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秋意一分凉, 野外繁露披衣裳。
八九菊黄蟹儿肥, 风和气爽丹桂香。
今日秋分,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分”即为“半”。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时节,暑去凉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降水次数增多,气温逐渐下降。
正如俗语所说的: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分三候一候雷始收声秋分后,不再打雷。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二候蛰虫坯户
由于天气变冷,
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
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三候水始涸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秋分特点昼夜温差增大
进入秋分,暑走凉来,昼夜温差逐渐加大,有时将高于10℃以上。注意不要贪凉,避免着凉。气温逐渐下降
进入秋分,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秋分习俗祭月
秋分是传统的“祭月节”。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北京岁华记》记载北京祭月的习俗说: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兔;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后来,为求圆月,祭月多从秋分改至中秋。吃秋菜
在岭南的某些地区,有吃秋菜的习俗。“秋菜”是一种野苋菜,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送秋牛
秋分时节,有挨家送秋牛图。图为红纸或黄纸印上农历节气和农夫耕田图样,名为“秋牛图”。送图者都是能言善唱者,每到一家,便即景生情,说些吉利话。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这些人,也被称为“秋官”。粘雀子嘴秋分这天,农家都要吃汤圆,并且包一些不包心的汤圆,置于室外或田坎上,农家希望借汤圆粘住雀鸟嘴,希望它们不要来破坏庄稼。这也是农人美好的愿望罢了。秋分养生秋分来了,养生也要因时制宜。
防范秋燥
秋季天气干燥,易被燥邪侵体。防范秋燥,要坚持锻炼,增强体质。饮食调养方面,应多喝水,吃清润、温润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等。秋季,菊香蟹肥,正是人们品尝螃蟹的最好时光。但是螃蟹是大寒之物,不适宜多吃。保养身体,早卧早起
秋季要特别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
尽量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
适当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
人们应保持神志安宁,
减缓秋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
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秋分寄语金色的九月,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
微风吹拂,正是赏秋的好时节。
看绿叶慢慢变黄,看枫叶染红山林,
看菊花开遍大地;
望北雁南归,望云霞变幻;
听瑟瑟的秋风,听绵绵的秋雨;
品丰硕的秋果......
秋天的风景一样独好,
秋天的风景一样嵌入人心。
秋分来了,秋意浓。
秋分,恰如人到中年,心中有万千滋味,
回忆起往事的点点滴滴,
少年的无知,青年的青涩,
中年的惑与不惑,
总是情不自禁地唏嘘不已。
秋分,正是一年最美时!
平心拾得三分闲,定要看落花听雨,
闻果香赏残荷,念旧事踏秋林。
登高独行,迷失不知归途。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愿你在春天的播种,
有了好的结果。
深秋,一场秋雨一场寒,
气温一天天地低了,愿你照顾好自己。
深秋寒凉,
愿有人陪你立黄昏,有人问你粥可温。
祝秋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87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年度催泪微小说:《睡在天堂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