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林清玄:最动人的含笑花

七里香 2023-07-26 07:54:51

如果要我选择一种最喜欢的花的名字,我会投票给一种极平凡的花:“含笑”。

说含笑花平凡是一点也不错,在乡下,每一家院子里它都是不可少的花,与玉兰、桂花、七里香、九重葛、牵牛花一样,几乎是随处可见,它的花形也不稀奇,拇指大小的椭圆形花隐藏在枝叶间,粗心的人可能视而不见。

比较杰出的是它的香气,含笑之香非常浓盛,并且清明悠远,邻居家如果有一棵含笑开花,香气能飘越几里之远,它不像桂花香那样含蓄,也不如夜来香那样跋扈,有一点接近玉兰花之香,潇洒中还保有风度,维持着一丝自许的傲慢。含笑虽然十分平民化,香味却是带着贵气。

含笑最动人的还不是香气,而是名字,一般的花名只是一个代号,比较好的则有一点形容,像七里香、夜来香、百合、夜昙都算是好的。但很少有花的名字像含笑,是有动作的,所谓含笑,是似笑非笑,是想笑未笑,是含羞带笑,是嘴角才牵动的无声的笑。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见到含笑开花了,我从院子里跑进屋里,见到人就说:“含笑开了,含笑开了!”说着说着,感觉那名字真好,让自己的嘴角也禁不住带着笑,又仿佛含笑花真是因为笑而开出米白色没有一丝杂质的花来。

第一位把这种毫不起眼的小白花起名为“含笑”的,是值得佩服的人,可想而知,他一定是在花里看见了笑意,或者自己心里饱含喜悦,否则不可能取名为含笑。

含笑花不仅有象征意义,也能贴切说出花的特质,含笑花和别的花不同,它是含苞时最香,花瓣一张开,香气就散走了。而且含笑的花期很长,一旦开花,从春天到秋天都不时在开,让人感觉到它一整年都非常喜悦,可惜含笑的颜色没有别的花多彩,只能算含蓄地在笑着罢了。

知道了含笑种种,使我们知道含笑花固然平常,却有它不凡的气质和特性。

但我也知道,“含笑”虽是至美的名字,这种小白花如果不以含笑为名,它的气质也不会改变,它哪里在乎我们怎么叫它呢 它只是自在自然地生长,并开花,让它的香远扬而已。

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事物都与含笑花一样,有各自的面目,外在的感受并不会影响它们,它们也从来不为自己辩解或说明,因为它们的生命本身就是最好的说明,不需要任何语言。反过来,当我们面对没有语言,沉默的世界时,我们能感受到什么呢

在日本极有影响力的白隐禅师,他曾设计过一则公案,就是“只手之声”,让学禅的人参一只手有什么声音。后来“只手之声”成为日本禅法重要的公案,他们最爱参的问题是:“两掌相拍有声,如何是只手之声 ”或者参:“只手无声,且听这无声的妙音。”

我们翻看日本禅者参“只手之声”的公案,有一些真能得到启发,例如:

老师问:“你已闻只手之声,将作何事 ”

学生答:“除杂草,擦地板,师若倦了,为师按摩。”

老师问:“只手的精神如何存在 ”

学生答:“上拄三十三天之顶,下抵金轮那落之底,充满一切。”

老师问:“只手之声已闻,如何是只手之用 ”

学生答:“火炉里烧火,铁锅里烧水,砚台里磨墨,香炉里插香。”

老师问:“如何是十五之前的只手,十五以后的只手,正当十五的只手 ”

学生伸出右手说:“此是十五以前的只手。”

伸出左手说:“此是十五日以后的只手。”

两手合起来说:“此是正当十五日的只手。”

老师问:“你既闻只手之声,且让我亦闻。”

学生一言不发,伸手打老师一巴掌。

一只手能听到什么声音呢 在一般人可能是大的迷惑,但禅师不仅能听见只手之声,在最广大的眼界里从一只手竟能看见华严境界的四法界(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

有禅师伸出一只手说:“见手是手,是事法界。见手不是手,是理法界。见手不是手,而见手又是手,是理事无碍法界。一只手忽而成了天地,成了山川草木森罗万象,而森罗万象不出这只手,是事事无碍法界。”

可见一只手真是有声音的!日本禅师的概念是传自中国,中国禅师早就说过这种观念。

例如云岩禅师问道吾禅师说:“大悲菩萨用许多手眼做什么 ”道吾说:“如人夜半背手摸枕子。”云岩说:“我会也!”道吾:“汝作么生会 ”云岩说:“遍身是手眼!”道吾:“道太煞道,只道得八成。”云岩说:“师兄作么生 ”道吾说:“通身是手眼!”

