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淑君
SHU
阅读记
在家与城市之间,「共享空间」作为一个重要的过渡领地,展示和重塑城市居住方式的一个关键场所。
READING
冬日
因为李云迪事件,有些人扯出了私德和公德的话题。我是个学识浅薄的人,所以还是第一次听到私德和公德之词儿。什么是私德 网上解释说:私德是私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指个人品德、修养、作风、习惯以及个人生活中处理爱情、婚姻、家庭问题、邻里关系的道德规范。私德通常以家庭美德为核心。有人说李云迪事件属于私德,政府有关部门等人不可干预。也许李云迪是偶尔这样一次;也许他还没有结婚生子。虽然对他的名誉有损,对他人也没有多大损害。不管怎么说都是不光彩的,虽然属于私德,也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有人说这样的事是不可以关注的,关注这样的事是错;还说关注这样事的人是无德人。国家的嫖娼卖淫法规定,嫖娼卖淫,是违法的,是要被拘留罚款的,却不是犯罪。“不可奸淫。”是上帝的十大诫命之一。奸淫的解释:是男女之间发生不正当的性行为。在上帝的律法里,奸淫不只是违法的,也是犯罪的。只是违法,不是犯罪。这就跟很多人开了犯奸淫罪的大门。在他们看来,虽然违法,却不是犯罪,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只是拘留拘留,罚罚款,名誉上有点儿损失,道德上有点丢人!所以才有那么多不法分子,开办嫖娼卖淫场所,以谋取最大的利益;所以才有那么多的嫖客娼女,各取所需。假如国家法律规定嫖娼卖淫是违法的,也是犯罪的,也许就是另一种现象了。BOOK
公私
有些人把嫖娼卖淫说成是私德,可这私德本身就违法了。一个人没有私德,还有公德吗 多少违犯公德之事,不都是从违犯私德来的吗 淫秽的男女,为了满足个人私欲利益,或者抛妻弃子,或者弃夫舍子,不但危害了家庭,还有一些血淋淋的惨案,往往是从这些人中产生出来的……这就是违反私德,延伸成了违犯公德,从私德危害发展了公德公害。公德主要内容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嫖娼卖淫是违法的,不也是违犯了公德吗 随地吐痰,是违犯公德,远没有嫖娼卖淫对人身心灵的危害大。没有传染病的人随地吐痰,只是对环境的污染,而嫖娼卖淫不但把社会搞得乌烟瘴气,却也是对道德良心的污染。私德和公德都是有益于人的,不是有害于人的。私德,公德,违法了,都是有损于人的。人无完人,人人都有缺点过犯,违犯私德也是违法,违犯公德也是违法。违法了就是错,就要面对,就要付代价。不是用什么不是公德,是私德,就能遮掩得了的。人连起码的私德都没有,就不要谈什么公德了,就是谈,也是对准别人的,也是虚伪的。就如论私德和公德的某某人……把淫秽说成是私德,这只是喜欢这样事的人的一个幌子。舒适环境
SHUshi
公德
“所以,神任凭他们逞着心里的情欲行污秽的事,以致他们彼此玷污自己的身体。” “不要自欺,神是轻慢不得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圣经语)有真正私德的人,才会有真正的公德;有真正私德的人,上孝顺父亲,中不背叛伴侣,下爱怜儿女。在家里尽责,在工作上尽职,遵纪守法。有真正私德的人,才会有真正公德,私德不怎么样的人,公德也好不到哪里去,私德是公德的基础!安心方可静
READ WITH AVIDITY
end
记录生活扩展阅读原创原创散文:荷散文精选:夜未央原创散文|给我一片天(原创)原创原创诗歌:秋韵叠章原创散文诗歌:爱的絮语(原创)聆听|戴望舒散文诗歌:十四行,雨巷,狱中题壁
散文精选大全
「最受欢迎关注散文精选大全,邂逅诗歌散文」
诗词 |朗诵| 短片 | 散文| 段子
品散文,阅人生
散文诗精选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诗歌诗歌朗诵爱国诗歌
1、针对群体不同:
公德:是指存在于社会群体中间的道德
私德:是乡规民约中国农村乡间村民制定的行为规则。
2、作用不同:
公德:生活于社会中的人们为了我们群体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
私德:封建统治者利用它来维护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巩固其统治。
3、含义不同:
公德: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私德:私德是私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指个人品德丶修养丶作风丶习惯以及个人生活中处理爱情丶婚姻丶家庭问题丶邻里关系的道德规范。
扩展资料:
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一种沉淀和积累。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基础性。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在每一个社会都被看做是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是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2、全民性。社会公德是社会全体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和适用范围。在同一社会中,任何社会成员不管属于哪个阶级或从事何种职业,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简单规则,都必须遵守,否则就要受到社会舆论谴责。
3、相对稳定性。社会公德作为“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是人类世世代代调整公共生活中最一般关系的经验的结晶。
4、简明性。社会公德大多是生活经验的积累和风俗习惯的提炼,往往不需要做更多的说明就能被人们理解。
5、渗透性。社会公德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它作为调节公共生活的准则,包含着非常广泛的内容,诸如遵守公共秩序,保持公共卫生,敬老爱幼,尊师爱生,言而有信,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礼貌待人,互相谦让,济困扶危,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等等。
-公共道德
-私德
德是与私德相对而言的。“公”是指公共领域,“私”是指私人领域。在共同生活中,公民的所有行动都具有公共的性质,不可避免地是一种公德行为。所以简单地说,公德就是公共领域中公民的道德活动。它关系到其他公民的公共生活,关系到公共领域的正常秩序。梁启超把公德定义为“人人相善其群”,这无疑是正确的。“群”既指公共领域,也指共同生活的公民,“群”就是“公”。“群”是公德的参与者、受益者,也是公德的评价者、监督者。“相善其群”就是“德”;它是公民与群的关系。只要生活在公共领域中,公民的活动便无不具有公德的规定性。它影响公民的共同生活和公域的公共秩序,又受到公民的限制和公共组织的管理。公德行为一般发生在公共领域,但不必然发生在公共领域,并且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公德行为有转为私域的趋势,比如腐败行为就是如此。 与公德相比较,私德行为只是影响自己和家人、亲戚和朋友,它不需要公众评价和监督,也不需要公共组织协调和处置。私德往往发生在私域,但也不完全如此。随着公共领域的扩展,私域的范围越来越小。但与此同时,家庭的功能却日益社会化,因而很多私下的行为也移置到公共领域。梁启超把私德界定为“人人独善其身”,也是不无道理的。能够爱自己和家人、爱亲戚和朋友,无论是在私域还是公域,都是良好的私德。而在私人领域如果不“独善其身”,如果不爱自己和家人、不爱亲戚和朋友,私德行为就会超出私域之外,跃升为公德行为,并受到公域的制裁。所以私德与其说是领域的问题,不如说是一个“度”的问题。 划分公德与私德,应该说只是学理上的抽象。任何行为不管是在公域还是在私域,都具有公德和私德双重规定性。二者只有“显”和“隐”、现实和潜在、真象和假象的区别。这就决定了公德行为可以转化为私德行为;私德行为同样可能具有公德的性质。所以,公德与私德既可以指称不同行为的单一性质,也可以指称同一行为的双重性质;而且它们可以相互转化,以对方的面目存在。相互转化在于公德与私德同出一源。无论是公德抑或是私德,都是由个人承担的。个人的主体性产生了公德与私德的分殊和并存,又实现着公德与私德的转换和互异。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615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散文|中国人的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