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里分享了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位电台明星主播,采访作者托马斯,顺便也请教了他理财方面的问题。让人惊讶的是,主播每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在美国属于收入最高的前7%,但是他不仅没有资产,而且还负债3万多美元!每年光利息都超过7000美元。
这是怎么回事呢 他有一大家子人要养吗 有亲人生病了吗 还是贷款买了一栋大房子
都不是。明星主播认为挥霍才是享受生活,相信购买产品和服务会让一个人幸福,所以他总是过度消费:他拥有一打手表、两辆高级汽车,还可以在当地的顶级酒吧记账消费。
可是这些能换来什么呢 不过是一时的快乐,他现在就像站在刀刃上,没有一点资产甚至还负债。
其实,一个人要从生活中感到快乐,并不一定要经常去吃高级餐厅,穿戴名牌。过度讲究吃穿和娱乐,是很难成为富一代的。实际上,富一代们的主流生活方式是适度消费和健康自律。
除了喜欢和家人朋友交流之外,百万富翁还喜欢参加社会活动、艺术活动、户外运动和旅行。
社会活动包括做慈善、募捐、行业协会等活动;艺术活动包括参观博物馆、看音乐会、参加拍卖会等;户外运动有钓鱼、漂流、滑雪等。
这些活动大多是免费的或者便宜的,而且都很有益处: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陶冶情操或者增强体魄。
有钱人的生活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奢侈。反观我们自己,是不是很爱尝试一些新颖但是花钱的活动 如果你每个月因此花了太多钱,那你可以考虑减少参加花钱的娱乐活动的频率了。
之前听过一个挖煤的故事,有一个人向上帝抱怨,为什么富人那么有钱,自己却为什么这么穷?
这个人,不服,于是上帝就把那个富人的财富全部收回了,让富人和抱怨的这个人,一起从头开始,一块挖煤。
于是,两人就开始行动了,第一天,穷人因为经常干活,体力很好,很快就挖了一车煤,就卖掉了,而富人呢,因为不经常干活,所以两天才勉强挖了一车煤。
穷人把挖来的煤很快就卖掉了,直接去吃香的,喝辣的去了,但是和穷人不同的是,富人把卖来的钱没有拿去直接享乐,而是顾了好几个人,帮他一起来挖煤。
第二天,第三天......两人的依旧如此。
所以一年过去了,富人又富起来了,反观穷人,虽然一直有挖煤,但是总是把挖来的煤,立刻卖掉,即时享乐,依旧是一个穷人。
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穷人和富人最大的差距就在思维上,因为思维不同,导致行为不同。
而《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这本书中,作者总结了17个富人思维和穷人思维的区别,我们一起来学习下:
1、富人专注于成功的机会,穷人喜欢专注成功的障碍;
在富人眼里,他们把更多的注意力会放在有什么样的机会可以让我成功,他们可能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让自己成功的机会,而穷人,他会把注意力放在,是什么在阻碍我成功,看到困难重重,可能很快就放弃了。
2、富人一般规避风险,而穷人喜欢冒着高风险;
穷人思维的人,会认为,赚多钱就要承担风险,好像不承担风险就赚不了钱似的。富人思维的人,他能清晰的判断一件事情背后的价值,从而规避风险。
3、富人用行动克服恐惧,而穷人止步于恐惧;
富人永远是做的多,想的少,而穷人恰恰相反,是想的多,做的少。
前几年的我也是如此,永远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想着天边的事,却连手头的事都不想做,焦虑,迷茫。
在一个陌生的领域,富人是想着我如何做,才能克服恐惧,达到自己的目标,而穷人是还没想着做,就用恐惧把自己吓跑了,前怕狼后怕虎的,干脆,放弃算了。
4、富人面对未知的领域,坚持学习,而穷人不学习,甚至还会笑话学习的人;
我所了解到的优秀的有钱人,没有哪一个是不坚持学习的,而穷人,不但不学习,他还会笑话学习的人。
就拿我阅读这件事来说,有些人就会笑话我,上学的时候,都没有这么用功,反倒是现在这么用功,肯定是装的吧。