通身是手眼,这才是禅的真意,那须仅止于只手之声

从前,长沙景岑禅师对弟子开示说:“尽十方世界是沙门一只眼,尽十方世界是沙门全身,尽十方世界是自己光明,尽十方世界在自己光明里,尽十方世界无一人不是自己。”这岂止是一只手的声音!十方世界根本就与自我没有分别。

一只手的存在是自然,一朵含笑花的开放也是自然,我们所眼见或不可见的世界,不都是自然的存在着吗

即使世界完全静默,有缘人也能听见静默的声音,这就是“只手之声”还有只手的色、香、味、触、法。在沉默的独处里,我们听见什么 在噪闹的转动里,我们没听见的又是什么呢

有的人在满山蝉声的树林中坐着,也听不到蝉声;有的人在哄闹的市集里走着,却听见了蝉声。

对于后者,他能在含笑花中看见饱满的喜悦,听见自己的只手之声;对于前者,即使全世界向他鼓掌,也是惘然,何况只是一朵花的含笑。

父亲的散文诗的歌词散文诗精选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诗歌诗歌朗诵爱国诗歌~~

散文诗精选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诗歌诗歌朗诵爱国诗歌

林清玄,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

【你的昵称】澈如水晶

【选题】名人写作故事

【个人体验】林清玄先生的文章语言优美,由浅入深,总是能从很小的事里发现人生智慧,在迷茫或者心情烦躁的时候读一读,让人静心和豁然开朗。

【最印象深刻】最开始接触林清玄先生的文章是读到一篇《清净之莲》。这篇文里他写了很多个生活中的小场景,又从这些小场景里进行思考。当时我读的时候很感叹,这些小场景实在是太普通,就时时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可是看到先生写的思考,和对这些小场景思考后做的总结:偶尔我们也是和别人相同的生活着,可是我们让自己的心平静如无波之湖,我们就能以明朗清澈的心情来照见这个无边的、复杂的世界,在一切的优美、败坏、清明、污浊之中找到智慧。如果我们是有智慧的人,一切烦恼都会带来觉悟,而一切小事都能使我们感知它的意义与价值。让我非常受益,开始重新审视身边的小事。我很喜欢他的文字,他的文章风格,还有他从身边点滴小事里道出的人生智慧。从此我就开始读他的书,听他的演讲,把他列为了自己非常喜欢的作家之一。

林清玄散文句子赏析

林清玄的散文一向以?清而不玄?,富含哲理,而深受我们喜爱,同时也深受命题人的重视。下面是我整理的林清玄散文句子赏析,供大家参阅,希望对你有帮助!

林清玄散文句子赏析

《百合花开》赏析

一株小小的野百合,演绎出一段美丽而又令人感动的故事。这就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心田上的百合花开》。一个小小的?心灵?,为了心中那个美好的愿望,竟是如此的执著和坚韧。它,的确不是一株野草。

偏僻遥远的山谷、高数千尺的断崖,预示了野百合追求美好愿望的道路必然艰难曲折。恶劣的生长环境,并没有消磨它作为花一棵百合的天性,虽然它刚诞生时长得跟其他野草一模一样。但一个坚定的念头在它的心中悄悄萌生:我要开花,我要以花作证。为此,它?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与自然环境顽强地抗争。

