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中元节念先祖,显孝道,护平安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2023-07-24 23:23:47

·

金风送爽赴盂兰,香烛冥钱遍岸滩。

袅袅青烟天接地,人间老少盼平安。

中元节

哀思寄

2020年9月2日 星期三

农历庚子年 七月十五

中元节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

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它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

组成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庆元宵

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祭祀先人

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

食寒食,纪念贤人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

部分地区在七月十四

中元节适逢小秋,农作物成熟

民间用新米等做贡品,祭祀先祖

供奉时行礼如仪

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相传,中元当日

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

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

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

一般人家祭拜先祖祭孤魂野鬼

这是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都说,人有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心跳停止,生物学的死亡;

第二次是葬礼,在社会关系网里悄然离去;

第三次是再没人有记得,永久的离开。

在爱的记忆消失以前,记住他们,

大概也是这个节日最大的意义。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阴阳相隔,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彼处,此处,永无相见之时

只能点燃一盏长明灯

但愿它能照亮离开的人来时的路

节日

由来

古者岁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四祭》

“中元节”出自古代的时祭

起初“秋尝”的无确定日期

后来逐渐固定在七月十五前后

一般是立秋后第一个月圆的望日

秋气新来的阴盛之时

对于祭祀亡灵,是个很好的选择

01

鬼节传说

相传,每年从七月初一起

阎王就下令打开地狱之门

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

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

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

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

人们认为七月是不吉的月份

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七月十五,则是专属于中国人

一年一度的“鬼节”中元

02

道教由来

中元节原本是道教节日

负责人间赐福的天官

正月十五生日,为上元节

负责人间赦罪的地官

七月十五生日,为中元节

负责人间解厄的水官

十月十五日生日,为下元节

于是七月十五这天,地官过生日

大赦孤魂游鬼,民间设道场

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

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

为亡者照回家之路

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

为死者的灵魂超度,愿他们早日安息

03

佛教由来

佛教徒在七月十五

举行“盂兰盆法会”

于盆内装满百味五果

供奉佛祖和僧人

济度六道苦难众生

以及报谢父母长养慈爱之恩

此仪式源于南北朝的目连救母

相传释迦牟尼佛有一弟子名唤目连

其母生前做了许多坏事

死后变成恶鬼,饱受折磨

目连不忍,遂祈求佛祖明示

得一法,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

置于盆中,供养十方僧人

以此般功德,其母方能济度

目连依佛意行事,其母终得解脱

节日

习俗

01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传说水上放河灯是为亡魂引路。

02

祭祖

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

03

烧街衣

一踏入农历七月,人们都会于入黑后,带备香烛、金银衣纸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饭在路边拜祭一番。

人们“烧街衣”的目的是让那些无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04

祈丰收

中元节施祭孤魂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

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饮食

文化

01

吃鸭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吃鸭子。

为什么呢 原来“鸭”就是“压”,取其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鬼魂。东莞人一般会吃莲藕煲鸭。

02

吃濑粉

在中元节那天,东莞有吃濑粉的习俗,而且几乎在整个东莞都通用。

当然,不同片区,吃濑粉的方法还是有所不同的。

03

蒸面羊

旧京及华北地区,传说此风俗与沉香劈山救母的传说有关。

沉香劈山救母后,要追杀虐待其母的舅舅二郎神,二郎神为重修兄妹之好和舅甥之谊,每年的七月十五都要给沉香送一对活羊,据说这是取二郎神和沉香之母“杨”姓的谐音,以重结两家之好。

从此民间留下了舅舅送活羊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变为送一对面羊。

04

吃花馍

七月十五节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晋北地区最烈。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

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

节日

诗词

中元作

唐·李商隐

降节飘飘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会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中元夜寄道侣

唐·陆龟蒙

橘斋风露已清余,东郭先生病未除。

孤枕易为蛩破梦,短檐难得燕传书。

广云披日君应近,倒影栽花我尚疏。

唯羡羽人襟似水,平持旄节步空虚。

中元夜百花洲作

北宋·范仲淹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宝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清玉壶。

从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中元节有感

清·王凯泰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

愿天上人间共安好

源自:唐诗宋词元曲

什么是中元节?中元节应该做什么

中元节的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河灯、祭拜亡魂、烧纸元宝、土地祭祀等。中元节祭祖是为了告慰在人间嬉戏的鬼魂,祈求他们一年到头平安顺利。中元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传统文化节日,其文化核心是尊重祖先和孝道。
中元节,即七月半祭祖的节日,也被称为石鼓节、鬼节、孤斋节和地方官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河灯、祭亡魂、烧纸锭等。按照民俗,祭祖、献新米等祭品、报秋成给祖先是纪念祖先的传统文化节日,其文化核心是尊祖、孝。
中元节是道教的名称,民间世俗的节日叫七月一/二、七月十四祭祖节,佛教的节日叫兰盆节。它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代对祖先神灵的崇拜以及相关的节日。七月是吉祥的月份,也是孝顺的月份。七月半是一个在初秋庆祝丰收和回报大地的民间节日。一些农作物已经成熟,所以民间有祭拜祖先、供奉新米等祭品、向祖先报告秋成的习俗。这个节日是一个纪念祖先的传统文化节日,其文化核心是尊重祖先和孝道。

