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的好东西,我跟你一起共享”!
曹丕对汉献帝刘协说!
还是和往常一样,风和日丽的日子!高大的受禅台将四百年的国祚剪扼而止,曹丕的抉择是顺应天下时变的,后人并没有唾弃曹丕窃据神器的行径,更没有人去指责汉献帝禅位亡国的无奈!因为历史不容他二人有过多的选择!
汉献帝的一生,在他自己看来是可悲的,其实后人也一样这么认为,生在一个国运不济,家门不幸的帝王家,就注定了他是个政治玩具,不比身处乱世的平民强多少,都是大时代的牺牲品!
只不过,平民百姓无法左右的是生死,汉献帝无法左右的却是传于己手的汉祚,和身为帝王的那一小撮尊严!
当曹丕笑叹“尧舜之事,吾知之矣”,他没有给历史留一丁点颜面,言辞犀利的将那张历史的遮羞布,一丝不挂的全都给扒拉了下来,也没有给自己的代汉行为,涂一点点漆色,更多的感觉好像是,他是在为汉献帝而感叹,也许曹丕才是最懂汉献帝的那个人,如果不是时代的悲哀,他俩完全可以做一对年纪相当的知己!
究其一生,汉献帝似乎从来没有归路,从无奈仓皇的前半生步入囚笼式的后半生,直至终章!
弱而神慧的天分,却只能任由命运摆布
观其天性慈爱,弱而神惠,若辅之以德,真守文令主也!
—— 《后汉书》
可以说,用仁慈博爱来形容汉献帝恰如其分!弱,只是他在这个群雄四起,皇权旁落的时代里,一个无奈的神色!虽然他没有曹髦那种拼死一搏的壮举,没有给曹丕刻绘上犹如司马昭一样狼子野心的标章,但是也不能说明他没有从容赴死,以慰国运的气魄!因为,懂的都明白,哀莫过于心死!
从来到这个世界,命运就给他缠上了傀儡的的衿带,九岁的懵懂孩童,身不由己的被董卓锁在了大厦将倾的皇宫宝座上,在本该欢乐童年,却用青涩慧稚的眼睛,眼睁睁的看着董卓挟持着自己,一步一步的将祖辈四百年的基业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历史,或者说是命运,往往就是在“无能为力”和“力不从心”之间徘徊,这也许就是我们大多数人为什么更喜欢悲情人物的原因吧!
无能为力,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话语,这四个字的背后,是多少大汉之士的无奈写照,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日复一日的做一个象征品,做一个多少心怀鬼胎,狼子野心的人可以跪拜的政治傀儡!
当洛阳被付之一炬,西迁长安,他想到的是光武帝的英明神勇,这是光武帝当年神威矗立的洛阳,他也梦想自己有一帮绿林好汉,他想将这颠倒的乾坤匡正,将这失色的山川光复!
擦肩而过的唯一机会当董卓将那块无比大的蛋糕独自揽入自己怀中的时候,就注定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吕布的行为,只是一个具体的缩影罢了
如果说命运能够给他一次成为光武帝那样重铸山河的机会,那么董卓之死就是他这一生最大的契机,也是汉王朝再次中兴的唯一机会,朝堂之上不乏一群忠于汉室的遗臣,行伍之间也有从董卓身边倒戈过来的谋臣悍将!
唯一遗憾的是,没有安抚好这些没有政治信仰的董卓旧部,王允反而欲将这一些走投无路的西凉军斩尽杀绝,他只想着肃清这些往日助纣为虐的残余势力!
王允在政治上的愚昧,不仅将他自己落个惨死,也将大汉唯一一次能够翻身的机会葬送掉了,把多少仁人志士光复山河的期待打入了地狱!拨云见日的机会仅此一次!
仇恨能够蒙住人的双眼,能让人丧失判断力,更能改变历史的轨迹,刘备因荆州沦落,痛失关羽的仇恨,忘了初衷,迷了时局,落得夷陵兵败,身死白帝城;吴三桂因红颜而冲冠,弃大义于不顾,开闸山海关,引清兵入关,屠戮中原,王允挥不去往日被凌驾的仇恨,力剿穷寇,却又一次将汉王朝推向了无底的深渊!
这一年汉献帝才十一岁!
他又能做些什么
他的命运终究将会随着国运一起哀歌沦丧!
如果那一年他是二十一岁,如果他能够早出生十年,十年,在我们看来可以谓之为一段岁月,但在历史的洪流里,十年只不过弹指一瞬间,白驹过隙而已,可叹的是,就这一瞬间,历史都是那么的吝啬,这唯一的机会,就在汉献帝的懵懂中一闪而过,终究是阴差阳错!
