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人穷别说话,位卑莫劝人”,后面两句更经典,没点文化还不知道!

夏枯草 2023-07-26 15:11:42

与人沟通交流,如何说话是一门学问,也是为人处世的艺术。我们和人打交道,往往因为一句话就可能打动对方,也会因为言语不得当会损失一段友谊。《西游记》里说“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又有老话讲“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我国民间文化中就有这样一段俗语“人穷别说话,位卑莫劝人”,短短10个字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俗语是民间老百姓自行创造和感悟的人生哲理,表面意思虽然看起来简陋,但是细细品读,能让我们获得很多感悟,从而在人生之路上避开很多陷阱。那么“人穷别说话,位卑莫劝人”说得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该如何理解 其实俗语的后半句也同样的精彩,说透了人性的现实。一、人穷别说话我们首先来看“人穷别说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处于困境、贫穷的时候,不要随便说话。易经的困卦曾说“有言不信”,一个人处在逆境当中,自身的温饱都解决不了,那么这个人所说的话,即便是大道理、大学问,也不会有人相信。人穷的时候,其实更多的是要倾听,多去感悟,而不要山吹海哨,侃侃而谈。《增广贤文》说“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穷人不但无人问津,就连话语权都会被无形的“剥夺”。不论是参加朋友聚会还是与人商谈合作,那些高谈阔论、谈笑风生的,往往是非富即贵之人,即便他们说的话有诸多不足之处,还是会得到别人的谅解。所以当一个人贫困潦倒的时候,尽量管好自己的嘴巴,这样还会给人留下好感,如果口若悬河一番,很可能会引发别人的反感。二、位卑莫劝人有句话说“人微言轻”。春秋战国时期的苏秦没有成名之前,不但贫穷而且社会地位低微,家中的妻子都不愿意正眼看他,当然也不会给他生活补贴。苏秦在这样的困境下发奋图强,最后拜六国相印,回到家中妻子和父母老远就出来相迎。一个人如果没有什么社会地位,身份卑微渺小,那么就不要规劝别人,因为别人也未必会相信你所说的话。就好比很多父母,总是劝自己的孩子要成龙成凤,可是自己既不是龙,也不是凤,孩子自然也就不会听了。做什么事,先要自己有能力,做出成绩后也就有了底气,说出的话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如果自身平淡无奇,所说的话也会被认为是吹牛,是很难打动别人的。人穷别说话,位卑莫劝人这句俗语其实还有后半句,更是精彩耐人寻味,那就是“力微休负重,遭难莫寻亲”,说出了人性的现实。三、力微休负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自己力量薄弱,就不要去做超出我们承受范围之外的事情。有句成语说“螳螂挡车”,其实好多人自身能力不足,却总想占据高位,结果把事情做得一团乱麻,让自己身处险境。自不量力会让别人嘲笑,也会让自己十分尴尬难堪,在竞争的时代,每个人都应该积攒能量,做好一只潜龙,最后才有可能遇到生命中的贵人,成就一番事业。四、遭难莫寻亲遭难莫寻亲就比较现实了,反映了人间的冷暖。亲戚日常走动是为了联络感情,互相帮助也没什么的,但是经常的寻求亲人的帮助,会让对方觉得“你是个穷亲戚”,从而越来越疏远。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自己解决,尽可能不要去求人,比如范进当年遇到了困难,他的妻子去寻求亲人的帮助,结果没几个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后来范进中举,亲人们纷纷前来祝贺,主动嘘寒问暖,范进从人人嫌弃的穷书生一下子变成了人人巴结的香饽饽,这中间的道理,反映的正是人性的现实。俗语“人穷别说话,位卑莫劝人”以及它的后半句“力微休负重,遭难莫寻亲”,都是古人的切身经验,虽然看上去不近人情,但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不知的学问,充分理解感悟之后,就会发现做什么事都要靠自己,自己长志气了,自然做什么事都会顺风顺水了。源自:诗词散文世界

“人穷少说话,位低别劝人”这句俗语,表达了什么道理?

随着当代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人们在对待衡量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尺方面也在潜移默化改变着,那些经商有道的名流大佬,从他们嘴中说出的话语往往会被人奉为圭臬,许多人愿意为他们刻意传颂,与之对比,芸芸众生实在太过平淡无奇,所谓的“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便是如此吧。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句农村俗语:“人穷少说话,位低别劝人”,看看当年的古人是如何看待这般世态炎凉的吧。

首先来看“人穷少说话”,如果仅从字面意思理解,这句俗语无非是在告诉大家,当一个人口袋里没钱的时候就不要说话。按照此理解是不是显得太过无理蛮横了呢?



