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横穿雍凉,坐视关中的河西走廊对于中国到底有多重要?

夏枯草 2023-07-26 11:14:43

打通河西走廊,前往更为辽阔的西部是他们不变的梦想。这个梦想的开端,源于两千年前一个帝国的开拓。——纪录片《河西走廊》横穿雍凉,坐视关中的河西走廊如果说中国西部的军事重地是阿拉山口,西南为为青藏高原,那么也请不要忽视夹在其中的那条横穿雍凉、坐视关中的咽喉要道——河西走廊。两千多年前,一位伟大的君王、一名英勇的将军,还有一个不负使命的使者,用他们卓绝的眼光和非凡的勇气将辽阔的西域大地纳入了中国版图,而这一切的出发地、梦想的源头正是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位于今天的甘肃省,内与青海、新疆、内蒙、宁夏五省毗邻,外与外蒙古相接壤。由于地处黄河以西,为祁连山、合黎山、乌鞘岭三山夹缝之中的一条堆积平原,故称“河西走廊”。对于河西走廊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详细描述:河西走廊在政治军事方面的重要地位第一是政治军事方面。自公元前5000年起,河西走廊一带就已经有大量原始先民开始繁衍生息,得益于祁连山脉的天然水源,古老先民们在这里生根发芽,并逐渐从“石器时代”进入了“青铜时代”。“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是其代表。先秦到汉初这一段历史时间里,河西走廊长期被少数民族政权所占据,先后涌现出犬戎、月氏和匈奴等多个政权。天然的马场和咽喉般的地形让少数民族政权如鱼得水,长期觊觎汉人天下,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公元前126年,一代雄主汉武帝厉兵秣马、韬光养晦,他看出了河西走廊对于西域、匈奴乃至中西亚各国的重要地位,开始遣使发兵,意图收复。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奇兵奔赴河西,马踏焉支、封狼居胥。一举赢得了汉匈河西之战的重大胜利,洗刷了汉匈之间的百年屈辱。汉武帝则随后在河西走廊一带设置四郡:武威、张掖、酒泉及敦煌,并正式命名为“凉州”,位居西汉十三州之一。“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胭脂山,使我妇女无颜色。”——《汉乐府诗集 匈奴歌》然而自汉朝以后,河西走廊的政治形势却迎来了一个巨大的变化。从魏晋南北朝一直到清朝这段时间内,中原大地出现了三次大规模分裂局面,一时之间战火燎原、纷争不断。而在内乱不止的情况下,河西走廊也是几度易主,前凉、后凉、南凉、北凉以及大凉等多个政权交相更替,中间只有唐朝、元朝、明朝巅峰、清朝这样几个时间段重回中原版图。商人不绝于道的“丝绸之路”第二是经济文化方面。汉代以前,中原大地除了零零星星的商人艰难穿过大漠来到中原贸易之外,同西域、西亚和中亚一带的经济贸易几乎为零。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先后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张骞一次又一次不负汉武帝重托,出使了西域36国,构筑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从此以后,西域、中西亚,甚至远到欧洲的商人纷纷沿着河西走廊进入中原,同中国进行贸易往来。核桃、葡萄、苜蓿、石榴以及优良马匹等数十种物品纷纷涌入中原,并生根发芽、繁衍生息。除了各种食物、马匹之外,远在印度的佛教也是在这个时候通过经过河西走廊传入中原地区,并成长为中国主流教派,同儒、道并列。“天子得宛汗血马,爱之,名曰'天马'。使者相望于道以求之。”——《资治通鉴》与此同时,中原的瓷器、冶铁技术、丝绸等技术和手工制品也开始传入中西亚地区和遥远的欧洲大陆,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与发展。“丝绸之路”为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辉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丝绸之路”的根本则在于河西走廊。涅槃重生的河西走廊宋明之后,随着海洋贸易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国版图的扩大和巩固,位于内陆的河西走廊已经没有了汉唐时期的雄风。即使如此,这条古老的走廊依然是挺立在中国内部的咽喉要道,让人不敢小觑丝毫。如今,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这条饱经风霜和历史打磨的古道即将迎来一段新的故事,定将涅槃重生。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求分享 求点赞

河西走廊指哪些地区,为何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对其的控制和防御?

