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全词分两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此调唱时音节需流丽谐婉,声情掩抑。
“临江仙”三个字给人以清宁、婉约的感觉,《宋词三百首》中共收录了五首《临江仙》,都是传世的名作。
今天,诗词君推荐10首经典的《临江仙》,一起体会其中旖旎风情吧!
最唯美的临江仙: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临江仙》
宋·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这是一首念旧怀人的名作,晏几道曾和歌女小蘋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而今小蘋不在身边,他追忆曾经相逢的美好,抒发了对小蘋的挚爱之情。
全篇由怀人之境,进而写所怀人之事,情真意切,意境优美,语言精工,堪称杰作。
最大气的临江仙: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临江仙》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是一首咏史词,全词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读来荡气回肠。此词在渲染苍凉悲壮的同时,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人生有限,是非成败如过眼烟云,而宇宙永恒,江水不息,青山常在,全词表现出一种大彻大悟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最伤怀的临江仙: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临江仙·寒柳》
清·纳兰性德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
疏疏一树五更寒。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
湔裙梦断续应难。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这是一首咏柳的词作,全篇都由“柳”贯穿, 但又通篇以情入景,借景入情,“比” 与“兴”融为一体,写柳,亦在写人,写“寒柳”,亦在写“伤情”。
词人写柳树而及女子,联想到心爱的女子,曾经美好的相会,应该再也不能重续了。遂将愁思寄给西风,可是,再强劲的西风也吹不散我眉间紧锁的不尽忧愁。
最豁达的临江仙: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临江仙·夜归临皋》宋·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这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某一天,他醉酒归来,家童已熟睡,无人开门,只得“倚仗听江声”。
回想多年宦海沉浮,几经挫折,诗人静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已无法掌握命运,不如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可见其豁达浪漫的性格。
最沧桑的临江仙: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陈与义是两宋之交的词人,他是洛阳人,北宋覆亡后,陈与义流落到南方,回忆二十多年的往事,百感交集,不禁感叹今昔巨变,写下了这首词。
当年与友人一起畅饮欢聚,对着杏花疏落的清影,我们吹笛直到天明。而今国破家亡,几经流落,亲友四散,再回想起往事的美好,萌生对家国和人生的惊叹与感慨,韵味深远绵长。
最悲伤的临江仙: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南唐·李煜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
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
炉香闲袅凤凰儿,
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这首词是李煜在围城中作的,当时围城危急,无力挽回,诗人缅怀往事,触目伤心,故全诗所发之亡国哀怨,深切感人。
诗人通过借思妇怨女之口传达自己亡国失势,朝不保夕的无奈愁恨之情。全词最后一句当是词眼,一个“恨”倒贯全篇,不忍卒读。
最执著的临江仙: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临江仙》
宋·晏几道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
罗裙香露玉钗风。
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
酒醒长恨锦屏空。
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上片回忆当年与一位姑娘初见和交往的情形,把女子描绘得娇美动人。下片写分离后的思念。时光流逝,不知她身处何方。
“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词人在春雨飞花中,独个儿跋山涉水,到处寻找那女子。尽管这是梦里,他仍然希望能够找到她。词人深沉的爱恋和思念令人动容。
最旷达的临江仙: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临江仙·送钱穆父》
宋·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与友人钱穆父久别重逢,短暂相聚后,两人又要分别,苏轼写此词相赠。
他赞赏友人面对坎坷奔波时的古井心境和秋竹风节,抒发了对世事人生的超旷之思。词中没有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的格调,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个性风貌。
最清新的临江仙: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临江仙》
宋·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
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夏日傍晚,阵雨已过、轻雷疏雨,小楼彩虹,雨后晚晴,新月婉婉,好一幅夏日美景,尤其是“断虹明”三字和“月华生”三字的妙用,把夏日的景象推到了极美的境界。
小楼绣阁,玉钩放下、帷帘低垂,女主人公阁内鼾睡。只见她躺着的凉簟纹理平整,不见折皱,而她头上的钗钿则垂落在水晶枕旁。真是风情无限。
