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别
她一生尽在梦魇。
一
夏日小山乡遍野草深,众人溯溪下塘,冬里冰痂琳琅,众人熬粥煮酒,忙前忙后。一时晴日刺目,一时大雪纷飞。梦中梦辗转难醒,真实得要人害怕。十三甚至觉得自己已经成为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
但渐渐便也习惯。
徐颐一去经年,杳无音信,早年间众人便不问了。十三执着,在南边来回打转,当然也只是打转,真要去找,她又哪里敢。毕竟徐颐要走,谁也拦不下,既拦不下,自然不能够唤得回。
如此翻年过岁,众人疏远,十三也大起来。大起来有大起来的好,人们总说大起来好,似乎大起来便万事都放得下。就像早二年孟生的呕心之言:“往后与如今,都不再是过去了。”
彼时他出于疼惜,也真口不择言,其实慢想来这岂非就是废话一句 但当下却安了十三的心。且,确实已不再是过去了。
只是她那梦究竟不曾断。梦中翻覆总是旧时景,梦中人或许不识,却也音容稔熟,仿如几曾遭逢。
梦太不好了,更损她的精神。人的精力总是有限,她在梦中辗转耗去许多,真实立于世中时便觉乏力。从心底生出的无力,颤颤巍巍,看似纤柔,却也狠命攫住她,竟不放手。
起初难捱,于后便惯了,常时夜半梦醒觉得瘆人,她并不为难自己,起身点灯又点烟,也学人们喝蜂蜜水,但效果奇差。可见无聊的人们总要瞎讲,又可见更无聊的人们总要瞎信。
近二年梦得更频,梦中有一位常客总爱撑伞,撑伞也罢了,还非要撑在屋中。十三在梦里便深感为难,又无奈,醒来也是无可如何。常常起身划半天才划着火柴,云山雾罩之下省起梦中人的脸。是有几分徐颐的影子,有回甚至还穿了长褂。他总是这样失礼地跑来闹。
“小屋内下着雨,我淋得湿透,师父却衣不沾雨。梦及此时我已明白身在梦中,可还是悲中生出来喜,像抓住了救命稻草。”
一日中夜醒来,她这样记在稿纸上。其实那日她失去一个重要的朋友,在梦中问了问徐颐,却遭了冷脸,只字未得。甚至他一个眼神愣是教她在梦里都骇得寒了心骨。
梦得太不好了。孟生也这样想。
二
梦在延续,时间也从不停歇,早年春夏里的野游早已远去,冬里呵手裁纸的记忆也随墨迹沉入洗笔池的浑浊。不黏稠,却混沌,后来十三便常常看不清。
虽说眼看不清,日子却照过。而且人的念想毕竟不是只有一二样,失掉这个还有那个,也保不齐会得到新的,念想最后发展得很多的人也不是没有。可惜十三不是个成功的例子。
后来孟生也曾认真问过十三,与徐颐有关。孟生鲜少提到他,提起来时十三并无别话,只认为那种感情近乎叛逆。
“他让我立刀削笔我要躺刀削,他教我刻石我要刻木,他喜欢低眉顺眼我非张牙舞爪。可是假若他从林中回来一身泥污,我会替他掸衣擦鞋。”
掸衣擦鞋。这样乖顺吗
孟生心里明镜似的。
十余年的孺慕深眷,早不是乖顺二字可以划全。
他了解十三。
她是什么时候走进他们命里来的呢 是在盛夏,日头很毒,他下学甫进画室便见到一个丫头。干干净净的生面孔,彼刻正要拿手去揩他师的围裙,小小的瞳仁映出一个长身的人,金光闪闪。
于后他便得了个小师妹,年纪差着一截,却让日子快活起来。师父同小师妹很亲近,念她年小,众人也都疼惜。师妹开始学画,拿笔又拿刀,常时同师哥们一坐一天也不喊累。
有师妹以后日子开始有变化。写字不必研墨了,座儿上总有小孩的吃食,屉里永远放着裁得不甚齐整的纸,连与师父弈棋都有人提前铺棋枰,连带着端茶倒水洗果子记输赢。师妹有人见人夸的好脾性,记得清每个人的喜恶禁忌。原来师妹生来便是牙尖的鬼精灵,擅缠搅,常怠惰,却惯会认错作揖做小伏低,从不惹人不喜。原来师妹对山林钟情,却畏水畏得不轻。原来师妹不喜雕刻,却能在银镯内里刻就蚊腿样的诗句和六十四卦之一。
