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对拖延症说拜拜

艾灸师小爱 2023-07-24 13:27:13

同学们,此时此刻小编想问大家几个问题:笔记补全了吗 作业写完了吗 网课听完了吗 看到这一连串问题,不少同学可能会大呼“太扎心了”,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总是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呢

其实答案呼之欲出,那就是——拖延症。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当我们面对拖延症时,难道只能束手无策吗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吧。

其实在如今的社会环境及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拖延症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调查显示大约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时拖延,有50%的同学认为自己一直拖延。拖延症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当任务有一定难度时,我们的心理和行为会延长面临任务的时间;当对任务有厌恶情绪时,也会尽可能地逃避执行任务;当感到自我焦虑、冲动、并且在完美主义的驱使下,拖延症便更有了可乘之机。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因素,也给了拖延症发展的机会。

你知道吗 其实拖延症对我们的影响不只体现在完成任务的时间滞后方面。如果我们习惯性地拖延,可能会导致别人对我们的印象与做事拖沓挂钩,并且长期的拖延行为也会给我们自身造成一定的压力。那么面对拖延症,我们有哪些可以应对的措施呢 首先,我们可以调整自身的心态,用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去面对未知的任务,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其次,当我们情绪不佳时,可以通过适当的休息去转移注意力和转换心情,从而不再去逃避现实。最后,一个充满理解、关爱和信任的环境氛围,也可以对我们改变拖延有一定的帮助。我们也可以做一个时间表,按事情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有条不紊地进行我们的计划,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使任务完成。“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同学们,在摆脱拖延症的路上,可能会面临种种磨难,但只要我们下定决心改变,路的前方一定是更灿烂的未来。希望大家可以尽快和拖延症说拜拜!让我们一起期待在不久的将来,遇见更棒的自己。往期回顾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总第三百五十八期|天上街市,人间文豪

总第三百六十期|别把爱滞留在行程表

图片来源:百度

主编:吴倩 薄雯雪文字:侯智慧

排版:王莹

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

如何改变拖延习惯?

在我们身边是不是经常会遇见这些情况,本来应该上午完成的工作,有的人非要磨磨蹭蹭到下午才完成。本可以周三就完成的工作,非要等到周五才完成。

本来计划着每天看一个小时书,没几天就变成每天看半小时,后来就没有后来了。

去健身房健身,从一开始的兴致勃勃到拖延着不想去了。

本想去超市买排骨,可是进了超市转到这停下来看看,转到那停下来看看。结果需要的食材,就在你转的时候卖完了。

为什么我们本应能做好的事情,却非要磨蹭到最后,以至于有时候完成不了。

其实造成拖延无非就是我们心理上的因素,因为懒惰,有时候我们做事会产生抗拒。有时候意志力不强,总会被其它事物所吸。

而拖延会给我们在这个时候带来好处,可以偷会儿懒,享一时半刻的福。或是被其它事物所吸引,满足自己短暂的快感。

但拖延的后果我们也都知道,那就是该做的事,没有好好的完成。有些人因此为自己的拖延会感到很焦虑,那么该如何改变拖延这个习惯呢?

一、改变拖延的习惯必须提高自己的专注力

专注力就是让我们把精力都专注在一件事上,也就是只专注于眼下所要做的事。

哪怕现在只是坐在桌前削苹果,吃饭或是看一部电视剧。无论此刻的你现在在做什么,都要把它当做当前最重要,最值得做的事。

有人说,这太简单了,怎么能做不到。事实上是这样吗?太多时候,我们削着苹果时,突然想到还有桔子也可以拿过来吃,这个时候就跑过去拿桔子。

有时候突然想到什么事,然后削苹果就中断了,跑去做别的事了。

在家看电视剧也是一样,是不是我们经常会一边看着电视剧一边刷着手机。

看似两不担误,但事实上两件事都没有做好。电视剧的一些小细节,就在我们低头刷手机的时候给略过了。

生活中看似简单的事情,能把它专心地做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不专注就是造成我们拖延的一个重要原因。

