高贵,离不开家庭的幸福

女人的高贵,对一个父母来说,也是十分关键。终究女人的好与坏,确定一个家庭的盛衰。高贵的女人,会给父母产生幸福,会使一个家庭过得开心、开心。一样,教育孩子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她会把孩子文化教育得非常好,不容易让其干坏事。

一个孩子是否有修养,在于她的家人,终究父母都是最好的教育,它决定着孩子的一生。从一个女人的衣着跟孩子的装扮,就可以看出一个家庭的状况,洁净的家中,当然表面也会非常重视。一个女人勤不勤劳,还会表现在自己的老公和宝宝身上。

真正高贵的女人,在努力做好自己与此同时,也会使自己的亲人做好榜样,不容易让她们不修边幅。高贵的女人,是一个家庭中的“王者”,也是一家人的福气之源。

一个人最好的修养:身上干净,言语干净,内心干净


契诃夫曾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干净的,无论是面孔、衣裳还是心灵、思想。

一个人应该是自己并且活得干净。

有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很多人喜欢在出门前精心打扮一番,给人一种爱美爱干净的感觉。回到家里,凌乱的摆放,随意的吃穿,就能看出其真实的生活状态。

爱干净的人,外表内里都一样,房间更是干净而又温馨。

徐小平曾说:“扫厕所,你能把你负责的厕所弄得干净明亮,卫生清洁标准也比以前提升一个星甚至两个星,就意味着职位的提升和薪水的增加。”

把自己收拾干净,把家里收拾干净,体现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负责任,这样的人,升职加薪是早晚的事。

一个刷子,一块肥皂,一双拖鞋都体现了一个人是否爱干净,一个干净的家,总能让人眼前一亮。

语言,体现一个人的素质涵养,一个人说什么样的话,就是什么样的人。

一个有素养的人,言谈有礼,态度温和,不会满嘴污言,搬弄是非。出言有尺,戏虐有度,知道如何维护他人的尊严。

有些人看外表道貌岸然,风度翩翩,但一开口,别人对他的印象就大打折扣,再没有继续交谈的必要。

要么就是喜欢说脏话,让人觉得很没有家教,要么就是爱抱怨,负能量爆棚,在他们眼里就没有一件顺心顺眼的事情。

你说的话其实就代表了你的见识,生活层次越高的人,他们活得坦荡,言语干净,他们知道如何好好说话,谈吐中会让人觉得有涵养,有学识,更不会在背后嚼人舌根。

语言是门艺术,言行在于美,不在于多。说话周到的人比雄辩更能让人从内心上接受。

孟德斯鸠说:美必须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在形象上如此,在内心中更是如此。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求木之长春,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人,亦要清其心灵,净化灵魂是一个人一生的修为。

金庸笔下的老顽童周伯通是个心如明镜的人,他混进了绝情谷,谷主公孙止说他偷走了丹房里的灵芝。

为自证清白,周伯通当着一屋子人的面,全身脱得赤条条的,一丝不挂。

大厅里的公孙止、金轮法王、尼摩星、马光佐等人无不暗骂其不害臊。

但他觉得内心坦荡干净,全身无不可示人的地方,并不以为羞。

一个心灵干净的人,不会算计别人,做事光明正大,不会坑蒙拐骗。这样的人,心中有爱,品行端正,待人真诚,让人心生暖意,愿意靠近。

爱干净的人,表里如一,内外兼修,无论到了什么年纪,始终严格律己,注重品行。不管身在何处,都能出淤泥而不染;不管何时,都能问心无愧行得正!

在 社会 这个五颜六色的大染缸里,“干净”是对一个人生活状态最好的褒奖。


坚持每天正能量,喜欢可以点关注哦[心][心]

一个人最好的气质:干净

01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随着年纪的增长,你会发现,人这一辈子,活在世上,不过是干干净净来,又干干净净走。能够带走的,不过是一个躯壳,能够留下的,什么都没有。

穷人屋子很干净,穷女人把头发梳洗干净,虽然并不华丽,但是超凡脱俗。因此说,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在穷困潦倒的时候,灵魂依旧干净,从来不会萎靡不振。

