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余生,静而不争

金樱子 2023-07-24 21:48:41

一辈子究竟有多长,没人能预测。

几十年光阴,我们只能听天由命不停走下去,任何人都不能给自己量身定做,唯有顺其自然。

不得不说,人到了一定年龄后,心态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

从年幼无知的幼年,狂妄不羁的少年,追求梦想的青年,至踏进不惑门槛的中年,整个人都在不断变化中,身不由己。

或许,是生存环境影响了心态,渐渐不再急躁,人仿佛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安静下来。

似乎很多身边正在发生的事物,和自己无关,生活的节奏也慢了起来。

以前,别人的一句赞美能开心好久,在鲜花和掌声里渐渐迷失自己,生活在虚拟的梦里,不肯醒来。

话不投机,火气十足,就会争论的面红而赤,不争上下不罢休。

渐渐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偶然间发现,喜欢放慢了脚步,身心也静了许多。慢慢的不再追求名利,不再对喝彩声付诸太多的热情,回归宁静。

激情褪去,那些平常日子里的琐碎,一言不和起身愤然离去,恨不一拍两散的愤愤然,情绪化的拌嘴,越来越少了。

杨绛说,我不争,我谁都不屑争。

是啊,到了一定年龄的人,早就没了分别心,嫉妒心,日子从容从指尖划过,不惊不扰,放下了所有的情绪的羁绊,有了惰性,平淡如水。

静而不乱,静而不争,不争就少了烦恼,多了温和。

人生短短一辈子,有什么值得争得呢

和名利争,欲望就会膨胀;和命争,平添负累;和亲人争,势必疏远,得不偿失;和爱人争,只能让生活多了琐碎,少了宁静;和朋友争,只能让感情越来越淡,渐渐疏离。

静下来的时间,不想折腾了,安静下来,做自己吧!

打理生活,看看书,喝喝茶,留时间给自己,余生不长,善待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欲为大树,莫与草争,那是大智者的修为。

参天大树,不是一朝一夕长成,青青碧草,亦非弱者,四季轮回,生生不息,哪一个生命的存在不是要循序渐进,做最初的自己呢。

回归自我,寻找最原始的状态,那就是静,清空欲望,先洁净内心,等一等灵魂,切莫迷失自我。

余生的日子有多长,谁都无法估算,活在当下,淡然看待人生的所失与所得,未尝不好。

这匆忙的时间隧道里,你是旅人,我是过客,遇见请好好珍惜,余生,还能一起并肩走多久,谁能知晓呢

朱瞻基在《乐静诗》中的静字,更是多了一丝从容:

“暮色动前轩,重城欲闭门。残霞收赤气,新月破黄昏。已觉乾坤静,都无市井喧。阴阳有恒理,斯与达人论。”

最喜后四句,乾坤安静,没有市井的喧嚣,阴阳自然是亘古不变的恒理,就不要争论不休了。

我想,人到中年,日子屈指可数,善待生活,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善待身边的一切,清空杂念,洗涤灵魂的污垢。

余生,静而不争,也是一种难得的大智慧

来源:诗词天地

(版权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散文诗精选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诗歌诗歌朗诵爱国诗歌~~

(名家小说)散文诗精选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诗歌诗歌朗诵爱国诗歌

父亲的散文诗的歌词散文诗精选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诗歌诗歌朗诵爱国诗歌

静夜思|往后余生 静而不争

我记得大一体测,男生跑1500米,因为高中很少运动了,那一次跑得特别猛,虽然成绩特别好,但跑完就吐了,脸色发白,当时给老师同学都吓够呛。

那一次,我突然明白,其实去争那个第一,争那个破纪录,真的没有这么爽。想要跑得快,耐力好,一定是每天坚持锻炼,慢慢地身体变棒,而不是突然就会跑很快,还没有副作用。

我们需要对很多事情的结果,保持一个淡然的态度,因为很多事你急也急不来,没办法一步登天,那还不如静下来,一点点来。静而不争的态度,有时候却是最能完成目标的态度。

总是听长辈们说:“你到了我这个年纪,就懂了。”以前特别不懂,现在能理解他们的感受了。其实,长辈们说的话,我们时常觉得他们落后了,听不进去,而真正到了一定年纪,才会发觉,原来时代在变迁,生活的难处和感受,却代代相似。他们的日子虽然琐碎,但看透了很多。