古往今来,无论在什么时候都都没有过这么市侩的条例,比如在古代,“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最后,你有钱不代表你有地位,人家种地的照样可以指着鼻子骂你。到了现代,更是有民主法律保护,人生而平等,只要不损害他人的利益都是没关系的,那么凭什么凭借着穷富来断定是否要给一个人嘴上上拉链呢?

这里其实另有其他的说法,因为这个“话”可能是大话也可能是真心话,如果说是大话,则很好理解。我们都听过“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许多人存在着炫耀的心思,觉得在别人面前装“大尾巴狼”很有面子,可是任你把牛吹上了天,只要你没有那个实力那迟早还是要漏馅了,到时候丢的还不是自己的脸面,所以说,话不能说满,更不能说大。



这是旨在教导我们恪守中庸之道,说话做事要有分寸。尤其要学会对照自己现在的处境,该说什么话,怎么说,心里要门清,认清现实并非是对命运的妥协,而是找到努力的垫脚石,从此处向上攀爬。

再把这句话放到现代来说,我们都知道在网上有一个群体非常庞大,古代有“侠以武犯禁”,现代有键盘侠以言论伤人,在一件事情没有弄清是非真相前便抛出自己所“断定”的结果,或进行攻击,只要有人煽风点火便一发不可收拾,这是网络喷子的现状,但是同时也是一种素质低下的体现,对于那些以黑他人为快感的人来说,如果肚子里没东西,还是不要拿出来穷显摆了。



位低别劝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困扰和烦恼,有事憋在心里不说出去总是不好受的,故而倾诉对象的命运往往是悲苦的,因为他不仅要接受你的负面情绪还要将自己的积极情绪传达给你,若是朋友就算了,倘若是一个陌生人找你哭诉,你会接受吗?

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是老板找你哭诉工作上的压力,你觉得你应该怎么劝说老板呢?你总不能说你的那点压力算个啥?我每天工作都累死了,也不见得你给我涨工资。可能最好的方式就像这句俗语所说“位低别劝人”,老板找你倾诉烦恼那是信任你,要做的就是好好做一名合格的倾听者。



可若是以这句俗语的原意来说,因为地位低下就不能劝说他人了吗?显然并非如此,倘若一位清洁工阿姨对你说教人生道理,你该不该听呢?当然还是要听的,再怎么说她也是过来人,一些话语或许对于正在人生路上困扰着你有点醒的作用说不定哦。

最后,农村俗语“人穷少说话,位低别劝人”就介绍到这里,每一个俗语在不同的时代都有着其崭新的含义,而这句俗语在今天的含义笔者就介绍这么多了,如果各位看官还能看出其中的新意,不防留言一二,大家共同参考。



俗语可信,却也不可全信,这就是一种传统文化。中华文明拥有数千年历史,一些规矩和文化并不见得适合现代。所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说的就是如此。所以大家没有必要将俗语当作迷信,只是在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多一些思考。

俗语“龟背蛇腰不可交”都知道,下半句说的是什么?有何哲理?

中华文化历经五千年洗礼与传承,沉淀出一套蕴含寓意的小短语,这些小短语读起来都颇为押韵,并且还朗朗上口。除此之外,这些小短语还蕴含着深刻的寓意,有的写的是与人如何相交往,有的写的是识人之道,有一些俗语传承下来依旧适用比如“人穷别说话,位卑莫劝人”,但今天所说的这个老祖宗的识人之道“龟背蛇腰不可交,瞟眼看人不用刀”,为什么会这么讲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分别讲一下,在古代为何会有这种说法。

龟背蛇腰不可交先来讲一下,什么是“龟背”。“龟背”顾名思义就是背部拥有像乌龟壳子一样的隆起,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驼背”。这种现象就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先天的疾病导致的,另一种是后天发育过程中导致的。

古代是农耕社会,拼的是体力,靠的是天意。这种拥有背部疾病的人,在耕种与日常生活中必然表现的会不尽如人意。自古志同道合可以交朋友,但是他们由于自身的问题,没办法与别人做到互帮互助,并且在干一些重活的时候,还会让自己的朋友帮忙,这样无形中就会拖了别人的后腿,因此在当时,人们都不愿意与这样的人交朋友。

朋友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你帮我,我帮你,咱们是朋友。如果你只能请别人帮,而帮不了别人,相信就没人找你当朋友了。