一个人最好的气质:干净。怀着一颗一尘不染的心,真诚待人,人生起起伏伏,却始终高贵。

02

穷人:干净是一种骨气。

穷人,应该要有骨气。没有骨气的穷人,才是真正的穷人。

人穷没有关系,只要努力一点点,多折腾几次,总有那么一次机会,让自己翻身。如果不愿意折腾了,听之任之,那么就永远都穷。

看过一个小故事。

一个中年乞丐,穿得脏兮兮的,在过道里讨钱。一个小女孩,每天经过过道的时候,都会给他一块钱。

冬天来临时,女孩从家里带来一套干净的衣服:“送给你,挡一挡风雨。”

乞丐穿上干净的衣服,所有人都不再把他当成乞丐了。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和平常人没什么两样。

于是乎,乞丐洗了把脸,开始工作,一切都变好了。

穷人打扮干净了,走到哪里都不会低人一等。何必把自己弄得那么狼狈,到处找人倾诉和抱怨。

03

富人:干净是一种善良。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看到趾高气扬的富人,他们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伤害那些底层的人,就像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

这样的富人,就是年收入千万,也是肮脏的,因为他的内心很肮脏。

你别以为,打扮光鲜亮丽的人,就真的是人。

只有那些表里如一的富人,才值得别人尊重。

富人,曾经也是穷人。不要在自己变富之后,就忘记了姓氏名谁了。里里外外都很干净富人,待人友善,从不高高在上,这是尊重别人的态度,体现了自己的气质。

04

职场人:干净是一张名片。

人在职场,肯定需要和别人打交道,因此,留下一个很好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

在应聘的时候,多数的人,都会打扮一番,争取考官给自己一个“满分”。打扮好了,信心也更足了。

在与客户交流的时候,干净的眼神,会让客户放心,彼此建立很好的信任感。

下属和上司交流的时候,干净的下属,能够让上司眼前一亮。

干净,还是一种团队精神。俗话说:“一粒老鼠屎,毁掉一锅粥。”一个办公室里,有一个不干净的人,就会让整个办公室乌烟瘴气,团队也可能因此解散。

给别人好印象,表面上是养了别人的眼,其实是给自己留了“路”。

05

老年人:干净是一种福气。

每个人,在变老的路上,还要变好。

常常,我们会到这样的一幕:老年人健身的时候,爬到了树上,把树枝当成秋千;搭公交车的时候,逼着年轻人让座,倚老卖老。

当然,还有一些老人,认为自己年纪大了,可以随意打扮,在大街上,也任性妄为。

邋遢的老人,即便身体如牛,也是没有福气的,他只会被人唾弃,也给晚辈丢脸。

老年人,最 健康 的活法,就是干净:吃干净的东西,说干净的话,做温暖的事情,给年轻人做好示范动作。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会做人的老人,就像家里的一块金子,行善积德,积福积德。

06

恶人:干净是悔过自新。

有人这样形容诗人木心 :“一辈子的不合时宜,一辈子的干净清醒。”

木心有三次进监狱的经历,曾经被关在有积水的地洞里。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干净做人”。

在牢狱中,木心写道:“我还没有像我在音乐里所表达的那样爱你,我突然想起了这句话。”

即便在最脏脏的地方,他的内心依旧干净,还有音乐和爱,还有浪漫的生活。

世上哪有什么恶毒的人,只要你的心是干净的,所有的恶念,都可以驱除,曾经做过的错事,也能悔过。

恶毒的人,只要愿意悔过,终究是一个好人,会被 社会 接纳。

人的恶念,就像一件脏兮兮的衣服,用肥皂水戳一戳,然后放在阳光下晒干,也就干净了,衣服上还有淡淡的肥皂香。

07

一个人的气质是什么?就是像莲花一样,站在淤泥里,还能开出最美的花,散发出暗香,令人喜欢,却不能亵渎。

人这一生,难免起起伏伏,扮演着多种角色。但是你不管在哪个位置,是什么角色,一定要干净。

干净,是一个人最好的气质。经历了人生的痛苦和喜悦,饱受了岁月的沧桑,依旧内心清澈,活力四射。

用干净的明眸看世界,处处都有诗和远方;用干净的心去感悟人生,不管多苦的日子,都能够坚持活成好看的自己。

人心本无染,心静自然清。

心干净,人生皆安。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干净,一个人最好的修养

干净,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也是一切气质的底色。无论在哪里遇到一个外表不干净的人,人们都会心生不悦,保持距离。所以,一个人看起来干净与否,直接关系到他的人际关系。外表干净者可以获得别人的好感;内心干净者,也能赢得人们的尊重。所以,干净的人知世故却不世故,历经沉浮坎坷,却坚守信仰,见惯人情冷暖,却依然保持赤诚和善良。