如果说与生长环境的抗争,只是野百合为实现美好心愿迈出的第一步的话,那么,野草的讥讽嘲笑、蜂蝶的鄙夷才是野百合面对的更严酷的考验。野百合是执著的,野百合更是智慧的。面对野草的嘲讽讥笑、蜂蝶的鄙夷劝导,野百合坚定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不事张扬的野百合,用自己的行动默默抗争,独行其道,终成?正果?:?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这花是信念的结晶,是心血的凝聚。野百合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正因为这美丽来之不易,所以当百合谷成为人们的?圣地?之时,每一朵野百合都能谨记第一朵百合的教导:?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文章通篇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层层衬托,塑造了一个充满灵性,大智大慧的野百合的形象。百合谷其实就是一个充满世事艰辛的大社会的缩影,野百合的遭遇何尝不具有人生奋斗的典型意义: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以花来证明?。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台湾文坛,林清玄这个土生土长的作家,以其乡土气息、传统情怀、民族意识以及他独树一帜的禅佛文化,成为台湾最为多产而且作品畅销的作家之一。林清玄多次提到影响他性格和写作风格的母亲。他说,小时候母亲曾告诫他,写东西要?有趣味的你要多写一点,与别人分享;辛酸的少写一点,留着自己晚上回房间里哭就行了。因为人生已经够艰辛了,人家来读你的文章,应该从你的作品里得到安慰,得到启发,得到提升?。而《心田上的百合花开》则巧妙地将趣味与辛酸结合起来,以趣味抒写辛酸,使人从中?得到安慰,得到启发,得到提升?。他认为人的富有即是人心灵中某些高贵物质的展现。野百合的形象,正是林清玄心中的?富人?的形象。林清玄就是企图用文学的语言,表达一些开启时空智慧的概念,表达一个人应该如何舍弃和实践,才能走上智慧的道路这一生活哲理。

在林清玄看来,人生的美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欲望、物质带来的美;第二个层次是文化、艺术、文明带来的美的满足。第三个层次是灵性、精神的美,这是最高境界的美。他信奉?尽心就是完美?,而野百合就是这样一个因?尽心?而近乎?完美?的形象,真正实现了?灵性、精神的美?。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所展现的正是林清玄追求的做人最高境界: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大其愿,坚其志,细其心,柔其气?的人生准则在野百合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小学语文如何做散文句子赏析

一、意境一致

散文贵在意境。散文中的?意?是指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必须有所寄托,或借境抒情,或托物言志,或因事明理。这些可寄托作者情思的景、物、事就是?境?。这就是环境与心境的统一,景和情的统一,意和境的统一。

小学语文的课文,有很多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文学作品。老师要抓住这些好文章予以分析,与学生一起领会文章中那幽深美好的意境。课本中描写大自然风光,歌颂祖国壮美河山的文章就很多。如,《桂林上水》中?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影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这些优美的文字画出了桂林山水的奇异美,将我们引入了一副神异的山水画中。

这时,我们指导学生要融入这美的意境之中,细细体会那美的语言,美的风光,美的山山水水,美的描写构思,从而使学生引发出一种阅读的情趣。此外,《海上日出》、《梅雨潭》等作品,也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写表现了祖国河山的美好壮丽,融情于物,情景交融,它们是具有很美的意境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的作品,教师不妨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深深体味其中的妙处,并融入学生的写作实践中去。

美的作品不但以深邃的意境见长,而且以精美的语言取胜。尤其散文,语言更是流畅生动,清丽怡人。或对偶排比,铺陈挥洒;或神驰万里,天上人间;或议论抒情,神情飞荡。教师要指导学生捕捉文章中进行这些描写的句子和词语,体会其中的感情,领会其中的妙处。

如:《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吃鱼骨、嚼草根献出生命的形象描写;英勇杀敌,拒不投降而跳悬崖的狼牙山五壮士的高大形象的刻画;为了战争胜利而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形象的描写;日理万机,积劳成疾的周感人的展现,都运用了准确入深的语言进行描写。教师找出关键词语,反复诵读。深入赏析,细细品味。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必须分析课文是如何用美好的意境和优美的语言去描写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要反复咏读课文,使学生产生激情,受到强烈的感染,激起情趣,产生强烈的审美愿望。在欣赏玩味中,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推敲、琢磨,把学生带进美的意境中去,从而感受自然之美,文学作品的意境之美,语言之美。

