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和你离别时——
我不想把话隐藏在心上,
那时我是多么爱你啊,
尽我所能地爱得发狂。
但是我们的相会我并不愉快,
我倔强地一声不响——
我也不想了解你的
深沉的、悲伤的目光。
你尽是同我讲起
那亲爱的家乡。
但是那种幸福,我的天啦,
现在对我已成为异乡!
相信吧:从那时起,我生活了很多时光,
忍受了很多的悲伤……
我也把很多的欢乐,
还有很多愚蠢的眼泪都一概遗忘!
(一八四三年)
注:这首诗是屠格涅夫写给他的好朋友巴库宁的三妹塔杰
亚娜·亚历山德罗夫娜·巴库宁娜的。屠格涅夫一八四一年
从柏林回国后,秋天曾访问过巴库宁的庄园普列木辛诺,作
客期间迷恋过巴库宁娜。一八四二年三月他们分别后,屠格
涅夫曾在三月二十日写信给她:“在离开莫斯科时,我不能
不留给你几句倾心的话……。我想忘掉一切,一切,包括你
的目光,可是我现在却这样生动地,这样清楚地看见你的目
光。我从没有比爱你这样更爱过一个女人……”。
戈宝权译
录自《诗刊》(1983.9.)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俄文名:Иван Сергеевич Тургенев,1818-1883),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处女地》,中篇小说《阿霞》、《初恋》等。
屠格涅夫出生在奥廖尔省一个贵族家庭,但自幼厌恶农奴制度。曾先后在莫斯科大学、彼得堡大学就读,毕业后到柏林进修,回国后和别林斯基成为至交。从1847年起为《现代人》杂志撰稿,出于自由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立场反对农奴制。屠格涅夫在大学时代就开始创作,1847~1852年陆续写成的《猎人笔记》是其成名作,主要表现农奴制下农民和地主的关系。该作品反农奴制的倾向触怒了当局,当局以屠格涅夫发表追悼果戈里文章违反审查条例为由,将其拘捕、放逐。在拘留中他写了反农奴制的短篇小说《木木》。19世纪50至70年代是屠格涅夫创作的旺盛时期,他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罗亭》(1856)、《贵族之家》(1859)、《前夜》(1860)、《父与子》(1862)、《烟》(1867)、《处女地》(1877)。从19世纪60年代起,屠格涅夫大部分时间在西欧度过,结交了许多作家、艺术家,如左拉、莫泊桑、都德、龚古尔等。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国际文学大会”,被选为副主席(主席为维克多·雨果)。1883年屠格涅夫病逝于法国巴黎。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scgf/10635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汪国真《永恒的心》
下一篇: 穆旦《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