河西走廊,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条道路,是内地通往西域的一条道路,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对经济融合有重要作用。河西走廊,在今天指的是甘肃地区的十几个城市,在今天作用被弱化,但在历史上,历朝历代都很重视它的控制和防御工作。


关于河西走廊,在唐代历史上有一段真实经历,自从安禄山叛变后,黄河上游以西的地区已被吐蕃占据,边境冲突也经常发生。吐蕃曾俘获了一万多中原人,到其部落为奴。被俘的人,东向父母家乡辞别,有好几百人哭昏过去,还有不少人跳崖。这里说的,就是吐蕃劫盟。

再往前推,河西走廊自汉武帝刘彻和汉宣帝以来,已有数百年经营,到隋炀帝西巡,到盛唐时代,甘肃一带,已和关中内地建立了牢固联系,经济上彼此支持补充,文化上密切交流,联姻也让血统上有所接近,一些杂居的民族已经“同操华语”,有的甚至改变胡服,要求“归化”,这一时期的融合很明显。


而河西走廊的敦煌、酒泉、张掖、武威这四郡,也成为国际性的贸易大都市,体现着当时的朝廷开放国门、经营西域,通过相互交流,来促进繁荣的自信与能力。

晚唐时,因为安史之乱爆发,朝廷却把这个地方给弄丢过,当时吐蕃乘乱大举攻唐,劫掠州县,残害当地汉人。后来,他们先后占领凉州和甘州、沙州等地,陇西、河西全部成为吐蕃人的天下。

北宋时,有过收复河湟的行动,目的是收复河湟,使西夏腹背受敌,最终消灭西夏,统一中国西北地区。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赢得了支持,可是,令人痛心的是,王安石下台后,司马光上台,因为河湟地区的军事行动耗费了北宋朝廷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吐蕃的反抗活动使北宋朝廷非常被动,宋朝竟然想主动放弃这些地方。?后来,司马光听取了他人意见,没有让出河湟,但米脂等四个战略要地,还是给了西夏,这就严重损坏了宋朝的国防利益,遗患无穷,后来,而这也是造成北宋后来灭亡的原因之一。??

一个地方的得失,系着一个国家的安危,可见它的重要性。

河西走廊在历史上的地位为何变幻无常?

简单说来,这条东西延伸长达1000公里,宽几十到数百公里的狭长通道,既是中原王朝伸出去的一个桥梁,也是隔断南北交往的一堵高墙。所以对于中原王朝而言,河西走廊的意义也是多方面的,且在不同时期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在明朝之前,河西走廊是道桥梁虽然我国在前221年就已经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原王朝,但是河西走廊纳入中原王朝版图还是在汉武帝时期。前121年汉朝发动河西之战,霍去病收复河西走廊,标志着这一战略要地正式纳入中原王朝版图。不过军事征服仅仅是河西走廊的其中一个作用,河西走廊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才是影响最为深远的,这就是丝绸之路。

从汉朝一直到元朝时期,丝绸之路一直是东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北宋时期河西走廊被党项人建立的西夏占据,宋朝为打开丝绸之路,于宋神宗期间进行了著名的“熙河开边”行动,从柴达木盆地打开了向西的通道。

而到元朝时期,由于实现了空前的大一统局面,使得丝绸之路走向了最后的辉煌。此时除了河西走廊,因为政治中心的北移,在草原上也出现了向西延伸的陆上通道。据说马可波罗就是通过这条通道来到了上都,见到了忽必烈。

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的最早联系起于元朝时期,在1247年蒙古征服吐蕃之后,青藏高原和蒙古帝国就关系密切。明朝虽然占据了中原,但是对于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并未真正染指,特别是明朝中期以后,对两大板块基本上是鞭长莫及。在这样的情况下,河西走廊就不再是沟通中原王朝和西域的桥梁,而是阻断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的一把利剑。

不过由于明朝最西端只到嘉峪关,所以对于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绕道西域进行沟通无能为力,例如鞑靼部俺答汗就是晚年到青藏高原皈依了佛门。

但是到清朝时期,河西走廊的阻断作用就非常强了。由于清朝重新将势力延伸到整个新疆地区,因此连接新疆和内地的河西走廊,也就是甘肃省很好的充当了隔断蒙古和青藏高原地区的作用。在清朝民族隔离的政策影响下,甘肃省的作用变得非比寻常。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908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