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古诗词|忘川河上,奈何桥边,我可曾见过你?

半枫荷 2023-07-26 08:28:15

记忆,是忘川的河。

回忆,是奈何的桥。

思忆,是彼岸的花。

忘川河上,奈何桥边,我可曾见过你

沈园二首 /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陆游三十一岁时曾在沈园与被专制家长拆散的原妻唐琬偶尔相遇,作《钗头凤》题壁以记其苦思深恨,岂料这一面竟成永诀。晚年陆游多次到沈园悼亡,这两首是他的悼亡诗中最为深婉动人者,作于陆游七十五岁重游沈园之时。

“你去世已四十多年了,而我连梦里也见不到你的身影,沈园的柳树和我一样都老了。连柳绵都没有了,如今我已是古稀之年,行将就木,但想到你的时候,依然泪落潸然。”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江城子》作于爱妻王弗去世后的第十个年头,故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之慨。王弗在最美好的年华离去,也永远定格在了小轩窗对镜梳妆的样子。苏轼把对她的爱与思念,都依托在梦里,写进他的诗行里。

“你我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再也无法相见。如今的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即使再相逢,你还会认得我吗 ”

浣溪沙 /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这首词是纳兰性德悼念妻子卢氏而作,纳兰成婚3年后,妻子卢氏因难产而亡,年仅21岁。生离的无奈已令词人哀愁,不期而至的死别就更令其肠断了,从此以后,无论是亡妻的生辰、忌日,还是词人身在家园塞上,始终没有停止他的哀吟婉唱。

“曾经醉酒小睡,你怕扰了我的好梦,动作说话都轻轻的,不敢惊动;曾经我们以茶赌书,谁说得准就举杯饮茶为乐,以至乐得茶泼了一地,满室茶香。而如今,曾经那些以为最寻常的生活,却都永远不复存在了。怎能不教我怀念与伤心!”

离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韦丛20岁时下嫁元稹,其时元稹尚无功名,婚后颇受贫困之苦,而她无半分怨言,元稹与她两情甚笃。7年后韦丛病逝,韦丛死后,元稹有不少悼亡之作。

“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若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我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却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孤雁儿 /李清照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这首词明为咏梅,实为悼亡,寄托了词人对于朝廷南迁后不久不幸病故的爱侣赵明诚的深挚感情和凄楚哀思。

“轻风中,疏雨萧萧的下着。此情景又催落我多少的泪啊。吹箫的人不再了,玉楼空空荡荡的,寸断的肝肠又说给谁知呢 折下一只梅,这天上人间,再也没有人值得我寄赠了!”

半死桐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贺铸一生辗转各地担任低级官职,抑郁不得志。年近五十闲居苏州三年,其间与他相濡以沫、甘苦与共的妻子亡故,今重游故地,想起亡妻,物是人非,作词以寄哀思。

“我又一次来到苏州,只觉得万事皆非。你曾和我一起来,为何让我独自离去 我好像是遭到霜打的梧桐,半生半死;又似白头失伴的鸳鸯,孤独倦飞。我流连于旧日你我的居室,又徘徊于垄上的新坟。躺在空荡荡的床上,听着窗外的凄风苦雨,没了你,今后还有谁再为我深夜挑灯缝补衣衫!”

《木兰花慢》/戴复古

莺啼啼不尽,任燕语、语难通。这一点闲愁,十年不断,恼乱春风。重来故人不见,但依然、杨柳小楼东。记得同题粉壁,而今壁破无踪。兰皋新涨绿溶溶。流恨落花红。念着破春衫,当时送别,灯下裁缝。相思谩然自苦,算云烟、过眼总成空。落日楚天无际,凭栏目送飞鸿。

戴复古怀才不遇之时,曾游荡于江右武宁,当地有位富翁爱惜他的才华,将女儿许配给他。几年后,戴复古突然提出离开,妻子追问下才得知他在老家曾娶妻。富翁知道后大怒,但戴妻却依然以资饯行,送别戴复古后,戴妻投水身亡。十年之后,戴复古满怀对亡妻的怀念与歉疚,在妻子的坟前写下了《木兰花慢》:

“我又回到这个地方,但你却再也看不见了。小楼东边的杨柳依然如旧。曾记得你我共同在粉壁题诗,而今墙壁残破诗句无影无踪。看着身上已经穿得破旧的春衫,清楚地记得这是当年送别时,你在灯下连夜剪裁制成。折磨我的是无边无际的思念之苦,在暮色中仰望楚天漫无边际,只能靠着阑干目送远去的飞鸿。”

用古文暗示我喜欢你

1、海上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

2、乍见之欢,一相逢,金风玉露。久处不厌,暖浮生,天下无双。

3、一江明月,回首少了谁;一杯浊酒,相逢醉了谁;一年春事,桃花红了谁;一眼回眸,尘缘遇了谁。

4、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5、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6、乱世繁华,只为你倾尽天下;苍水蒹葭,只为你归田卸甲。

7、地生连理枝,水出并头莲。

8、我愿执笔弃花间,从此以后,离经易道,只为你。

9、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10、愿你三冬暖,愿你春不寒;愿你天黑有灯,下雨有伞。愿你一路上有良人相伴。

11、终生等一诺,只影已落寞,宿命缘,鲛绡泪痕殇。

12、我非君良人,独钟君一生。

1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14、慕尔如星,愿守心一人,从天光乍破,到暮雪白头。

15、黄泉路上,忘川河上,三生石旁,奈何桥上,我可曾见过你?

