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李秀成握百万大军百万家产为何失败

苍耳子 2023-07-26 05:20:58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俘后曾对曾国藩说:“昨夜深惠厚情,死而足愿,欢乐归阴。”两手空空地走向人生终点,昔日赫赫威风的百万大军统帅与百万家财富豪,最终也只落得财空、兵空、命丧,这大约是他当初绝没有料到的。

忠王财宝知多少

李秀成在广西加入太平军时只是一名兵,随军到天京。到1856年天京事变时虽然升为中级官衔的地官副丞相,但太平天国前期严禁官兵私藏金银珠宝,所以他在前期不会聚敛私财。从天京事变到1860年占领苏州以前,李秀成驻军在安徽相城、江苏浦口一带贫困的地方,行军战斗频繁,所辖的兵员不多,虽然他此时已被封侯、封王,但私财也不会聚敛很多。直到占领苏州后,李秀成的私财才急剧地膨胀起来。

英国翻译兼代理宁波领事富礼赐,于李秀成占领苏州10个月后到天京访问,从1861年3月至9月在天京住过半年,并在忠王府住过,与李秀成见过面。离开天京以后,他发表了《天京游记》(《太平天国》Ⅵ),比较客观翔实地记述了他在天京的见闻。如受忠王兄弟李明成招待宴会的情景:“盘子是瓷制的,共九个,形如花瓣,彼此配合而成为一个玫瑰花形……席上筷子、叉、调羹均用银制,刀子为英国制品,酒杯为银质镶金的。”他还在李明成的带领下参观忠王府内的宝藏,他在《天京游记》中记录了这次奇遇:“他把忠王所藏的许多珍奇的东西给我看。除了天王之外,只有忠王有一顶真金的王冠,以余观之,此真极美珍品也。冠身为极薄金片,镂成虎形,虎身及虎尾几可绕冠前冠后,两旁各有一小禽,当中则有凤凰屹立冠顶。冠之上下前后复镶以珠宝。余曾戴之头上,其重约三磅。忠王又有一金如意,上面嵌有许多宝玉及珍珠……各室内置有雕琢甚工的玉器及古铜器多件。吾友──王弟所自用之文具均有大价值,砚是玉制的,盛水的盂是由红石雕成的,笔是金制的,笔架乃是一块大红珊瑚,装在银座上,水晶和玉的押纸具多具,四散放在桌上。桌上又置有七个时钟,时间都不一致。凡各器物可用银质者皆用银制,刀鞘是银的,伞柄是银的,鞭子、扇子的柄均是银的,而王弟之手上则金镯银镯累累也。”

另外,李秀成的不动产也尤其可观。他在天京有两座忠王府。与天京新忠王府兴建的同时,在苏州又另建一座远远超过天京忠王府的豪华忠王府。苏州沦陷后,李鸿章进驻这座忠王府时竟惊叹为“琼楼玉宇,曲栏洞房,真如神仙窟宅”。这些王府内究竟贮存着多少珍宝金银,谁也无法计算得清楚,但从英国人富礼赐参观天京旧忠王府宝库时所见到的无价之宝,再从曾国荃揭露李鸿章从苏州忠王府论斤卖锡器一次卖了20多万斤,就可以看到李秀成宝藏的丰富,说其拥有“百万家财”实非虚估。

靠私兵聚敛掠夺私财

李秀成占领苏州以后发了大财,而掳聚这些财物主要是靠他手下的兵丁掠取豪夺,因此除了自己占有外,还要拿出一部分财物用以养兵。李秀成拥有的兵力在占领苏州以前不会超过万人,如他被俘后在为曾国藩写供状(即《自述》)中说,他在进苏州两个半月前,从天京奇袭杭州时,兵力只有六七千之众。从杭州返回天京到苏州时,“自李文炳、何信义献城而降,我即引兵入城,收得其部众五六万人”。兵力增加了七八倍。随即利用苏州地区的财富继续招兵,数量更大。半年后他到江西湖北招兵,临行前点派苏州留守部队交给部将陈坤书时已有十万之众,李秀成自己也要带几万人,合计他在苏州已有一二十万人。其后1861年6月在湖北将“来降之人招齐,大概三十万之数”。同年8月他从湖北撤退到江西河口时,遇见一支从广西脱离翼王石达开回归天朝的百战精兵,又收“得其二十余万”。以上一年时间,他在苏州、湖北、江西三地即扩军七十余万人,其后当然还会继续招兵。所以四年后李秀成被俘写“自述”时自言他“部辖百余万众”,这当是真实的。

