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兰花之美,只有中国人最懂

六月雪 2023-07-26 08:42:02

中国人对于花的理解与热爱,往往是从对生命的领悟中得来,花之情就是人之情。

兰花被称为国兰,有王者之香,君子之品,不仅能愉悦感官,更可寄以心曲。兰花之美,只有中国人最懂!

幽兰

|不 因 无 人 而 不 芳|

蔡邕《琴操·猗兰操》中记载:孔子历聘诸侯,诸侯莫能任。自卫反鲁,过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喟然叹曰:‘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

两千多年前,孔子周游列国,而终不见用于诸侯。在归家途中,路过一处隐秘山谷。

这里人迹罕至,但却有一丛幽兰生于杂草之中,岿然独茂,迎风散香,丝毫不在意身边都是杂草,不在意有没有欣赏之人人。

这不正是此时孔子自己的写照吗 虽无人欣赏,但谁能遮蔽这王者之香呢

我们似乎还能听到夫子的吟哦: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时间过了一千多年,韩愈在《猗兰操》中写道: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兰花有王者之香,其性幽贞,没有人采佩,对兰花本身有什么损害呢

在中国,兰花又被称为国兰,我们的兰花和别人的兰花是不一样,它凝聚着太多的故事和传承。

正是由孔子、韩愈这样的注入,所以千百年来,兰花一直被视为君子,被中国人热烈地爱着,为它写诗,为它做画,为它歌咏……

赏兰

|喜 得 清 雅 在 人 间|

董必武曾说,“兰有四清,气清,色清,姿清,韵清。”

兰花,品种甚多,姿态万千,枝叶或婀娜垂落、或刚劲直立,皆有刚柔并济的气度。花朵或团团紧簇,或闲闲几朵,色彩明丽而不妖艳,香气清幽而不浓浊。

明人李日华 《兰花》:

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著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宋人赵时庚在《金漳兰谱》曾说,赏兰当在惠风、轻烟、淡阴、嫩清天气,挑选清露、晓日、晚霞、皓月之时。

清人许霁楼《兰蕙小史》里说,最美的时刻是坐在窗下,风轻轻吹,兰花微摇时,一个人静静看着。如果好友来了,那就煮一壶茶。茶的醇香,兰的清香,徐徐萦绕在身边,清心自在。

清雅之兰,须有清心来赏。兰的美好,在于它让我们有了一个理由:花都开好了,何不静下心来生活

书兰

|留 得 清 念 在 心 间|

因为爱,所以要托物言志,将其入画。

据说,画兰始于宋末的赵孟坚和郑思肖。赵孟坚笔下的兰花生于草地上,叶子舒放俊爽,花朵如蝴蝶起舞,用笔苍劲,连绵不断。

赵孟坚《墨兰图》

可是郑思肖的兰花,都是没有根土,又称“露根兰”,暗示宋朝土地被掠夺,家国已失。

所以他的兰,更像是自我的写照,随性地挥洒几下,疏叶简花,洒脱傲然。

郑思肖 《墨兰图》

明朝画家徐渭,一生坎坷,以兰花为自己的生命与人格的写照。在送画于友人仙华,题诗曰:如我写兰竹,无媚有清苦。以“无媚”与“清苦”概括自己的人生。

题兰花图

徐渭

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

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

徐渭《竹墨兰图》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以画竹子出名,但他也爱画兰,他说,“平生惟兰与竹为吾友也”。他多以浓墨作叶,淡墨作花,画出兰花茂盛强韧的美。