为什么我们说“干净”而不说“清洁”呢?因为“干净”是指人的内心或身体,以及身体以外的任何物质,而“清洁”只是指物质的外表。所以,清洁没有干净那么深的内涵。外在的干净清爽,无需花费大量金钱,只需要一种执着细致的生活态度。因为干净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信仰虔诚的一种体现。

那些经常保持外表干净的人,心中装着别人,他用干净的方式给了所有人最大的尊重。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孟德斯鸠曾经说过:“ 美必须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在形象上如此,在内心中更是如此。”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会把自己当成一块璞玉,经过切、磋、琢、磨,变得温润,变得璀璨,干净而宝贵。

一个有魅力的人,首先他的心灵是干净的。人最初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干净的,如一杯纯洁无瑕的清水,通透、澄澈,让人心生怜爱与美好。往后,随着身体的发育,欲念也随之滋生,心灵上便沾染上了各种各样的尘埃,这杯水就开始变得浑浊,心灵就体会不到岁月静好,人便越来越浮躁。

中国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杨绛先生一生保持与世无争品格,她遵循的便是心灵要干净这一条原则。所以,她出入名利场,却不会趋炎附势,只是保持读书、写作,守护好自己的一方小天地。每次出了新书,也从不大肆宣传,只是淡淡地说,“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心灵不干净的人,一生都在追逐泡泡,当他膨胀到一定程度时,“砰”的一声,所有的努力都会付之东流。像杨绛先生这样一直能保持心灵干净的人,的确很少,所以她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尤其文化人,只有当他有一颗赤子之心,不追名逐利,才能沉下心来,专心致志地写好作品。

万物皆有灵,而人为万物之灵长,心灵是干净还是污浊非常重要。这不但决定了其品质和格局,也会影响其一生的努力方向。一个心灵干净的人,他的身上散发着清香;一个心灵肮脏的人,不洁之气会不断地往外渗透。心灵一旦被污染,人就不会单纯,包袱就越背越重。随之而来的是惶恐、烦恼、愤怒,越来越不受人待见。

人生沉沉浮浮,心是最关键的地方,心一旦被污染了,人便经不起私欲的考验,这时生活必然是苦闷的。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说的:“苦闷的来源,即在于心地不单纯。”只有心灵干净的人,才是淡定的、坦然的,心中才无挂碍,才有魅力。真主说:“真主只以这应许对你们报喜,以便你们的心境因此而安定。援助只是从万能的、至睿的真主那里降下的。”(3:126)

其次是有一个干净的圈子。有些沉迷在不干净圈子中的人,纵然天天把酒言欢,也驱不散内心的孤独感。在这样的圈子中,人很难保持身心健康,往往会不知不觉地做出违背原则的事情来,令人讨厌和反感。因为他要在这样的圈子里混,就必须附和那些垃圾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干净的圈子是人生最大的陷阱。那些杂乱臃肿、可有可无的圈子,不会对人生产生任何益处,还有可能把原本有序的生活节奏搞乱,使得自己的生活一团糟。我们虽然需要社交,需要跨界交流,从政商界到文艺界,都需要一些好朋友。但前提是干干净净的,不是鱼龙混杂的。

前些年有些人风光的不得了,经常前呼后拥地出入高档会所,觥筹交错称兄道弟,后来媒体一报道彻底完了。因为他们出入的是充满尔虞我诈的混乱圈子,并非干净之地,最终带给他们的是加倍的惩罚。真主说:“让不信后世之人的心,倾向他们的花言巧语,而且喜欢它,以使他们干他们所犯的罪恶。”(6:113)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学会取舍,舍弃那些无用的社交,虚假的饭局。即便保留一些圈子,也应该是干净的,宁缺毋滥。优化社交圈子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境界。无益的圈子,需要付出心力交瘁的成本,却不会有实质益处;干净的圈子也许没有利益,却也不会招惹是非,纯粹是精神上的互补,所以也充满了温馨。