有幸获短暂的自由,但终究难以摆脱傀儡的命运
当西凉旧部祸乱长安,当西凉的一群莽汉们为蝇头小利而血溅关中大地,汉献帝和一群遗臣们,风餐露宿,在刀兵乱影中,一路狼狈东逃,回到了洛阳!
至少在这一刻,我承认他是自由的!
一片狼藉的洛阳城,断壁残垣,满目疮痍!昔日恢宏的皇宫已是禾黍青青,人去空阁寒,千里无鸡鸣,为栖身而步入他从小所熟悉的傀儡皇宫,目之所及,断木败瓦,蛛丝尘网!
就在这里,他的傀儡生涯又将开始,自由对他来说,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
一代枭雄曹操,把借尸还魂这个词,运用的可谓是炉火纯青,他在群雄并立的格局中,认识到了这张政治大旗的重要性!便星夜兼程的赶到洛阳,自认为是“抢”到了一张王牌,从后来的结果看,的的确确是这样的!
其实,群雄们根本就没有人意识到汉献帝的作用,更多的,诸侯们更为忌讳汉献帝会成为政治累赘!袁绍也是在优柔寡断中,将这张王牌让给了曹操,但是,话又说回来,就以袁绍的能力,即便把汉献帝迎去,他也不会让汉献帝这张王牌发光!
汉献帝是悲哀的,饥肠辘辘无处安身,诸侯们唯恐避之不及,终于,他们盼来的那位“忠勇之士”,也只不过是命运为他重新换了一个继续完成傀儡角色的新囚笼而已!
奋力挣扎后又向命运妥协的无奈奋力挣扎
在董卓和曹操股掌之间,汉献帝渐渐步入成年,遭受了太多的不知所言,沉重的皇冠压着他那弱小的身躯长大成人,在那个富丽堂皇的囚笼里,他无数次梦想自己能冲出着满目荣华的许昌城,找到他梦里那一群绿林好汉,光复大汉!
良知在侵蚀着那孤独弱小的心灵,他内疚自己对不起列祖列宗,对不起自己,他不想让许昌皇宫成为他身躯与梦想的坟墓,他不想自己身死之后在阴间都要低着头前行,因为,大汉的国运,即将葬送在自己的手里,他不想坐以待毙!
五年春正月,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种辑受密诏诛曹操,事泄。壬午,曹操杀董承等,夷三族
——《后汉书.献帝纪》
可悲的事情总是接二连三,以弱胜强终究寥寥无几,那么所谓的邪不压正又该怎么解释呢 翻开整部《三国志》,“幸运”这个东西总好像是曹操的专利,汉献帝就像是一个被封了印的盒子,暗无天日!
如果说之前的不幸只是将在政治上将他打入万劫不复,那么,衣带诏事件几乎将他那颗沸腾的心彻底熄灭了,放眼望去,国祚倒悬,山河崩裂,没有一个他可以依靠的人,没有一个能和他畅谈心扉的人!就连唯一能够倾听他心声的董贵妃,也被勒死在三尺白绫之下!
所有的人都明白,他只是一个皇帝而已,仅此而已!
囚笼般的傀儡生活残酷而漫长,多少次楼阁远望,多少次目送残阳,多少次衣袂拭泪,仰天长叹!
从容妥协
最终,历史还是安排曹丕和汉献帝这两个年轻人,陪着它一起演了一场千秋大戏!风和日丽的日子里,高大的受禅台,将四百年的大汉国祚剪扼而止!
这一天能够早早到来,也许对他来说,是一种解脱,他挣扎过,努力过,天命如此!
“天下的好东西,我跟你一起共享”!
在我看来,曹丕的这句话即虚伪,又真挚同情,一个站在风口浪尖的曹丕,在政治和权利的快车道里,也不由他,因为文武群臣都有自己的心思和算盘,都在指望着他,曹丕自然也明白!
向来,人性的光辉点就在于它足够自私,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也许,曹丕就是那个最能懂他的人吧!
已是如此,多少千秋事,对他来说,已经豁然开朗,大彻大悟,生与死又有什么区别,活着没有尊严以面世人,那么死了就有颜面以见祖辈们吗 就让自己离开这琼宫宇阙,归于农桑吧,也罢,山阳公!
做皇帝时不能匡扶救国,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那么现在就让他放下心中的一切,回到百姓身边,悬壶济世吧!
结语:
命运,将汉献帝推向了历史的漩涡,观其一生,就像一个提线木偶,被历史反复的戏弄!
他博闻多能,慧而多德,灵睿有明,智哲有圣,如果他能够生在平常年代,也不失为一位守成有为的好君王!可悲的是,历史这趟大车,他幸运的坐在了驾驶位上,不幸的是,他从来都没有摸过这辆大车的方向盘!
一个生不逢时的人,一个挣扎过后又向现实妥协的人!
我想,在大多数人眼里,汉献帝是一位最不像亡国之君的亡国之君吧!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求分享 求点赞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90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