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古人有“雨生百谷”之说,谷雨时节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谷雨还留下了许多民间习俗,许多地方还保留至今,形成了独特的节气文化。
谷雨有饮茶、食香椿、祭仓颉、杀五毒等习俗,这其中,都包含着先辈对地幸福生活的向往。
今天,诗词君介绍40首谷雨诗词,一起感受诗词中的谷雨吧!
《送前缑氏韦明府南游》
唐·许浑
酒阑横剑歌,日暮望关河。
道直去官早,家贫为客多。
山昏函谷雨,木落洞庭波。
莫尽远游兴,故园荒薜萝。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唐·周朴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
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
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谢中上人寄茶》
唐·齐己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阳羡杂咏十九首·茗坡》
唐·陆希声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
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唐·孟浩然
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
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
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
沧浪醉后唱,因此寄同声。
《题伍彬屋壁》
唐·廖融
圆塘绿水平,鱼跃紫莼生。
要路贫无力,深村老退耕。
犊随原草远,蛙傍堑篱鸣。
拨棹茶川去,初逢谷雨晴。
《咏廿四气诗·谷雨春光晓》
唐·元稹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
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
暖屋生蚕蚁,喧风引麦葶。
鸣鸠徒拂羽,信矣不堪听。
《白牡丹》
唐·王贞白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
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
家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
《芍药》
唐·王贞白
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
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
妒态风频起,娇妆露欲残。
芙蓉浣纱伴,长恨隔波澜。
《老圃堂》
唐·曹邺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天仙子·走马探花花发未》
宋代:苏轼
走马探花花发未。人与化工俱不易。
千回来绕百回看。
蜂作婢,莺为使。谷雨清明空屈指。
白发卢郎情未已。一夜翦刀收玉蕊。
尊前还对断肠红。
人有泪,花无意。明日酒醒应满地。
《留守相公》
宋·文彦博
洛表衡皋谷雨天,归来景物尚鲜妍。
喜随使旆寻花圃,急趁宾簪赴绮筵。
酒拨嫩醅倾绿液,曲调新谱促朱弦。
玉堂仙客应潜笑,强作风情学少年。
《晚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
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宋·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
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
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大观间题南京道河亭》
宋·史徽
谷雨初晴缘涨沟,落花流水共浮浮。
东风莫扫榆钱去,为买残春更少留。
《再有诗次其韵》
唐·王炎
花气浓于百和香,郊行缓臂聊翱翔。
壶中春色自不老,小白浅红蒙短墙。
平畴翠浪麦秋近,老农之意方扬扬。
吾侪饱饭幸无事,日繙芸简寻遗芳。
闲中更觉春昼长,酒酣耳热如清狂。
自怜藿食徒过计,袖手看人能蹶张。
《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宋·林和靖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
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点绛唇》
宋·李铨
一朵千金,帝城谷雨初晴后。
粉拖香透,雅称群芳首。
把酒题诗,遐想欢如旧,花知否。
故人清瘦,长忆同携手。
《浣溪沙·樱桃》
宋·曾觌
谷雨郊园喜弄晴,满林璀璨缀繁星。
筠篮新采绛珠倾。
樊素扇边歌未发,葛洪炉内药初成。
金盘乳酪齿流冰。
《金盏倒垂莲·牡丹》
宋·曹勋
谷雨初晴,对晓霞乍敛,暖风凝露。
翠云低映,捧花王留住。
满阑嫩红贵紫,道尽得、韶光分付。
禁御浩荡,天香巧随天步。
群仙倚春似语。遮丽日、更著轻罗深护。
半开微吐,隐非烟非雾。
正宜夜阑秉烛,况更有、姚黄娇妒。
徘徊纵赏,任放濛濛柳絮。
《次韵虞隐君堪潘阃掾谷雨中见寄》
元·陈基
吴笺新制玉鸾纹,冲雨殷勤寄荜门。
燕子不来人独立,自拈湘管认啼痕。
《水龙吟·牡丹》
宋·曹组
晓天谷雨晴时,翠罗护日轻烟里。
酴醿径暖,柳花风淡,千葩浓丽。
三月春光,上林池馆,西都花市。
看轻盈隐约,何须解语,凝情处、无穷意。
金殿筠笼岁贡,最姚黄、一枝娇贵。
东风既与花王,芍药须为近侍。
歌舞筵澡,满装归帽,斜簪云髻。
有高情未已,齐烧绛蜡,向阑边醉。
《暮春三首·其二》
宋·朱淑真