5、富人相信自己一定会变成有钱人,而穷人渴望变成有钱人,但却不相信自己能赚到很多钱;
富人思维的人渴望变成有钱人,背后的思维逻辑是财富信仰,是行动,就是自己要怎么做,才能成为有钱人,而穷人是幻想变成有钱人,背后的思维逻辑是痴心妄想。
而且也不会相信自己能赚很多钱,更不会付出行动。
6、富人关注过程,认为结果是过程的高产品,而穷人痴迷于表象;
富人践行成长型思维,穷人践行固定型思维。
富人思维的人,他看那些优秀的人,成功的人,会看到他们十年如一日,努力的过程,而穷人,只会看到他们表面的风光。
那些随意模仿别人的人,最后都死的很惨,因为穷人模仿的永远是表象。
7、富人是把钱当作赚钱的工具,花钱是为了更好的赚钱,而穷人赚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
富人可以让钱生钱,钱滚钱,创造自己的金融资本,从而让拥有更多的财富,而穷人赚钱是为了花钱,为了即时满足自己的欲望。
8、富人是遇见困难想的是如何解决,而穷人是,我不会;
富人永远不会让困难困住自己,是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困难,而穷人特别容易被困难打倒。
9、富人认为这个世界,钱多,自己的精力会不够用,而穷人认为,这个世界的钱太少了,自己挣不到;
10、富人懂得让钱为自己工作的原理,花钱让别人为自己工作,而穷人只是为了钱而工作,工作就只是为了赚钱,从而会陷入低级勤奋;
11、富人赚钱是把注意力聚焦在如何解决问题上,而穷人会聚焦在钱上面;
富人一般都有大局观,而且格局很大,会认为,把问题解决好了,钱只是副产品而已,而穷人眼里,只有赚钱,做不到利他。
12、富人乐意宣传自己和自己的价值观,而穷人认为宣传和推销都是不太好的事;
有富人思维的人,愿意推销自己,会有树立个人品牌的意识,尤其是现在的这个互联网年代,不仅是某一个组织有个人品牌,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个人品牌。
而穷人因为思维的局限性,只愿意按部就班,活在当下。
13、富人喜欢与积极成功的人交往,而穷人喜欢和不如自己的人扎堆;
富人善于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而穷人和不如自己的人相处时,才会产生优越感。
14、富人认为赚钱是最应该做的事情,而穷人会认为,赚钱太功利;
钱不仅仅只是财富,在一个家庭里,钱还可能代表着尊重,代表着话语权,只有有钱了,才能给家人更好的生活,但是没钱,一切都免谈。
而穷人是得过且过,会觉得把自己弄的那么累干嘛,那么功利干嘛,殊不知生活的茶米油盐,哪一样不要钱。
15、富人喜欢制定十年目标,而穷人喜欢制定短期目标;
富人一般都是长期主义者,甚至会用一生的时间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而穷人只会看当下的利益,只想着速成。
16、富人如何赚到钱,是行动,而穷人是如何变有钱,是想天上掉馅饼;
17、富人认为自己可以掌控人生,而穷人会认为人生会被命运束缚;
只有穷人才会相信命运,运气这种东西,而富人只会认为,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看完《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这本书感觉有点兴奋,我觉得这是一本有魔力的书,是一本让自己拥有百万富翁头脑的书。所以我决定作为枕边书来时常提醒自己要修正的错误想法。
本书分两步解释:一部分是为什么一提到钱,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就受到限制。然后提出四条策略来修正我们心里上的财富蓝图;第二部分考察富人、中产阶级和穷人思考问题的差异之处,然后提供17个观点和行动指南,它们将使我们的理财生涯发生永久性的变化。书中的每一句话我值得细细品味,以下是精简版的复盘。
一、关于财富蓝图你要知道的几点
无法获得财富的原因:大多数人都没有内在能力创造财富,无法应对与金钱有关的与日俱增的挑战。换句话说没有拥有金钱和守钱的能力无法创造财富,外在世界是内在世界的反应,获得财富的根基在于思想层面的意识。
第二、财富蓝图是什么?它是如何构成的?
