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读到一首动人的诗词,
就如同遇见一个遗世独立的佳人。
有时候,
与诗词的相遇,只需一刹那,
就可以让人对之一见倾心,念念不忘。
寓意
【宋】晏殊
油壁香车不再逢,
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
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
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
水远山长处处同。
“溶溶月”,“淡淡风”,这是一个意境清幽、情致缠绵的境界,诗人触景生情,情思悠悠,将情语化作景语,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的境界高妙,前人谓“似非吃烟火食人语”。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宋】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这首词含蓄真挚,字字关情,作者与恋人别后故地重游,引起对恋人的无限怀念,抒发对歌女小蘋的挚爱之情。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宋】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此词将女主人公的感情层次挖得很深,并用工笔将抽象的感情作了细致入微的刻画。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
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此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要问那伤心多深多长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
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这首词曾被誉为《淮海词》中小令的压卷之作,描绘一个女子在春阴的怀抱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和轻轻寂寞。
行香子·题罗浮
【宋】葛长庚
满洞苔钱。买断风烟。
笑桃花流落晴川。
石楼高处,夜夜啼猿。
看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
细草如毡。独枕空拳。
与山麋野鹿同眠。
残霞未散,淡雾沈绵。
是晋时人,唐时洞,汉时仙。
这首词将山中风光的悠长,洞中岁月的洒脱,自然的美好和永恒,以及摆脱人世负担后的轻松,一一展示出来,富有野趣。
菩萨蛮
【唐】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词中江南的美,不是靠意象的美而烘托,却是靠浓挚的情感。
苏幕遮·燎沉香
【宋】周邦彦
燎沈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这首词中对荷花的传神描写被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为写荷之绝唱。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
《山园小梅二首》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共金樽。
来自:迷恋古诗词
(版权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名
散文诗精选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诗歌诗歌朗诵爱国诗歌~~
(名家小说)散文诗精选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诗歌诗歌朗诵爱国诗歌
父亲的散文诗的歌词散文诗精选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诗歌诗歌朗诵爱国诗歌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取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虽然这首词背景不好,但不否认其中的风情
这不是古诗,是现代人写出来的,这只是现代人根据诗句改编出来的,来源元末明初诗人唐温如的《题龙阳县青草湖》。
原文: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译文:秋风劲吹,洞庭湖水似乎衰老了许多,一夜愁思,湘君也应多了白发。醉后忘却了水中的星辰只是倒影,清朗的梦中,我卧在天河上。
改编全诗如下: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我与春风皆过客,你携秋水揽星河。
谁共明月赴长生,痛伴思念泪无痕。
2、网上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作品,例如:
我与春风皆过客,谁共明月赴长生。
且邀秋芳醉及冠,晏晏良夜大梦中。
3.其实相对喜欢下面这个版本,只是感觉有点心酸:
我与春风皆过客,你携秋水揽星河。
暂请明月压星河,一翦秋水可揽我。
有关这句诗的作者是谁,现已经无从考证,我们暂且称其为佚名。那么这句话究竟在表达什么意思,很多人也是纷纷大开脑洞,对其进行深入的解读。其实这句话如果用白话文翻译,仅仅12个字,但是看后却十分的扎心。
我与春风皆过客
首先我们来看“我与春风皆过客”,这里的“我”其实是一种泛指,而“春风”则是一切美好意象的统称。我们翻看诗词文献,凡是诗中带有“春风”的,基本上都是无限的美好和快意。
比如说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里的春风是一种自喻,也是委婉表达自己朦胧爱情心事;孟郊46岁金榜题名,写下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开心得像个孩子,这里的春风更是心花怒放、畅快无比。李白也曾写下“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来歌颂杨玉环的倾国容颜;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蕴含着无限的生机和可能。
“春风”既然这么美好,和“我”联系在一起,则是一种骄傲的隐喻。而后面的“皆过客”却让整句的意境从美好变成了无奈。何谓过客?不论是诗仙李白的“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的辛酸凄苦,还是范成大的“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的寂静,无不透漏出悲凉和萧条。
你携秋水揽星河
这里的“你”其实指的是“我”倾慕已久的公子或伊人,而“秋水”也有多层含义,《西厢记》中曾言“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秋水于是便成了清澈的眼波;而诗佛王维的“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秋水也代表舒缓和温暖的意象。
而后句的“揽星河”可谓用典颇深了,这里疑似化用了李清照《南歌子》中的“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又好似是借用了唐温如的“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读起来极富有艺术个性,美得让人心醉。
很多人将这句话理解为:春风和我都是人间过往的行人,我们彼此在一起,能成为彼此的良人,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解读。
事实上刚好相反,这句话说的意思是没能在一起,甚至还有一种“我寻找不到爱情”的苦闷,只不过诗中运用了“哀而不怨”的写作方法,含蓄而委婉,意涵醇厚,不细细品读还真无法读懂。
我们综上所述,把“我与春风皆过客,你携秋水揽星河”连起来看,其实就是在说明自己和喜欢的人相识一场,但是却爱而不得的落寞心情。我和春风在你的世界,只不过犹如过客一样,甚至留不下一点影子,而你携带着熠熠生辉的星河,将眼光深情地注视着别人。看到这里不禁心念一起,这世间有多少没有结果的恋爱,最后都是空欢喜一场,充满了辛酸和无奈。
其实我们根本不需要解释得如此复杂,我们读懂这句话后,概括起来就是12个字,可谓是言简意赅,又非常的扎心:我不是不谈恋爱,我是没人要!