这百余万大军汇集在苏、浙狭窄地区,军费浩大,可想而知。而军费来源只能向百姓加征赋税、掠取财物。这些财物除一部分用以养兵外,大量的还是用来兴建李秀成的新王府、新官舍,供他个人敛聚私财,挥霍享受。甚至连兴建王府官舍的工役也来自军工。

不听军令拥兵自重

李秀成从进入苏州以后,就拒不服从天朝的军令,开始拥兵自重。本来太平天国为争取列强中立,始终执行“东守西攻北伐”的战略,未曾向上海进军。1860年6月太平军占领苏州以后,李秀成为谋求上海的关税,不顾天王所颁到苏州为止的诏令,贸然进军上海,从而招致了列强以保护租界为借口而发动的武装干涉。后来遵王赖文光在他写的《赖文光自述》中指责李秀成说:“……忠王李秀成者,不知君命而妄攻上海,不唯攻之不克,且失外国和约之大义,败国亡家皆由此举。”

李秀成把百万大军视为私有,不许任何人调动。他在《自述》中直率地向曾国藩表白:“我在天朝时用文盖印者,无我亲书密号,其将不从。”提到天朝为统一军权所作的军事改革,他说:“营称天营,兵称御林兵,那时人人遵称,独我与李世贤不服。”对天王调他赴援天京上游门户的几次严诏,李秀成再三抗拒不肯遵行,还自鸣得意地说他“管主从与不从”、“主本不从,我强行而止”。

太平天国后期的战略重点,是迎战从上游大举攻扑安庆威胁天京的曾国藩湘军,对此天朝曾有五次具体的战略部署,都因李秀成的逆命而流产。

到了天京完全陷入包围,李秀成才惊恐起来,赶紧调动兵力救援天京。以前天京曾经有两次解围战,但那两次(1856、1860年)反包围战都有陈玉成参加指挥,得以取得消灭敌军为天京解围的大胜。这一次救援天京之战,由于失去了陈玉成的组织指挥,李秀成虽然在曾国荃的湘军刚到天京三个月,立足未稳并且疫病流行的情况下,率领60万大军投入战斗,但大战45天后,终未能赶走仅有2万人的湘军。此时太平军已军心涣散,诸王以衣单缺粮为借口纷纷离散,解围战以失败告终。

李秀成未能解天京之围,两个月后他又率领20多万大军渡江“扫北”,希图收复皖北失去的地方,但到六安而兵败退回时,兵员已损失了百分之八九十,想远离帝国主义洋枪队而从沿海转到内地的梦想也落了空。到这时,李秀成才看到迷恋苏浙坐视陈玉成苦战皖北而不救援的错误,他的百万大军已经分崩离析各奔前程去了。

“民间历史故事”“鱼羊趣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大唐兴亡三百年大全集(套装全7册)

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解析版 批注点评24史全集红色经典正版图书籍

易中天中华史全套18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正版王安石变法魏晋风度

史记 文白对照司马迁全本全译史记故事中国通史历史故事书知识书

180包邮-正版大秦帝国全套全6部11卷

问: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主观原因: 一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虽然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但在当时,是空想,根本不可能实现;太平天国运动轰轰烈烈,但中国依然是封建社会。
二是战略上的失误。例如,金田起义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徘徊在紫荆山周围,缺乏进取;起义之后,没有尽一切可能争取知识分子,不能把反孔和争取知识分子统一起来;定都天京后,孤军北伐。
客观原因:中外联合政府联合绞杀。这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1861年,慈禧太后授权曾国藩统辖苏,浙,皖,赣四省军务。这样,对付太平军的前线清军,全部归曾国藩统一指挥。曾国藩派曾国荃率领湘军主力,仅供天津;派李鸿章率领淮军伙同英国人戈登指挥的“常胜军”,进攻苏州,常州:派左宗棠率领湘军的一部,进攻浙江。英法侵略者均值中外混合的反动武装,协助左宗棠。
此外,天国法令相当森严,刑律残酷,凡犯天条者,一律处死刑,违背了当初革命救世和人道宗旨。
总之,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但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