要想不拖延,就必须放下手中和心里的一切,只是专注于眼前的这件事。此时此刻,把它当成这一生最重要的事来做,这样拖延的习惯就会慢慢地在时间中消失了。



二、改变拖延的习惯必须要培养自己的毅力

一个人没有毅力真得是什么事都做不好,做不长。

就像跑步跑两天就不跑了,去健身房也是,打不了几次卡就再也没有下文了。

其实培养毅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情景,做固定的事。

在我们上学的时候,一听到国歌就会想到升旗仪式。而一听到铃响,就知道是上课或是下课

所以,在改变拖延的习惯时,我们完全可以用这个方法来实行。

每天睡前一个小时,雷打不动地用来读书。早上起来的半个小时,用来去外面晨跑

在固定的时间里,一定要坚持住自己所做的事情。这样时间长了,在这个时间里,你会不由自主地就去按部就班地做该做的事。

即使有其它琐碎的事情来打扰你,你也会条件反射般地意识到,自己此刻该做什么。所以,我们也会很轻松地从一些琐碎的小事中逃离出来,先去做好眼前的事。

当然这个条件反射能力,是靠我们之前的毅力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的。没有毅力做保证,拖延的毛病随时都会来袭。



三、 细化我们的目标

做每一件事,我们都可以将一个大目标拆成一个个小的目标去完成。按照从易到难,从弱到强地去处理手边的事。这样我们的办事效率不仅会提高,也会提升我们的成就感。

就像做手头的工作,我们可以先把简单易做的做完,然后再做不好做的。

如果一开始上来就做不好做的,烦躁中我们就可能把它放到一边,想着等会再做。可是一等,有时候就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了。

所以我们要细化自己的目标,把易做的完成了,在成就感满满时,我们就会有投入更大的精力去做好接下来的事。

读书也是,我们不要求自己一下子就要读完这本书。我们可以给自己设定,每天读20页书,这样一周下来至少也可以读完半本书了。

然后我们再给自己慢慢地增加所读的页数,这样慢慢就会实现一个月可以读4本书。一年至少也可以读到40本书了。

制服拖延的习惯,给自己细化目标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能让我们更有序地做也手中的事,让拖延从此说拜拜。

想着想着就错过了,磨蹭磨蹭一天就过去了。接着磨蹭一个月,一年就这样蹉跎地混过去了。

当你挣脱自己拖延造成的怪圈,你会发现,告别拖延你会变成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这个自己跟之前的自己有着天壤之别,而且他会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懂得如何支配自己的人生。

无痛起床试试这些方法

尿钟法、五秒起床法。
睡前喝一杯水,清晨不用闹钟膀胱自然就醒,此法非常有效,但注意不要喝太多的水,以免体质不同造成水肿。早晨醒了之后,心里默念12345,立刻执行起床,在五秒内掀开被子起床,对拖延症说拜拜。常规的起床法很简单,而且是各种起床法之中最自然、最健康、最广为人知的,其执行要领也很简单,只要简单做到三点,即可:早睡、提高睡眠质量、固定起床时间。这是号称的最温和的起床方式。
网友列举古人“闻鸡起舞”的起床方式,告诉大家,如果自己的生物钟不足以自然醒来,可以采用闹钟作为起床工具。给自己不起床制造一个不太容易解决的后果。可以人为制造些障碍:自己住的话,把闹钟放远一些,这样关闹钟时会需要远距离地移动身体,便可以适当解决问题。
另外如果跟人同宿舍住但是不同时起床,则会顾虑,用闹钟把别人吵醒之后是否会被暴打一顿,然后设置两个闹钟,一个在枕边,另一个放远一些,枕边的闹钟响起来时,立刻关掉,然后去关第二个。这个方式有一个很大的副作用,心理压力会导致无心入眠,并会提前醒来,影响睡眠。

如何看待拖延症

拖延是一个现代人经常谈起的问题,也是在平时生活中每个人经常面对的一个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拖延问题的最大群体就是青年人,具体一些说就是16岁左右的高中生、20岁左右的大学生、24岁左右刚刚进入社会的青年人以及30岁左右的刚刚成熟的社会人。这几个不同的群体产生拖延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基本都可以总结为一句话:没有内在动力去继续面对即将要完成的事情了。

