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泪水再多,别在人前流,委屈再多,别对他人讲,社会现实,人心复杂,看你笑话的人比帮你的人多,幸灾乐祸的人比雪中送炭的人多。人生本是一场独行,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的担,自己扛。痛就痛吧,累就累吧,反正不只你一个。难言的痛,留在自己心里吧,身上的伤,自己慢慢愈合吧,没人懂你,自己懂自己,没人疼你,自己疼自己,别奢求他人的心疼,别渴望他人的理解,一个人,也能活得很好,一个人,也能应付一切!
觉得不错,请在下方点个在看
文章作者:琢磨君
现代人,往往很容易焦虑,总是感觉心中莫名其妙的苦闷。
即便是衣食无忧,有车有房,有工作......
可是依旧感觉自己不开心不幸福,吃饭也不香,睡眠质量也不高。
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就是一种心病,而且心病还需要心药来治疗。
老祖宗留下了许多人生智慧箴言,都是治疗我们现代人心病的良药,正所谓是“ 智者不惑 ”。
比如说,记住老祖宗的以下三句话,照此来做人做事,我们便可做个有福之人,睡也安然,走也方便。
《格言联璧》中说: 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
大概意思就是说:我们要想时时恬然自安,心安理得,吃饭和睡觉都香,就需要多做好事,而且是施恩不图报那种。
说白了,人做了好事,良心会更加好受,身心也感觉愉悦;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图报,又对得起自己的天地良心,更是一种幸福感的升华,自然会觉得内心恬静,精神世界十分富足。
真正的君子,都是施恩不图报。因为做了好事,如果一心渴求回报,就是动机不单纯,那么做好事就变味了,最终的福报也会大打折扣。
再者,一个人如果做了好事,便希望他人报答,这也属于一种道德绑架,也会让对方很厌恶,最终很有可能导致熟人之间反目成仇,让曾经的亲戚朋友变成“陌路人”。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应该互帮互助,尽量帮助他人;但是在帮助了他人后,我们与其耿耿于怀,老是记在心中,还不如相忘于江湖。
如此这般,你好我好大家好,你自己也感觉内心坦荡,吃饭也香,睡觉也香。
或许,这就是老子《道德经》中所说的“ 上德不德 ”,真正至高无上的美德就没有德,施恩而不图报!大家觉得呢?
曾国藩作为一代大儒,他最终实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大目标,被世人尊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
他在临终前告诫子孙说: 慎独而心安 。
即: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就能在处世时做到心安理得,心平气和。
为什么他如此提倡“慎独”,还说慎独能够让人心安理得呢?
曾的解释是:自我修炼的关键是养心,养心的关键又在慎独。一个人若是能够做得慎独,便可对内问心无愧,对外又对得起天地良心和鬼神的质问。人一旦感觉问心无愧,就会觉得心里十分安稳,自己的心情变成了快乐、满足、宽慰、平安等等。
其实,通俗简单理解就是: 人要是能够在独处的时候,问心无愧,不自觉欺骗自己,便可心安理得,在人前也诚实不欺,不去欺骗他人。
如此这般,君子坦荡荡,做人做事光明磊落,是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自然可以吃饭也香,睡觉也香,人生路好走,福气满满。
这种境界就是孔子所说的“ 不忧,不惑,不惧 ”,岂不美哉?
更是《菜根谭》中所写的: 有修养的君子,他的行为就如青天白日一样光明磊落,没有什么需要去隐瞒。
现在很多人为什么感觉焦虑不安、困惑不断?
就是因为他们不注重修身,先是做不到“慎独”,独处的时候欺骗自己,群居的时候又欺骗他人,总是以虚情假意待人接物,心中藏着许多秘密,最后要想做个坦荡的人也难!
就如鲁迅先生所说: 面具戴太久,就会长到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 。
所以,曾国藩说:慎独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也是第一寻乐之方,更是守身如玉的基础。
与君共勉,但愿大家都能够真诚、慎独做人,做个有福气的人!
俗语说: 一不积财,二不积怨,睡也安然,走也方便 。
意思就是说:人生,不过过多积蓄钱财,就不担心遭人抢劫,不与人结下怨恨,没有冤家对头,不怕人打击报复,就可以睡也安稳,处处行走方便。
听过这么一个小故事,一对卖豆腐的小两口,日子虽然过得辛苦,但是夫妻感情很好,很令旁人羡慕。
突然有一天,不知道谁在他们家门口放了100两金子,夫妻俩高兴坏了,再也不用起早贪黑干活卖豆腐了。
于是乎,夫妻俩买了大房子,投资更大的事业,做大做强了生意。但是钱越赚越多,夫妻之间的感情也淡了,争吵的次数越来越多,而且他们还要时刻提防贼人谋害,日子过得又揪心、又提心吊胆。
小夫妻不禁感叹:Q真是个害人的东西。日子平淡的时候,夫妻感情和睦,感觉很幸福快乐;但是有钱了,反而烦恼和困惑一大堆,感情和快乐也不胫而走了。
其实,庄子早就总结了有钱人的6种“至害”:
可见,钱多也有钱多的坏处,还是不多不少,够用就好,千万不可积累太大财富!
历朝历代的大富翁,富可敌国,但他们最终大都难逃厄运,结局悲惨。
比如说,西晋首富石崇被满门抄斩,明朝首富沈万三被抄家充军,清朝大贪官和珅被抄家处死,晚清首富胡雪岩被革职查抄家产,郁郁而终,等等。
难怪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写了一副对联告诫子孙后代,说道:
再者,积累过多财富,其实就是在给自己树立仇敌,积累怨仇,因为人都是“恨人富”。
特别是熟人之间,更容易因为嫉妒心过重,见不得身边人变好,心生歹念。
正所谓是: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原谅一个身边人的上升。
所以,我们要想人生少灾多福,还是少积累点财物,少与人结仇,这样才能少招致怨恨,少让人妒忌,最终实现“睡也安然,走也方便”。
非常欣赏周国平先生所提倡的一种人生境界: 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存精神世界的宝藏 。
如何达到这种境界,其实我们记住老祖宗的这三句话:“ 修德不期获报 ”“ 慎独而心安”、“一不积财,二不积怨 ”,便可做个有福之人,精神世界十分富足,睡也安然,走也方便。大家觉得呢?
原创不易,如果你喜欢琢磨君的这篇文章, 点赞、转发 吧!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问心无愧wèn xīn wú kuì
[释义]愧:惭愧。问问自己;认为没有什么感到惭愧的地方。
[语出]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君无须问此;只问己心;问心无愧;即阴律所谓善。”
[辨形]愧;不能写作“鬼”。
[近义] 心安理得 理直气壮
[反义] 问心有愧 无地自容
[用法]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结构]连动式。
[辨析]~和“心安理得”;都含有“自认为做的事都合乎情理;心里很舒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01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8月21日漂亮一段话!
下一篇: 心累的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