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乐与独醒
林清玄
人生的朋友大致可以分成四种类型,一种是在欢乐的时候不会想到我们,只在痛苦无助的时候才来找我们分担,这样的朋友往往也最不能分担别人的痛苦,只愿别人都带给欢乐。他把痛苦都倾泻给别人,自己却很快的忘掉。
一种是他只在快乐的时候才找朋友,却把痛苦独自埋藏在内心,这样的朋友通常能善解别人的痛苦,当我们丢掉痛苦时,他却接住它。
一种是不管在什么时刻什么心情都需要别人共享,认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独悲哀不如众悲哀,恋爱时急着向全世界的朋友宣告,失恋的时候也要立即告诸亲友。他永远有同行者,但他也很好奇好事,总希望朋友像他一样,把一切最私密的事对他倾诉。
还有一种朋友,他不会特别与人亲近,他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独自快乐、独自清醒,他胸怀广大、思虑细腻,口示优越,带着一些无法测知的神秘,他们做朋友最大的益处是善天聆听,像大海一样可以容受别人欢乐或苦痛的泻注,但自己不动不摇,由于他知道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对别人的快乐鼓励,对苦痛促出援手。
用水来做比喻,第一种是河流型,他们把一切自己制造的垃圾都流向大海;第二种是池塘型,他们善于收藏别人和自己的苦痛;第三种是波浪型,他们总是一波一波找上岸来,永远没有静止的时候;第四种是大海型,他们接纳百川,但不失自我。
当然,把朋友做这样的划分清不是绝对的,因为朋友有千百种面目,这只是大致的类型罢了。 我们到底要交什么样的朋友 或者说。我们希望自己变成什么样的朋友
卡莱尔.纪伯伦在《友谊》里有这样的两段对话:“你的朋友是来回应你的需要的,他是你的田园,你以爱心播种,以感恩的心收成,他是你的餐桌和壁灯,因为你饥饿时去找他,又为求安宁寻他。”“把你最好的给你的朋友,如果他一定要知道你的低潮,也让他知道你的高潮吧!如果只是为了消磨时间才找你的朋友,又有什么意思呢 找他共享生命吧!因为他满足你的需要,而不是填满你的空虚,让友谊的甜蜜中有欢笑和分享吧!因为心灵在琐事的露珠中,找到了它的清晨而变得清爽”。
在农业社会时代,友谊是单纯的,因为其中比较少有利害关系;在少年时代,友谊也是纯粹的,因为多的是心灵与精神的联系,很少有欲望的纠葛;工业社会的中年人,友谊常成为复杂的纠缠,朋友一词也浮滥了,我们很难和一个人在海岸散步,互相倾听心灵;难得和一个人在茶屋里,谈一些纯粹的事物了,朋友成为群体一般,要在啤酒屋里大杯灌酒;在饭店里大口吃肉一起吆喝;甚至在卡拉OK这种黑暗的地方,寻唱着浮滥的心声。
从前,我们在有友谊的地方得到心的明净、得到抚慰与关怀、得到智慧与安宁。现在有许多时候,朋友反而使我们混浊、冷漠、失落、愚痴,与不安。现代人都成为“河流型”、“池塘型”、“波浪型”的格局,要找有大海胸襟的人就很少了。
在现代社会,独乐与独醒就变得十分很重要,所谓“独乐”是一个人独处时也能欢喜,有心灵与生命的充实,就是一下午静静地坐着,也能安然;所谓“独醒”是不为众乐所迷惑,众人都认为应该过的生活方式,往往不一定适合我们,那么,何不独自醒着呢
只有我们能独乐独醒,我们才能成为大海型的人,在河流冲来的时候、在池塘满水的时候、在波浪推过的时候,我们都能包容,并且不损及自身的清净。纪伯伦如是说: “你和朋友分手时,不要悲伤,因为你最爱的那些美质,他离开你时,你会觉得更明显,就好像爬山的人在平地上遥望高山,那山显得更清晰。”
父亲的散文诗的歌词散文诗精选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诗歌诗歌朗诵爱国诗歌~~
父亲的散文诗的歌词散文诗精选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诗歌诗歌朗诵爱国诗歌
从你呱呱落地,就开始攥着笔在人生白纸上书写“人”字,每一顿笔,每一勾画,无不决定着你的人生形态。一撇一捺,看似简单的两个笔画,却掌握着整个“人”的构造。
大千世界,鱼目混杂,有撇不开的诱惑,又有多少人能捺得住寂寞,守住心中的想法,将“人”演绎到最美。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为了捺住他身心的洁白,撇开浊世的污秽,毅然投向汨罗江,望滔滔江水能洗涤世俗的尘埃,留下他一腔的爱国热情。
相比于屈原的决然投江,司马迁的隐忍苟活,又何尝不是撇开世俗的谩骂与误解,只为捺住心底对文传后世的渴望。“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他尽管择生与世俗同浮沉,但他心中的志向却没有被喧嚣所湮没,这种坚守是何其痛苦,又多么值得人钦佩。
撇与捺是相辅相成的。当屈原撇开了世俗的污浊,失去的是生命,捺住的是《离骚》的流芳百世;当司马迁撇开了自身的尊严以及对先代和子孙的歉愧,失去的是世人的理解,捺住的是《史记》的千古颂传。得与失,无人能知晓其理,更无法计较其得益。若撇不开人生的诱惑,也就自然捺不住超然物外、宁静致远的洒脱,这个中得失,恐怕只有当事者才能体味吧。
豪宅、名包、官位、高薪……这些权力与金钱的代名词,是多数人撇不开的诱惑。可能有人会笑你庸俗,可能有人会说你轻浮,但你也许会回一句:“现实面前,不随波逐流,就很有可能会被大浪冲走。”其实撇不撇的开,全靠个人意志。“人的一生,说穿了就是相对世界追逐与欢变的历程。”林清玄敢于撇下功名,只愿得一世清欢,随着时事的更替,尚能在现实的长流中捺住心中的那片柔软。拥有太多,反而会成为成功道路上的羁绊,何不撇开,感受粗茶淡饭的清香?
人既然活在这世上,总要坚守住一些东西,也不枉来这一遭。小时候有很多梦想,想当科学家、艺术家、飞行员;长大后,发现这些理想很不现实,只想做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其实科学家也好,老师也好,表面上梦想一直随着时间而改变,但实际上我只想守住一份对未来的向往,憧憬一份简单充实的生活。有一部分人坚守住梦想,最后成功了;有部分人一直守着心中的梦想,临死也尚未达成……不管成败,只要你坚持过,你就走在追梦的路上。
但有些人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撇开家庭事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逐梦,这是非常不理智的。捺住了你对梦想的追求,满足了内心的坚守,但同时又失去了什么?家庭、事业,甚至青春?所以光想捺住,就撇去一切的人和物,“人”字自然会偏离它原来的形态。
人生不可能重来,当你动笔的那一刻,就该意识到不管“人”字有没有达到至善至美,乃至中途出现差错,都不可能删改重来。
一撇一捺,无需一气呵成,但求细致入微,收放自如,方能成就完美的“人”。
高二:钟璐珍
点评 :本文语句通顺,句意流畅,简明扼要、言简意赅,言至意达、精炼有力。例证丰富,选材得当,描述详略得当,较具说服力。据充分有力,分析透彻合理,哲理性较强。
总体来说,文章写得不错,立意深远,思想深刻,充满正能量,读来使人警醒,希望作者再接再厉,争取写出更好的文章,加油!
点评老师 :金冬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85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生活有苦有累,不如微笑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