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耦合效应

艾灸师小爱 2023-07-24 12:29:29

在一战以后英国开始普及煤气炉了,有一个女诗人,叫作西尔维娅·普拉斯。写了很多诗,在大概一九六几年的时候,她试过很多自杀的方法。

最后在英格兰,她把头伸在这个煤气炉里边,开大了煤气自杀了。

1962年的时候,英格兰和威尔士有5588人自杀,这是统计年鉴。

这些人当中有44.2%的人,用煤气自杀。就是我们过去用的煤气罐那样的东西。它有味道,那个味道其实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实际上煤气没有味,加入那个味道是为了保护我们,识别煤气出来了。

著名的影星翁美玲,就是煤气自杀的。

英格兰和威尔士,当时有44.2%的人饮煤气自杀。然后在70年代以后,英国就进行了天然气改造,就是把煤气换成了天然气,像我们今天大家用的都是天然气。天然气的问题是什么,它的毒性没有煤气那么大。所以大家就说,当英国把这个煤气改成天然气了以后,自杀率会不会下降

很多人说你这太天真了,你说一个人想要自杀,一大堆的方法,他要自杀的怎么都能自杀。你怎么可能把这煤气炉换掉了,就不自杀了呢

但是,如果你看英国自杀的那个统计表,你就会发现,在普及了天然气以后,英国的自杀率是断崖式的下降,就是大量的人放弃了自杀。

这说明什么呢,自杀的人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说我想自杀我怎么着我都要自杀了,不是,自杀符合耦合效应,而不是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就是这个不行我换那个。

耦合效应是我必须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凑在一块儿,我才能够做这样的事情,这个叫作耦合效应。

因为我们往往不重视,陌生人所处的环境,这使得我们对陌生人的理解,变得更加困难。就是陌生人的行为,要想出现一个什么样的转向,一定跟那个环境是有很大关系的,它是跟环境耦合在一起的。

还有一个著名的案例就是金门大桥。金门大桥从1937年开通以来,到现在有1500多起跳桥自杀,就是它是全世界的自杀圣地。很多人买飞机票飞到金门大桥,啪,跳下去。因为又高、又壮丽、又好看。所以很多自杀的人,选择风景优美的地方跳下去,1500人。这个后来有人就提出来说,应该给那个金门大桥装一个防护栏。

装一个防自杀的防护栏,这样的话,你跳下去拦住了死不了,这样的话就能够减少。结果金门大桥管理局的人说,浪费钱,为啥 说他在这儿跳不了,那边有楼,他不能跳吗。

你看,这是替代效应的想法。他认为这个事根本不需要,结果一直拖到2008年。各位你想想看,多少人在这期间跳桥自杀。一直拖到2008年,才装了这个防自杀的防护栏。

后来有人做了一个统计,这个统计非常具有说服力。在金门大桥上一共有515个人,跳桥之前被人拦住,就是要去自杀,结果被拦住了。

你们猜这里边有多少人,真的选择再次自杀的 只有25个。也就是说,如果他错过了这一次,自杀的机会之后,这个人很有可能回心转意,只有不到5%的人,选择了再次自杀。这就是金门大桥和自杀者,所带来的耦合效应的这个作用。所以,他人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跟环境、跟地点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同样的道理,发生在我们城市的犯罪当中。就是比如说这个地方,有很多这个犯罪分子。然后你把这个犯罪分子,这个地方清理了。

那有人会想说,那犯罪分子你把这个地清理好了,巡逻加强了,犯罪分子不就跑到别的地方,犯罪去了吗。

不对,你把这个地只要治理好了,搞好了,这个犯罪分子就消失了。

原因是他的犯罪行为,是和这个地点耦合的。他并没有简单地迁移到别的区去。因为那地方他不熟,他不习惯。他到那儿没有感觉,他不敢做。

所以慢慢地,这个城市的环境清理得越好,把那些糟糕的脏乱差的地方,治理得越好。这个城市的犯罪率就会大幅下降。

生活中常见的20个心理学效应

本期,我们继续为大家整理生活中常见的心理学效应,希望大家能从这些心理学效应中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101、棘轮效应

人容易随着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但却不易于随着收入的降低而减少消费,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消费函数,这种现象被称为“棘轮效应”。

(俗话说得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02、增减效应

人们喜欢对自己的喜欢显得不断增加的人,不喜欢对自己的喜欢显得不断减少的人,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增减效应”。

(所以,如果你真的特别喜欢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不要表现得太明显。)

103、诱饵效应

当一个人在两个不相上下的选项上进行选择时,因为第三个选项的加入,会使某个旧选项显得更有吸引力,这种现象被称为“诱饵效应”,而第三个选项正好充当了诱饵的功能。

(买手机的时候,正在犹豫买苹果还是买华为,这时候有人告诉你新款的华为手机拍照更清晰,如果你在意拍照功能的话,相信你已经有答案了。)

104、宜家效应

消费者对于自己投入劳动、情感而创造的物品价值,产生高估的价值判断偏差,这种现象被称为“宜家效应”。

(又到了樱桃上市的季节了,周边有一个樱桃采摘园,你吃着自己采摘的樱桃,美滋滋的~)

