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行为的最终结果,是由我们初期的微小习惯积累而成的,这叫作微习惯。
如果我们每天能够对自己的微习惯有一点点调整,那么一年或者五年以后,将会收获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生。
人们总是容易高估一年中的变化,同时又会低估五年到十年的变化。
如果你坚持做一些小事情,经过五年到十年,你的生活会发生巨变。
但很多人却没有耐心去等待“长期的结果”,却总期待着“短期回报”,希望自己能在几个月,或者一年之内有一个大的变化。
大家见过这个“励志”的算法吗
1.01的365次方,等于37.8,和0.99的365次方差多少呢 差37.77,而0.99和1.01只差0.02。人和人之间看起来只比对方努力了一点点,但是只要时间足够长,差别是巨大的。
好多人对此不屑,觉得这是机械类比,这是心灵鸡汤,这是骗人的。
的确,这种机械类比没有太大的说服力,但我们仔细想想,它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有一定的道理。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一点点改变,如果逐渐变成习惯,经过千万次的累加,就会大不一样。
人和人的分界线,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一个人下了班以后回家,是看电视还是看书,是陪孩子运动还是陪孩子学习,这些微小的习惯,在每天看来似乎差异不大。但五年到十年之后,两种生活方式肯定迥然有异。
在家庭教育上,这个理论也成立。大人对待孩子的方式不同,起初我们可能觉得没太大差别,孩子依然在成长。但五年以后,孩子则会成长为完全不同的人。
这就是这个算式给我们的启发。
有人又加了一笔,你知不知道1.02的365次方是多少 1377.4。而0.98的365次方是0.0006。
那这个数字放在一块儿说明了什么呢
就是说你是1.01,我是1.02,看起来我只比你努力了一点点,但是只要时间足够长,差别是巨大的。
撒切尔夫人说过这样一句话:
“小心你的思想,它会变成你的语言;
小心你的语言,它会变成你的行动;
小心你的行动,它会变成你的习惯;
小心你的习惯,它会变成你的性格;
小心你的性格,它会变成你的命运。”
和大家共勉!
同样起跑线的人们,思维方式的不同。不同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的角度以及行为习惯都是不同的。比如有些人在遇到问题时,想到的是找出问题出现的根源,从根源着手一步步解决问题。而还一些人在遇到问题时,只从问题的表象来解决问题,这样的思维方式所带来的方法,是治标不治本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69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莫被“知道”束缚
下一篇: 信用也不是乱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