16、我用缓慢、笨拙的方式爱你。几乎不说话,仅有只言片语。

17、情不知所起,便一往而深。

18、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19、你是谁朝思暮想的笔尖少年、在绝城的荒途里辗转成歌。

20、愿如梁前燕,岁岁常相见。

21、爱上了你,我才领略思念的滋味、分离的愁苦和妒忌的煎熬,还有那无休止的占有欲。

2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3、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24、灼灼桃花,三千繁华,却似人间只有一个他。

25、愿得一心人,白首莫相离。

26、依依目光,此生不换。

27、如若你我只是一场戏,我愿只演绎这一次与你邂逅的剧集,不离不弃。

28、纵然万劫不复,纵然相思入骨,我也待你眉眼如初,岁月如故。

29、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30、世人谓我恋长安,其实只恋长安某。

31、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32、永远是很长的,而我永远爱你。

33、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

34、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5、我不在乎世俗的羁绊,只愿陪你走到生命的尽头。

36、情不知所起,缘不问何灭。

37、时光静好,与君语;细水流年,与君同;繁华落尽,与君老。

38、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39、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40、感谢上天赐予我这么美好的一段相遇,无论如何,你都是我今生最美的相遇。

41、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42、姻缘天注定,恩爱到百年。

阴曹地府

中国神话不像希腊神话那样有一个清晰地脉络,很多说法是杂乱无章甚至自相矛盾的。关于人死后就有几种说法:
一说是人死后,通常要做七,在头七之前灵魂是在四处飘荡,到头七的时候返家一次,断七的时候灵魂已转世。
还有一说是人有三魂六魄,死时死时七魄先散,然后三魂再离。其魂有三,一为天魂,二为地魂,三为命魂。其魄有七,一魄天冲,二魄灵慧,三魄为气,四魄为力,五魄中枢,六魄为精,七魄为英。至于这么多魂魄死后如何就不很清楚了。

再说人死后灵魂去处:

鬼门关
人的阳寿到了就会死,这是正常的死亡,正常死亡的人首先要过鬼门关,过了这一关人的魂魄就变成了鬼。

黄泉路
接下来就是黄泉路,是接引之路。在黄泉路上还有很多孤魂野鬼,他们是那些阳寿未尽而非正常死亡的,他们即不能上天,也不能投胎,更不能到阴间,只能再黄泉路上游荡,等待寿阳到了后才能到阴间报到,听候阎罗王的发落。在黄泉路上有火红的彼岸花。彼岸花是一般认为是生长在三途河边的接引之花。在那儿大批大批的开着这花,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 又因其红的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 也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 人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花香传说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 接下来还要过忘川河,奈何桥,跨过三生石,喝孟婆汤等等。

忘川河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人死之后要过鬼门关,经黄泉路,在黄泉路和冥府之间,由忘川河划之为分界。忘川河水呈血黄色,里面尽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虫蛇满布,腥风扑面。忘川河上有奈何桥,奈何桥边坐着一个老婆婆,她叫孟婆,要过忘川河,必过奈何桥,要过奈何桥,就要喝孟婆汤,不喝孟婆汤,就过不得奈何桥,过不得奈何桥,就不得投生转世。

奈何桥
传说中人是生生世世轮回反复的。这一世的终结不过是下一世的起点。生生世世循环的人无法拥有往世的记忆,只因为每个人在转世投胎之前都会在奈何桥上喝下忘记前尘往事的孟婆汤。所以,走在奈何桥上时,是一个人最后拥有今世记忆的时候。这一刻,很多人还执着于前世未了的意愿,却又深深明白这些意愿终将无法实现,就会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这也是这座连接各世轮回的桥命名为奈何桥的原因。
相传在丰都鬼府,通过山门即为大雄殿,殿前有一座石拱桥称作奈何桥,桥下一个石池即为血河池。此奈何桥东首为地藏殿,西首为血河将军殿,相传奈河是鬼魂要过的第一道关。

孟婆汤
"相传"有一条路叫黄泉路.有一条河叫忘川.河上有一座桥叫奈何桥.走过奈何桥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望乡台边有个老妇人在卖孟婆汤.忘川边有一块石头叫三生石.孟婆汤让你忘了一切.三生石记载着你的前世今生.我们走过奈何桥.在望乡台上看最后一眼人间.喝杯忘川水煮."今生有缘无份"又何必强求?
"孟婆汤"是一个中国的古老传说,这在澜子家一本古书上记载着。在那个传说中人是生生世世轮回反复的。这一世的终结不过是下一世的起点。生生世世循环的人无法拥有往世的记忆,只因为每个人在转世投胎之前都会在奈何桥上喝下忘记前程往事的孟婆汤。所以,走在奈何桥上时,是一个人最后拥有今世记忆的时候。这一刻,很多人还执着于前世未了的意愿,却又深深明白这些意愿终将无法实现,就会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这也是这座连接各世轮回的桥命名为奈何桥的原因。

三生石
人死后,走过黄泉路,到了奈何桥,就会看到三生石。它一直立在奈何桥边,张望着红尘中那些准备喝孟婆汤、轮回投胎的人们。
传说三生石能照出人前世的模样。前世的因,今生的果,宿命轮回,缘起缘灭,都重重地刻在了三生石上。
千百年来,它见证了芸芸众生的苦与乐、悲与欢、笑与泪。该了的债,该还的情,三生石前,一笔勾销。

之后就进阎罗殿接受审判,是如地府还是转世就看生平善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87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