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 ? ? ? ?女子养在深闺,不能抛头露面,于是美人卷起珠帘外望,又回到深闺独坐,还不时皱起蛾眉。望着离人去的方向以寄托思念之情,期待离人回来,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李白的这首《怨情》,写一位美的人幽怨,妙在娓娓动人,含蓄幽深。“美人卷珠帘”,卷帘是为远望,远望是因有所思,这一句虽只是写了美人的一个动作,却已经将美人内心的企盼写出。那么,美人内心的企盼得到实现了吗,诗人依然没有下面来描写,第二句“深坐颦蛾眉”,美人坐在深闺里不住地皱眉,说明美人内心的企盼没有得到实现。一个“深”字,虽然是写美人居处的幽深,却也将美人内心的失望之情倾泻出来。人生寂寞,春光易逝,美人内心的企盼与等待,随着春光消逝,只留下莫名的伤感与深深的遗憾。“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美人的眼中,流下了青春的韶华。“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历来为人称道。明明是思念,是爱一个人,却用了一个“恨”,所谓恨,是爱之极也。明明思念的对象已经呼之欲出了,却就不知恨谁。这两句,可以从两个视角来解读。第一个视角,是美人的视角,美人不是恨谁,是恨这春光太美,勾引了她内心的思念,还是恨良人久离不归,让她独守空房?恨的模糊了,但美人内心的恨意,却是明确的。第二个视角,是诗人的视角,诗人是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到一个脸上挂着泪痕的美女,看到了她内心的恨意,但是不知道她恨的对象,也不敢冒昧问。明·钟惺《唐诗归》中云:二语有不敢前问之意,温存之极。怨情诗是一种常见的诗歌题材,李白这首怨情诗,能在众多怨情诗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它写得娓娓动人,幽深这致。
《怨情》
作者:李白
美人卷珠帘,
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
不知心恨谁。
【注解】:
1、深坐句:写失望时的表情。
2、 颦蛾眉:皱眉。
【韵译】: 美人儿卷起珠帘等待等待,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 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
【评析】:这是写弃妇怨情的诗。若说它有所寄托,亦无不可。诗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闺人幽怨的情态。着重于“怨”字落笔。“怨”而坐待,“怨”而皱眉,“怨”而落泪,“怨”而生恨,层层深化主题。至于怨谁?恨谁?作者铺下了无限的空地,解诗人可以自解。
此诗描摹了一个美人的幽怨情态,而不说所怨恨的对象,益引人冥想。不闻怨语,但见怨情,首句写望,次句继之以愁,然后写出泪痕,深浅有序,信手拈来,无非妙笔。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794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