第三是外表的干净。人们本能地愿意相信,一个衣着干净的人,内心必然是美好的。一个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的人,必然有着一颗严于律己的心。人干净了,心才可贵。一个人无论有无才华,只要他的外表看起来干干净净的,就容易让人走近,人们愿意接纳他,他便能收获好的人缘。

可以说,干净是一个人行走在社会上的名片。真主说:“你说:‘污秽的和干净的完全不一样,即便污秽的数量很大,使你赞叹。’有理智的人啊;你们当敬畏真主,以便你们成功。”(5:100)岁月如洪流,裹挟了太多杂质,若不懂得清理,便会充满污垢,让人不忍直视。

一个看起来缺少干净的人,基本上可以断定是一个缺少修养的人,也是一个不懂雅趣之人。《菜根谭》中有一句,“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景色虽不艳丽,气度自是风雅。”由此可见,古人眼中的风雅,并不是豪华的别墅或华贵的服饰,而是很简单的两个字,干净。

通过看一个人的衣着、语言、行为,就能大致判断出他的灵魂是否干净。穆思临的家是干净的,寺是干净的,因为天堂是干净的,只有干净的人才有资格进入。所以干净是信仰、勤奋、上进的标志;肮脏是隐昧、懒惰、落魄的迹象。真主说:“(那是)常住的乐园,下临诸河,而永居其中。那是干净之人的报酬。”(2:76)

世界短篇小说三大巨匠之一,杰出的剧作家,俄国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契诃夫曾经说过:“人的一切都应该是干净的,无论是面孔、衣裳,还是心灵、思想。”干净,不只是让外表看起来整洁,更能让深层次的智慧散发出光芒。干净的人,与人交往时会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这当然是至关重要的。

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提出的“第一印象效应”中称:如果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那么人们就愿意和他接近,彼此也能较快地取得相互了解,并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和表现的解释。反之,对于一个初次见面就引起对方反感的人,即使由于各种原因难以避免与之接触,人们也会对之很冷淡,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在心理上和实际行为中与之产生对抗状态。

人与人见面,第一印象的产生只需要7秒钟的时间。在这7秒之中,对方观察最多的,也是对第一印象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就是人的外在形象,具体地说,就是看衣着是否干净整洁。所以,那些外表干净的人,往往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好感和信任,容易取得沟通、谈判,协商,劝诫等方面的成功。

日本有一个街头实验,非常著名。据说让一个把皮肤弄得脏兮兮的,发型邋里邋遢的女生站在街头,向路过的人提出帮助的请求,她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对不起,我没带钱。”甚至有些人都没有给这个女生说出请求的机会,而是在她还没有靠近时,就远远地躲开了。

她尝试了很多次,最终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助她。而当这个女生洗干净了脸,梳好了头发,干干净净地站在街头,再次向人们提出帮助的请求时,得到的答复就完全不一样了。无论有没有钱的人,都对她彬彬有礼,有些人会停下脚步关心地询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大部分的人都愿意帮助她,并且态度极其友善,甚至还有人热心地留下了名片。

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社区,干净,总会能吸引到人们的目光,并且给自己带来好运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也曾做过类似的测试:让一个6岁的小女孩,穿着干净漂亮的衣服进入餐厅,周围的人都友善地对她表示欢迎,有的人还会抱抱她,甚至讲笑话逗她开心。

然后给这个小孩换了一种打扮,当她穿着破旧的脏衣服再次进入那个餐厅,这时,刚才的笑容都变成了冷漠和嫌弃。一位女士护住了自己的包,一位男士要求服务员立马把她带出去。由此可见,同样一个人,因为形象有所不同,得到的待遇也会是天壤之别。

当一个人外表干净,衣着整洁,别人都愿意相信他是积极的、美好的、善良的、有素质的人。如果邋里邋遢,身上脏兮兮的,哪怕再有才华,也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就曾经因为通宵读书,来不及梳洗装扮而出门,导致“衣裳肮脏,须发纷乱”,被上司误以为他晚上在寻欢作乐,不是正派人,而对他产生了偏见。