碧沼荷钱小叶圆,眼前芍药恣连颠。
清明已过三春候,谷雨初晴四月天。
乍著薄罗偏觉瘦,懒匀铅粉祇宜眠。
情知废事因诗句,气习难除笔砚缘。
《谷雨》
宋·朱槔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
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
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木兰花慢》
元·王恽
问东城春色,正谷雨,牡丹期。
想前日芳苞,近来绛艳,红烂灯枝。
刘郎为花情重,约柳边、娃馆醉吴姬。
罗袜凌波微步,玉盘承露低垂。
春风百匝绣罗围。看到彩云飞。
甚着意追欢,留连光景,回首差池。
半春短长亭畔,漫一杯、藉草对斜晖。
归纵酴醿雪在,不堪姚魏离枝。
《浣溪沙》
元·仇远
红紫妆林绿满池,游丝飞絮两依依。
正当谷雨弄晴时。
射鸭矮阑苍藓滑,画眉小槛晚花迟。
一年弹指又春归。
《治圃杂书二十首·其十九》
元·方回
芍药抽红锐,荼蘼缒绿长。
几家蚕落纸,比屋燕分梁。
谷雨深春近,茶烟永日香。
诗成懒磨墨,拄杖画苔墙。
《谷雨》
明·方太古
春事阑珊酒病瘳,山家谷雨早茶收。
花前细细风双蝶,林外时时雨一鸠。
碧海丹丘无鹤驾,绿蓑青笠有渔舟。
尘埃漫笑浮生梦,岘首于今薄试游。
《楼居谷雨日雨过同王德孚陈元孝对酌怀人兼订游罗浮》
明代:张家珍
酒不厌时异,同倾一夕愁。
雨生三月节,楼住四时秋。
目断湘江渺,心期石洞幽。
何时蓑笠去,高卧白云头。
《牡丹图》
明·唐寅
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过孙履正东林庄居》
明·程嘉燧
出郭春流十里赊,故人田舍即吾家。
风情缸面清明酒,节物山头谷雨茶。
忽见远交浑是梦,难期世事总如花。
寻常欢笑休轻别,若计浮生信有涯。
《谷雨》
清·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谷雨前一日小室閒吟》
清·朱中楣
小苑焚香逗绿纱,摊书随意注南华。
春衫未剪寒仍怯,午梦初回日又斜。
湖外祇堪眠弱柳,雨前谁复饷新茶。
中怀脉脉閒无那,看取游丝缀落花。
《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
清·朱彝尊
穆湖莲叶小于钱,卧柳虽多不碍船。
两岸新苗才过雨,夕阳沟水响溪田。
屋上鸠鸣谷雨开,横塘游女荡船回。
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
《春不雨》
清·王士祯
西亭石竹新作芽,游丝已罥樱桃花。
鸣鸠乳燕春欲晚,杖藜时复话田家。
田家父老向我说,“谷雨久过三月节。
春田龟坼苗不滋,犹赖立春三日雪。”
我闻此语重叹息,瘠土年年事耕织。
暮闻穷巷叱牛归,晓见公家催赋入。
去年旸雨幸无愆,稍稍三农获晏食。
春来谷赋复伤农,不见饥鸟啄余粒。
即今土亢不可耕,布谷飞飞朝暮鸣。
舂莩作饭藜作羹,吁嗟荆益方用兵。
《谷雨后二日过镜槛小憩》
清·曹尔堪
春深乔木绿阴齐,北舍南村祇隔溪。
孤艇随风独来往,杨花扑过小桥西。
《醉落魄·春暮村居》
清·曹尔堪
鼠姑才落,香浮小径抽红药。
时过谷雨春阴薄,紫楝翻风,一燕池边掠。
孤村莫怪门罗雀,掀髯长啸甘藜霍,
来牟豌豆供杯勺,托兴羲皇,为我辞蜗角。
《钱唐相国分饷上赐郑宅茶寄奉老母》
清·曹庭枢
谷雨新晴后,头纲驿递初。
绿挼双掌细,香迸一旗舒。
玉盎梅花喷,银瓶薤叶储。
赐先黄阁老,波及大君余。
竹里泉声沸,窗间午睡徐。
当筵思笋蕨,奉母忆篮舆。
旅食经年别,平安数寄书。
缄题将远问,藉以慰门闾。
《伊犁纪事诗四十三首·其七》
清·洪亮吉
古庙东西辟广场,雪消齐露粉红墙。
风光谷雨尤奇丽,苹果花开雀舌香。
《过三静庵》
清·马蕃
穷山别有径,开凿自何年。
四面松云岭,一村烟水田。
品茶尝谷雨,烹笋挹溪泉。
到处苔茵绿,趺跏听杜鹃。
《临江仙》
清·高士奇
谷雨才过春渐暖,建安新拆旗枪。
银瓶细箬总香。
清泉烹蟹眼,小盏翠涛凉。
记得当年龙井路,摘来旋焙旋尝。
轻衫窄袖采茶娘。
只今乡土远,对此又思量。
源自:诗词世界
绝句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水槛遣心
唐·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送严士元
唐·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诗词君:诗中的“景语”,既有“春寒阴复晴”的水国气候特征,又有“细雨湿衣”、“闲花落地”的眼前景象,还有“草绿湖南”的意中之景,几个层次中,情、景、事同时在读者眼前出现,寄托了与友人相遇而又别离的复杂情思。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浣溪沙
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菩萨蛮
唐·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诗词君:“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说的是碧绿的春水,比天空还要明净,躺在游船画舫之中,和着雨声入睡,又是何等之美,何等之空灵。前二句的沉郁,与后二句的空灵,就形成了难以言喻的艺术张力。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渭城曲
唐·王维
渭城朝雨_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诗词君:全诗处处扣住山村景象,从景写到人,从人写到境;农事的繁忙,山村的神韵,皆蕴于一个“闲”字之中。它是全篇之“眼”,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作者写雨过山村所见情景,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劳动生活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诗词君:《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春日