当我们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需要两个部分来促进我们解决问题和面对困难。
其一是动机。这里所说的动机,指的并不是行为学派中的动机,而是一种更宽泛的理念,简单的说就是你觉得你应该做这件事。这个动机可能是你从小受到的价值教育,比如说你需要考研,也可能是你内心对于某些事情的认同,我必须要继续好好学习等。无论怎样,这个动机让你产生了我应该去做此事的念头。

其二是动力,这里所指的内心动力,在不同的心理治疗流派中有不同的说法,比如说力比多,自我实现需求等等。简单来说就是我想做这个事。这个动力的来源就比较复杂了,在我的工作中,我更倾向于用这个结合了客体关系、自体心理学的理论,来描述这个动力的来源,来源有三:
1、外在引领系统的支持

这里用引领系统来描述,是因为我想表达这样一个关系:他能够真的关心你所遇到的事情,不加以评价的帮助你和站在你这同一边,和你一起面对你所遇到的困难(不仅是物理上的,更是情绪上的),他可以聆听你的困难,让你面对困难时的焦虑、沮丧可以得到一个空间安放,而不是一股脑的存在在你自己心里。相信读到这里,很多人都会说:这不就是良好的父母吗?是的,理想状态下是这样,不过现实中由于很多原因会难以实现。

No.2
有同龄人的关系陪伴
这一点也非常重要,这里所指的陪伴并不是简单的跟你站在一起,而是一种和我做同样的事情、面对同样的痛苦、体会相同的世界的感觉。大学生活中有很多学习成绩优秀、但在进入大学后无法适应、甚至出现抑郁等症状的学生。原因无他,就是他们一下子无法找到这种关系陪伴。在高中生活中,所有学生都被强制性的给予了一个共同体验,那就是学习和高考。而在大学里却并非如此。这些"好学生"会突然发现自己除了学习外,真的有点难融入别的圈子、找到能够让自己感到归属的关系陪伴,因此产生种种不适。

当然这并不是为了黑父母,在这里我想表达的就是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尤其是在最初面对困难时,十分需要一个稳定的客体来帮助自己承接焦虑、沮丧等负面情绪。好比人的精力有10,你怎能指望需要花费6甚至7来压抑、承载自身焦虑的青年,还能够顺利的鼓足干劲发挥出10分的力气。

对于拖延症来说,应该怎么办?

拖延症几乎每个人都有,只不过严重程度不同而已。拖延症的负面影响也是比较大的,除了导致工作完不成外,还会影响人的心情,从而导致恶性循环。从头来说,我觉得如何克服拖延症需要从如下几方面做起:

1) 延迟享受,也就是先把自己不相干的活干了,然后在干自己喜欢的。这样为了后面喜欢的事情,你就会强迫自己快速完成不喜欢的事情,就能保证自己的工作热情。否则不喜欢的工作就会一直拖下去。

2) 任务分解,对于一个比较大的工作,给你的感觉是无从下手,总是做不完。因此你就会拖着不想做。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其分解称小工作,比如一个小时的任务,这样你按照计划每天做一点,持续下去就会有明显的效果。这个方法可以运用各种工作任务的每个阶段,不管任务多大,都会让你知道完成每个小任务需要多少时间。当一个个小任务完成的时候,我们更有成就感和对工作掌控感,也不存在拖延了。

3) 不要有感性的烦恼,拖延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不敢去做,总觉得自己做不好,因此一直拖延。但其实没做之前怎么能下结论呢,因此解决的办法就是做起来,然后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做事拖延有两种情况,一是没有目标,二是有目标,但是不明确目标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所以迟迟不愿意行动。没有目标,就赋予要做的事儿一个明确的目标,用目标激发动机。对于有目标没有动机的情况,可以刻意培养动机。

所以,当你出现拖延症,或因为完不成学习或工作任务而深感焦虑时,先做起来,行动起来,一边做,一边完成目标。做的行动力既可以推进事情进程,又会用行动带动思维活跃起来,进而实现学习、提高、成长,这是惊喜,也是收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60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