有时候,世间上的事,不是我们不想改变,而是尽人事听天命,付出过,争取过就好,不必强求,也不必懊恼。经历得多了,吃过的米和盐也多了,自然就会放下很多执念,年少时候执着于爱情,到了而立之年才知道那真的太傻了,生活举步维艰,爱情又算得了什么。

到了天命之年,就会觉得中年时候的自己真的太看不开,生活的琐碎都是小事,能 健康 活着,就已经是最大的福气。

不争不执,不抢不妒,就已经是人生的另一种境界了。

小让,大福;大让,功德。

我总说,所有的相遇,都是命中注定。这看似宿命论,但其实这样劝慰自己,很适用。其实当下过得还不错,那一切就是最好的安排。即便过得暂时不太如意,那至少还活着,还在努力进步,那也是最好的安排。因为,如果不是现在这样,按照想象中的过,谁都不知道你会不会比现在差很多。

珍惜眼前人,不回首过往,不执着于失去,也不去争原本就不属于你的东西。拼搏,是一种精神,处之坦然,也是一种精神,我们秉持善良,不与世界交恶,真诚待人,即便平凡一生,也值得被尊重。

我经历了许多,也看透了很多,很多事情不想去争,不是不想争,而是不值得。

往后余生,静而不争,安然自若,简单一生。

余生,静而不争

初冬,闲着,生活的碎片落下来,不是雪,是悠闲浪漫的时光……

清冷是冬天的旋律,也是婆娑的开始,蛰伏,孕育,自然而然,吐露出深爱。

梦的来源也在冬天,随手种下的雪籽,来年会开花更艳。

摒弃虚妄,我还是喜欢简单、干净、纯洁的冬天。

年华痩减以后,我已经逐渐的忘了很多事情,只是有一个人的名字,以及,他唇边时常扬起的笑意,是我,通往回忆的唯一凭据。我愿,他也能记取曾经的美丽,记取,每一个细节流露出的精致,在花一般的岁月里,即使隔着远天远地也与我对望,不离不弃。

在紧张忙乱的日子里,抱怨,示弱,哭诉都没有用,人终究要学会自己成长,渐渐地把情绪调成静音的模式,相信如果一个人变得越来越沉默,那不是消极妥协,而是变得成熟了。

一个人的时光也是灵动的,自然的阳光,风雨的心情,季节的婆娑,这个世界是舞动着的,而我也可以暂且做一个观众了。

一盏白茶,涌动着岁月的香,流逝的时光如流动的诗篇,细品人生,清寒的季节,便拥有了一份心上的安暖。

初冬的午后,就是这样,真实的生活,用心情沉淀出自己的静好。

有人说:年轻的时候,要尽量去喜欢很好很好的人。

这样纵使没结果,纵使分开了,很久以后也会想起来……自己曾经跟梦想过的一些什么有过交集。那会是一种支撑一个人走下去最强有力的力量。

泰戈尔说: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的时候,你也要再错过群星了。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生有何哀,死有何妨?生的绚烂,死的静美,便不枉此生。

最真的祝福要送给知道你的不完美却还爱着你的人。

这些年,习惯了背对着阳光取暖,因为直视,只会让人落泪。

时间会让你看清每一张脸,久伴会让你知道每一颗心。

身边的人已都不是小孩子了,大家仿佛商量好的,早已学会了把委屈藏得好好的。对于不是所有的喜欢都会得到回应,也不是所有爱的人都会一样爱我们,大家似乎早已心知肚明,配合默契。

一些事,一些人在积攒了太多失望以后,常常会想要放弃。你不喜欢我没关系,因为我也不想喜欢你了。

人生不一定有很多的意义,但是,一定要有意思。活着就要做一个有趣的人,有意思的人,有灵魂的人,有光泽的人。总之,好玩的人。既风花雪月,又柴米油盐,既有诗和远方,还有当下这杯茶。 ??

