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百幅丰子恺经典漫画,含蓄人间情味!

半枫荷 2023-07-26 09:12:07

丰子恺

导语: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中国浙江崇德(今嘉兴桐乡市崇福镇)人,散文家、画家、文学家、美术与音乐教育家,原名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师从弘一法师(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

“片片落英,

含蓄人间情味。

”丰子恺的漫画,似乎在勾勒着每个人身边的人和事,不经意间,总能触动你的心弦!他曾说,“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我的孩子们 ,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

俞平伯这样评价评丰子恺:“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

破碎的心

妹妹新娘子,弟弟新官人,姐姐做媒人。

两小无嫌猜

蚂蚁搬家

KISS

阿婆三五少年时

爸爸回来了

不宠无惊过一生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春风杨柳唱歌声

号外

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

儿童未解供耕织,也傍墙阴学种瓜。

种瓜得瓜

儿戏

丰年牛亦乐,随意过前村。

哥哥穿嫌短,弟弟穿嫌长,妈妈刀尺忙。

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

好问的学生

画廊东畔绿窗西,斗草寻花又捉迷。

衣冠之威

糯米粥

欢乐的恐怖

春节一景

开门红

家家扶得醉人归

今年几岁

郎骑竹马来

两小无嫌猜

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

狞笑

努力惜春华

贫女如花只镜知

清樽红烛庆升平

雀巢可俯而窥

三杯不记主人谁

胜利之夜

手倦抛书午梦长

提携

田翁烂醉身如舞,两个儿童策上船。

挖耳朵

庭前生青草,杨柳挂长条。新鲜空气里,功课温得好。

小灶灯前自煮茶

折得荷花浑忘却,空将荷花盖头归。

蜘蛛想洗澡

种瓜得瓜,喫瓜得灯。

锣鼓响

茶店一角

国庆十周年纪念

小桌呼朋三面做,留将一面与梅花。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

前面好青山

白头相见江南

旭日东升万叠金

严霜烈日皆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

杨柳岸晓风残月

一间茅屋负青山,老松半间我半间。

吟诗推客去

月上柳梢头

唯有君家老松树,春风来时未曾来。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相对忘贫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想得故园今夜月,几人相忆在江楼。

松间明月长如此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嘹亮一声山月高

临水种桃知有意,一株当作两株看。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卖将旧斩楼兰剑,买得黄牛教子孙。

满山红叶女郎樵

满眼儿孙身外事,闲梳白发对斜阳。

篱角梅初发

旧时王谢堂前燕

旧时王谢堂前燕

可叹无知己,高阳一酒徒。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挥毫

豁然开朗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好鸟枝头亦朋友

春光先到野人家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春色满园关不住

春在卖花声里

此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大道将成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草草杯盘供语笑,昏昏灯火话平生。

青山个个伸头看,看我庵中吃苦茶。

借问过墙双蛱蝶,春光今在阿谁家。

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长堤树老阅人多。

赚钱不吃力,吃力不赚钱。

黄山蒲团松

代表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窗外新月如钩,室内茶杯几只,人的一生,遇上过多少个一钩新月天如水的夜 虽人走茶凉,可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君子之交淡若水,今夕人散后,夜凉如水,请珍重加衣!

来源:搜画艺术

《岁月忽已晚,灯火要人归》:丰子恺讲述与孩子间永葆羁绊的亲情散文

文/石墨杨(shimoyang11)

每一位成年男子都是第一次做父亲,每一位孩童也都是第一次爱家,在关于家的传承与情感维系方面,《岁月忽已晚,灯火要人归》是一本强调家庭责任感、让父亲与孩子之间永葆羁绊的亲情指南。

作者是丰子恺,浙江嘉兴人,师从弘一法师,学贯中西,是现代著名画家、散文家、翻译家,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著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等。

书中丰子恺的漫画作品,与弘一法师的艺术风格一脉相承。朴拙的风格,无限的仁慈。这次文与画通读,才真切体会到,文与画相融的妙处。

丰子恺的文章画作有让人会心一笑的真率,既以小含大,见其兴象玲珑;又如片云浮空,见其舒徐和软,“如同一片片落英,含蓄着人间的情味”,洋溢着无穷无尽的美。丰子恺作为一位父亲,几乎爱子成痴,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他能充分欣赏孩子的天性,发自内心地赞美他们的创造力,呵护着那份“人类的本真”。

朱光潜如此评价:“他的画里有诗意,有谐趣,有悲天悯人的意味。它有时使你置身市尘,有时使你啼笑皆非,肃然起敬。他的画极家常,造境着笔都不求奇特古怪,却于平实中寓深永之致。”

《给我的孩子们》一篇中如此写道:“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屈地说出来,使你们自己晓得。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丰子恺写的全是生活点点滴滴,有些唠唠叨叨,父子之间的温情娓娓道来,孩子用小刀把新买的《楚辞》裁了,还得意地说“爸爸!瞻瞻也会裁了!”顿时,让丰子恺心痛,却也哭笑不得。没有挨揍,孩子无疑是幸福的。墨杨曾如此感叹,孩子三岁之前是最幸福的,吃吃喝喝,玩玩乐乐,羡慕不已。

《晨梦》一篇,“我常常在梦中晓得自己做梦。晨间,将醒未醒的时候,这种情形最多,这不是我一人独有的奇癖,讲出来常常有人表示同感。……这个我的儿时的欢笑,青年的憧憬,中年的哀乐,名誉,财产,恋爱……在当时何等认真,何等郑重;然而到了那一天,全没有‘我’的一回事了!哀哉,‘人生如梦’!”