最愁苦的临江仙: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临江仙》
宋·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 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凋零。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李清照南渡三年后,写下此词。词人闭门幽居,思念亲人,自怜身世;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目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此词不单是作者个人的悲叹,而且道出了成千上万想望恢复中原的人之心情。
“谁怜”二字,表明词人身处异乡,孤身一人,无人可诉。而一个“更”字,道出了词人的心境日渐一日的悲凄。
文中只说曾经相处过一段时间。
小晏平生最愉快的,莫过于在沈廉叔、陈君龙家与莲鸿、频、云等歌女共处的一段日子。然随着陈病沈亡,歌女易主,那段日子就成了美好的过去。"梦后"、"酒醒",就是这个意味。楼台高锁、帘幕低垂,则是词人想像中两家衰落的情境,落花时节,细雨霏霏,双飞之燕,独立之人,构成一种有意的情境。语虽出于唐人翁宏诗句,用来却有新意,如自己出,故成隽语。孤独中,便记起小频,而第一印象最难忘怀。还记得当时她穿着两重心字图案为饰的罗衣。"两重心字"能引起心心相印的联想。还记得当时她演奏过一曲琵琶,是爱情曲,小频该是一位多么美丽而又慧心的少女呀。
这是一首感怀旧人、伤离恨别的作品,应当是词人在离别歌女小苹后怀念她所作的。最能表现词人流连歌酒,无意仕途的心境及曲折深婉的词风。词之上片写“春恨”,描绘梦后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下片写相思,追忆“初见”及“当时”的情况,表现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全词在怀人的同时,也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
上片起首两句,写午夜梦回,只见四周的楼台已闭门深锁;宿酒方醒,那重重的帘幕正低垂到地。“梦后”、“酒醒”二句互文,写眼前的实景,对偶极其工整,意境浑然天成。“楼台”,当是昔时朋友欢宴的地方,而今却已是人去楼空。词人独处一室,在寂静的夜里,更感到格外的孤独与空虚。企图借醉梦以逃避现实痛苦的人,最怕的就是梦残酒醒,到那时更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了。这里的“梦”字,语意双关,既可能是真的有所梦,梦见当年听歌笑乐的情境,也可能是泛指悲欢离合的感慨。这二句所描绘的情景,并非一时突然见到的,而是词人在经历过许多寂寥凄凉的夜晚之后,或残灯独对,或酽酒初醒,看到的场景,忽于此时炼成此十二字,如入佛家的空寂之境,这种空寂,正是词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
第三句转入对往事的追忆。“春恨”,是由于春天美好时光的逝去而产生的一种莫名的怅惘。“去年”二字,点明这春恨的由来已非一朝一夕。同样是春残时节,同样恼人的情思又涌上心头。“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写的是孤独的词人,久久地站立在庭中,对着飘零的片片落英;又见一双双飞燕,在霏霏的春雨里轻快地飞来飞去。“落花”、“微雨”,本是极清美的景色,但在本词中,却象征着芳春过后,伤逝之情油然而生。燕子双飞,反衬出愁人独立,因而引起了绵长的春恨,以至在梦后酒醒时分回忆起来,仍然令人感到惆怅不已。这种韵外之致,荡气回肠,令人流连忘返。“落花”二句,妙手天成,构成了一个凄艳绝伦的意境。
过片是全词枢纽。“记得”,那是比“去年”更为遥远的回忆,是词人“梦”中的经历,也是“春恨”的原由。小苹,是歌女的名字,是《小山词?自跋》中提到的“莲、鸿、苹、云”中的一位。晏几道喜欢以属意者的名字入词,小苹就是他笔下的一个天真烂漫、娇美可人的少女。她的薄罗衫子上面绣有双重的“心”字。此处的“两重心字”,还暗示着两人一见钟情,日后心心相印。小苹也由于初次见面而有些羞涩,爱慕之意欲诉无从,唯有借助琵琶美妙的乐声,传递出胸中的情愫。弹琴者脉脉含情,听琴者知音沉醉,与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有异曲同工之妙。“琵琶”句,既写出小苹乐技的高超,也写出两人感情上的交流已大大深化,也许已经到了无语心相许的地步。
结拍两句不再写两人的相会、幽欢,转而写离别后的思忆。词人只选择了这一特定情境:当月明之夜,月光皎洁,在明月的映照下,小苹,像一朵彩云飘然归去。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白居易的《简简吟》:“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彩云,借以比喻美丽而薄命的女子,其取义仍然是从《高唐赋》“旦为朝云”来,亦暗示小苹歌妓的身分。
结尾的两句因明月而兴感,与首句“梦后”相呼应。如今的明月,犹如当时的明月,可是,如今的人事与情怀,却已大异于当时了。梦后酒醒的时候,明月依然,彩云安在?在空寂之中仍旧是苦恋,执着到了一种“痴”的境地。
这首词是晏几道的代表作之一。在内容上,它写的是小山词中最常见的题材——对昔日欢乐生活的追忆,并寓有“微痛纤悲”的身世之感;在艺术上,它表现了小山词特有的深婉沉着的风格。可以说,这首词代表了词人在词的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堪称婉约词中的绝唱。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梦后”二句:梦后、酒醒为互文。楼台高锁与帘幕低垂,写居处环境的冷落寥寂,隐喻往昔欢娱的消逝难见。
“落花”二句:出自五代翁宏《春残》诗。
小苹:晏几道友人沈十二廉叔、陈十君龙家的歌女。
心字罗衣:指衣服领口处绣有心字图形。两重心字,重叠的心字图形。
“琵琶”句: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本句由此化出。
彩云: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此句由李白诗化出,喻指小苹。
梦醒时分只见人去楼空更觉孤寂无聊,酒醉醒来只见门帘低低下垂。去年春天离别的愁恨恰巧又在此时滋生出来。她在凋残的百花中独自伫立,霏霏细雨里的燕子比翼双飞。
记得与歌女小苹初次相见时的情景,她穿着绣着两重心字的罗衣。通过琵琶的弹奏诉说出自己的相思。当初相见时的明月如今犹在,它曾经照着象彩云一样的小苹归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87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忽然,想去周庄了...(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