原来那不是卦名,却是人名。
难怪。
那年同看《大武生》,师妹悄悄把眼角按了又按。晴好的深秋,众人席地饮宴,师妹歪在师父膝头,翻书翻得掉了泪。师妹也是个臭脾气,发起狠来诨话连篇,气哭的却只有自己。师妹许多事情上教不听,石头样的脾性,惯会蛮犟。师妹贪酒,中夜借酒必有拦不住的成车鬼话要说。师妹在世俗情爱里追逐,又惨又幼稚,害人害己。师妹开始心事沉重,冷清又寡言。师妹一日大似一日,种种变化他都看在眼里。长到今日,还哪里是什么干干净净的小丫头,分明是个恼人的小鬼。
其实他疼惜她疼惜得过分。
三
说来徐颐离开甚早,也就是离开得太早,才要众人这样念念不忘吧。只是苦了十三,彼时她毕竟年小,孟生常常这样想。
别后多年众人难能见面,他二人相见也少,可忆的只是几回饮宴。说是饮宴实在恰当,毕竟二人一往是饮泣又饮酒,最终老死不变以佯醉收场。十三常笑:“做戏也没有这样全面。”
孟生对十三的情义分明,但虽说分明,当局者却必须迷上一迷,因此十三也是后来才真正认清。而对于这一件,虽说已是分明,十三却宁愿糊涂到底。
一年聚宴,众人沿江住着,一觉睡到黄昏犹嫌不足,中夜却一齐爬起来嗑蚕豆。众人玩到后半夜,纸牌都掺乱了几副,孟生和十三还未饮醉。但不醉到底不妨,两个人精毕竟都惯会装糊涂,便又半真半假地做起戏来。后来十三开始流泪,不知真假,孟生见不得她哭,她的手一捂上眼,孟生便有泪意。
“你的心牢地缚我分分明明,我的心牢地缚你清清楚楚。”
已经足够。
四
梦里要敲谁的门却没有敲,梦里要说什么话而没有说,梦里想留的人从来留不住,梦里想回的头永远没尽头。梦里通身是无力感,像溺水,像凌空,像站在悬崖边,不知下一步先到黄泉还是地狱无间。
无力得,有迹可循。
却又总有一双手,屡屡回护。
“自别后,其中万千折曲,难明。”
五
乙未年冬,南方也冷得骇人,十三进山小住。小寒前后,十三住进熟悉的屋子,心里高兴许多。闲时坐在廊前吃喝,又屋前屋后地晃悠。大寒日孟生进了山门,说是回乡还愿,但他哪里许过什么愿,他原本不信这些。
年关也近,二人住下,并无别事。
山南无风,细雪薄薄铺过一层便罢,素净里只透一点寡。有雪的日子十三总歪在前廊翻书,她本不喜雪,见雪见雨的,心里总是别的事情。自徐颐走后,她眼睛越发不好,似是总也看不分明,常常眨眼,也常常恍神。
她喜雨要多一些。
那日雨又下起来,十三歪着脑袋倚在窗前想了想,脑中和眼中还是一样迷蒙,便翻身下榻,趿了拖鞋走到院里。
雨将雾散了散,却并不如何清明,她这样想。还未想个分明,念头却被一阵突来的剧痛打断。回神时十三已站到廊下,孟生一脸怒容,钳着她左腕的手迟迟不肯松开。
绵雨时节,他该知道十三手上正不好。她痛得有些脱力,额梢浮了汗,却不肯求,更不敢挣。孟生那样发了狠箍住她,要扯她进屋却未扯动。他只好再靠近她一点,要看她的眼睛,终于开口唤她,她便也抬眼看他。
跟前这人只隔了一步远,身量不长,发顶将将到他前胸,明明受制于人,眼神却强硬得不像话。他眼里沁出似有若无的笑来,一时想起了小时候。
是很早以前,有回众人不知怎么说起陶潜来,徐颐钟爱陶潜,十三却一向不喜。众人与徐颐谈及陶潜种种好处,见她并不作声,偏要问她的考量。十三年小,不喜也不喜得认真,总之不认陶潜的种种好处。因在假日,穷极无聊,众人便生了逗她的心,硬要给她掰过来。十三当然不肯,总之是争得不可开交,徐颐这回并不帮她,反而笑得满眼褶。
当下十三生了气,拔腿就要往出走,被倚在门边的孟生一把拉住,其时她瞪他一眼。啧。好家伙,小东西好大的气性。
孟生想着不由就眯了眼,几不可察地摇了摇头。他们之间仅有的这一次僵持,最终十三全胜。最后孟生还是松了桎梏,半推半拉拢了十三进屋,点灯熏艾,又敷药。
