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五国联军共同讨伐秦国,函谷关之战齐国为什么不参加?

健康管理师 2023-07-26 05:16:55

在战国历史上,齐国和魏国一样,都有属于自己的辉煌时期,但是最后还是秦国统一了天下,创造了之后的王朝。当时的秦国逐渐的发展,日渐强大,于是秦国从战略防守转为战略进攻,秦国被各国认为是个严重的威胁。

于是,在魏相公孙衍的推动之下,公元前318年,周慎靓王三年,当时的赵国、楚国、魏国、韩国、燕国等五国联军,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北)联合起来攻打秦国,公孙衍还联系了义渠国,想让他们配合联军行动,在后方攻击秦国,不想秦国送给义渠国“文绣千匹,好女百人”,有效缓解了义渠带来的危险,随后发兵,在函谷关迎战诸国。

这场战役被称作函谷关之战,而函谷关之战,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说法。那么这样一场五国联军共同讨伐秦国的战役,为什么齐国没有参与进来呢

函谷关之战

虽然是五国联军,但是每个军队的联军因各有所图,没有办法统一。比如,楚国和燕国两国暂时受秦威胁不大,所以态度消极。但是魏、赵、韩三国就不一样了,他们收到了秦国相当大的威胁,因此这三个国家十分卖力地与秦国对抗,可以说真正与秦军交战的只有这三个国家。五国联军在和秦国交战后,战败,于是五国联军便开始向东撤退,撤退到了修鱼(今河南原阳西南)。

同年,义渠的国王认为虽然当时秦国送来了丰厚的礼物,但是秦国的强大终究是对自己不利,送礼是暂时的策略,开始后悔了,便出兵袭击秦国李帛。这时候的秦国军队并没有做好准备,惨败,但是这一战役没有影响最后的结果,公元前317年,也就是四年之后,秦国派樗里疾出关迎战联军,在修鱼这个地方大败联军,反击韩、赵、魏三国联军,斩杀了主力韩军 8.2 万余人,尸骨堆积如山,于是五国联军再次撤退,退到了观泽(今河南清丰南),但是秦国军队死咬着不放,追了上来,追到了观泽再此败败了韩军,并且俘虏了韩国的将领申差,这件事让诸国大为震惊。

齐国不参与五国联军

首先,要知道齐国在当时已经是春秋五霸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齐国已经非常的强大,自然是不会惧怕的秦国,所以也就没有参加五国联军的战争了。齐国的受封历史,十分的悠久,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因为姜太公姜子牙被封于齐地,所以得名为齐国。

再者,齐国在看到五国联军攻打秦国的时候,没有出手,因为齐国与秦国一直有着秦晋之好,双方是姻亲关系,秦国和齐国结盟,有着秦女远嫁齐国,成为齐闵王嫔妃等做法,且在两国之间无深仇大恨,齐国不受秦国的威胁,所以不出兵。

战国中后期,齐国没有与秦国发生过正面的冲突,也没有真正地阻止过秦国的东进,秦国也没有直接对齐国发动过战争,并且还将齐国作为最为重要的盟友,给了它不少的好处,可以看出两国关系十分的密切,同时因为秦国知道齐国对自己的重要性,平日中经常是好礼相送。因为秦国和齐国的交好是破除山东六国合纵的关键,也能够保障,秦国外部发展环境稳定。

最后,齐国与秦国之间的距离相距遥远,齐国出兵帮忙五国攻打秦国,需要翻山越岭,经过其他国家的领地,对于齐国的军队十分的损耗,需要花费齐国很大的经费,可以说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齐国所以才没有去攻打秦国,明显摆着,与自己无关又不想参与的态度。

所以齐国采取的态度是对付自己身边的宋国,因为这时候的宋国已经逐渐的发展壮大了,齐国害怕宋国会变成自己身边的威胁,于是参与了攻打宋国的战争。宋国在当时攻打过周围其他的国家,这些战争也让宋国国内产生了不和谐的声音,发生了矛盾,所以齐国这时候攻打宋国可以说是时机得当。宋国在当时的商业政治以及经济发展,十分惊人,因为宋国国土领地大,非常的富庶,是在齐国嘴边的一块肥肉,齐国不会放着在嘴边肥肉不打,却攻打吃力不讨好的秦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的奠基时代,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但也存在着各种纷争,灭国吞地的状态。总之,兵无强弱,关键在于掌权者。

“民间历史故事”“鱼羊趣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大唐兴亡三百年大全集(套装全7册)

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解析版 批注点评24史全集红色经典正版图书籍

易中天中华史全套18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正版王安石变法魏晋风度

史记 文白对照司马迁全本全译史记故事中国通史历史故事书知识书

180包邮-正版大秦帝国全套全6部11卷

秦国歼灭五国的时候,齐国为何不支援五国,导致自己最后没人帮忙呢?