这样的人如果是后天过程中养成的,在古代来看,必定是好吃懒做,家教不严导致的。古代的劳动强度很大,自己好好劳作,接受父母的教育,必定能规范自己的行为。假如还出现了这种“龟背”的现象,那肯定是自己懒惰与不自律导致的。

在选择朋友的时候,谁也想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如果对方懒惰不自律,很多人就对此避之唯恐不及。

“蛇腰”之人不可交,这里面的蛇腰说的是细腰。同样的道理,如果男人细皮嫩肉,小腰一把粗,一看就没有力气,这样的人必然好吃懒做。如果女人“蛇腰”,也就是现在所说的A4腰。古代的思想比较的保守,担心这样的人会轻浮。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自己本事不济,没办法留住这样身段婀娜的女子,于是酸酸的就说“蛇腰”之人不可交。

这就是经典的“以貌取人”,不管对方是“龟背”还是“蛇腰”,接触一下总还是必要的。古代女子出了一批潘金莲、阎婆惜之类“蛇腰”女子,但是绝大多数的女子还是务实的。

在现代,真正不可交的是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牛皮吹的山响,看似厉害的不行,嘴上没有把门的,那样的人才是真的应该远离的。这样的人不管长相啥样,只要是谈吐符合,直接pass,准没有错。

瞟眼看人不用刀“瞟眼看人”就是我们所说的斜眼看,我们一直是一个礼仪之邦,讲究说话交谈时目不斜视,如果在交谈沟通中,对方眼神飘忽,无疑会给人一种没有礼貌的感觉。尤其是在一开始与对方没有什么了解的情况下,这一个行为会被定义为不老实,心术不正。

有一种说法是什么“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善良的人,眼神澄澈明亮,与别人对视透露出友善。因此对于那些在交谈与沟通过程中,眼神飘忽不定,东瞅西看的,在当时就会被定义为奸诈之人。与这样的人合作,对方不用刀就将自己算计了。

对此小编不敢苟同,遇到这种情况,还是要反思自己的行为的,如果你自己讲的东西不受别人待见,那么别人为什么还要一门心思地听你讲。

有的人也用这种行为在向你传达一种信号,即我不太爱听,你不要讲了。如果自己注意不到别人的微表情,还是自顾自的说个不停,那就是自己不对了。

时针说

因此老祖宗的观人术,典型的“以貌取人”之法,因此我们要辩证地来看待,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多论证,这样才能玩转人生。

农村老话“人穷别说话,位卑别劝人”,这句话真的有道理吗?

人穷莫讲话,屈人莫劝人,现实生活中的切身体会,有些道理,穷光蛋在有钱人眼前本来就不自信,不要说别人都还没看不起你的意思,你自己就觉得寒碜了,卑微了,有没有什么高谈阔论的啊。在官员眼前不可以纳谏,得阿谀奉承屁,如果你说自己的见解,或者别人的看法,官员的人有很有可能采取吗,内心不可想啊,大家都不如我呢,还指导我呢

大家那样高瞻远瞩不早已提上去了。这不是势力眼,反而是初入职场经验分享。首先是初入职场行驶的是权益标准,一切向钱看。富有就会有主导权,无钱的穷光蛋当然并没有语权,也就人微言经,穷光蛋得话轻于鸿毛,没有感染力,必定并没有协商交涉的权重值。其次是在职人员场这一江湖中混,没有实力也就并没有部位。所说的整体实力便是权利资本。

并没有这种就是没有部位,当然是屈人了。屈人的人往往是不被别人高度重视,因而不具备劝人的资质证书。因此不必去做力不能及的事。最后是在职场人眼里,从办事标准而言,穷光蛋并没有站得住脚的资质证书。你自身混的不咋的,有什么资格去开导他人。如同猥琐男去劝人戒淫一样,谁可以相信他得话?所以才说穷光蛋少说话,屈人莫劝人是经验分享。人穷时讲话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他人都是会瞧不起,即就是你讲话有些道理,也拥有层级地大道理,

但对有钱人而言,你也会靠后面,因为你的经济能力比较低,讲话别人看不起。每每穷光蛋说话时,他人会刮目相看,目光眼睛斜视着你,使你内心拥有忧伤感,这反映了你的影响力和富豪的层级相互关系。对事对人仿佛低人一头。因此穷光蛋通常在劝人时,好向画饼充饥。这一问答就显示了,穷富的区别。因而出现了“屈人莫劝人”,这是我本人的了解。我们要拥有换位思考一下自身,改造自己的心底的不良之作风!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97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