财富蓝图是预先设计的与金钱相关的计划。思想产生感触,感触产生行动,行动产生结果。所以财富蓝图来源我们过去获取的信息产生的的思想、感触和行动。
言语程序方面:舍弃留在潜意识里面无益的财富观念。
模仿方面:鉴别父母的对待金钱的行动,拥有自己主观意识。
具体事件方面:放弃过去对自己无益的金钱经历,创造全新、富有的未来。
观察自己的思想,只考虑那些给予我力量的想法。
第三、富人的17个思考和行动方法。
1、我创造生活,我财富上的成功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没有责怪、辩解、抱怨。记录每天发生的事情,做总结。
2、制定清晰的目标在既定时间内完成,目标可以高大上。
3、全身心投身事业财富当中,,要专注、勇气、知识、技能和创造的头脑。
4、从大处着眼,尽可能多的人分享你的天赋与价值,不断解决别人的问题,帮助的人越多越富有。
5、关注机遇,把注意力放在已有的东西上而不是没有的东西上,把精力放在如何赚钱、守住你赚的钱以及如何投资上面,尽可能在短的时间内做好准备,采取行动纠正目标 。
6、将优秀的人作为榜样,祝福他们。
7、和有财富结果的人交往。读名人传记。
8、乐于推销自己的优点以及对别人的价值。
9、遇到问题积极解决。
10、愿意接受更有价值的东西,接受生活的馈赠,做一块“吸财石”。
11、选择用结果赚钱也就是按利润获得收入。以安全为基础的生活就是以恐惧为基础的生活,永远不要为自己的收入封顶。
12、可以同时拥有金钱和幸福—两全其美,比如拥有自由的时间又能获得被动收入。花掉钱同样会为别人创造价值。把自己当成别人的行动榜样。
13、真正的财富是净资产,越懂得投资钱赚的越快,产生的净资产越多。富人会花更多的精力去学习投资和理财。提高收入、增加储蓄、加大投资、节约花销过简朴的生活。
14、选择能立即或最终产生被动价值的商业机会,将精力从主动收入转移到被动收入上来。
15、畏惧、疑惑和忧虑是成功和幸福路上的绊脚石,大多数人最大的错误是等着内心恐惧减弱或平息后,再开始行动,这些人永远在等待。如果你只想做容易的事情,生活就会很艰难,但是你愿意克服困难,生活就会很容易。想过上新生活,就要冲破那个舒适空间,锻炼自己做不容易的事。
16、从“无所不知”改为“无所不学”。应该学习迅速增加收入、管理财务、有效投资的技巧和策略。变富和保持富有最快的方式是提升自己。
这本书的观点每一句都很有冲击力,不是简单的成功学,是一本实实在在能在行动上看到结果的书籍。最重要的是行动、行动、行动!