大家都知道齐国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他处在最东边,所以离秦国是最远的。在战国时期齐国有这么一个极大的便利条件,所以和其他国家不同,齐国在开始的时候几乎没有受过秦国的侵略。而且齐国作为春秋时期的老牌强国,实力相当的强大,所以齐国的心态一直非常的狂傲,甚至和秦国一起自称为东西二帝。

不过齐国也不是没有遭过灾,主要是因为齐湣王时代,齐湣王先是自称东帝,大大超过了齐国应有的礼制,接着又乘着燕国大乱侵略燕国,事实上等于犯了众怒。因为当时秦国虽然侵略各国,还没有灭亡哪个国家。然后燕国复国之后,在其他几个国家的支持下,组成多国联军,把齐国打得落花流水,几乎亡国。如果不是因为后来继位的燕王中了反间计,结果恐怕早就灭亡了。不过齐国虽然得以恢复,但是自那一战之后齐国就开始衰落下去了,早已经没有以前的那种兴盛气象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齐国还是当时大国之一,烂船也有三斤钉,所以在复国之后,只要不再犯之前齐湣王所犯的那种错误的话,安危本身是不存在什么问题的。毕竟战国时期各大国之间的矛盾重重,只要不出现那些多国联军来攻打齐国的情况出现,齐国应该完全有能力自保。秦国后来实力强大了起来之后,就开始对付东方的几个大国。齐国处在最东面,对其他几个国家也不怎么支援,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被灭亡,不过到了秦始皇时代,秦国的实力已经空前强大,齐国支不支援,事实上对整个局势没有什么影响。

齐国当时估计也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因为他一旦支援那些国家,到时候秦国就会迁怒于齐国,本来齐国也没想到,看似强大的几大国会那么轻易的被秦国一个个消灭秦国,在最后几乎就是一年解决一个国家。当然当年那些国家联合起来攻打齐国,差一点把齐国灭亡,估计也令齐国感到相当的不满,所以齐国在他们出现危难的时候,也就是采取冷眼旁观的态度,也就是你不仁,我不义。不过到了其他国家一一被秦国灭亡之后,就剩下齐国独自面对秦国的时候,要说齐国不害怕那时不可能的。只不过当时齐国也是硬着头皮备战,但是实力相差实在是太悬殊,因为秦国已经打下了其他所有国家,齐国守着山东一地根本无法与之相抗衡。

齐国兵力有限,将军队布在东边防守秦国,只不过秦国灭掉燕国之后,直接从燕国从北到南打过来了,导致齐国的防守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不过,即使防守方向对了,齐国也不能摆脱灭亡的局面。

五国伐齐时,为何楚国没有参加?这打的是什么算盘?

鄙人主观臆测,楚国不参与五国攻齐的原因可能是:

1、隔岸观火、伺机而动

众所周知,齐国在田氏代齐后,在战国初期再次得到高速发展的机会,所以有着盐铁之利,又兼并了宋国商业中心的齐国,在这时简直是六国中最富有的。加上接壤齐国的魏国老霸主的快速衰落,秦国在关中尚在崛起;齐国主导的五国攻秦,各国还成替齐国火中取栗,故此齐国就成了其他几国眼红和嫉恨的对象。

所以,楚国这个战国时代疆域最大的列国,完全有理由,怀疑五国攻齐之后,自己为秦国或者他国火中取栗, 出力不讨好。不如隔岸观火,等着齐国被揍的爬不起来,在伺机而动,如果齐国能够抗住五国的攻势那么联合齐国,也是可以得到利益的

2、进退有度,最大得利

所以,楚王可能是出于以上的考虑,才选择了不对齐国直接采取军事行动,只保持必要军事政治压力,作个五国和齐国看,以此求得利益的最大化就够了,同时楚王可能也意识到,所谓苏秦合纵的那一套,是不现实的,因为列国纷争,要就是虎口拔牙后的利益。但是合纵是不能协调好,各国的利益的。即便齐国此时异常的强大,五国联军难免各怀鬼胎。它们更多的 只是口号喊得正义凛然而已


所以楚王,也可以装模作样的说?兄弟们上,小弟给你们助威?,自己在后面捡落就够了,要知道所谓的合纵,其实不过是谁强,就合伙揍谁而已!所以这就是说在一定情况下,楚王完全有可能为了自己利益,相机决断,不再跟着他国?人云亦云?。因为如果楚国成为,秦、齐外的第三方强势力的话,它的扰局得到了利益,真有可能会很大!

五国伐齐,为什么楚国没有参加?

五国伐齐,齐国没有参加充分体现了楚国眼光的长远。这场战争并不能带来天大的收益,但是这场战争一旦失败,那么秦国就回一国独大,那么秦国很有可能就会来对付楚国。

五国伐齐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它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根据一些史料的记载,楚国没有参加战争但是派了军队来帮助齐国。根据《战国策》、《史记》的记载,楚顷襄王攻破了燕将乐毅的都城。齐湣玉就逃跑了,在这种情况下,楚顷襄王就让自己的将领去支援齐国。楚襄顷公的将领淖齿带着楚国的军队来到齐国之后,齐湣公很开心,伤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香,就把他封为了相国。

但是,淖齿还是带着自己的军队杀死了齐湣王。还要求和人家平分土地,那人家肯定是不愿意啊,你来人家的地盘上不帮忙,反而提出这样的霸王条款,那是肯定不行的。楚国的将领一下子就激怒了齐国的将士,最后,楚国将领和自己的军队被齐将杀死了。

总的来说,齐国的灭亡是无可挽回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楚国先是想要帮助齐国,变成了最后的瓜分领土。当然,让人想不到的就是,齐国可以成功的转危为安。齐国凭着自己的实力击退了燕军,但是五国伐齐之后的齐国已经不能和秦国来抗争了。秦国一家独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虽然说,在当时,赵国也慢慢的强大起来,但是由于赵国的经济实力长期的落后于秦国,所以在实力上也无法抗衡。

可惜的是,这场战争之后,齐国再也没能恢复过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814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