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感性和理性

七里香 2023-07-24 11:58:06

稻盛和夫有个有趣的习惯。

他在每次开始展开新的、难度较大的工作时,都会刻意去找一些“理性不足、感性有余”的人来商讨自己的想法。

这些人对他的专业往往并不在行,但对他的提案却总是表现出足够的兴趣和赞同,并鼓励他一定要试试。

这听起来可能有些荒唐,一个人要不是虚荣心作祟,应该不至于总找外行人来捧场,但稻盛和夫这样做是有原因的。

因为此前他同样信奉理性思维,每次冒出新想法、新点子的时候都会找那些一流大学出来的优秀人才征求意见。

可他们听了提案之后却个个反应冷淡,表示这样的想法是多么脱离实际,多么缺少根据。

稻盛和夫看着这些精锐的大脑列出的全是“不能成功”的消极理由,深感失望。

他说:“再美好的想象之花,经他们冷水一浇,也难免萎缩凋零,本来可以做成的事情也做不成了”。

经过几次这样的教训以后,他就更换了商量的对象。

当然,你可能会认为这只是一个个案,不足以说明问题,那我们不妨看看历史上其他精英的言论:

1911年,法国军事战略家、第一次世界大战联军总司令马歇尔·福煦说:飞机是有趣的玩具,但没有军用价值;

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罗伯特·密立根说:人类不可能利用原子的力量;

1943年,IBM公司董事长托马斯·沃森说:我认为世界市场对计算机的需求大概是5台;

1946年,20世纪福布斯公司总经理达里尔·扎努克说:电视机只要上市6个月就会抓不住消费者了,人们很快会厌倦每天晚上盯着一个胶合板箱子看;

1957年,电子管发明者李·弗雷斯特说:无论未来科技如何发展,人类永远无法登上月球;

1977年,美国数据设备公司创始人肯尼斯·奥尔森说:让每个人都拥有一台电脑不合常理……

很难想象,这些悲观的判断是从当时几乎最聪明理性、最专业权威人士的嘴里中说出来的。

但从他们当时的处境看,这些结论又是非常符合逻辑的,因为他们的专业知识告诉他们这就是毫无疑问的事实。

然而理性思维的局限也正在于此:它只相信自己所见所闻的一切事情,对于已知之外的未知,则会主动怀疑并排斥!

这也是为什么《意念力》的作者大卫·霍金斯忠告我们:

理性,是将我们从低级本性的需求中解放出来的大救星,但同时也是一个严厉的看守,拒绝我们向智慧之上的层面逃离。

可见,稻盛和夫的做法不仅不荒唐,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智慧。

那,理性思维是否就可以就此剔除呢

也不是,理性思维自有用武之地。

至于如何使用,不妨继续看稻盛和夫的做法,他说:

在事情的构想、构思阶段,需要营造大胆乐观的氛围,但是将构想转到具体计划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这时应该基于“悲观论”,设想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仔细、慎重的分析,制定周密的计划。

之后,他又话锋一转:

然而,到了计划付诸实行的阶段,就要再次强调“乐观论”,坚定地采取行动。

就是说“乐观构想、悲观计划、乐观实行”,这是成就事业、变理想为现实时必须的态度。

这下终于明白了!

原来稻盛和夫的智慧就在于他知道如何巧妙地避开理性思维的局限——在不需要的时候将其关闭,在需要的时候再将其打开。

所以我们如果想要成事,最好不要在理性思维这条路上一条道走到黑,而是遵循“先感性,后理性,再感性”的模式。

理性和感性的区别是什么?

感性与理性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1,理性是遇事在处理中以个人情感为依据的心理过程,通俗的说是感情用事,野性而原始的。
2,感性可以直接获取快乐,理性可能暂时抑制快乐,但最终仍会获得满铲激颂足。
3,感性就是一种感觉,没有理由的,是自己认为的,感性和理性是相对的,感性没有理性的深度思考和琢磨,也是一种经历丰富的表现。
4,感性就是纯粹跟着感觉走,只要喜欢就可以了,而不考虑以后的路怎么走,和别缝扯的周边关系的变化。
5,理性就是比较冷静的去思考和对方在一起的利弊,包括背景差异等各个方面的因素,而确定和对方到底能走多长的路,应该付出怎样的感诸率情。

感性和理性是什么意思?

理性是指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时,有自信与勇气地遇事不慌且能够全面了解和总结并尽快的分析后恰当的使用多种方案(这些方案可以是预备的或是临时的)中其中的一种方案去操作或处理,达到事件需要的效果。

理性是基于正常的思维结果的行为。反之就是非理性。理性的意义在于对自身存在及超出自身却与生俱来的社会使命负责。

感性首先是作为理性对立而被理解,“感性”于“理性”对照,就成了“非理性”,感情用事,多愁善感。大家对“理性”的理解,即便是不准确,也不至于有太大的偏差,但对于“感性”的理解可就千差万别了。

认为感性就是不理性,感情用事,这就是对“感性”最大的偏见和误解了。“感性”一词的感情色彩,并不是非常消极的一个贬义词。

古典主义具有三个特征:

1、为王权服务的鲜明倾向;

2.、理性至上(主要表现为以理性克制情欲);

古典主义是在当时流行于整个西欧的唯理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唯理主义以笛卡尔(1596-1650)为代表,他主张一切以合乎情理为原则,主张抛弃传统偏见,反对中世纪的神学世界观,反对盲目信仰宗教权威和经院哲学,把理性看成是知识的唯一源泉。

唯理主义认为感性材料会欺骗人们,只有通过理性才能认识世界。这种唯理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它在古典主义中起了指导作用。因此,古典主义也可称为艺术上的唯理主义。

3.、奉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借古喻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577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