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温馨提示:请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

白敛 2023-07-24 13:18:51

点击蓝色

相信手机屏幕前的你一定收到过类似这样的短信“XX公安厅反诈中心郑重提示:遇到陌生人加你好友,并推荐‘稳赚不赔、低成本高回报’的网络平台进行投资的,一律为‘杀猪盘’诈骗。如有疑问,请拨打96110。”这是国家针对日益猖獗的电信诈骗而采取的反诈宣传措施,时至今日,诈骗犯罪人员的诈骗方法、途径出其不意让人难以接招,集资诈骗、贷款诈骗、票据诈骗、金融凭证诈骗、信用证诈骗、信用卡诈骗、电信诈骗、保险诈骗等等诈骗类型纷繁多样令人防不胜防。诈骗类型多而复杂,最为猖狂和典型的类型便是电信诈骗。为应对各样的电信诈骗手段,民警将6大诈骗手段逐一盘点:“无抵押网贷先交钱,诈骗;征婚交友,赌博投资炒股,诈骗;客服联系主动退款,诈骗;兼职刷单刷信誉,诈骗;公检法机关通过电话联系让你转账,诈骗;‘领导’通过聊天软件让你转账,诈骗。”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于诈骗惩处一直秉持着严格盘查、严肃对待的态度!《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即便是在如此严酷的法律面前,诈骗犯罪人员依旧死不悔改。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2.2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6.1万名,止付、冻结涉案资金2722亿元,劝阻870万名群众免于被骗,累计挽回经济损失1876亿元。如此庞大的巨额!但这才仅是成功破获和成功阻止的,贷款诈骗、刷单诈骗、冒充客服诈骗、杀猪盘诈骗……骗子总在“推陈出新”,如狼群盯着羔羊,甚至连义务反诈宣传员都上过当,真是防不胜防。

所以,反诈是一项“永远在路上”的工作,必须常抓不懈、群防群治。民警从反诈APP到线下不遗余力的宣传,为的是尽全力保障大家的财产安全。我们应提高警惕,遇事留心眼,别贪小便宜,接到诈骗电话,不妨顺手拨打96110(反诈骗专线)。我们每天从各大软件上看到的被诈骗案例实在是太多了,即便是在当今法律法规如此权威的情况下,还是有如此之多的人们掉以轻心而被诈骗,最终付出惨痛代价。所以,希望大家都能重视反诈骗工作,提高注意力以此保护自己的钱财,并且积极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让诈骗分子无计可施。END

主编:吴倩 薄雯雪

文字:李鸣珂

排版:郭丽华

图片来源:微博 百度

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

研究生跟骗子通话3小时被骗74万,你有什么防骗的高招吗?

近几年,电信诈骗越来越多,无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都有被骗的案例,那么我们应该怎么预防被骗呢?我的方法如下:

1,俗话说的好,“十人被骗,九个贪。”要想不被骗,首先自己别贪。

这里的贪是指贪心,贪钱,贪小便宜。像那些刷单的兼职,就是利用人们的贪,先给你点甜头尝尝,当你开始信任她们,把钱投入进去之后,你就上当了。这种例子屡见不鲜,都是贪惹得祸。记住一句话“贪小便宜吃大亏。”要想不被骗,首先自己别贪。

2,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

这是非常安全的反诈app,不用担心下载后的安全问题。这款app能够很好的识别诈骗电话,能够有效帮助我们识别诈骗信息。避免上当受骗。已经有很多人在国家反诈中心app的帮助下识别了骗子,避免了上当受骗。

3,凡是需要汇款转账的一律不相信,不理睬。

不管骗子的手段有多高超,花样有多少,他们的最终目的就是骗我们手里的钱。所以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凡是需要汇款转账的一律不理睬,不相信。必要的时候找警方或者银行方面帮忙核实对方信息。

4,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要轻易泄露。

大数据时代,我们的个人信息是很容易被泄露的,所以我们平时要更加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比如路边那种扫码送礼物的人,我们最好不要理睬,也不要因为小礼物就去扫码。再比如我们的手机号码不要轻易去注册一些乱七八糟的平台账号。还有就是快递盒子,一定要用笔把上面的个人信息划掉再扔。诸如此类还有很多,大家要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要轻易泄露出去。

5,警惕陌生号码,陌生链接,不要随意点开。

对于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我们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对方说的话。尤其是要银行账号的都不要相信。还有陌生的短信链接,不要去点,以免造成钱财损失。

反诈app强制要求居民安装合理吗

不合理。
国家反诈骗app没有强制要求居民安装,国际基于公民需求开发推广的app公民可以基于自身需求,自行选择是否安装。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强制要求安装全名反诈手机APP软件是违法的。
公民的手机是属于是个人私人物品的,并不受任何人强制管理的。并且国家目前也只是在提倡,并不是强制,这种行为已经违反了公民个人意愿,是属于违法行为的。
当有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报警处理,强迫他人做不喜欢的事情,是不道德的。不过我们也可以从侧面想一下,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保护大家财产不受到损失,出发点是好的,只是做法相对来说做法偏激了一点,我们也可以进行沟通,尽量理性解决问题。
国家反诈中心app可以有效的提醒居民朋友常见的诈骗类型,也可以识别诈骗电话,对于居民的财产是一种保护。小区物业强行要求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虽然有不合理,但是也没有触犯法律的底线,谈不上违法,如果对小区物业的行为有异议可以直接报警或者向法院起诉。另外,如果是街道办强制要求下载app,可以向上级政府反映情况,也可以对街道办的行为提起行政复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三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59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