二、抓住线索

散文的基本特征是以情动人。所谓?形散?,是指内容散、章法散、笔法散;而?神不散?,则是说题旨鲜明,意蕴通达。不论内容怎样?散?,总有一条线索贯穿始终,不管结构笔法如何散,总有内在韵味、情趣笼罩着全篇,或清新、或隽永、或华美、或古朴,情趣虽异,归旨却为一。

抓文眼就是抓点,目的是以点带面。要抓准文眼,需?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把自己安置在?情动而辞发?的?点?上,引导学生顺着文路揣摩,循着笔意思索。

然而,单是抓住文眼,还是不够的,还要指导学生理清思路,切实把握行文脉络。比如:《匆匆》结构也十分单纯,十一个问句是情绪消涨的线索。问而不作答,飘忽而过,既显作品流畅感,也显出诗绪的跳跃性,使形象得以迅速展开。一般诗句为显示情绪的跳跃性,往往别于一般的语言句法结构,不顾语法的限制,省略一些句子成分。《匆匆》的问句,问而不答,而答意隐含之中,这既可启迪读者想象,引起深思,显出它的含蓄美,又合作者情绪的飞快流动,显出诗情跳荡的节奏美来。对于这篇美文,我们不是让学生停留在泛泛的附和几声?美?上,而是要求学生真正地潜心阅读,体味作者是怎样表现出美的?是句式的整齐铺排(如开头的排比句,给人一种音乐的节奏美);是修辞的新颖而贴切(日子如轻烟,如薄雾。。。。。。诗意的物象,让人触手可及);是叠词的运用(默默、伶伶俐俐。。。。。。情意的缠绵尽显其中)。在引导学生学习行文时,一方面要指点学生明了本文新颖、精巧、别具匠心的艺术构思,另一方面还要指点学生把握文章的明暗两条线索,即空间线索和感情线索。教学中只有紧紧抓住这两条线索,才能使学生分清层次,理清脉络,领会作者在委婉曲折的协警状物之中所蕴含的深邃的思想感情。

三、感受艺术

选入教材的散文多为构思巧妙、用笔神奇的丽篇佳作,其借外在之景,抒内心之情传神地状物,精巧地升华,造成情深意浓的美学胜景与极强的艺术魅力,往往使你沉醉在美的享受中。再加上其朴素而优美,自然而新奇,严谨而洒脱,通通俗而惊人的语言,触及你的灵机,拨动你的心弦,更使你流连忘返。教学中,引导学生精读细研,努力挖掘它的语言精华,掌握它的表现手法,是又一重要任务。

小学 作文 ,往往是不能有条理地组织材料,行文层次混乱,材料安排详略不当。如果教师在阅读教学,注意抓住散文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赏析散文精美严密的结构,理清线索,理解散文灵活自由而中心明确的特点,就会使学生在不断的散文阅读中,逐渐学会围绕中心组织材料进行写作。例如《鸟的天堂》一文,围绕中心组织材料就十分精妙。该文以时间为线索,先写第一天晚上没有见到鸟,只有大榕树,静静的,这是略写。而第二天早上看到的却是百鸟争鸣纷飞,极尽描写了鸟的羽毛之斑斓和鸟声之婉转,千姿百态,这是工笔,这样将情感推向了高潮,展现了提议?天堂?。该文一静一动,一详一略,一虚一实,互为映衬,张弛有度,形似散而神实聚,先为抑而后为扬。该文真是匠心独运,结构天然,悬念巧设,起伏跌宕。教师在教学时要抓住该文结构上的特色予以赏析,并指导学生在习作中,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经过筛选,确立一条红线,一个中心,组织材料写文章。只要教师引导得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心领神会,写出结构严密,浑然一体的好文章来。

四、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扩展和延续,是学生获取?精神粮食?的重要途径。阅读各种课外读物,可以开拓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得发于课内,受益于课外?正是这个道理。在课外阅读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欣赏分析的习惯,聪文章的结构,剪裁的方法,到语言的运用,多种表达手法的运用等,感受文章所表达的美的境界。例如,我们在教课文《桂林山水》时,可以在课外指导学生阅读贺敬之诗歌《桂林山水歌》:?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啊,桂林的山来丽江的水??祖国的笑容这样美。?通过课内和课外的对比阅读,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领会那种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给人一种?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溢于海?的艺术感受,这样既增添了对桂林山水的飘渺感,又增添了作品的情趣,更利于提高学生的品读能力。