宋·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诗词君:雨后庭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十分惹人喜爱。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雨
唐·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_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_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咸阳值雨
唐·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_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诗词君:此诗运用了虚实结合和联想的表现手法,描写了雨的形态及雨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闲适舒心的雨趣。诗中一、二句实写眼前的咸阳雨景,三、四句虚写心中境,由眼前的咸阳雨景联想到洞庭春水色,用“还似”一词将一北一南、一实一虚两幅图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描绘出了空_飘渺的雨景。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诗词君:诗通过燕子归来,桃花盛开.描绘出春日湖光美景,通过春雨断桥,小舟摆渡来突出湖水上涨的特点。诗以意趣剪裁景物,根据觅春的心理和游湖的行踪安排构图。
春寒
宋·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更漏子
唐·温庭筠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风入松·寄柯敬仲
元·虞集
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书诏许传宫烛,轻罗初试朝衫。
御沟冰泮水_蓝。飞燕语呢喃。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银字泥缄。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诗词君:“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歌拍以景结情,极为警策。“杏花春雨江南”。寥寥六个字,胜过一篇文。通过这六个字,仿佛看到了:春日江南,杏花盛开,烟雨蒙蒙,如诗如画,令人心醉而神往。
送梓州李使君
唐·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_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依先贤。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采桑子
宋·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__。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诗词君:此词写暮春依栏观湖游兴之感,描写了颍州西湖暮春时节静谧清疏洒的风姿,词人在暮春美景中寄托闲适之情。上片写暮春之景,下片言众人归去之静。全词将西湖清空幽寂的春末境界表现得优美可爱,体现了对大自然和现实人生的无限热爱和眷恋。
雨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底花。
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次元明韵寄子由
宋·黄庭坚
半世交亲随逝水,几人图画入凌烟?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欲解铜章行问道,定知石友许忘年。
脊令各有思归恨,日月相催雪满颠。
临江仙
宋·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诗词君:此词写作者与恋人别后故地重游,引起对恋人的无限怀念,抒发对歌女小_的挚爱之情。上片描写人去楼空的寂寞景象,以及年年伤春伤别的凄凉怀抱。“落花”二句套用前人成句而更见出色。下片追忆初见小_温馨动人的一幕,末二句化用李白诗句,另造新境,表现作者对往日情事的回忆及明月依旧、人事全非的怅惘之情。
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那如奶油般温润丝滑的纷纷细雨,是多么让人喜爱。诗人如此描写,是倾注了多少感情。单这一句,已经把人醉倒了。
2、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绝对是写春雨的名篇佳作,诗人的喜悦之情洋溢在每一个字词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个“好”字唤起了人们的多少联想。一个“知”字,简直把雨给写活了。此雨“好”在哪里?好在它适时而下,润物无声。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里的雨也是适时而下,适应的是清明这个节气。同时,纷纷细雨,更让人在这样的一个节日里,在这样的环境中,心绪纷纷。
4、绝句