少年时总觉人生漫长,中年时顿忽觉人生匆匆,老年时忽觉人生只一会而已。

每个生命无论多么平凡,都是世间的唯一。活在当下,珍惜每一天,就是减少了生命的遗憾。

生命就是有意义的和没有意义的时光的叠加,看似寻常的每一个脚印,都是为了一个特殊时刻的铺垫。

那些相赠给岁月的珍惜、微笑、语言、眸光,也是写给自己的最美的情书……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真的很脆弱,一旦产生了不信任,裂痕就会越来越大,就会无法沟通,无法交流,说什么对方都会认为是在骗他,在敷衍他。

不信任是人际关系最致命的毒药,如果想和自己爱的,喜欢的人永远保持下去,那么就要做好心里准备和行动准备。宁愿说实话让ta伤心,难过,也不要用谎言去讨好,愉悦ta。如果ta不能忍受你的真诚,这种朋友也不值得深交,离开也许会更好。

任何,一种需要取悦的关系,都难以维系,一个会委屈,一个会不在意……

余生,怎么舒服就怎么生活,别人的评说,真的没那么重要,你的幸福与快乐,不在别人的眼神中,而在自己的手心里。静而不争就好。

本是淡泊之人,不喜欢与人争来斗去,老了更甚。喜欢安静的看着,默默的接受,悄悄的成长。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以下现象:

坐公交时,有的人为了一个座位争得耳红面赤;

买东西时,有的人为了一个特价商品抢得不可开交;

逢聚会时,有的人就开始各种炫耀自己,出尽各种风头;

在职场时,有的人为了一点利益,勾心斗角,甚至陷害他人。

争到最后,快乐没了,幸福丢了,只剩下烦恼、痛苦、嫌怨……

争赢了,输了体面。争输了,输了心情。

想必大家都听过“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吧,争到了最后,两败俱伤。

其实,这何尝又不是很多人的生活写照呢?争来争去,都是烦恼,是心灵浮躁的祸根。

跟家人争,争没了亲情;跟爱人争,弄伤了感情;跟朋友争,冲淡了友情。

殊不知,不争不抢才是人生的大智慧,毕竟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

如果自己经常被生活的这些事情扰乱心绪,那么,在一些重要的事上自然力不从心。

白落梅写过这样一段话:

“人生一局棋,关于输赢,我们总是无能为力。迷惘之时,多半在局内,当你了悟的时候,人已在局外。

若用平和的心态,看凡间一切,简单明了。若用复杂的心态,看万丈红尘,则为世相所迷。”

人活在世上,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看不惯的人。

若是处处计较、争执,会累、会烦、会不开心,会整个人心力交瘁。

生命中大多数不安、痛苦、困境都是因为过于计较。

只有计较得少,不为琐事忧,才能活得自在顺遂,舒服宽广。

不计较的人生,才是一切好运的开端。多一份计较,就少一份理解;多一份虚伪,就少一份真实。

人,贵在真实、理解、包容、不计较。不争不抢,换位思考。

感知他人冷暖,给别人多一点尊重,多一些余地,定将换回人心本性的馨香。

不争,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不争,是因为知道自己要什么。

不争,是因为在为未来蓄力。

不争,是因为人生无需别人定义。

不争,是因为好的人生不需跟别人比,只需好好专注自己。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有人把力气用在开端,到后面就越来越没劲了。

有人一开始跑得慢,却能够蓄力持久,赢在终点。他们不争不抢,而是用心打磨自己的每一个作品,静待花开。

不争的人生,才最耀眼。

静而不争,才是生命最好的诠释。

老子的《道德经》里说:

“上善若水,水善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

意思是:善良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而人只有不争不抢,才能真正无忧无虑。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是杨绛先生的人生格言,也是我最欣赏的人生态度。