求林清玄散文集佳句赏析

沉水香 林清玄
朋友从印度回来,送给我一块沉香木,外形如陡峭的山,颜色黑得像黑釉.有
一种极素朴悠远的香,连绵不绝地从沉水香中渗出,飘流在空气里.
最特别的是,那沉香木非常沉重,远非一般的木石可比.
朋友说:“这是最上等的乌沉香,由于它的心很坚实,丢到水中会沉到水底,
所以也叫沉水香.而且,它的香味是不断从内部散出来,永远也不会消失,这一块
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还是和它从前在森林里时一样的香呀!”
沉香能够供佛、能够静心、能够去除秽气,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沉香作为佛
法的象征,需要更深的感受,像有着坚实的心,像永远散放木质的芬芳,像沉定的
心情,谦虚如同在水底一样.
沉香最动人的部分,是它的“沉”,有沉静内敛的品质;也在它的“香”,一
旦成就,永不散失.
沉香不只是木头吧!也是一种启示,启示我们在浮动的、浮华的人世中,也要
在内在保持着深沉的、永远不变的芳香.
浮世是水,俗木随欲望水波流荡,无所定止.
沉香是定石,在水中一样沉静,一样的香.
一个人内心如果有了沉香,便能不畏惧浮世.
点评:
这是一篇,如文章题目一样,有着内敛却飘逸着从远古书斋中才散发着的幽香的文字.

淡淡,轻轻,在不经意间,缕缕香气拂面而来,便沉静在其中,不能自拔.