单身青年男女们,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爱情,也希望每个人都能在爱情中修成正果。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春风虽然美好,但星河也很耀眼,愿每个人都成为对方眼中的春风和星河,一起白头偕老,共度锦绣年华。
历史上真实的李清照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后人无从得知,只能从她的诗词作品一窥究竟。然而,由于每个人的欣赏角度、生活阅历、性格特点、知识水平等等原因,人们对于李清照的评价自然是不一样的。套用一句西方名言,就是“ 1000个人心中就有1000个李清照”。
但是,一个人喜欢什么厌恶什么,却往往与他的性格、气质、品行联系在一起。作为“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当然是才华横溢。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作为一名女性,李清照的魅力难道就仅限于“很有才华”吗?除了才华,李清照就没有其他什么可值得一提的吗?
事实上, 李清照首先是一位气质非凡的女性,其次才是一位词人 。那么,作为女性的李清照,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她呢?换句话讲, 如果说“女人如花”,那么什么花最配李清照呢?她的一首经典咏物词,温雅柔和,最配她的气质,美得令人心醉。 这首词就是《鹧鸪天 桂花》。全词如下:
在古代文坛,咏物诗词数量巨大,风格独特,是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欢并擅长的一类诗作。这些咏物诗词中所咏之“物”一般都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美融合,寄托了作者的个人感情、人生态度、美好愿望,或者生活哲理、生活情趣等等。
这首词名为咏“桂花”,其实就是李清照个人魅力及人生追求的曲折展示。词作开篇一反咏物诗抒情传统,以议论落笔,可谓别开生面。同时,它也直截了当地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寥寥数语,形神兼备,从视觉、嗅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
作为传统名花之一,桂花是最低调的。它花形很小,状如米粒,不像牡丹那样雍容华贵,也不像梅花那样明艳动人,更不像菊花那样铁骨铮铮。而且,她在世人心中的地位也很一般,并没有得到什么荣耀和宠爱,更没有什么热捧和恭维。
但是,每逢八月,很多花都凋零了,她却悄然绽放,在天地之间洒下一片芳香,沁人心脾。首句中的“暗淡”二字,十分形象地点出了桂花的花形特点:没有明亮的光泽,没有娇艳的颜色。可是,它香气四溢,温雅柔和,沉稳自矜,就像一位恬静的淑女,气质独特,令人爱慕。
词人许是爱极了桂花,紧接着在上片第二句就大声直呼:“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在中国人的传统审美中,花当然是以红色为最美的。而像碧牡丹、绿萼梅之类的,就更为名贵了。与它们相比,桂花要逊色暗淡得多了。
但是,在作者心中,桂花内敛自矜,芳香宜人,具有十分独特的内在美。这比外在颜色的艳丽要更加令人心动。此句中的“何须”二字,就把各种名花一笔抛开,强调了桂花的色淡香浓、迹远品高。而“花中第一流”的赞誉更是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表露无疑。这是词作第一层。
下片首句“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紧承上片,由普遍到具体,从内外俱美的角度,更进一层地赞美桂花。梅花外表妍丽,迎霜傲雪,品行高洁;菊花不具严寒,凌霜盛放,堪为君子。它们都是内外俱美的名花,饱受世人赞美和喜爱。
可是,在桂花面前,这两名花不仅感到自叹不如,还自觉羞愧,甚至产生了妒忌心理。这一扬一抑间,词人心中桂花的独特魅力就显而易见了:在秋季开放的众多名花之中,桂花是第一的,艳冠群芳。这是词作的第二层。
词作最后,“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骚人”一词,指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屈原列举了各种各样的香草名花,来比喻君子的修身美德。可是,他却偏偏只字不提桂花,真是令人感到遗憾。
在作者心中,桂花内外俱美。于是,她抱怨屈原“可煞无情思”。作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才情不凡,品性贵重,千百年来备受赞美,令人景仰。可是李清照因为喜爱桂花,竟然对这位先贤发出抱怨。她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要贬低批评屈原,而是突显自己对桂花的珍爱。
作为一名女性,李清照气质非凡,品味独特,喜欢的花自然与很多普通女子不一样。桂花貌不惊人,色不艳丽,却“情疏迹远”、馥香自芳。 在对桂花由衷的赞美和尊敬中,词人的品貌也真实地展现在世人眼前。由此,一个绝美的“千古才女”也定格在了时光的剪影里,令人神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73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严歌苓:在美国过春节
下一篇: 断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