因为干净的外表,是一个人获得他人好感的第一步。所以易思俩目非常重视干净。任何人到了穆思临国家,第一印象是干净。人穿的干净,房子干净,寺院更是干干净净的,这与别的庙宇烟雾缭绕,薰得人进不了门截然不同。虽然重才不重貌的时代早已过去,但干净与卫生是永远不过时的美德。这就是古人所说秀外与惠中的道理。

今天,每个人都会“以貌取人”,即使嘴上不说,也会默默赞赏仪表干净的人。我们要修一颗求简、干净的心,才能清清白白地做人,干干净净地处世。要知道,人的外貌是真主造化的,身体发肤受父母之遗传,自己难以改变。但是,我们可以做到让自己的身体和环境干干净净的。一个人的邋里邋遢、古里古怪,惹人讨厌,责任全在自己。

顾城写过一句诗:“一个人应该活得是自己,并且活得干净。”人活一辈子,最重要的不是做出多少成就,拥有多大的名气,而是要活得干净、清白、自尊。试想一下,一个衣着脏乱的人,谁能看得起他呢?而穿着一身得体干净衣服的人,一举手一投足虽然做不到多么优雅,但至少不会让人讨厌。

虽然说一个人的气质很重要,但干净的衣着可以增加一个人的自信,从而培养出一种高贵的气质。容貌不一定要好看,但是一定要清爽;衣着不一定要名贵,但一定要整洁。

外表干净,可以给自己的人际关系加分。但内心干净的人,更容易受人尊敬。首先我们要懂得生活,热爱生活,生活才会回报给我们幸福与美好。当我们的内心不被名利所惑,不让为了短暂享受的苟且侵蚀,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恪守信仰,坚持原则,真主一定会慈悯我们。

我们不仅要使自己的心灵干净、圈子干净、外表干净,环境也要干净。一个藏污纳垢的环境,不仅会滋生细菌,影响身体健康,更容易给人带来消极的、抑郁的心理暗示。当我们将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不要出现动物图像,天使也愿意多次光临。每天傍晚一家人在一起吃饭,这些看似小事,其实都能滋养心田,给人以满满的幸福感。

每逢主麻日,早晨朋友圈里的祝福图片如雪片般地飘来,群里还有暖心的红包分享,其实还有一项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在悄悄地进行着,并没有声张,那就是洗大净。这是穆思临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项传统,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这个习惯大家都自觉地遵守着。

大家知道,我们礼拜之前先要洗个小净,但洗小净的前提是身上要有大净,俗称“带水”。也就是说,一个没有洗过大净的人,洗小净是没有作用的。小净必须在大净的基础上进行。一般洗过大净的人,只要没有遇到特殊情况,大净一直都在,如果“破水”了,那就需要重新洗一次。

大净是阿拉伯语乌苏里 “??” 的意译,原意为全身清洁,一般是指用干净的水按顺序洗完全身。这个规定是根据经典明文制定的。真主说:“如果你们是不洁的,你们就应当洗全身”(5:6)

具体而言,凡是发生了以下这几种情况,大净就失效了,需要重洗。一是夫妇房事;二是梦遗; 三是妇女月经; 四是妇女分娩。凡是发生了这些事情中的任何一项,就需要重新洗大净。洗大净之前先要举意,也就是说心中要明确,为什么而洗,是洗大净,而不是一般的“洗澡”。

以上这几条是基本的,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也应该再洗一次大净。例如,带大净的时间不能过长,一般不超过一周为宜,最好在每周五的主麻聚礼前洗一次。所以,各地的穆思临几乎都有在主麻日“换水”的传统。

洗大净其实很简单,漱口,呛鼻,然后从上到下洗净全身就可以了。洗好大净后,就算是有大净者,“带上水”了,就可以参加任何一种教门仪式,也可以捧读经典,进清真寺大殿内等。否则,就被认为是“不洁者”,这些活动不能参加。

从表面上看,洗大净是清洁身体,其实意义很深刻,是一切功修的前提条件。作为穆思临,我们平时一定要带着大净,这样无论居家还是外出,都能求得平安。所以,大净也是一种“盔甲”,可以保护我们。由于带大净者外出身体是干净的,所以不会受到恶魔的侵害,不会得莫名其妙的怪病。