太平天国只所以会失败,有以下几个原因
1、拜上帝教的思想,不合当时的主流思想。
洪秀全的反孔子,反儒家思想,在当时的上流社会支持者不多,得不到知识分子的支持,大平天国就没有人才。
2、领导者的问题。
现在很多人都以为太平天国是洪秀全一手建立,其实不是,洪秀全在当时,是精神领袖,真正到处宣扬拜上帝教,最后发动金田起义,其实是冯云山。冯云山才是真正的太平天国领导者,握有实权。可惜冯云山中炮而逝。洪秀全本来只是一介书生,没有领导能力,也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
3、领导层内斗。
洪秀全因为一开始,就只是精神上的领袖,完全依靠冯云山,冯云山是洪秀全的表弟,非常有领导能力,威信。但是冯云山死后。洪秀全本人在威信和能力上没办法控制东王杨秀清,于是把妹妹嫁给西王,借西王来制约杨秀清,可是西王不久也战死。杨秀清权力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过分,不把洪秀全看在眼里,甚至把洪秀全当只知吃喝玩乐的草包看待。北王韦昌辉一直野心勃勃,洪秀全利用了韦昌辉和杨秀清的矛盾,下令让韦昌辉和翼王石达开,燕王秦日纲诛杀杨秀清。石达开有意躲避,韦昌辉和秦日纲杀死了东王府10000多人,又把石达开留在天京的家人全都杀死。两个人因为杀人太多,所以也不得人心,洪秀全又让秦日纲诛杀了韦昌辉。最后又处死秦日纲。请石达开回天京辅政,但是洪秀全不信任石达开,通过多次的屠杀,太平天国的高级将领几乎全部死去。洪秀全得到了权力,但也因此,太平天国元气大伤。石达开因为洪秀全封自己的两个草包哥哥为王,参与政事而不满,带兵20多万人马出走。
4、偏师北伐,战略错误。太平天国,打下南京时,就应该继续向北进发,但是杨秀清,洪秀全,不像冯云山,他们没有什么革命精神,也没有什么大的理想,只想着享福。所以只派一小部分军队北伐,结果,痛失罗凤祥等猛将,加上最后救援北伐军,也浪费了很多军队。
5、洪秀全对手下不信任。
因为前期被杨秀清一压迫,加上一系列的内斗,洪秀全不敢相信别人。因为不信任石达开,石达开愤而出走,后期,又让陈玉成和李秀成相互节制,陈玉成被俘杀害后,为了节制李秀成的势力,洪秀全不停的封王,最后一共封了2700多个王。
6、拒绝放弃天京,和李秀成北伐。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对陈玉成远比李秀成信任,把所有的重要据点都给了陈玉成,可是陈玉成后来战死,武昌,九江,安庆,等军事重要据点都失陷。李秀成取得江苏和浙江的地盘后,有心想经营。天京已经非常危险,洪秀全下令李秀成回兵救天京,李秀成由于往来时间长,延误战机,加上封王多,很多王不听李秀成号令。多次的回兵救援也没打退清军。到了最后一次,洪秀全再次下令李秀成带兵回天京,李自知,天京陷落在际了,手下也多数叫李秀成别去救洪秀全。但是李秀成仍然带了1万人回天京,由于知道回天京等于送死,李秀成没有要求手下所有将领一起回天京,洪秀全知道李秀成只带1万人回来,很不高兴,李秀成做最后的努力,劝洪秀全离开 天京,和他一起北上,洪秀全拒绝。最后失得太平天国灭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81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