不和家人争,一个和谐的家庭,需要尊重、经营。

不和爱人争,婚姻比对错更重要。好的感情,需要包容、理解、接纳。

不和朋友争。友情比输赢更重要。懂你的人,不需争辩。不懂你的人,争辩只会产生嫌隙。

不和不同层次的人争辩。两两相争,伤人伤己,最终只会扰乱你的价值观,甚至引发灾难。

不争,是我能想到的最高境界的为人处世的修养与品德。

一个人的修为,来自一颗和善的心。一个人的宽容,来自一颗善待他人的心。一个人的涵养,来自一颗尊重他人的心。

静而不乱,静而不争,不争就少了烦恼,多了温和。

往后余生,静而不争。人生在世,有些人争不来,有些事不必争。

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计较,不是所有的事都值得劳神。

越注重结果,背负的压力越大,就越难以静心把事情做好,结果也就越容易失望。

而越失望,就越会陷入自我怀疑,直到在越来越深的纠结中,丧失继续前行的勇气。

不如静下心来。静下心来沉淀浮躁,静下心来过滤浅薄,静下心来为未来蓄力,静下心来蓄势待发。

静是调节人的精神的法宝,静是一种豁达,静是韧性的智慧。

生活中常常会出现的乌云、惊涛骇浪,焦虑、苦恼……等令人措手无策。而恰如其分的静,能够让你稳住阵脚、挽回损失。

往后余生,做一个静而不争的人。

以前,有了情绪,恨不能渲染的全世界都知道,现在情绪低谷时,不打扰任何人,日子也就那样一天天过去了。

总是相信,这世间,会有那么一种情意看似淡薄,却一定会如掌心的温度,让一颗心,毫不节制的沦陷,然后,再去用一生的时间为这场沦陷做一次深深的想念。而这份想念,无需寻觅,无需纠缠,像氤氲在掌心中细小的一枚花火,每一次触摸,都会有清晰的纹络浮现。似冬日午后的阳光绵软,足以,引领自己渡过北方的苦寒。

人到中年,静而不争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就变得安静了,不是不想说,而是不知道对谁说,该如何开口,那些不懂自己的人,说什么,都是废话;不是不想争,而是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争来争去,争什么?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人到中年,越活越明白,越活越安静。经历了那么多,自然就看透了,看淡了。

是你,不要求,不是你的,求不来。不如,静而不争,一切顺其自然。

我们总是什么都想争第一,让自己天天“跑起来”,但有一天你会发现,走远的人,不是快速跑,而慢跑,常常还要歇一歇,慢慢走一段。

人生就是一个过程,如果你都是跑过去的,那一路上的风景都被忽略了,人生就是一眨眼就奔跑到了终点。做那样的人生,活着还有什么乐趣?

做什么,别急,也急不来。坚持“一步一个脚印”,稳打稳扎,身体也会棒棒的,心情也会好好的。要知道,任何事情都会有一个结果,但不需要那么急就知道结果。更何况,很多事情,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你急,别人不急,有什么用。 正所谓:皇上不急,急死太监!

真正的强者,从来不争。强,不是恃强凌弱,而是顺势而为。让自己总是可以搭上“顺风车”,往往比别人走得更远。

静而不争是一种做人的态度。遇到任何事情,心中不急,认真思考,总是有解决问题的办法。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长辈们常常说:别跑,会摔跤!人到中年就真正领悟这句话了,每一代的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每一代的人,都有难处,躲不过,绕不开。你总是想超越到很远去,往往就摔倒了,摆正面前的是“困难重重”。

万丈高楼平地起,每一步都不能省略。

一个人,要想得到什么,就要付出什么。哪有什么不劳而获。就是有人深深爱上了你,围着你团团转,如果你不去回应爱情,别人也会寒心地离开。

凡事让一让,你让我让,天地宽。你什么都争,都要自己拥有,那么就变成了“孤家寡人”,别人都会远离你。

有一个有钱人,年纪大了,建了一个很大的健身房,里面什么设施都有。每天自己在健身房挥汗如雨,开始感觉很好,很自由,后来发现越来越没劲,很孤独无趣。于是他免费开放健身房,让更多爱好健身的人一起健身。后来,大家一起健身,天天开心,并且有钱人得到了大家的尊重和感激,隔三差五送些礼物给他,还一起筹钱维修健身器材。