另外,新入教的人需要洗大净。圣训集中记载,盖斯·本·阿绥传述:他说:“我来见穆圣想要加入易思俩目,他让我用掺着槟枣的水洗大净。”欧赛姆据其父亲库赖卜由其祖父传述:他见到穆圣说:“我已信仰真主了。”穆圣对他说:“你剃掉隐昧者(标志)的毛发。”另一人告诉我:穆圣对同他一起来的另一人说:“你剃除悖逆(标志)的毛发,并做割礼。”

最近我们看到一些空难事故的视频画面,内心非常惊恐,感悟良多。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在外面奔波,谁也避免不了乘坐这些交通工具,真不知道意外会在何时发生。但是,只要我们身上有大净,保持自身的干净,即便突遭不测归真了,也是洁净之身。

其次是小净。当我们有了大净之后,在每次礼拜前还要洗小净,除非上次洗的小净没有坏。当然,刚洗完大净,如果没有大小便过,也不用重复洗小净,可以直接礼拜。洗小净是经典明文规定的。真主说:“信仰的人们啊!当你们起身去礼拜的时候,你们当洗脸和手,洗手至两肘,当抹头,当洗脚,洗脚至两踝。 ”(5:6)

洗小净之前须先有明确的举意,表明自己是在洗小净,而不是平时的“洗漱”。洗小净也要按照规定的顺序。因为我们这里人大小便后不洗,所以在洗小净之前,先要”净下”,也就是洗大小便处。穆思临国家的人每次大小便后及时洗了这两个部位。所以,他们洗小净直接从洗手开始,而我们则要“补课”。

洗小净的顺序是:一、洗双手;二、漱口(刷牙更好);三、呛鼻,水吸入鼻腔,再擤出来;四、洗脸,自发际至下颏,左右至两耳根; 五、洗双肘,先洗右、后洗左。水流至两肘拐; 六、抹头、摸耳、摸脖子:以手沾水摸头、食指沾水摸耳、湿手摸脖颈,一次完成; 七、洗脚:先洗右脚,后洗左脚。包括脚趾缝、脚心、脚背,直至两踝骨。

经常洗小净的人,或者在身体干净的情况下,每个部位洗三次为好,这是圣行。当然了,对于那些平时干重体力活的人,或者工作环境灰尘大的人而言,应该以洗净为原则,不要拘泥洗几次。当然也不要过分地反复多洗,以免浪费水,这是被禁止的。

洗完小净,就可以进大殿礼拜了。但是,要保持小净不坏,就不能发生下列情况,否则,小净就失效了,需要完整地再洗一次。一、小便、大便、放屁等,身体有排泄物出来;二、 身体任何部位流血、流脓等;三、 呕吐;四、睡觉;五、疯、晕或因服食药物或饮用麻醉剂而失去理智;六、 拜中大笑;七、 夫妻赤身接触。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洗大净还是洗小净,水一定要干净,要记住能喝的水不一定能洗,但能洗的水一定是可以喝的。洗的时候要遮挡隐私部位,中途多念祈祷词,不要说闲话。小净洗完后如果没有破坏,就可以一直保持,但时间不能宜太长,尤其大小便不能强行忍着。一方面对身体不好;另一方面,强行忍大小便,实质上小净也失效了。

穆圣说过,干净是信仰的一部分。所以,干净是易思俩目的主要特色。大小净是一个外在干净的保障;一天五次礼拜是心灵干净的保障。关于干净,《奈萨仪圣训集》中有这样的一些记载,艾布·胡莱勒传述,穆圣走进一个墓地说:“愿真主赐予你们安宁,归真的穆民们啊!蒙主佑助,我们不久将加入你们的行列。我确实希望看见我的弟兄们。”

大家说:“真主的使者啊!难道我们不是你的弟兄吗?”穆圣说:“你们都是我的挚友,我的弟兄们是那些尚未诞生者,我将在仙池畔迎侯他们。”大家说:“你怎样认识在你之后诞生的稳麦?”穆圣说:“请你们告诉我,如果有人在一群黑马中放一匹雪白的马,你可以认出来吗?”大家说:“可以!”穆圣说:“由于洗小净,在复生日,他们的眉心发光,四肢洁白,我将在仙池畔迎候他们。”

