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剧场效应”
百度的解释有两条:
一是卢梭提出的当时巴黎大剧场,每个观剧人既是观众,又是演员;
第二条是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会导致集体秩序失衡,最后形成整体悲剧,这是个经济学概念。
不过,还有一种相似,又略有不同的“剧场效应”------
一个剧场,大家都在看戏,每个人都有座位,大家都能看到演员的演出。
忽然,有一个观众站起来看戏,周围的人劝他坐下,他置若罔闻,求助剧场管理员,管理员却不在岗位。于是,周围的人为了看到演出,也被迫站起来看戏。
最后全场的观众都从坐着看戏变成了站着看戏......
有什么区别吗
先站起来看戏的人在短时间内看的更清楚了,等到大家都站起来了,所有人看的效果和原来几乎相同。
只是,所有人都成了站着看戏,所有人都更累了。
所有人,比原来付出了更多的体力成本,得到了和原来一样的(甚至更差)观剧效果。
更悲剧的是,虽然大家都更累了,但不会有任何人选择坐下来看戏。
因为,谁选择坐下来,谁就啥也看不到。
相反,还会有人开始站在椅子上看戏,引发更多的人也站在椅子上看戏。
于是,一种空前的奇观出现了,某处的椅子不是用来坐的,而是用来站的。
结果,破坏秩序的人没有得到持久的收益,而遵守秩序的人则是受害者。
表面上,要怪那个破坏秩序,先站起来的观众,是他,首先破坏了秩序。
实际上,真正的责任人,应该是剧场的管理员,毕竟,他是秩序维护者......
我们的教育,正在深深陷入“剧场效应”之中------
校外补习班,本来是没有的。
第一阶段(没有人上补习班):班里同学们学习成绩有好有差,好在老师和家长们并未特别在意孩子们成绩好坏,几乎没有人会为了提高分数上补习班。这是起始状态。回顾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学校,那时社会上几乎没有补习班这种鬼东西存在。
第二阶段(个别人上补习班):突然,有同学利用周末时间补课,或者是上的补习班,或者是找的一对一的家教,短时间内提升了自己的成绩排名,引发了其他家长的效仿。
第三阶段(大部分人上补习班):于是,竞争愈演愈烈,别人上补习班成绩提升了,你不上补习班就相对落后。班级里几乎所有同学都上了补习班。结果大家的成绩排序又回到了起始状态。
第四阶段(追求名牌补习班和名校老师):上补习班已经不够给力了,需要上名牌补习班,找名校老师补习。“你家孩子报的哪个补习班 ”,已经成了很多家长聊天的中心话题。某些“名牌补习班”一位难求,招生甚至比公办名校还牛气,放学时常常造成交通拥堵。一些“名校老师”更是炙手可热,大赚钞票。更有补习班或老师违规宣传,拉大旗扯虎皮者有之,李鬼冒充李逵有之,坑蒙拐骗者也不乏其人。
过去是学习差的上补习班,现在是学习好的上补习班。为什么好学生也上补习班 因为别的好学生也正在补习,正在变得更好,你不努力就会落后!至于学习差的,甚至连补习班也不收。好多补习班,要报名需要先考试,掏钱还不一定让你来上。
如此愈演愈烈,可苦了家长和孩子们了。
吊诡的是,如此恶性竞相上补习班的结果,得到的是和原来一样的排序和升学结果。
不同点在于:家长们的经济负担更沉重了,孩子们的童年更加悲催了。
而补习班和补习老师则大肆敛财,喜笑颜开。
道理都明白:如果大家都想通了,都不上补习班,给孩子们减负,给家长们松绑,不好吗
但,谁也回不去了!
因为谁也不敢也不愿先停下来!
谁先停下来谁吃亏啊......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scgf/1070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这才是真正的牛人!!!
下一篇: 秦朝为什么15年就崩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