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食临沂( yueshily)”的摄影师鲤发给我一盘豌豆凉粉的照片。
我是个泪点比较低的人,一篇文章中的某个句子,某人说的某句话,电视剧的某个情节……甚至这份豌豆凉粉的照片,一下子就击中心底的柔软部分,觉得眼眶一热。
想起六岁那一年的夏天,应该是暑假期间吧,再开学我就该上一年级了。我们一群小孩在大堰上玩耍。下了堰,穿过一片果园,走过芦苇丛就是沭河了。那时的河水清澈见底,河水退去,中间裸露出金黄的沙滩上,沙滩上布满一个个小孔,每个小孔里都藏着一个蛤唎。挖出来,回家煮汤——味极鲜。大概是在河边玩得太疯了,有男孩扔起了石头,一颗小石子打中了我的头,伸手一摸,看到手上沾了血,小孩们便一哄而散……
我好像没觉得疼,记忆中没有哭。倒是我平时性情温和、不太爱讲话的姥爷紧张起来,问是谁打的,好像要去找人家说理。后来应该是带我去赤脚医生那里抹了白药面儿,看只是破了点儿皮,我活蹦乱跳的没事儿,才放下心来。
第二天,姥爷带我去赶道口集。也许那天带我去赶集是因为我的头被打破了,要给我安慰。这事儿我记得如此清晰,还因为在集上吃到了凉粉。豌豆的,5分钱一份儿。
集市设在沭河桥头的空场地上,卖凉粉的摊子旁边摆了小地八仙桌和小马扎,凉粉切成四方小块摆在平底黑陶的碟子里,上面浇一层蒜泥水调料,插了个小竹签。我甚至记得那竹签有两个针脚,非常精致。北方不产竹子,当年的农村生活穷困,刷牙的人都罕见,更没人用牙签这种东西。对竹签的记忆的也许是我癔想的美好。
我坐在那里吃豌豆凉粉的时候,姥爷就去赶集了。回来的时候拿了个白底素花的书包。夏天过完,我就要上一年级了。至今我还记得我人生第一个书包的模样。
我姥爷好像是82年冬天去世的,他气管不好,常常咳嗽。床前有一小堆沙子,他躺在床上咳了痰就侧转身吐在沙上。姥爷不让我们靠近他的床,大概是怕传染。据说他去世那天天气很好,他在墙根下晒着温暖的太阳,怀里搂着他的大孙子,我舅家的大表弟,平静地走了。
很多时候,家里包饺子,一碗饺子汤端上桌,我妈都会说起我姥爷年轻时候的一件往事。
那一年,应该是解放前。我姥爷“出伕”(不知是不是这么写。就是战争年代的支前或者叫出义务工)回来,跟我姥姥说中午喝的饺子汤,“上面飘着一层油花”,大概是很满足的口气。
我想象的情景是,他放下扁担绳子之类的家什,坐到饭桌前喝一口姥姥煮的地瓜稀饭,卷起一个地瓜干煎饼,咬了口咸菜疙瘩,说:今晌午(方言,意为中午)在道口吃饭,喝的包子汤(我们老家称水饺为包子,包子是大包子)油水可大了……
姥爷去世30多年了,想起来,应该是没过上多少好日子,当年“出伕”,人家吃水饺他们只喝饺子汤……写到这里,忽然,一阵辛酸。
头图摄影:“悦食临沂”摄影师 鲤(微信号li222happy)
豌豆凉粉在各菜市场应该都有售。豌豆分大小,做出凉粉微微泛黄的据说是大豌豆,偏白一点的是小豌豆。小时吃的豌豆馍馍应该是大豌豆做的。
新华二路与银雀山路交汇处的菜市场(近艺校)“老豆腐店”有售。那家的豆腐很有名,上周才知道也卖豌豆凉粉。
长大以后非常少品尝到记忆里那样美味可口的凉粉了,因此凭借印象中姥姥的叙述,尝试在家自己做了家用版凉粉,使用的关键食物就是目前就在季的——豌豆。
5月该吃它了,新鲜的的豌豆鲜美极其,并且用豌豆做凉粉的方式特别简单,小暑即将到来,遇到它我必买10斤,煮一下就上菜,滑爽甘甜,夏日必吃的人气值特色小吃。
与此同时,豌豆做凉粉尤其节约原材料,每一次用一把豌豆,最多2元钱,制成的凉粉就够全家人吃完,自己做的豌豆凉粉既好看又好吃,既养分又安心,1天3顿也吃不腻。
下边大家就来共享豌豆凉粉的作法,一起尝试做一下吧。豌豆300g、凉粉粉30g、葱姜各8g、盐3g、白米醋6g、生抽酱油5g、麻椒油少量、油辣子少量(可选择),花生酱适当
豌豆汁用过滤网过虑2——3次,直至把泡沫塑料和豆浆渣都过虑掉就可以。把过虑好的豌豆汁倒入锅中,全线文火渐渐地熬煮,待烧开后,再次熬煮5——7min,边升温边拌和,避免沾底、溢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92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视频你给孩子打几分?孩子给你打几分?
下一篇: 龙应台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