恕我孤陋寡闻,没有听见比易思俩目更讲究卫生,更强调干净重要性的尊教了。宰德·本·哈立德传述:他说:“我听真主的使者说:‘如果不是怕对我的教民造成困难,我必命令他们每番拜前必须刷牙。’”艾布·胡莱赖说:“我看到宰德坐在清真寺里,他的耳朵上——那是书记员用来放笔的地方——夹着牙刷,每当站起来礼拜前,它就用它刷一下牙。”

礼拜要有小净,有些人为了带小净而憋尿,这却是不对的。《艾布·达乌德圣训集》中记载,阿卜杜拉·本·艾尔盖姆传述:他去朝觐时和一些人同往,他领着他们礼拜,有一天当他站起来准备礼晨礼时,他说:“你们一人上来领拜(他要去厕所)。我确实听真主的使者说过:‘你们谁要去厕所时,而拜功成立了,让他先去厕所。’” 意思是不能憋着大小便礼拜。

艾布·胡莱赖传述,穆圣说:“对确信真主与末日的人不宜的是:他憋着尿礼拜,除非解便重洗;不经人们的许可而率众礼拜;也不可专为自己祈祷,若那样做了,他已欺骗了人们。”

据《穆思临圣训实录》中记载,嘎西姆·本·穆哈麦德的兄弟传述:我们曾在阿伊莎家时,有人把饭端上来,嘎西姆就站起来去礼拜,她就说:“我听真主的使者说过:‘当饭端上桌子时,不要礼拜。憋着前后窍的污秽物也不可礼拜。’”

由此可见,干净贯穿着穆思临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防止衣服溅上尿点,穆圣禁止男人在没有小便池的地方站着小便。伊本·阿巴斯传述,穆圣路过两座坟墓,他说:“他俩正遭受刑罚,并非(你们认为的)大罪导致的:这两个人只不过是小便不检点,以及搬弄是非。”

阿卜杜·拉哈曼·本·哈赛奈传述:我和阿慕尔·本·阿绥去穆圣那里,他拿着一个皮盾护住自己的身体,然后小便,我们就说:“你们看他像女人一样小便!”他听后便说:“难道你们不知道以色列后裔中的一个人所遭遇的吗?以前他们当尿溅到衣服上时,就溅尿处剪掉,而他却没有那样做,所以,他在坟墓中遭受刑罚。”

根据这些圣训,穆思临的干净不是一句口号,是落实在生活细节中的操守。前段时间有人批评别人裤腿太长,其实,无论是裙子还是裤子确实不能太长,要防止被地面上不洁的东西污染,但是也不能太短,影响整体着装美观,让别人看着不舒服。

在《艾布·达乌德圣训集》第383段中,哈米黛传述:我问圣妻乌姆·赛莱迈:“我徒步经过一污秽之地,我的衣边很长。” 乌姆·赛莱迈说:“真主的使者说过:‘其后的(干净地方),是对它(衣角上的污秽)的清除。’”

穆萨·本·阿卜杜拉据阿卜杜·艾什海勒族的一个女人传述:我说:“真主的使者啊!我们去寺里的路很脏,一旦下了雨怎么办?”他说:“难道后面没有干净的路段吗?”我说:“有啊!”他说:“这段(净路)可除去那段(脏路上染的污秽)。”译者在这两段圣训的后面都加了一句“健全的”,足以说明是可靠的圣训。

类似圣训举不胜举,但我们可以从上面这几条中一斑窥豹。发现易思俩目是一种最干净的生活方式,穆思临是天底下最干净的人。无论衣食住行,处处都体现着干净的理念。当然干净不是表面形式,也不是为了标新立异,以显得自己更虔诚,那么做并不符合教门原则。因为心里的干净比衣服干净更重要。我们努力使自己做到内清外净。

关于干净这个话题的内容太多了,无法用一堂课讲完。比如饮食与贸易等,改天专门再讲。即便不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人,也知道穆思临的饮食最讲究干净卫生了。一般而言,人吃的东西干净了,身体才会干净;身体干净了,才会健康。同理,所得的钱财干净了,人生才会干净。今天监狱里那么多大人物,他们无论知识还是能力,都是超越常人的,可就是因为不干净而身陷囹圄,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最后,我们再学习一段尊贵的经文,真主说:“从第一天起就以敬畏为地基的礼拜寺,确是更值得你在里面做礼拜的。那里面有许多爱好干净者;真主是喜爱干净之人的。”(9:107-108)

文/马石头,图/若亥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04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