1.有钱人努力让自己有钱。穷人一直想着要变得有钱。
2.大部分人没办法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最大的原因是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钱人就完全清楚,他们想要的是财富,他们的雄心不会随便动摇,所以全心全意投入创造财富的活动。只要是合法的、合乎道德伦理的,他们就会不顾一切取得财富。有钱人不会把混乱的讯息传送进宇宙中。但是穷人会。
3.你永远会得到你潜意识里想要的东西,而不是你嘴上说想要的东西。
4.想变成有钱人,需要专注、勇气、知识、专业、百分之百的努力、永不放弃的态度,以及当然要具备的,一颗有钱人的脑袋。
5.探险家W.H.莫瑞(W.H.Murry)所说的一段话,他在攀登喜马拉雅山的途中写下:
人在全心投入之前,都会犹豫,想着退出,也就一直做不出什么成绩来。
6.你的收入,与市场认为的你所产出的价值成正比。
7.人生不只是关于你自己怎么过活而已,还与对别人的付出有关,也与完成你的使命有关,与你为什么会在此时存在于地球上有关。人生,是把自己这一块小拼图加入世界的版图。大部分人都太执着于自我,认为一切都是绕着自己旋转,时时刻刻想的都是我、我、我。然而,如果你想活出“富裕”一词的真正含义,它就不会只跟你自己有关,而必须为别人的生活增加价值。
现代最伟大的发明家和哲学家之一,巴克明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曾说:“生活的目的,是为我们这个时代及后代增添价值。”
每一个人带着不同的禀赋来到世间,生下来就会做某些事。上天让我们拥有天赋,只有一个理由:就是要我们去使用天赋,并且与别人分享。研究显示,最快乐的人是完全发挥天赋的人。你的人生使命之一就是尽可能与更多人分享你的天赋和价值。
财富档案12:
有钱人:想着:「如何两个都要?」
穷人:想着:「如何二选一?」
1.穷人的思想是2选1,选A,就意味着放弃B
(1)许多人都被“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句话所限制,地球有多少资源我不晓得,但满足每一个人的真正想要绝对是绰绰有余。
(2)假如你能愉快的花钱,你想要的东西能够拥有,钱也会再回流到你身上,经济就发展了不会因为金钱流通,就耗尽了钱的价值。每花一次,就能创造一次价值。
(3)你假如是希望大家也有钱的话,最好的做法,就是你让自己很有钱,然后多多去散播金钱,这样大家就都有钱。所以从今天起,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如何两个都要?
(4)我要提醒你的是,你的思想会创造你的实相,你要是坚持2选1,你也会心想事成我就是要两个都要,怎么样?这样子我开心呢,我开心了,频率就高了,一样会心想事成, 既然都是心想事成,那我肯定要选两个都要啊!
(5)做法:咱们现在来做个宣言吧
a.将手掌贴在心上,提出口头宣言(左右手都可以):我永远都想两个都要!
b.摸摸自己的脑袋,再做另一个口头宣言:
这是有钱人的脑袋!学着采用「两个都要」的思考方法,并制造状况让自己练习做到。
c.不管你面临什么样的选择,都问自己:「我要如何两者通吃?」
(6).务必知道:流通的钱可以增进人们的生活。每一次花钱时都对自己说:「这笔钱会经过成千上万人的手,为所有人创造价值。」
(7)把自己当作模范生,去展现你的善良、慷慨、友爱,以及富裕吧!
财富档案13:
有钱人:专注于自己的净值
穷人: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收入
1.? 有钱人只讲净值,身价多少多少,不会说自己工作收入有多少
2. 净值怎么算呢?总资产-总负债=资产净值
3. 资产分类:
(1)有形资产:住宅(投资性住房),汽车,珠宝,家具,艺术品…
(2)权益资产:养老金账户,商业股票,股票,可变年金,合伙股份…
(3)固定收入:债权,基金…
(4)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支票账户余额,定期存款,支票账户余额,储蓄账户余额…
(5)负债:贷款(房贷,车贷,银行贷款,学生贷款),个人额度信用余额,信用卡余额,个人欠款及贷款…
4.净值四要素:收入,存款,投资,简化。
净值四要素,就像车子的四个轮胎。换句话说,只要少了一个轮子,你这台车就不好开了。
5.实际情况:绝大多数的人,只有半个轮子,只在乎自己的工作收入。根据巴金森定律:支出永远与收入成正比。
6. 收入的分类:
(1)工作收入(劳动收入):很多人只关注这个,认为赚很多钱,就会很有钱。(一个轮子咋跑)
(2)被动收入:当你没工作时,仍赚取收益,包括:版税(知识产权),股票,房租等
7.假如你没有学习,并补上另外三个轮胎,你赚多少就会花掉多少,结论还是没有钱
(1)存款:存到一定金额,就可以投资
(2)投资:购买资产,让钱生钱
(3)简化:断舍离,与存款搭配
a. 雇用一位你信任的,优秀的理财规划师,他会帮你把2+3+4做好,你就负责好好赚钱就行了
b. 专注于四项构成净值得因素:
增加收入、增加储蓄、增加投资获利、并且藉由简化生活方式,来减低生活开销。
c. 制作一张净值报表。
制作这张表的时候,把你拥有的一切物品的现值(你的资产)都加起来,并减去你的负债总值。每四个月追踪和修改这张财物报表一次。根据专注定律,你追踪的东西一定会增加。
d. 吸引一位优秀的理财规划师,或与信誉良好的知名公司合作,把另外三个轮子补上!
