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参加工作那年,初秋,厂里组织去旅游。有一天我在下班前鼓足勇气走进车间主任的办公室,代表一同分配到车间的几个新人去问“主任,去南京旅游有我们的份儿吧 ”主任那天心情大概不错,笑着问我“你想去吧 !”我一听就知道有门儿,说“想啊!”
把办公室的几个人都给逗笑了。
刚刚踏上社会,作为一个新人,对工厂一点贡献还没有,就能有和老职工一起去旅游的机会,我立刻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
那是我第一次到南京。清楚地记得在雨花台,有个同车间的女工不屑地撇着嘴评论:南京有什么好的 !俺看一点也不好,还不如咱西郊大棚底。
西郊大棚底是当年的服装批发市场,她大概是去逛了新街口,没有买到如意的商品,因此作了对比。
那时我刚好看到王朔的一篇小说,里面有句话我很喜欢,就抄在了笔记本上。那句话就是“草地开满鲜花,可牛群到那里看到的只是饲料。”
我觉得自己是深刻懂得了这句话的。所以,去往任何一个陌生的地方,都会努力发现别处种种的好,唯恐自己作了那头只看到饲料的“牛”。其实我看一个陌生人也往往会这样,努力看人家的好,只是我这种性格使然,平日里表现得比较严肃显得苛责,大概使得人以为我不够宽容罢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因为更懂得接受,所以处处会发现周围的可爱景物、事物和人物。
有次去济南出差,公司9点上班,我6点多起来,临时决定去看一下黑虎泉,在公交车上听到一个大妈跟同行的人说她到五龙潭。我一想,这么多年我无数次路过五龙潭,却从来没有进去过,于是跟在大妈后面下了车,花5块钱买门票进得公园,拍了很多照片。绕五龙潭一圈出来,吃了早餐赶上班还来得及。第二天又乘公交去了黑虎泉。
很多人看我微信,大概觉得我天天在玩,我也唯恐给人的印象是因“嬉”而不能“业精于勤”。其实碎片化的时间顺便玩一下发发微信而已。只是觉得“把每一次的出差都当成旅游,工作的乐趣会增加了不少。”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一种境界。我乃俗人,只知“草地开满鲜花”是一种对待事物的积极心态。去年的一天,我们去近处游玩,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同行的人抱怨说太倒霉了太遗憾了,我安慰自己雨中也有别样的风景。“我们不能改变天气,却能改变心情”不是一句空话,与“看到鲜花”的道理相通。
微信上曾看到有个帖子,美国一户人家失了大火,眼看救火无望,一家人笑着在家前合了个影。一联想,觉得这简直是看到鲜花的最高境界了。
看到“鲜花”,是在失败和挫折中“吃一堑”,是在经验和教训中“长一智”;看到“鲜花”,是在负面的情绪如伤心沮丧失望甚至愤怒中,看到背后的真相和价值;看到“鲜花”,是于平凡平淡的日子里感受小小的快乐,是把白开水喝出甜蜜的滋味,是在活着的每一个呼吸里感恩……
活着。
并在每个当下,看到风景,看到鲜花。
选择悲伤不如微笑(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84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面试时如何做“自我介绍”
下一篇: 走时比来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