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10首诗词,10种不一样的动容

半枫荷 2023-07-24 14:51:47

|居大不易|

16岁的白居易从江南来到长安,拿着自己的诗稿请当时的名士顾况指教。

当时顾况看到白居易这三个字就笑着说:“长安米很贵的,而你要想白白居住在长安,不容易啊。”

顾况继续往下看,看到: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之后拍案叫道:“有这等文采,可以很容易的在长安白白居住,老夫方才不过玩笑罢了。”

|墓上题诗|

李白死后葬在采石江头,往来诗人都在他墓上题诗.有人写了一首绝句:

采石江边一坯土,李白诗名耀千古。

来的去的写两行,鲁班门前掉大斧。

|横槊赋诗|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平定了北方割据势力,控制了朝政。他又亲率八十三万大军,直达长江北岸,准备渡江消灭孙权和刘备,进而统一全中国。

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气晴朗,风平浪静,曹操下令:"今晚在大船上摆酒设乐,款待众将。"

到了晚上,天空的月亮非常明亮,长江宛如横飘的一条素带。再看船上众将,个个锦衣绣袄,好不威风。

曹操告诉众将官:我自起兵以来,为国除害,扫平四海,使天下太平。现在只有南方我还没得到,今天请你们来,为我们统一江山同心协力,日后天下太平,我们共享荣华富贵。

文武们都站起来道谢,曹操非常高兴,先以酒奠长江,随后满饮三大杯。

并横槊告诉众将说:我拿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达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在这良辰美景,我作歌,你们跟着和。接着,他唱曰: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绝命之词|

李后主(李煜)被赵匡胤囚禁之后被封为“违命侯”。一个七夕之夜,李煜写了这首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并让宫女演唱,太宗赵光义听到这首词后,认为李煜有复国之心,因此便在当夜赐毒酒将李煜毒死。这首词成了李煜的“绝命词”。

|孟郊思母|

话说唐朝德宗年间,孟郊任江苏省溧阳县县尉。一天晚上,他正在书房里看书,看了一会儿,觉得有些累了,就站起身来,走到窗前。

此时,窗外明月当空,晚风轻拂。他抬头眺望明月,一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回想自己几十年寒窗苦读,直到四十六岁才中了进士,做了一个小小的县尉。

这几十年,老母亲为自己付出了多少心血啊!

自己每次赴京赶考,出门前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总是忙前忙后,为自己准备行装。特别是这一次出门前一天的晚上,母亲坐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针一针地为自己缝衣服。

孟郊想到这里,一股激情在胸中回荡。他返身回到书案前,挥毫写道: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山西村|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由于坚持主张抗金,陆游多次受到主和派的攻击。公元1166年,四十二岁的陆游被免了官。

报国无路,带着满腔的悲愤,陆游回到了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他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书,常常伴着青灯,独坐到深夜。

第二年的四月,农村里到处打鼓吹萧,准备迎接春社(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一片欢乐的气氛。

陆游忽然想去看看二十里外的西山。于是他拄着手杖出发了。

走着走着,山路渐渐盘旋起来。又走了一个多时辰,人烟渐渐稀少。

当他登上一处斜坡,放眼望去,前面山重水复,路断人绝,好像无法再前进了。

陆游兴致正浓,不肯回头,沿着山坡又走出几十步,转过山角,突然前面不远处,出现了一片空旷的谷地,一个小村庄掩映在绿柳红花之中(柳暗花明),好像传说中的桃花源。

陆游很高兴,走进这个小村庄,衣着简单、性情纯真的村民用自己酿的腊酒款待了这位客人。

有了这次难忘的经历和感受,陆游重新振作起来了。写下了《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推敲之问|

唐朝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什么叫苦吟派呢 就是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

贾岛曾用几年时间做了一首诗。诗成之后,他热泪横流,不仅仅是高兴,也是心疼自己。

当然他并不是每做一首都这么费劲儿,如果那样,他就成不了诗人了。

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名叫《题李凝幽居》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但他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觉得第二句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推”应换成“敲”。