中元节文明祭祀宣传标语大全

1、告别陋习文明祭奠。

2、文明祭扫鲜花祭祀。

3、祭而丰不如养之厚。

4、厚养薄葬,文明祭奠。

5、文明祭扫、鲜花祭祀。

6、文明祭祀,平安清明。

7、禁止骨灰"二重葬"。

8、诚信服务,重塑道德。

9、文明祭奠,低碳中元节。

10、文明祭扫,平安中元节。

11、文明祭祀,平安中元节。

12、文明祭扫 低碳过中元节。

13、上坟不烧纸,植树祭亲人。

14、上坟不烧纸,植树表哀思。

15、破千年旧俗,弘文明新风。

16、破祭奠陋习,树文明新风。

17、破陈规陋习,树文明新风。

18、禁止将骨灰埋在非公墓区。

19、逝人鲜花祭,美好你我他。

20、鲜花献故人,植树绿祖玟。

21、倡导文明祭祀保护生活环境。

22、推广文明低碳现代祭扫方式。

23、提倡文明祭奠保护生态环境。

24、文明祭扫,低碳与文明同行。

25、鲜花祭英烈,低碳过中元节。

26、倡导文明祭祀、保护生活环境。

27、倡导文明祭祀,反对封建迷信。

28、倡导绿色殡葬,推行文明祭祀。

29、告别丧葬陋习,崇尚文明治丧。

30、推行文明殡葬,构建和谐社会。

31、提倡文明祭奠、保护生态环境。

32、提倡文明祭扫,杜绝上坟烧纸。

33、祭扫禁放鞭炮,限制烧香焚纸。

34、祭祖毋忘文明,扫墓注意防火。

35、禁止乱建坟墓,保护秀美山川。

36、禁止在"三沿五区"修建坟墓。

37、关心生者,关爱逝者,关怀人生。

38、开展改树塑活动,再树文明新风。

39、推行殡葬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

40、文明低碳祭扫,共创平安中元节。

41、深化殡葬改革,全面推行生态葬。

42、绿色环保中元节,倡导文明祭扫。

43、上坟烧纸放鞭炮,引发山火罪难逃。

44、保护生态除陋习,文明祭扫树新风。

45、扫墓烧纸不提倡,引发山火徒悲伤。

46、改上坟烧纸陋习,倡植树献花新风。

47、烧香烧纸祭先祖,森林防火记心间。

48、祭祀献花多文明,杜绝山火保森林。

49、节日上坟烧纸钱,烧毁森林多危险。

50、迷信烧纸何须用,文明祭扫慰故人。

51、中元节时节雨纷纷,一束鲜花祭故人。

52、文明祭祖保护环境自带火盆随手清理。

53、骨灰应存放在合法的公墓(骨灰楼)。

54、严禁在城区组织鼓乐队送葬,乱撒冥纸。

55、倡导文明祭祀风尚,树立节俭过节新风。

56、推行火葬,改革土葬,文明节俭办丧事。

57、确保森林资源安全,摒弃上坟烧纸陋习。

58、再接再励,勇夺第一,争创全国文明单位。

59、文明祭祖、保护环境、自带火盆、随手清理。

60、自强奋进,改革创新,服务至上,争创一流。

61、破除千年封建丧葬陋习,树立当代文明丧葬新风。

62、文明祭扫,为创建山水生态园林城尽一份微薄之力。

63、大力推行文明低碳祭扫,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

64、清明时节寄哀思,花香袅袅故人知,烧纸旧习莫仿效,文明上坟好风气。

中元祭祖的诗词有哪些?

我国的节日文化非常丰富,传承也是非常久远,文化厚重,作为一个对孝道非常重视的国家,清明节和中元节是非常值得我们举办仪式来纪念,而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也有很多诗人为中元节祭祖写了很多的古诗,本期中元节为大家带来纪念先祖的古诗。
献果高坛祭祖先,设斋庭训忆灵前。一年又是中元日,祝愿亡灵脱苦渊。
中元祭祖是佳期,烧帛化钱月影移。织女牛郎初七会,来年还有好初七。
故人幽梦长,生死两茫茫。每到中元节,坟前一炷香。
泪洒秋叶值中元,近隔咫尺不相见。萌荫恩泽传万代,养育之情重于山。纸钱烈焰入云端,先人恩情述不完。坟前教得小儿拜,潸然泪流似涌泉。岁至中元祭祖先,皓轮寄泪化冥钱。兽烟数处香缭绕,斋果三时痛连绵。
冥界凡尘两无奈,仙山梦里几茫然。凄风冷夜相思路,依旧人间孝占前。
浮生薄命总苍茫,别是中元触绪伤。恍惚箫声迷耳目,依稀故影湿幽窗。重寻蝶梦来生续,减尽黄花昨日香。那更乱蛩悲未歇,又添清泪数千行。
您也许还喜欢:2015年每日财神方位查询表节日查询:2016年节日大全结婚25年什么婚?第二十五年银婚盘点国内各地结婚的习俗有哪些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个赞或者在线咨询(仅供娱乐):/xz/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75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