8. 咱们现在来提出宣言:
(1)将手掌贴在心上,提出口头宣言(左右手都可以):
我专注于创造我的净值!
(2) 摸摸自己的脑袋,再做另一个口头宣言:
这是有钱人的脑袋!
财富档案14:
有钱人:很会管理他们的钱
穷人:很会搞丢他们的钱
1. 想要驾驭金钱,首先必须管理金钱。管理金钱的习惯,比你拥有金钱的数量更重要!
2. 你是要管理了才会有钱,而不是有钱的才要来管。
3. 除非你能管理现有的一切,不然你不会再得到更多。
4. 具体怎么管理金钱呢?
(1)开立一个「财务自由账户」。
把你收入的10%(税后)存进去,这笔钱只能用来投资,所产生的被动收入是要让你退休以后使用,且永远不动用本金!(只花金蛋,不杀金鹅)
我重点强调一下关键词:退休以后才使用、永远不动用本金
有钱人会规划未来,穷人只想着现在。
(2)在家中摆一个「财务自由罐」,每天都放一点钱进去,即使是铜板也好。
这可以让你每天把注意力集中在财务自由这目标上,注意力集中的地方,就会产生结果。
任意挑选一个你喜欢的容器,上面写上财富自由罐5个大字就行。
(3)开一个「玩乐账户」,或是在你家里放一个「玩乐钱罐」
把每个月收入的10%(税后)放进去,每个月或存到一定金额,一口气挥霍掉!
金钱的能量需要平衡。所以作者非常强调这一点,你拿10%的钱拿来让自己财富自由,也要拿10%的钱让自己挥霍,犒赏自己。开心的花钱,你除了可以享受到,钱还是会回流的。
另外再开立四个账户,存入不同百分比的收入:
10﹪,存入为消费使用的「长期储蓄账户」;10﹪,存入「教育账户」;50﹪,存入「需求账户」;10﹪,存入「付出账户」;
所谓的付出账户,就是请你找一个你认同的慈善机构或公益团体,每个月捐出10%。施财得财,你舍得捐,宇宙就会给你更多!
试着慢慢把比例拉到收入的10%,基督教也是奉劝大家做十一奉献。少了这10%,你的日子不会难过到哪里去。
透过捐钱,可以觉察自己内心微妙的变化,也可以再次审视自己的金钱蓝图。
没有关系,慢慢来,让自己循序渐进,至少你们都已经开始了
(4)不管你有多少钱,现在就开始管理。若是负债,就多借一元来管理!
请相信作者教的,重点不在那个金额大小,而是向宇宙展现你有管理金钱的能力。不要等明天,今天就开始。
这个动作会把讯息传送到宇宙中,让宇宙知道,你已经准备要接受更多的钱。
现在咱们来提出宣言:
(1)将手掌贴在心上,提出口头宣言(左右手都可以):我是管钱高手!