可他又觉着“敲”也有点不太合适,不如“推”好。不知是“敲”还是“推”好。嘴里就边推敲边念叨着。

不知不觉地,就骑着毛驴闯进了大官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仪仗队里。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闯进自己的仪仗队。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

韩愈听了,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静,拜访友人,还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再说,读起来也响亮些。” 贾岛听了连连点头称赞。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侯门似海|

崔郊,唐朝元和年间的秀才。曾寄居姑母家中,并与姑母家的一名丫环相爱,两人的感情甚笃。但后来他的姑母将这个婢女卖给了当时任襄阳司空的于頔。

这一年的寒食节,此女子随于頔到郊外游春,巧遇崔郊,崔郊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赠去婢》: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人面桃花|

在唐代有一个名叫崔护的年轻书生到长安城来赶考,刚好是清明节前后,便在大雁塔附近来春游,走到一个一片桃花掩映的农家遇到一个美丽的农家少女,于是借口口渴要了些茶水,闲聊几句,崔护便恋恋不舍的离开了。

第二年的清明节,崔护又来了,但是柴门紧闭,不见佳人。此时桃花依然盛开,崔护便在柴门上写下了这首《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红叶题诗|

唐僖宗时的一天傍晚,年轻的于祐在城墙下漫步。时值“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的深秋,满地枯萎的落叶,风呼啸着而去,树木的枝桠刺在寒冷的空中好像冰上的裂纹。天色越来越黯,他呆呆立了片刻,颇怀莫名的伤感。

他在御沟的流水中洗手,御沟中浮着的落叶在清冽的水中缓缓流出,忽然发现一片较大的红叶上面有墨印,他随手将叶子从水里拾起来。使他意外的是红叶上题着一首诗: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墨痕未干,字迹姗姗清秀。他看了看身边高入云端的宫墙,猜想一定是某个宫女所为。

于祐把诗带回家里,但此事让他久久不能释怀,每天夜里辗转反侧,眼前全是宫里那个落寞的女子空幻的身影。

几天后,他也在红叶上题诗两句,置于御沟上游的流水中:

曾闻叶上题红怨,

叶上题诗寄阿谁

之后他又怅然地在流水边徘徊许久才离去。于祐将此事讲给几个同伴听,大家都笑他。

一晃几年过去,于祐已把那件事渐渐淡忘了。他科举不成,几近落魄不堪,于是在富室韩泳家教书。

一天韩泳告诉他,不久,唐僖宗放出后宫侍女三千,让她们回到民间婚配。

有位叫韩翠苹的女子是韩泳的同姓,正住在韩舍,他愿为二人牵线结缘。

当时于祐尚未娶亲,听说韩翠苹姿色美艳,于是答应下来。

于祐婚后与韩翠苹感情很好,一天,韩翠苹在于祐的画笥中看见自己亲笔题写的那片红叶,问于祐哪里得来的,于祐便如实告之。

韩翠苹说:“妾在水中也得到一片红叶,不知是何人所做 ”

于祐取来一看,墨迹犹存,正是自己当年曾经写的。

俩人皆默然,泪水盈眶,千言万语不知如何出口,相对感泣良久。因为自红叶题诗到他们结为夫妇,中间已隔着十年的光阴。

韩翠苹为此悲欢交集,于是提笔写下:

一联佳句题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

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

这也许是最凄苦无奈也最浪漫温馨的故事了。

“红叶题诗”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在朝代、人名、情节上都有些微出入,《本事诗》里记当事人为顾况,《云溪友议·题红怨》为卢渥,而宋初孙光宪《北梦琐言》成了进士李茵,人名虽各不同,但内容大同小异。

图文来自网络

(版权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散文诗精选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诗歌诗歌朗诵爱国诗歌~~

父亲的散文诗的歌词散文诗精选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诗歌诗歌朗诵爱国诗歌

父亲的散文诗的歌词散文诗精选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诗歌诗歌朗诵爱国诗歌

10首诗词曾经沧海难为水

《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赏析】《离思》与苏轼的《江城孟》、贺铸的《半死桐》一起,被推为“三大悼亡诗”,其影响力可见一斑。这首诗意境极佳,通俗表达就是:见过了沧海之水的浩瀚无边,其他地方的水再难入得了我的眼;见过了巫山之上的云霞,便觉世间再无云彩。我从万花丛中过,就算是姹紫嫣红开遍,也懒得看一眼,这是为什么呢?一半是为了修道,一般却是因为你呀!读来心中不是不感动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爱情向来是能让人动容的,既然今生只爱那一人,伊人已逝,心中的痛与殇还需明说么?