题兰

郑板桥

兰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

难将湘管笔,写出此花神。

七十三岁人,五十年画兰。

任他风雷雨,终久不凋残。

每一支画笔,画出的不只是兰,更是画家眼中的自己。

兰的美好,是它让每个人在花叶之间找到自己,看见内心真正的向往。

写兰

|习 得 清 骨 在 笔 尖|

大书法家王羲之平生有两大爱,一为鹅,二为兰。

据说,他创造的行书、草书正是从鹅的体态、兰花的姿态中学来。

鹅的仰头曲颈,让他学会运笔更自如。兰叶的随风轻拂、疏朗素雅,启发他创出行云流水、疏密得当的笔法,懂得顺势而为才更美。

兰的清姿,给了王羲之灵感,更是为汉字添加了一笔风骨。

兰的美好,是它的娇柔里藏着一个坚强的灵魂,让我们懂得,“心中有剑,手中无剑”。

听兰

|唱 得 清 馨 在 耳 边|

据说,孔子在山谷里唱的那首《猗兰操》,是最早的关于兰花的歌。但或许,人们更熟悉的是那首简单直白的《兰花草》。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最初的词是胡适写的,后来才谱成曲。当年友人送了胡适一盆兰花草,他很是欢喜,细心地养着。每日要看它三回,天冷了又赶紧抱进屋里。可是直到秋天,还没开花,只有几片青翠的兰叶。

于是胡适把自己的这份心情,写成这首小诗,名为《希望》。明明是件略有遗憾的事,却被他写出了几分可爱天真。

也许这盆兰草不会开花,可是胡适的心里早已开出了花,那是向往美丽的花。

这不就像是我们在追逐一切美好与爱,也许不一定追得到,但那一路的欢馨就是生命的答案。

兰的美好,在于当它来到我们的生命中时,就已经是一个美好的故事,就已经让我们心向往之。

咏兰叶

张羽

泛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说兰

|叹 得 清 气 在 心 间|

孔子说: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

这句话,或许是对兰之品格最好的注解。兰花,本就来自深谷丛林间,不因为没有人来就不吐露芬芳,而君子要修身养性,也不会因为未能施展而改变志向。

孔子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德才兼备的人在一起,就像住在养了芝兰的地方,久了就闻不到香味了,因为自己已经与他们融为一体。