摸摸自己的脑袋,再做另一个口头宣言:
这是有钱人的脑袋!
财富档案15:
有钱人:让钱帮他们工作
穷人:辛苦工作赚钱
1. 对有钱人来说,努力工作赚钱是暂时的,对穷人却是永恒的。钱越闲,越你工作的越多;钱越忙,你就工作的越少
2. 咱们一起下个订单吧:永远不需要再为了钱工作!假如要工作,也是因为出于喜欢的自愿选择,而不是迫不得已。
3. 所谓的让钱为你工作,就是创造被动收入。被动收入非常重要,假如你想要财富自由的话,这是标配。
4. 何为财富自由?
(1)无需为生活开销而为钱工作;
(2)被动收入大于日常开销;
(3)不用为了满足生活必须而出售自己的时间
5. 如何创造被动收入?
(1)让钱为你工作:股票,基金,债权汇市…
(2)让事业为你工作:
a. 事业在不断产生收益,而你不需要亲自参与就能获利
b.? 出租地产,知识产权的版税,学费,专利所得,直销(微商的高阶代理)
6. 大家都知道被动收入好,那为什么真的去做的人这么少?
(1)惯性
(2)爸妈和学校没教
(3)因为原因(1)&(2),所有时间都花在劳动收入
7. 很有意思的是,有钱人的钱很多,但花的很少,穷人的钱很少,但花的很多
(1)有钱人赚钱之后会用钱投资,为未来做规划;穷人赚钱之后就想着怎么消费犒赏自己,眼光只放在今天。
(2)有钱人买会增值的资产(把钱放进你口袋的东西),穷人买以为是资产的负债(把钱从你口袋里拿走的东西)
(3)优先把这些闲钱,投入到会钱生钱的资产之中。一样都是花钱买车,顺序不一样,最终结果差很大。
(4)找一些适合自己的投资的课程来上,一个月至少读一本投资理财书籍,阅读理财杂志譬如《钱》(Money)、《富比士》(Forbes)、《拜伦氏》(Barron?s)以及《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
作者没有要你听从杂志上的投资建议,而是要你知道外面有哪些理财的选择,然后挑一个领域深入研究,成为专家,再进入那个领域进行投资。
(5)把你的焦点从「主动」收入转向「被动」收入。
列出至少三种你可以不需要工作就创造收入的方式。开始去研究,然后采取行动,实行这些策略。
8. 咱们来提出宣言:
(1)将手掌贴在心上,提出口头宣言(左右手都可以):
我的钱为我努力工作,帮我赚更多的钱!
摸摸自己的脑袋,再做另一个口头宣言:
这是有钱人的脑袋!
财富档案16:
有钱人:就算恐惧也会采取行动
穷人:会让恐惧挡住了他们行动
1. 想法引发感觉,感觉产生行动,行动决定结果。想法和感觉:属于内在,结果:属于外在,那行动呢?连接内在与外在的桥梁!
2. 很多人知道行动很重要,但为什么动不起来?
(1)原因一:懒惰? ? 原因二:恐惧
(2)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什么叫做勇气呢?真正的勇气,不是不害怕,而且虽然害怕,但依然采取行动
(3)假如你需要做也想做的事,这么简单就被挡住,那么任何事都可以拦住你!所以假如你真的想要,就拜托不要让这些小事阻挡你。
3. 如果你只愿意做轻松的事,你的人生将困难重重;如果你愿意做困难的事,你的人生将轻松许多。
4. 很简单,走出你的舒适区。要特别强调一点,稳扎稳打的扩大舒适区,能让你学习成长。不要冒然躁进的跳出舒适区,到你不熟悉的领域,不然可能会跳到坑里。
(1)舒适区的外面,是学习区。换句话说,当你感到不舒服了,那就对了,代表你有学习的机会了。
(2)但也不能一次跳太多,假如到了恐慌区,你啥事也做不好,还有可能是跳进坑里
(3)不断的学习成长,慢慢的扩大你的舒适区。你的舒适区,就是你的财富区,扩的越大,财富越多。
5. 偶尔还是会有恐惧的跑出来阻碍咱们咋办?