孟生身上一直很香,浅淡药香,如其人般,是十年如一日的沉静。敷药的场景熟悉太过,而此前他难得的强硬十分陌生。十三看向他的眼许久才聚起焦,神台片刻清明,她当然晓得他在恨什么。
半晌无话。
翌日二人都下山,走的时辰一早一晚。孟生强逼十三雨歇时再走,十三乖巧应下,最终目送她师哥走那四十四级青石板阶。
“往后没人惯着你。”
“我省得。”
鬼话连篇的家伙。但他还能怎样呢。
后来回程,十三在船上翻一本旧集,正念到李商隐说灵犀的那首《无题》,江风掠过去,眼泪就跌下来。泪渍洇湿书角漫漶开去,她却无动于衷,仿佛那并不是她的书,而跌下来的泪也与她无甚关系。
其实彼刻她在晨雾里琢磨来去,想的是人不好总刻舟的道理。人确实不好总刻舟,毕竟这个成语并没有多少褒义成分。她想得蛮好,虽然难说做不做得出。
但事实证明,喊打喊杀要破执的人,终究要比不喊的人来得成功,毕竟喊本身就已是一桩勇气可嘉的事了。
出自: 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人间别久不成悲”一句,是全词感情的
凝聚点,饱含着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深沉的悲慨。真正
深挚的爱情,总是随着岁月的积累而将记忆的年轮刻
得更多更深,但在表面上,这种深入骨髓的相思却并
不常表现为热烈的爆发和强烈的外在悲痛,而是象在
地底运行的岩浆,在平静甚至是冷漠的外表下潜行着
炽热的激流。又象是地表之下的地下河,深处奔涌激
荡,外表却不易觉察。特别是由于年深岁久,年年重
复的相思和伤痛已经逐渐使感觉的神经末梢变得有些
迟钝和麻木,心田中的悲哀也积累沉淀得太多太重,
裹上了一层不易触动的外膜,在这种情况下,就连自
己也仿佛意识不到内心深处潜藏的悲哀了。“多情却
似总无情”(杜牧《赠别二首》),这“不成悲”的表
象正更深刻地反映了内心的深切悲痛。而当作者清楚
地意识到这一点时,悲痛的感情不免更进一层。词人
在几天前写过的一首同调作品中有“少年情事老来悲”,
正与此同。这是久经感情磨难的中年人更加深沉内含、
也更富于悲剧色彩的感情状态。在这种以近乎麻木的
形式表现出来的刻骨铭心的伤痛面前,青年男女的卿
卿我我、缠绵悱恻便不免显得浮浅了。
? ? ?今日参加培训,疫情以来第一次出门,坐在地铁上读了纳兰的《台城路·塞外七夕》
白狼河北秋偏早,星桥又迎河鼓。清漏频移,微云欲湿,正是金风玉露。两眉愁聚。待归踏榆花,那里才诉。只恐重逢,明明相视更无语。
人间别离无数。向瓜果筵前⑥,碧天凝伫。连理千花,相思一叶,毕竟随风何处。羁栖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⑨。今夜天孙,笑人愁似许。
? ? ?词的上篇写七夕夜,牛郎织女尚且要团聚,而词人却和爱妻天各一方。此时此景,怎能不引起无限的愁思,所以词人笔下的牛郎织女相思,以及想象中他们相会的情景,都揉合了诗人自身的生活体验。
? ?词的下片,由上片牛郎织女的会合而推及到人间。“人间别离无数。”词人把自身置于天下无数有情人不能团聚者之列,在抒写离散的悲苦中融入了对现实的揭露和控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68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夏至一树碧无情
下一篇: 小暑陌上草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