虽然有人说,孔子说的兰可能只是香草,而非今天的兰。但是,兰这个字,早已超脱它本来的植物意义,而是被赋予了人格精神。

中国人对兰花的热爱,是骨子里的。兰花的品格早已成为中国人集体性格的一部分。被国人看在眼里,刻进字里,绘在画里,写在诗里,说在话里,注入心里。

兰花,立道坚贞,洁身自好,其香也淡,其姿也雅,其境也幽,兰花的美,只有中国人最懂。

饮酒

陶渊明

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题杨次公春兰

苏轼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朱熹

谩种秋兰四五茎, 疏帘底事太关情。

可能不作凉风计, 护得幽兰到晚清。

题画兰

黄任

何来尔室香,四壁即空谷。

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独。

兰花

刘伯温

幽兰花,在空山

美人爱之不可见

裂素写之明窗间

幽兰花,何菲菲

世方被佩资簏施

我欲纫之充佩韦

袅袅独立众所非

幽兰花,为谁好

露冷风清香自老

兰花

秋瑾

九畹齐栽品独优, 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 羞伍凡葩斗艳俦。

来源:抱蒲堂

此花为我国独有,人称“最美兰花”,开品大气,养一盆真值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不少人有去公园散步和晨练的习惯,公园里花花草草很多,看着就让人赏心悦目,空气也觉得很清新。
花卉和绿植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公园种一些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在阳台和小院栽几棵花花草草能点缀家居,提升装修档次,比很多昂贵的装饰物来得要实在。
俗话说“人在养花,花也在滋养人”,花开之后不但能缓解审美疲劳,还能品闻芬芳,让人神清气爽,一些优秀的盆栽还能净化和吸收空气里的有害物质,对人好处多多。
在中国,盆栽花卉种类繁多,年轻人更喜欢玫瑰和山茶花。
这两种盆栽花卉五彩缤纷,气味芳香,符合年轻人蓬勃向上的气场。
中老年人只喜欢兰花。
因为兰花被称为谦逊绅士之树,它不仅优雅的花朵外观和浓郁的香味令人难忘,而且在它身上流露出崇高、优雅、谦虚的品种,这与中国人的优秀品行是一样的。
孟子说兰花不仅骄傲,而且骄傲。
他在房子里放了一个盆,展现出优雅和华丽。
他周围充满了光环,有着强烈的艺术气场。
自古以来,它就受到历代文人的歌颂。
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云南省下山兰中的一颗灿烂耀眼的明珠。
这种兰花透露出一种没有装饰的自然美,但从远处看,它不是一切,而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感觉。
这种兰花是迄今为止唯一的海军蓝兰花。
在参加兰花展的时候,连兰花权威专家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们一再称赞原来的兰花可以如此美丽。
有一次,兰花商人竞价66万棵幼苗。
如果他们想买它,他们会被爱花的人礼貌地拒绝。
到目前为止,它也证实了爱花的人的决定是合适的,它的意义已经超过了它的1000倍。
它是今天的英雄。
它以国兰十大色花之一的著名醉酒精致而闻名。
醉酒精致有一种低调奢华的美。
它似乎充满了光环。
在黎明的叶子里,你可以感受到世界上10000种美,如悲伤和神奇,让每个人都沉醉在优雅的光环中,你可以得到一点休息。
醉玲珑不仅在中国被花迷视为珍宝,甚至海外花迷也垂涎三尺,称之为优雅的中国东方魔兰花,图案像海底一样深,让人期待。
中国兰花种类繁多,包括鲜红色、粉红色、蓝紫色、深灰色和灰黑色。
只有深蓝色的兰花少了。
醉酒精致的发生改变了兰花行业的布局,成为迄今为止唯一的深蓝色兰花。
成千上万的兰花朋友和兰花权威专家都被它的图案所吸引。
它的花、花瓣和舌头都释放出绚丽的光辉。
在阳光下,它像明亮无瑕的和田碧玉一样华丽。
我听说它可以在地上看到海军蓝的反射。
在任何地方放一盆都是如此优雅的空气。
即使是懂兰花的老花农也被它的气质所震撼,说如意应该有龙宫,今天临凡变兰花。
所有其他盆栽花都会在它面前保密。
醉玲珑充分发挥了色、香、韵的完美。
一朵兰花不仅要有神仙价值,还要有至关重要的衡量标准。
兰花的香味有民族香味的美誉,一盆兰花无香是不可能的。
醉玲珑有香花霸主的美誉,意思是浓香型白酒兰花。
一盆房间里满是香味,闻起来浓而不浑浊,清新自然,极致继承了云南省老种下山兰特有的优雅香味。
醉玲珑的遗香也可以称之为极致。
当花蕾开得干枯甚至掉下来时,悠悠的香味依然萦绕在它的上下,闻起来似乎什么都没有,令人困惑。
醉兰花融合了天地的灵性。
即使是不懂兰花的人也知道它很有价值。
它不仅美丽醇厚,而且叶子也特别有趣。
醉叶洒脱典雅,一见钟情。
当它们在风中摇曳时,它们会像仙女一样骄傲。
在无花的过程中,它们需要比其他兰花漂亮10倍。
俗话说,好花需要绿叶衬里。
在洒脱的叶子背景下,醉人精致的盛世容颜更加清新典雅。
每当醉玲珑随风摇曳时,叶子就像漂浮在轻功水上的仙女一样动感、开朗、洒脱、优雅,令人向往。
醉玲珑被称作近30年以来花型主要表现最佳的云南省下山兰,集花型、芬芳、叶姿等优势于一身,它的开花期也非常长,称得上兰花界的“小劳动模范”。
由于归属于四季兰的原因,它的开花期跨过一年四季四季,无论炎热夏日或是寒风刺骨,醉玲珑都开的悠然自得,能为躁热的夏日增加一丝清爽,还为天地万物凋零的冬季增加一抹五颜六色。
此兰一年可以开4-六次,全年开花近300天。
这种开花期主要更新了花迷对兰花的认知能力,堪称盆栽花卉产业的精髓。
它的维护也很简单。
由于落山于云南省标准极端的峡谷丛林,其适应性、抗病性、耐高温性和耐寒性都很强。
可以说插土就活了。
它可以在中国所有省份提供最完美的产品,让每一位花迷都能体验到云南顶级山兰的优雅和空气。
作为云南省下山兰里的门面责任,醉玲珑全身没有任何缺陷。
无论如何,它都感觉很美。
它有一种不知疲倦和无聊的风格。
如今,兰花市场的好坏参差不齐。
醉玲珑等老种下山兰更有价值。
在家里、公司办公室和门面房里放一盆优雅的空气,室内装修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
普通兰花无法抗衡低调奢华之美。
现在正好是开始这种兰花的关键季节。
你可以在盆里欣赏花朵、郊游和品尝香味。
你也可以在春节期间吐出香味。
当你的亲戚朋友看到它时,他们也被它的气质所震撼,这让主人的家人非常有面子。
你还在犹豫什么?把它带回来!

