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从0到100岁,古人对年龄的称谓太美了!

七里香 2023-07-26 09:10:19

金钗之年≈12岁

及笄≈15岁......从“始龀”到“豆蔻”

从“而立”到“知天命”

从0岁到100岁

盘点古人对年龄的绝美称谓

↓↓↓

初度

0岁。

是指生日之时。语出《离骚》:“皇揽揆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

汤饼之期

指婴儿出生三日。

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

襁褓

泛指1岁以下幼童。

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

指2、3岁的儿童。

幼儿始知发笑尚在襁褓中。语出《孟子·尽心》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

始龀[chèn]

指男孩8岁或女孩7岁。

根据生理状况,男孩8岁、女孩7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tiáo]年”。

总角

8岁至14岁的少年。

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语出《诗经·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外傅之年

指儿童10岁。

语出《礼记·内则》:“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学书记。”

金钗之年

指女孩12岁。

语出《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豆蔻

指少女13、14岁。

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语出杜牧《赠别二首.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及笄[jī]

指女子15岁。

古代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志学之年

指少年15岁。

《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一个人到了十五岁应是有志于做学问的年纪。后因称十五岁为“志学之年”。

舞象之年

指少年15至20岁。

语出《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

加冠/弱冠

指男子20岁。

20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若体犹未壮者,称“弱冠”。语出《孔颖达.正义》:“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

而立之年

指30岁。

《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是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后因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不惑之年

指40岁。

《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40岁为“不惑之年”,即人到中年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

知天命

指50岁。

《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对个人荣辱已经淡然。后人因以“知天命”为五十岁的代称。

花甲之年

指60岁。

花甲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天干地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

还历寿

指61岁的寿辰。

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古稀

指70岁。

古稀:古来稀少,而今也不多。语出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喜寿

指77岁。

因喜字的草体形似七十七,故借指77岁。

伞寿

指80岁。

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米寿

指88岁。

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

白寿

指99岁。

因“百”字去“一”为“白”字,故借指99岁。

期颐

指100岁。

语出《礼记·曲礼篇》:“百年曰期,颐。" 即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称百岁为 " 期颐之年 "。

源自:诗词散文世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878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