(1)作者推荐了一个:强力思想法
当不好的想法出现时,跟它说:谢谢你,我知道了,然后换成其它更有正面作用的想法(例如本书的宣言)
保持觉知,跟它说谢谢,然后用其他正面的想法取代
(2)作者请你列出三个你与金钱和财富有关的最大的忧虑、困扰,或恐惧。
(3)向它们挑战。你所害怕的情况是什么?把它们写下来。
这些情况如果真的发生了,你会怎么做?你还能生存吗?你能东山再起吗?很可能答案是可以。所以,别再担忧了,开始变成有钱人吧!
6. 练习走出你的舒服区,故意做一些会让你感到不舒服的决定。
(1)跟一些你平常不会交谈的人说话,找老板加薪,或是提高你的服务价格,每天早一个小时起床,晚上换个地方散步。
(2)运用「强力思考法」。观察你自己和你的思考模式,只接受那些会支持你得到快乐和成功的念头。
(3)挑战你脑子里那个老是说「我不行」或「我不要」或「我不喜欢」的声音。
(4)不要让这种源自恐惧、一心想要舒服的声音得胜。
(5)与自己约定,不管何时,只要那个声音试图阻挠你去做某件可以帮助你成功的事,你就偏要去做,要让你的心灵知道,主人是你,不是它。
7. 咱们提出宣言:
(1)将手掌贴在心上,提出口头宣言(左右手都可以):
“我就算恐惧也要采取行动!”
“我就算怀疑也要采取行动!”
“我就算不方便也要采取行动!”
“我就算不舒服也要采取行动!”
“我就算没有心情也要采取行动!”
(2) 摸摸自己的脑袋,再做另一个口头宣言:这是有钱人的脑袋!
财富档案17:
有钱人:持续学习成长
穷人:认为他们已经知道一切
1. 有钱人都乐于学习,穷人会说我什么都知道了。
还记得作者的贵人跟他说的话吗?
如果你做出来的结果不如自己的预期,那只是因为你还有些事情不了解1。
2. 所以学习是多么重要的事啊
爱因斯坦说,疯狂就是重复做同一件事情,却期望获得不同的结果。
富兰克林说,有些教育(学费)或许很贵,但无知的代价更大!
你现在的财富情况是以前的行为造成的,假如没有做出一些改变, 你如何指望收入会改变?
3. 咱们刚才在管理金钱的地方有说到,提拨10%的预算用来学习
无论你想学什么,就找在那个领域成功过的专家,当你的教练。永远都划算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的大脑。透过不断的精进,让自己成为你所在领域的顶尖专家
创造财富的目标,主要不在于拥有一大笔钱,是为了帮助你成长为你所能成为的最好的自己!
4. 努力追求成长。
(1)每个月至少读一本书,(推荐参加我的读书会),或去知识平台听书,或是去上一堂关于金钱、商业或个人成长的课程。这些将会让你的知识、自信和成功凌空飞翔!
(2)可以考虑聘请一位个人教练,帮助你走在轨道上。
(3)作者强烈建议,重覆为学习之母,接下来的一年,每月重看一遍书或教材!.
(4)不久的将来,等到你有钱了,就像刘德说的,会的就去教人,有的就去给人(助人),去回馈社会,让世界因为有你而更美好~
5. 咱们一起提出最后一个宣言:
(1)将手掌贴在心上,提出口头宣言(左右手都可以):我致力于学习和成长!
(2)摸摸自己的脑袋,说:这。是。有。钱。人。的。脑。袋!!!
感恩秋恺老师的分享(?°з°)
打赏和点赞的是真爱(?°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58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使命感
下一篇: 信息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