寻香而凝视,才若从峰峦叠嶂,从浓云迷雾中,发现着了让心灵为之一振的深谷幽兰.淡雅而清新的容貌,谦和而温润的身姿,风中飘渺着的馨香,由不得让人放下一切的尘俗杂念,生活锱铢,而随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此种境界,已距离我们太遥远,太遥远,不是我们有意远离,而是时事环境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脱离了这样的轨迹,不得已而已.
《立刻完成的灵药》
—— 生命的一切成长,都需要时间。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的性子很急,对任何事情都不愿意等待。由于他的位高权重,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能达成愿望。
有一天,王后生了一个女儿,整日整夜的啼哭,使国王感到心烦。他看着因哭泣而脸皱成一团的公主,心里想着:“如果我的公主能立刻长大就好了,我就可以看见她亭亭玉立美丽的样子。”
虽然在理智上他知道没有人能立刻长大,但是在情感上却非常着急,一想到要看到美丽的女儿还要经过那么漫长的时间,他更是急得难以安寝。
国王心里想:“以我的权势和财富,加上国中人才济济,难道真的找不到使公主立刻长大的方法吗?如果连这样的方法都找不到,我做国王有什么意思?养一群大臣又有何用呢?”
他一想到,就立刻下令,召集所有的大臣到宫里来,当众宣布:“各位都是国中处理大事的智者,我很希望各位帮我想一个方法,让初生的公主立刻长大,不知道哪一位可以想出方法?”
大臣们面面相看,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只好据实以告:“大王!我们虽然处理过许多国家大事,却从来没有听过能使婴儿立刻长大的方法呀!”
国王听了非常生气:“都是一群饭桶,以我们全国的力量,难道找不到一个使孩子立刻长大的方法吗?你们连使小孩长大的小小方法都不知道,还能处理什么重大的国事呢?限你们今天晚上就给我想出一个让婴儿立刻长大的方法,否则不准走出皇宫一步。”
大臣们个个吓得面色如土、噤若寒蝉,一句话也不敢说。其中一位年长的大臣站出来说:“大王!在我国有一位最高明的医生,说不定他有立刻长大的灵药。”
国王立刻派人火速把名医请来,问名医说:“你是我国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不知你有没有使公主立刻长大的灵药?”
“大王!这......”名医陷入了沉思。
国王着急地说:“只要你能使公主立刻长大,有任何困难,你尽管说!”
“大王!使公主立刻长大并没有什么困难。我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这样的灵药,只要给公主服用,立刻就会长大,只是往返费时,要走很久的时间才会抵达。”名医平和的说。
国王一听,眼睛发亮,急切地问:“那么,要走多久的时间呢?”
名医说:“至少要十二年的时间,而且那种灵药要新鲜的时候吃才有效,所以我一定要带公主前往,摘下来立刻给公主服用,公主就会立刻长大了。”
国王欣喜若狂:”太好了!太好了!只要能让公主立刻长大,就算采灵药需要走十二年的时间也值得的。”
名医于是把公主带走了。
从此,国王每天都在担心,不知道十二年后公主有没有吃到遥远东方的那种灵药。有一天正在担心时,忽然听到禀报:公主和名医回来了。
当名医走进来的时候,身边跟着青春美丽、亭亭玉立的公主,国王看了欢喜不已:公主真的吃到立刻长大的灵药了。
他立刻召集群臣,公开宣布:“这果然是我国第一名医,既知道灵药在哪,又千里迢迢带公主去吃灵药、公主确实是立刻长大了。名医真是名不虚传!”
在我年少的时候,也曾经像国王一样,希望这个世界有一种万灵丹,让我们选择人生里自己喜欢的部分。
我曾经梦想,吃了一颗万灵丹,一睡醒来,已经度过了烦人的升学与考试,从最好的大学毕业。
也曾经梦想,不必经过长途的追寻、饱受情爱的挫折,吃了一颗万灵丹,张开眼睛,已经有了这个世界上最相知相契的伴侣。
更曾经梦想,远离一切成长的痛苦、远离一切努力的奋斗、远离一切悲伤的眼泪,当我服了那立刻完成的灵药,人生已经美满,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很可惜这个世界上没有这样的灵药,于是,在短暂的梦想之后,我依然坐地孤灯下读书写作。在情感的追寻中,我默默承受被抛弃与背叛的痛苦。在生命成长的过程里、我也常常流下悲伤的眼泪。
经过编织美梦的少年时代,我逐渐知悉了生命并没有结局,每一个结局只是一个新过程的开始罢了,美好的过程可能带来惨痛的结局,痛苦的过程也可能带来幸福的结局。当然,过程平顺而结局圆满,是最理想的,但一时圆满不代表永远美满,只是走向一个新的起点。
我们的人生不是问答题,有时问不在答里,有时答不在问里;有的问题没有答案,有的答案远在问题之外。
我们的情感不是是非题,没有绝对的是非,因为每一个情感都是不相同、不能类比的;每一段情感都是对错交缠的,在失败的情感中,没有赢家。
可叹的是,这些对过程更深刻的认识,对人生更深密的思维,都是到饱经挫折的中年才慢慢理清的。
在我生命最困苦的时刻,也曾寻找过万灵丹,向天求告:“请给我一贴灵药吧!”我曾乞灵于宗教,探寻生命的终极安顿之方;也曾炼丹于文艺,追求情爱的平息烦恼之法。
经过了差不多十年,我才发现“灵药并不在远方”,也就是正视每一个眼前的生活历程、努力的活在当下,对这一阶段的人生与情感用心珍惜。
由于对眼前、对当下的珍惜用心,才能不怨恨过去,不怀忱未来。才能在每一个过程当中努力承担,以最大的心意来生活。
在人生的历程,我不着急,我不急着看见每一回的结局,我只要在每一个过程,慢慢慢慢的长大。
在被造谣时,我不着急,因为我有自知之明。
在被误解时,我不着急,因为我有自觉之道。
在被毁谤时,我不着急,因为我有自爱之方。
在被打击时,我不着急,因为我有自愉之法。
那是因为我深深的相信:生命的一切成长,都需要时间。
欣然有这样的如“沉水香”一样的人,说着“沉水香”一样的话,送达了“沉水香”一样的心之物语,让我们,哪怕是一瞬感受到了“沉水香”一样的纯净世界,足矣. 收起

因为儿时的不懂事、贪玩。
外加上自己本来身体就不好,患有
血友病,一旦摔伤碰伤流血是
很难止住的,导致现在腿脚不方便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86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