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整个民国历史中,弘一法师李叔同是当之无愧的天才,也是一颗耀眼的明珠。林语堂先生曾经说:“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今天,小编带你走进历史名人李叔同,一起感受他的传奇一生。
李叔同幼而聪敏。1880年出生于天津的一个巨富盐商家庭,据说,他降生之日,有喜鹊口衔松枝送至,家里人都认为这是天降祥瑞。自6岁起他开始接受启蒙教育,7岁学《百孝图》,8岁正式拜常云庄先生为师,攻读《四书》、《孝经》、《左传》、《尔雅》等,同时学习书法、金石等技艺,13岁始习训诂之学,攻各朝书法,闻名于乡。
李叔同不仅少时勤学,留日期间也认真学习歌剧、戏剧和绘画。回国后用自己所学改变了当时国内的文化现状。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他开创了中国的无数个第一,在从事的每一个领域都做到了极致,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十九岁的时候,李叔同已经名利双收,但他却做了一个十分令人不解的决定:出家为僧。只是偶然的一次机会,他到杭州的定慧寺去断食养生,在寺院里面住了十七天,他看到了出家师父的日常生活,许是感慨身世沉浮,每每下笔,尽显素淡怅怜,在这期间,他写下了那首著名的《送别》,“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飘零、无常之感跃然纸上。短短十几天的寺院生活令他感悟颇深,毅然决定遁入空门不问世事。殊不知他出家为僧这件事震惊了当时整个中国的学界。
李叔同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从此,世间再无李叔同,剩下的只有弘一法师。看破红尘,不再去纠结世道的是非对错,而执着于自己的修行上,他以另一个身份存于世。他为振兴律学,不畏艰难,阅读僧人必读的经典,深入研修,潜心戒律,著书说法,实践躬行,笃志苦行,成为世人景仰的一代佛教宗师,被佛教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一个人生逢乱世,都会被时代的洪流裹挟而下,偶尔会有那么几个小小的支流无所畏惧逆流而上,恰好李叔同就是其中的一个支流。他没有被社会所吞噬,没有变得麻木,而是用自己的佛门悟道给人留下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拨开迷雾照亮未来。
往期推荐
第354期|一世桃花,一生安闲
墨香流韵
主编:吴倩 薄雯雪
文字:张书汇
排版:王文婧
图片来源:百度
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59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地球脉动》——前所未见的自然之美
下一篇: 《觉醒年代》好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