这梦被孩子惊醒,孩子会在身边大声疾呼“爸爸!起身了”。看到此处,我忍俊不禁。我女儿一一也是我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大喊大叫“爸爸,起来吃饭”,看我没有反应,又呼唤我的名字,我看着她如此执着的样子,我笑了,笑得很开心,生活就是这细碎瞬间、稀松平常的日子里,蕴含着多少爱,可是我们多数人选择目盲,看不到生活的乐趣。

散文以《学会生活的艺术》一篇做结尾,我觉得很妙,算是总结,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如果没有真正生活过,真的不懂艺术。

丰子恺说“大人与孩子,分居两个不同的世界。儿童对于人生自然,另取一种特殊的态度,即对于人生自然的‘绝缘’的看法。哲学地考察起来,‘绝缘’的正是世界的‘真相’,即艺术的世界正是真实的世界”。

“世间教育儿童的人,父母、老师,切不可斥儿童的痴呆,切不可把儿童大人化,宁可保留、培养他们的一点痴呆,直到成人以后。因为这痴呆就是童心。童心,在大人就是一种‘趣味’。培养童心,就是涵养趣味。小孩子的生活,全是趣味本位的生活。”读到此处,墨杨豁然开朗,原来教育孩子不是一味地将他们成人化,返璞归真,让孩子童心未泯才是真正的教育。

孟子说:“大人者,不是其赤子之心也。”所谓赤子之心,就是孩子的本来的心,这心是从世外带来的,不是经过世间的造作后的心。

名言之,就是培养孩子的纯洁无瑕、天真烂漫的真心,使成人之后,“不为物诱”,能主动地观察世间,矫正世间,不致被动地盲从这世间已成的习惯,而被世间结成的罗网所牵绊。

千万不做现世的奴隶,这是我从文中读到的箴言,有时候一本书,一篇文章,只要有只言片语就能让人醍醐灌顶,这便不枉费了读书的时间。

《岁月忽已晚,灯火要人归》一书,精选丰子恺40篇与家庭、儿童、成长、美育有关的散文,分为“做父亲”“天真世界”“家人和乐”“认识世间相”“美与同情”五个章节,文章铺述着丰沛的温情,用艺术吟咏深沉的人间情味,体现了丰子恺作为一位擅于捕捉和欣赏孩童世界的父亲,所给予孩子的关于“美”与“情”的独特家教。

墨杨世无双,赠君一枝梅!

丰子恺的写作风格

1、早期漫画作品多取自现实题材,带有“温情的讽刺”,后期常作古诗新画,特别喜爱取材儿童题材。他的漫画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是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梁。

2、平易、纯仁。丰子恺自小便被包围在脉脉的温情中,这种温情后来跟随了他一生,浸透在他的性格里,使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仁的画风。

3、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雍容恬静。

扩展资料:

其他方面的创作风格如绘画、书法:

1、绘画

漫画可谓别具风格,他有着国画的深厚根基,寥寥几笔,就勾勒出生动的图像。特别是他取材多是人世间的辛酸事,为劳苦大家抱不平。

漫画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是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梁。

2、书法

更注重的是小、巧、精、秀、拙,表现出书法创作中的抒写真情、真趣,若孩童般的天真、自然。作品图中如“誉、唯、仁”等字的处理,既天真活泼,又不失古法。

书法,是有思想的书法,其宏大气度,蕴含于毫芒之间,其烂漫气质又流露在造型结字之内。他的书法源于北魏,兼及章草。风格的形成,既缘师门的影响,也有对现实世界的感悟。

书法是顺本身之气质,舒自己之性情,故而味道隽永,绝无矫揉造作之态。

-丰子恺

你对“丰子恺—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这幅画的理解

这幅“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漫画中的小男孩是子恺先生的儿子丰华瞻,时年七岁;而削瓜的女孩是丰华瞻的姐姐丰陈宝,时年十一岁。这有趣的生活场景都被丰子恺先生定格下来。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西瓜很多汁,香瓜则是脆甜的。有瓜的夏天,清冽的井水都有甜蜜的味道。

丰子恺先生笔下的孩子天真烂漫,生机勃勃,充满童趣。每次看到这样的画,不禁莞尔一笑,思绪一下子回到了那个五彩斑斓的时代。没完没了地做白日梦,无忧无虑地嬉笑打闹,简单而幸福。希望我们都怀有一颗赤子之心,即便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扩展资料

丰子恺的早期漫画多取自现实题材,带有“温情的讽刺”,后期常作古诗新画,特别喜爱取材儿童题材,他的漫画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是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梁。

丰子恺自小便被包围子啊脉脉的温情中,这种温情后来随了他一生,浸透在他的性格里,使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仁的画风。

他用漫画的形式在给世人讲述着生活美学和人生哲学。他笔下的画面都来自于他身边的人和事,来自于他的观察和总结,所以看丰子恺的画,犹如在听丰子恺讲那曾经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没有高大上的腔调,娓娓道来却彼此暖和了对方的心。

虽然他所处的那个年代战火纷飞,但是他笔下展现出的却总是美好,很多都是通过儿童的形象来展示这个世界,他曾经说:“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

-丰子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87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