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就是《长安十二时辰》中郭利仕的原型,唐朝宦官势力崛起始于高力士,但高力士以才辅君。作为唐玄宗最信赖的得力助手,他能从大局出发,善于沟通君臣关系、适时对唐玄宗提出规谏,促进了朝臣与皇帝之间的通力合作,对开元天宝盛世局面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他被称为“千古贤宦第一人”。
高力士是长乐冯氏南渡岭南的后裔,祖上曾建立北燕,北燕为北魏所灭后,冯氏族人出仕北魏,其中文明冯太后临朝称制数十年,辅佐三帝,推行改革,震动内外。
安史之乱之后,唐玄宗禅位于太子李亨,此时侍奉李亨的太监李辅国上位,他常常挟制迫害唐玄宗。有一次,李辅国强迫唐玄宗迁居西内太极宫,在途中,李辅国带领许多全身武装的士兵包围李隆基,唐玄宗受了惊吓,从马上掉了下来,高力士勃然大怒,走上前去面斥李辅国。高力士怒斥道:五十年太平天子,李辅国汝旧臣,不宜无礼,李辅国下马。被镇住的李辅国才赶紧下了马,让士兵收起兵刃,护送李隆基到了太极宫。
事后,李隆基哭着拉住了高力士的手说:多亏了你,不然,我已成刀下鬼了。高力士的行为,深深地得罪了李辅国。不久,李辅国私下诏书,将高力士流放到巫州(今湖南黔阳县)。
高力士行至巫州,见其地荠菜多而人不食,还在《感巫州荠菜》中写道:两京作斤卖,五溪无人采。夷夏虽有殊,气味终不改。
这首托物言志的诗表明时年已经77高龄的高力士仍然忠心不改,两年后,恰逢大赦的高力士返回京城长安,在到郎州时,碰到流放之人,才得知李隆基已经驾崩,高力士遥望长安方向号啕痛哭,吐血而亡,终年79岁。
高力士的伴君之路,是以才辅君。众所周知,和谐的君臣关系,对于皇权政治的稳定极其重要,高力士的伴君之路上,他以其特殊的身份地位,在君臣的沟通中起着积极的作用,高力士因多次协助李隆基政变,而以功臣的身份登上唐代的政治舞台,作为唐玄宗最信赖的得力助手,他能从大局出发,善于沟通君臣关系,适时对玄宗提出规谏,促进了朝臣与皇帝的通力合作,对开元天宝盛世局面有着积极的影响。
但是纵观唐朝历史,在前期因为皇室成员屡屡与朝臣发动宫廷政变,内朝宦官开始作为皇帝更为信任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高力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宦官势力的代表开始崛起的,但这也为后来唐朝的宦官专权埋下了伏笔,唐朝的中后期一批接一批的宦官逼宫弑君,专权跋扈,无恶不作。原来的宫廷奴仆,反倒变成了“手握王爵,口含天宪”的统治集团。
: “民间历史故事”“鱼羊趣史”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求分享 求点赞
怎么说呢,高力士也不是纯粹的好人,但是相比于其他朝代的权宦,大概只有曹操的干爷爷曹腾可比了。
高力士当时可以说权倾朝野,大概只有李林甫和后来的杨国忠可以和他相并提。一般来说,干到这个程度的宦官……汉朝的十常侍,明朝的王振、刘瑾、魏忠贤,那都是害人不少,祸国殃民型的。高力士虽然也荣华富贵,但是没怎么听说他害过什么人,也就是传说李白让他脱靴子之后,说李白坏话。我的天这可太神奇了,高力士官居一品骠骑大将军,封公爵,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收拾李白这种小人物,居然只是说坏话而已。
这个人最值得赞扬的,是作为一个宦官,从头到尾死忠于李隆基一个人。老话说忠臣不事二主,高力士这点做到了。起家时陪着李隆基刀光剑影,这就殊为不易。后来功名利禄的时代,忠于李隆基不难。安史之乱后,李隆基成了太上皇,落魄了,高力士还生死相随,这就不容易了。在李隆基受欺负的时候,他还敢当街怒斥权臣李辅国,最后遭李辅国诬陷,遭流放。流放回来听说李隆基去世,吐血身死。也正因此,后世思想家李贽评价道:高力士真忠臣也,谁谓阉宦无人。
但千古贤宦第一人这个说法,我觉得比较夸张。郑和啊,曹腾啊,都不错的。
生平:曾有个宦官的名字在唐朝中非常有名,他原本不姓高,而是姓冯,家中是做官人家。公元693年,他的家族因为一件谋反案被人诬告,结果家产都被没收,他自己也被阉割,送入宫中当差。此后他的宦官姓氏改名为高力士,虽然身上背负着冤案,但是并没有使他怨恨朝廷。在公元多年间,他做事一直尽心尽力,因此他极会察言观色,人又勤奋好学,连武则天都会让他专门学习文化和骑射,学成后便让他随侍左右。
其一是高力士的审时度势
武则天去世后,李家与武家之间的矛盾渐渐白热化。高力士作为宫中一名不起眼的小角色,可谓是目睹了众人为全市打得热火朝天的全过程。夜深人静之时,他也时常为自己的命运感到担忧。思来想去,他选择了年轻气盛的李隆基作为依靠。之后,高力士尽心侍奉李隆基,得到李隆基的信任和恩宠。可是自己的内心却很清楚自己的位置,哪怕自己已经如此权利滔天,但他面对唐玄宗依然诚惶诚恐,不敢怠慢,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小心释放。
其二是高力士的顾全大局
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李隆基大权旁落,太子李亨登基成为唐祖宗,并且对其父亲执政时期的亲信都打压,高力士也不例外被流放。唐肃宗在位六年后驾崩,新皇帝继位,天下大赦,高力士也被放了出来。安史之乱后,太子李亨继位,唐玄宗成了太上皇,失去了全智高力士美的靠山,被人陷害,70多岁的老人被发配到边远的地方。唐玄宗信赖高力士,奉他为骠骑大将军、渤海郡公。高力士还娶了妻子,父母和岳父都得到了隆重的封赏。唐玄宗称呼他为将军,皇太子李恒把他视为兄长,普遍的亲王、公主称他为翁,皇亲们称他为爹,可见高力士的地位在开元、天宝年间尊崇无比。
其三是高力士的见识宽广
在回长安的路上,听闻玄宗驾崩的消息,倒在地上痛哭,不吃也不喝,终因悲伤过度吐血而亡。高力士是李隆基身边第一宦官,很多任务都是经高力士之手才能到达李隆基处,有些小事情高力士可以直接决定,高力士所做决定必定是完全符合李隆基的想法,丝毫不会触及李隆基的底线,这才能让高力士40年一直能坐稳这个位置。于是李隆基对高力士有了更加的信任。如果高力士是个有见识、心怀大唐的人的话,以他的身份地位能对国家大事有更多的影响。但高力士没有这个能力,也没这个心思,所作所为一是为了维护李隆基,二就是维护自己的地位。人们对一件事情或是一个人的评价也不仅仅是从一个角度,有缺点便会有批评,有优点便会有表扬。高丽时也曾在获得权力后贪污受贿。人在面对权力时展现出的人性的薄弱一面。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对优缺点进行综合评价亦或是分开评价,都会比片面评价要好得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90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