宋 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无疑这是写春雨的最美的诗句了,诗人眼前是杏花盛开,细雨绵绵,杨柳婀娜,微风拂面。但诗人不从正面写花草树木,而是把春雨春风与杏花、杨柳结合,展示神态,重点放在"欲湿"、"不寒"二词上。"欲湿",表现了蒙蒙细雨似有若无的情景,又暗表细雨滋润了云蒸霞蔚般的杏花,花显得更加娇妍红晕。"不寒"二字,点出季节,说春风扑面,带有丝丝暖意,连缀下面风吹动细长柳条的轻盈多姿场面,越发表现出春的宜人。这样表达,使整个画面色彩缤纷,充满着蓬勃生气。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5、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郊野渡口,本来就荒凉冷漠,此刻愈发难觅人踪。只有空舟随波纵横。这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
6、临安春雨初霁
宋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两句语言清新隽永,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写得形象而有深致。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7、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那让人乐而忘归的风雨必定是和风细雨,绵绵春雨。能够在雨中悠然垂钓的人必定是有情趣之人。这两句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8、春兴
唐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这是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转为一片翠绿,枝头的残花已经在雨中落尽,露出了在树上啼鸣的流莺。这是一幅典型的暮春景物图画。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9、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两句好就好在诗人写惜春却不伤春,当然四句诗是严丝合缝、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10、别严士元
唐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日误儒生。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两句是有名的写景句子:笑谈之际,飘来了一阵毛毛细雨,雨细得连看也看不见,衣服却分明觉得微微湿润。树上,偶尔飘下几朵残花,轻轻漾漾,落到地上连一点声音都没有。这不只是单纯描写风景,景色之中还复印着人物的动作,表现出了人物在欣赏景色时的惬意表情。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 夜雨寄北
描写春天细雨绵绵的诗句
1、如何一夜雨,空见水茫茫。——苏东坡 南湖胜迹
2、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听雨 虞美人
3、古木寒藤,高岸底、萧然舟宿。一夜雨、朔风吹浪,浪高于屋。—— 张之翰 满江红寄张蓝山
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6、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白居易 长恨歌
7、诗人本自易悲伤,何况身更忧患场。乌鹊成桥秋又到,梧桐滴雨夜初凉。——秋思 陆游
8、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白居易 夜雨
9、苦忆新晴昼永,闲相伴、刺绣明窗。何时得,西风夜雨,枕簟共新凉。——袁去华 满庭芳·麦陇黄轻
10、卜得上峡日,秋江风浪多。巴陵一夜雨,肠断木兰歌!——安邑坊女 幽恨诗
四月暮春的诗有《大林寺桃花》、《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得胜令四月一日喜雨》等。
1、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赏析:白居易在四月遇到了惊喜。已是人间四月天,暮春时节,花儿都落了,白居易很伤感:春天过去了,可我好像还没好好欣赏春日美景。当他无意中来到大林寺时,却发现这里的桃花盛开,宛如初春。
品味这首诗,仿佛能让人闻到桃花的阵阵幽香。四月到,暮春到,落花时节,不要伤感,转过一个弯,说不定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风景。
2、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宋)洪炎
四山矗矗野田田,近是人烟远是邨。
鸟外疏钟灵隐寺,花边流水武陵源。
有逢即画原非笔,所见皆诗本不言。
看插秧栽欲忘返,杖藜徙倚至黄昏。
赏析:四月也是游春的好时节,洪炎来到杭州郊外,见到一幅清新的美景。诗人所见,有山峦、田野、人烟和村庄,还有飞鸟、丛花和流水。
诗人所闻,除了晚钟外,也还有鸟语、花香和流水声。他感慨所遇到的美景非画笔能描摹出来,用语言也说尽景色之美。自然美景,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得到。
3、得胜令四月一日喜雨(元)张养浩
万象欲焦枯,一雨足沾濡。
天地回生意,风云起壮图。
赏析:农夫,舞破蓑衣绿;和余,欢喜的无是处。人生有四大乐事,其中一乐就是“久旱逢甘霖”。太久没有下雨了,世间一切事物都像快要干枯一样,而一场大雨足以让万物润泽。霎时间,天与地顿显生机,风起云涌波澜壮阔构成美丽图卷。
这使得农夫也欢快得手舞足蹈,哪怕把身上的蓑衣舞破也在所不惜;而我也欢喜得不得了。这首曲,使读者感到情真意切,好像是在倾听作者的自述经历。最后两句,“和余,欢喜的无是处”,简直可以看见作者的纯真无邪的赤子之心。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55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夜深花睡去,最念是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