佛说,舍弃便是拥有。很多东西,要共享,而不是独享。例如说,你摆在家里的很多东西,买的时候,兴致勃勃,后来变成了“灰尘密布”,其实你并没有真正拥有它。

人生路上,所有的相遇,都是注定;所有的得到,都是缘分。

与其好高骛远,不如活在当下。得到,失去,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人到中年,一半是过去,一半是余生,经历多了,走过的路和桥多了,就知道放慢脚步了;爱过了,也被伤心过了,就懂得了放手也是爱;钱多钱少,也不是那么重要了,毕竟,过分追求金钱,弄丢了 健康 ,也是“徒悲伤”。

往后余生,静而不争,总要学会“以不变应对万变”。

凡事看开,不争不抢,没烦没恼,是人生的另一种境界。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

余生很贵,静而不争

在人生的列车上,命运安排好了每个人出场的剧本。

有些人是你生命的主角,有些人只是路过的配角。

面对形形色色的人,朋友也需要“大浪淘沙”。

这期间,三观不合的人,就是最先被筛选出去的。

张爱玲曾有一闺蜜炎樱,学生时期两人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张爱玲曾说:

短短一句话,就能诠释二人的友情。

但可惜的是, 再坚不可摧的情谊,终究抵不过中年后的境遇变迁。

后来炎樱去了日本,事业蒸蒸日上,而张爱玲却因为种种变故,失去了原来的名气。

人生境遇发生了颠覆性的高低轮转,对待彼此的态度也就难复从前。

炎樱总是在张爱玲面前炫耀自己过的多好,可张爱玲当时还在为温饱发愁。

张爱玲看不惯炎樱的张扬,索性与她断了联系。

之后,两人渐渐疏离,及至断交。

原本亲密无间的好友,渐渐变成了陌路人,很无奈,但也无法改变。

也许,她们开始疏远时,也曾经试图走进过对方的生活,但三观不合带来的差异,终究是难以跨越。

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曾在《断舍离》一书中说:

三观不同,无法强融,互不认同,也没有必要执着接受。

如果注定不能再回到从前,不如就尽早断舍离吧。

前几天参加婚宴,正好碰到了老同学。

当新娘新郎过来敬酒,他看着新娘巧笑倩兮的脸,郑重地跟新郎说:

他也曾深爱过这个姑娘,但那时他天天吃咸菜馒头,连聚会都买不起饮料,只能带一个冰红茶的大瓶子,灌了开水带出去。

在一无所有的窘迫中,他自卑的不敢说爱。

于是,他发奋读书,想等功成名就,飞黄腾达之时,给她一场盛大的告白。

但韶华易逝,红颜易老,错过了最佳告白的时机,那句“我爱你”就再也说不出口。

都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也说你只管努力,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但是他爱了那么久,想了那么久,拼搏了那么久,最终却只能目送她嫁做人妻,并祝福他们。

也许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光,在一无所有的年纪遇到爱的人。

想着以后有钱了,有能力了,再来一场盛大的婚礼。

然而等到自己觉得可以谈婚论嫁时,身边已经没有了那时的她。

追悔莫及,但也无可奈何。

毕竟过去的感情,终究是无法追回的。

唯有将其遗忘,遥祝彼此都好。

作家白落梅说:

禅院的草地上一片枯黄,小和尚看到后对师父说:“师父,这草地太难看了,撒点草籽吧!”

师父说:“有空了我去买一些草籽,什么时候都能撒,不急!”

师父把草籽买回来对小和尚说:“去把草籽撒在地上。”

起风了,小和尚一边撒,草籽一边飘。

“不好,许多草籽都被吹走了!”

师父说:“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不必担心。”

夜里下起了大雨,小和尚担心草籽被冲走,一夜无眠。

第二天,他早早跑出了禅房,果然地上的草籽都不见了。

他立即大叫道:“师父,大雨把地上的草籽都冲走了,怎么办呀?”

师父不慌不忙的说:“草籽被冲到哪里就在哪里发芽,随缘!”

不久,翠绿的小草破土而出,之前没有撒到的一些角落里居然也长出了许多小苗。

小和尚对师父说:“师父,太好了,我种的草长出来了!”

师父也高兴的点了点头。

这个世界,很多事情就如小草的生长史,有些突发情况是我们无法预料,也无法改变的。

此时不要太过焦虑与急躁, 凡事顺其自然,不必刻意强求,反倒能有一番收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73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