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母亲,带着孩子来到蛋糕店,对孩子说:宝宝,你可以挑你喜欢的任何一种蛋糕,只要你喜欢。
好啦,孩子兴奋的跑过去:我要吃三明治
三明治 母亲摇头:三明治不好吃,换一个。
孩子坚持:我就是想要三明治。
母亲:换个蛋挞吧,这是你最喜欢的。
孩子:不,我今天想要吃三明治吗。
咦,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 母亲爆发了:让你挑,你就老老实实挑几个蛋挞,咱们快快乐乐回家多好 你非要多事吃什么三明治,你怎么就这么不省心呢 怎么就这么故意跟人顶牛呢……
母亲巴啦巴啦把孩子痛骂一顿,然后自顾买了自己喜欢的蛋挞,强拉着泪流满面的孩子离开了。
——这件事,让许多人想到了自己的成长。父母习惯于以自己的喜好,替代孩子的要求。嘴上说给你选择的自由,但如果你的选择,是发自于内心而非满足于父母的要求,一番怒吼斥骂甚至暴打,就会落到自己头上。
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就有可能丧失表达自我的能力。
因为压抑。
搜狐教育有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万事图省心的父亲,他对孩子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要吵。
孩子饿了 不要吵!
孩子困了 不要吵!
孩子想要东西 不要吵!
孩子在学校受到了委屈,告诉父亲,得到的回答仍然是:不要吵!
孩子被大孩子打了,哭着请求父母帮助。父亲只有一句:不要吵!顺便给儿子一记耳光。
这篇文章说,孩子长大后,果然变得非常安静——从此这孩子,再也不会对别人提出自己的要求,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家里,他都是一个沉默的人。
一个丧失了、用语言表达自己要求的人。
有些家庭,讨厌孩子的声音,希望孩子安安静静,别给自己添麻烦。
学校教育,也不鼓励孩子表达自我。中国式课堂,是老师一个人的主场,孩子越是安静,越是受到赞誉,被称为乖孩子。
网上有个故事,用以形容这些被剥夺了表达能力的孩子们。
故事说,捉只跳蚤,放一只玻璃盒中。玻璃的罩子,也是透明的,跳蚤看不到,就嗖的跳起来,却噗的一下,撞到透明玻璃罩子上。再跳,再撞,继续跳,继续撞到罩子上。如此折腾一番,再把玻璃罩拿开,可是这只悲哀的跳蚤,已经不习惯于跳跃了。
——我们有些人,成长过程中就是这样。
有些父母,是真的不懂孩子心理,也不想知道。他们只想图个自己安静,只要孩子别吵别闹,别给自己添麻烦,就万事大吉。
还有些父母,是因为生活的窘迫,时间短缺。而倾听一个孩子的需求,与孩子平等沟通交流,是很花精力时间的。父母没有过多的时间,只好采取成本最低的,冲孩子吼上几句,或是拎过来一顿爆打,最终的结果,是让孩子蜷缩在一边,再也不敢吭声,这就算是教育了。
如果这种状况,长时间内得不到改善,孩子的心,长久遭受到压抑,就成为了玻璃盒中可怜的小跳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58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未来的教育模式
下一篇: 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