我确定我不会再喜欢上任何人了,那份悸动,那份狂热,都不会再和任何人重演,曾经对爱情的那份执着,那份热情,都在你离开的那刻,全都烟消云散。

《行宫》

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赏析】白居易曾用一首840字的《长恨歌》书写了大唐由盛到衰的过程,而他的好友元只用20个字就再现了大唐盛衰的经过。

在空旷寥落的古行宫里,宫中的花朵寂寞地开放,如同那宫女一般。有几个白头发的宫女依然健在,闲坐无事只能谈论着玄宗轶事,惆怅哀伤,令人低徊不已。

寂寞无聊的白头宫女在谈论过去唐玄宗的故事,表现了唐玄宗昏庸误国的事实,抒发了兴亡盛衰之感,历史沧桑之感尽在不言之中。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

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

暗风吹雨入寒窗。

【赏析】有人曾这样形容元稹和白居易的关系:他们不是穿一条裤子的关系,是穿一条内裤的关系。

元白二人互酬互赠的作品十分之多,这是其中一首杰作。

这一年,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更悲剧的是,此时,又传来了白居易被贬谪九江的消息。如同一个惊雷,元槙大受震动,惊得蓦然从床上坐起,阴沉的风雨吹入了寒冷的门窗。

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喜悦着你的喜悦,悲伤着你的悲伤。

《春晓》

半欲天明半未明,

醉闻花气睡闻莺。

狗儿撼起钟声动,

二十年前晓寺情。

【赏析】这是一首怀旧的诗,据这是元稹回忆与初恋崔莺莺的一段情事。

诗中写春晓而忆及年少旧事,前两句言醉而卧,闻到花香、听见莺啼,后两句则引出二十年“晓寺情”的难忘,展露诗情。

人这一生,总是被回忆缠绕。

黄色小犬撼动寺钟,划破寂静的夜空,令人不禁想起二十年前的一个黎明在普救寺中发生的情事。

生物寿终而死,不一定是悲剧。那是自然的事情,回忆永远温暖心头。在这趟人生中能遇到它,绝对比没有遇到它好。

《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赏析】诗人为什么如此着迷地偏爱菊花呢?三、四两句说明喜爱菊花的原因:“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者,它得天独厚地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深微的道理,回答了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和乐天刘家花》

闲坊静曲同消日,

泪草伤花不为春。

遍问旧交零落尽,

十人才有两三人。

【赏析】人老念旧,这是人之常情。怀着满腔期待回到故乡,意欲与老友旧交重叙情谊、共话往事;结果,遍访其人,只是十存二三,这其间的心理落差该有多大呢?其悲哀又有多深呢?上面两句,所写的正是这种人生悲哀。

《遣悲怀三首·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赏析】共患难的妻子亡逝,元稹多么伤怀呢?

你穿过的衣裳已经快施舍完了,你的针线盒我珍存着不忍打开。因怀念你我对婢仆也格外怜爱,多次梦到你我便为你焚纸烧钱。

元稹痛心地说:夫妻死别,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对于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是更为悲哀的。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传唱千古,说透了的患难夫妻死别的悲伤。

夫妻死别人所不免,但回想当年贫贱相守,而今伊人已逝,真可谓一事一悲凄,百事皆哀感了。

《晚春》

昼静帘疏燕语频,

双双斗雀动阶尘。

柴扉日暮随风掩,

落尽闲花不见人。

【赏析】日暮时分,应该是人归掩门之时,但是却不见归人,柴门只是随着风的吹动而自动掩了起来;花开应当有人欣赏,可是花儿落尽也不见有人。两句虽都意在写“静”的境界,但表面却不见一个“静”字,这就是中国古典文学所追求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理想境界。