它是兰花界的“武则天”,花姿妩媚,色彩艳丽,花开后仙气十足

兰花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以高雅的花姿和浓郁的兰香闻名花卉界,连孔子、屈原都是忠实的花迷,后来很多文人雅士都对兰花爱不释手。
兰花被誉为“君子之花”,与菖蒲、水仙、菊花并称为花中四雅,有着“傲风和傲骨”,它无畏严寒酷暑,却将高雅和大气发挥到极致,有它在地方就充满了高雅的气质。
据统计,我国兰花产值已经超过40亿,每年大量出口周边国家,已经成为一款“世界级”花卉。
俗话说人养兰潇洒,人养兰高雅,每天看到兰花开得怡然自得,心情也会随之愉悦,对人们好处是很多的。
很多人家里经常门窗紧闭,养一盆兰花可以净化空气,吸附空气里的有害物质,好闻的兰香还能将居室营造成“香屋”。
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款兰花界的华贵兰,在它的红花绿叶之中流露出华贵、大气、雍容之美,像是一位身着红衣的贵妃在翩翩起舞,有着盈飘如仙的风骨。
它的香气还特别浓郁,被誉为香花之王,是浓香型兰花的不二之选,它就是今日的主角——红满堂。
在居室里摆一盆既高雅又华贵,花开之后还有淡淡的“贵妃香”在花瓣中弥漫,仿佛是一位红衣贵妃相伴左右,是一款将“意境”发挥到极致的兰花,下面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红满堂是最受花迷喜爱的下山兰,因为它的花色艳丽无比,随着花期的进行,花瓣上还有白色的瓣纹作为点缀,有种红而不艳的感觉。
此兰花开之后四周都弥漫着香气和仙气,观赏档次很高,每天下班后看到它精致的花容,一身的疲惫也消失了。
我国花迷对红素兰花非常喜爱,有着很高的经济价值,红色在东方人的审美里就是喜庆、华贵、安康的代名词,所以在家里摆一盆不仅装饰效果很强,还有“红红火火”的寓意,整个居室变得红彤彤的,这也是“红满堂”名字的由来。
兰花以下山兰为尊,杂交兰再美也是“虚有其表”,只有下山兰才最具国兰韵味,也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红满堂来自大美云南,有着滇兰“瑰宝”的美誉,不仅将兰花的“姿韵”发挥到极致,香气还特别好闻。
它的香气是标准的香兰品质,只开一朵的时候就香飘满园,是真正的“朵香”。
“久居雅室不知香,推窗已有蝶自来”是对它香气的传神之笔,当蝴蝶和蜻蜓在红满堂四周翩翩起舞之时,那种田园之美近在眼前,让养花人在喧嚣的都市中得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还能在花叶之中感受到解忧、消愁、神驰等无数种人世间的美好。
红满堂的下山堪称花卉界的一大盛事,参加云南兰展一举获得特金奖之后更是红遍大江南北,不少外地兰友奔赴云南红河州,只为一睹红满堂的“盛世容颜”,它那种与生俱来的天然之美让每一位赏花人赞不绝口,让人们忍不住用手触摸,它更像是梦幻之花,四周都弥漫着仙气。
红满堂集天地之灵气于一身,是一款有着极佳意境的兰花,在当年曾拍出30万一苗的天价,刷新了人们对于兰花的认知。
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沉淀和引种,它已经很有性价比了,有喜欢的花迷一定不要错过,堪称一款“高贵而不昂贵”的兰花,适合每一位养花人入手捡漏。
红满堂的出现让花迷多了一个养花的新选择,其他顶级兰花在它面前也会黯然失色,随着花期的进行,花色越来越红,像是红玛瑙雕琢而成的艺术品一般美,散发出热情似火的气质。
如果你也喜欢养花,在办公室、阳台、书房摆一盆红满堂都显得雅俗共赏,更像是一件有生命的艺术品,赏玩再久也不会有任何的审美疲劳,有喜欢的花迷赶紧把它带回家吧,承包你几十年的高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87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