105、空白效应

空白效应指的是作品留给读者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读者可以凭借自身的文化素养,展开联想,从而获得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空白效应意味着无限可能,不多说了,此时无声胜有声。)

106、詹森效应

有一名运动员叫丹·詹森?(Dan Jansen)?,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在体育赛场上却连连失利。人们借此把那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正式比赛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

(从小到大考试无数,你有没有发挥失常的经历,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107、黑暗效应

在光线比较暗的场所,约会双方彼此看不清对方表情,就很容易减少戒备感而产生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彼此产生亲近的可能性就会远远高于光线比较亮的场所。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黑暗效应”。

(不知道去哪儿约会的人,快来抄作业~)

108、可是效应

如果想对某人的态度做出改变,可以先采取“是”的态度,再采取“可是”的态度,从而使对方接受自己想传达的观点,这种现象,在说服心理学中被称为“可是效应”。

(你是不是对我整理的心理学效应的内容有点儿兴趣,如果没兴趣的话,你也不会点开这篇文章,更不会看到这里。所以,你的答案是肯定的,可是你都没有去我的微信公号「定律原理效应大全」看,那里的内容更多呢~)

109、过度理由效应

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成为行为的支持力量,人的行为从而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这种现象被称为“过度理由效应”。

(本来平时拍视频发抖音是你的日常兴趣,你想发就发,想发什么就发什么。后来有人问你那么多粉丝为什么不考虑变现,由此你拍视频的动力已经不是兴趣所在了,而是赚钱的动力来推动,你会分析发哪些视频能火,你会保持自己的更新频率。)

110、黄金分割效应

由黄金分割因素引起的心理效应现象,被称为“黄金分割效应”。

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整体的比值,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部分的比值,这个数值约等于0.618,而这个比例被公认为是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称为“黄金分割”。

(以人的肚脐为分界点,上身与下身之比,或者下身与全身之比,如果约等于0.618,那么,其身材就是匀称、充满美感的。算一下,你的身材符合这个比例吗?)

111、耦合效应

在群体心理学中,人们把群体中两个或以上的个体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从而联合起来产生增力的现象,称之为耦合效应,也称之为互动效应,或联动效应。

(用一个俗语来形容,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112、攀比效应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实际上的或臆想的身份差异或利益差距,容易导致人们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地位低下者(或自以为处于劣势者)常常会努力争取或向往着与地位优越者看齐,这种现象也是攀比效应。

(从小到大,你是“别人家的孩子”,还是听“别人家的孩子”的故事长大的?)

113、螃蟹效应

用敞口藤篮来装螃蟹,一只螃蟹很容易爬出来,多装几只后,就没有一只能爬出来了。不因为别的原因,就因为相互扯后腿的缘故。这即是“螃蟹效应”。

(人们嫉妒的往往不是陌生人的飞黄腾达,而是身边的人飞黄腾达。这可以算是万古不变的社会定律。)

114、扑克脸效应

有一种人,他们平时在没有表情的时候总是自带“杀气”,在人际交往心理学中,这种冷淡脸会拉远与他人之间的距离,给人留下冷酷无情、不好接近的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扑克脸效应”。

(人常说:爱笑的女孩子运气不会很差,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115、同辈效应

同龄人群体因生活在类似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经历类似的历史事件而对群体成员发展产生的影响,被称为“同辈效应”。

(同辈的小朋友,都是看相同的动画片长大的。)

116、无声效应

在管理心理学中,人们把无声胜似有声的效应现象,称之为无声效应。

(留白效应强调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而无声效应强调的是,在长时间无声的沉闷氛围下,人很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等情绪。也就是说,想要惩罚某个人,孤立他就能达到很强的杀伤效果。)

117、希望效应

在危险的情境中,经常是那些性格乐观、富于自信的人存活下来,因为他们总是没有泯灭自己的希望。这就是心理学中的希望效应。

118、跳蚤效应

生物学家往玻璃杯中放入一只跳蚤,跳蚤轻易的就跳出来了。再把这只跳蚤放入加盖的玻璃杯中,结果一次次跳起,一次次被撞。最后,这只跳蚤变的聪明起来,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一周之后取下盖子,而跳蚤却再也跳不出来了。这即是“跳蚤效应”的来源,旨在说明跳蚤有意调节了目标高度,而是适应它,不再改变。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那些遥不可及的梦,并不是没有实现的可能,而是自己给自己设限的原因。)

119、缄默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大都愿意挑对方喜欢的、迎合对方的话来说,尽量避免说让对方不快或有可能降低自身价值的话。这就叫"缄默效应"。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人、这种现象到底是“虚伪”,还是“情商高”?)

120、山头效应

人们把领导间闹派性、拉山头从而使集体瓦解,形成各个小团体,使领导职能无法正常发挥,只为小团体利益效劳,不为整个团体利益着想的现象,称之为山头效应。

(基本每个大公司内部都存在这种现象,如果你不知道,那只能说明你的级别还不够高。)

电磁耦合效应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主要表现在供电波形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幅度强而宽度小的尖脉冲,为正常波形的幅度值的2.5倍左右,并且在上升沿和下降沿的尖脉冲是完全对称的,其脉冲宽度较窄,约为方波周期的1/20。

我也只是能知道他的具体表现形式。但也足以说明IP中为什么有断电延时,就是为了降低电磁干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58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