《使东川·江花落》

日暮嘉陵江水东,

梨花万片逐江风。

江花何处最肠断,

半落江流半在空。

【赏析】江花,指江边之花。这句话描写怜花伤春之情。花开花落,春去春来,本是自然现象。但是,在多情敏感的文人眼里,却蕴含了人生的景象。由花落春去,就会联想到韶华已去、青春不再,就会感慨时光无情、功业未成。上面两句所写的意蕴正在于此。

《酬乐天频梦微之》

山水万重书断绝,

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

唯梦闲人不梦君。

【赏析】做梦包含了希望与绝望之间极深沉、极痛苦的感情。元稹更推进一层,把不能入梦的原因作了近乎离奇的解释:我本来可以控制自己的梦,和你梦里相逢,过去也曾多次梦见过你。但此刻,我的身心已被疾病折磨得神魂颠倒,所以“惟梦闲人不梦君”。这就把凄苦的心境写得入骨三分,内容也更为深广。再说,元稹这首诗是次韵和诗,在韵脚受限制的情况下,别出机杼,更是难得。

新时代的诗词10首

新时代的10首诗词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爱这土地》《回答》《再别康桥》《断章》《雨巷》《乡愁》《一棵开花的树》《蛇》和《错误》。

1、《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为了在审判之前,宣读那些被判决了的声音: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做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的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4、《再别康桥》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5、《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6、《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的,默默行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7、《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8、《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

9、《蛇》

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静静的没有言语。你万一梦到它时,千万呵,不要惊惧。它是我忠诚的侣伴,心里害着热烈地相思。

它想那茂密的草原,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它月光一般的轻轻地从你那儿轻轻走过。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10、《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中国的古诗词中,最让你动容是哪一句?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这四句诗,出自陶渊明的《乞食》。乞食,顾名思义,就去朋友家蹭吃。写这首诗的时候,陶渊明已是晚年,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他,生活颇为困顿,常常饿肚子。因此,陶渊明就去朋友家蹭吃蹭喝。

这实在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当他走到朋友家,内心非常纠结。好在朋友善解人意,接下来是“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意,愧我非韩才。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简单地说,就是陶渊明饱餐一顿,且两人相谈甚欢。

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比较难堪的,难以说出口的。如果你跟朋友借过钱,肯定能理解陶渊明“叩门拙言辞”的窘迫。自己急需用钱,却不知道怎么跟别人说,东拉西扯一大堆,也不好意思说出来意,最终实在是熬不住了,才遮遮掩掩地说出是借钱。所以,我读到陶渊明这首诗后,一方面对陶公晚年生活的困窘感到悲哀,另一方面则是他实在是太了解生活与人情了。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此诗出自于杜甫的《赠卫八处士》。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诗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中年杜甫突然有老友来访。这位老朋友呢,已经二十多年没有见面了,记忆中只有他年轻时的模样。

现在,两位好朋友已近鬓毛已斑白,儿女成行,各自有自己的人生际遇。古代不像是现代,有微信、电话等可以通消息。朋友是生是死,很难知道。而且,杜甫一生漂泊,又经过安史之乱,内心更是惶恐而不安。突然遇到老友,这是他生活中的巨大惊喜。我每次读到这首诗,就感慨良久。人生在世,所求所遇,莫过于此。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侣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点滴到天明。

这首词是南宋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写这首词时,南宋已被元兵所灭。国破之痛与人生的离散,都浸在词中,让人闻之落泪。

如果忽视南宋国破的大背景,《听雨》也是一首写尽人生的词。年少时轻狂,中年时漂泊,老年时孤寂。悲欢离合总无情,身边的朋友来了又走,而亲人也渐渐离去,最终只剩下自己孤身一人。

死亡在眼前,孤寂入骨,而自己只能在遥远的记忆里寻找一些温存与安慰。实在是悲苦之极。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627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