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唐诗是宫廷里温柔庄重的仕女,宋词是弹着琴,咿咿呀呀唱着小调的歌女,那么元曲就是日常生活中,穿着素衣的娇俏少女,浑身散发着烟火气息。
王国维曾说,元曲之佳在何处 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古今之大文学,无不以自然胜,而莫著与元曲。
元曲的直白、大胆泼辣,填补了古代诗歌领域最后一处的空白,它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完美结合了大俗与大雅,按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草根走出的艺术。
今天,就带大家在元曲里体会这“最接地气”的诗之美。
▼
四块玉·闲适(节选)
关汉卿
旧酒投,新醅泼,
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
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意马收,心猿锁,
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谁惊破
离了利名场,钻入安乐窝,闲快活!
南亩耕,东山卧,
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
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甚么
写乡村生活,孟浩然说“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辛弃疾说“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而到了关汉卿,乡村生活就是“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大家围着"老瓦盆笑呵呵"。
写自己孤傲不与世人同流合污,李白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苏轼说“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而到了关汉卿,就是收了心猿意马,跳出红尘风波,“离了名利场,钻入安乐窝”,他贤我愚,争个啥劲儿呢
这等直白,让人读了特别痛快,可以说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了。
▼
[仙吕]题情四首·其一
关汉卿
云鬟雾鬓胜堆鸦,浅露金莲簌绛纱。
不比等闲墙外花。
骂你个俏冤家,一半儿难当一半儿耍。
唐诗宋词里的打情骂俏,那是“赌书消得泼茶香”,元曲里的就特别简单明了了:骂你个俏冤家。你有没有闻到一股恋爱的酸臭味呢
▼
[双调]折桂令·忆别
刘庭信
想人生最苦离别,
唱到《阳光》,休唱《三叠》。
急煎煎抹泪柔眵,意迟迟揉腮撧耳,
呆答孩闭口藏舌。
情儿分儿你心里记者,病儿痛儿我身上添些。
家儿活儿既是抛撇,书儿信儿是必休绝,
花儿草儿打听的风声,车儿马儿我亲自来也。
说到离别,唐诗和宋词都有数不尽的哀怨与解不开的依依不舍。在元曲里,离别也是很苦的:抹抹眼泪,欲言又止,叮嘱你心里记着我们的情分,既然你抛下家远走,书信一定不能少。
到这里为止,都像是一个贴心妻子在温柔地絮絮叨叨。但到了最后,画风突然一转:要是你在外面拈花惹草让我听到了风声,我一定乘着车马,亲自过来!
这等大胆泼辣的告别,在唐诗宋词里,我们是很少可以见到的。
▼
落梅风·心间事
马致远
心间事,说与他。动不动早言两罢。
罢字儿碜可可你道是耍,
我心里怕那不怕
关于谈恋爱的小心思,元曲中的女子也特别干脆、直白地分享:我把心事都说给你听了,是你说先分手的。现在告诉我你是闹着玩儿的,你说我心里怕不怕
▼
山坡羊·闺思
张可久
云松螺髻,香温鸳被,掩春闺一觉伤春睡。
柳花飞,小琼姬,
一声雪下呈祥瑞,团圆梦儿生唤起。
谁,不做美 呸,却是你!
就连最被唐诗宋词翻来覆去,写得熟得不能再熟,都给我们留下一个顽固印象的闺怨诗,元曲也能别出心裁,一路接地气到低。
闺中妇人思念游子,寂寞中懒懒地睡着,做起了与游子团聚的美梦。一个小丫头见屋外柳絮飞舞,像下雪一般,甚是好看,于是一叠声儿唤起了主人。
这个时候,女主人特别有起床气地说:谁这么不识趣,扰了我的美梦 呸,原来是你这个小丫头。
口语化的语言,生活化的场景,处处都是烟火气。
元曲摆脱了“雅”的束缚,在俗世的烟火中找寻到了属于它自己的率真、自然的美,而这接地气的凡尘之美,自有一段风流!
清平调1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清平调2 李白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装。
清平调3 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
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沈香亭北倚阑干。
《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硕人》(选自《诗经》):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饮中八仙歌》《北方有佳人》 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赋得北方有佳人
诗人:徐贤妃 朝代:唐
由来称独立,本自号倾城。柳叶眉间发,桃花脸上生。
腕摇金钏响,步转玉环鸣。纤腰宜宝袜,红衫艳织成。
悬知一顾重,别觉舞腰轻。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编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摘自宋玉《登徒子好色赋》韦庄:“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 张先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香。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乔吉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神光离合,乍阴乍阳。……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曹植《洛神赋》)
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临江仙》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红楼梦>对凤姐的描述:
一双丹凤眼,两弯柳叶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对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载,眉如笔画,眼如桃瓣,晴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对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又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拂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形容美貌:
画中娇。姿色天然。占尽风流。一貌倾城。般般入画
皎若秋月。秀色可餐。夭桃浓李。艳色绝世。
月貌花容。名嫒美姝。风风韵韵。风流蕴藉。
芳菲妩媚。女中丈夫。出水芙蓉。端丽冠绝。
方桃譬李。百般难描。百年难遇。沉鱼落雁。
闭月羞花。芙蓉出水。国色天香。花颜月貌。
光艳逼人。瑰姿艳逸。绝色难求。绝色盖世。
绝一代之丽。绝代色、世佳人。耀如春华。
莲花仙子。明艳端庄。明媚妖娆。面赛芙蓉。
貌似天仙。美不胜收。浓桃艳李。倾国倾城。
琼姿花貌。秋水伊人。桃腮杏面。桃花玉面。
莺惭燕妒。月里嫦娥。香娇玉嫩。妍姿俏丽。
艳美绝伦。艳绝一时。艳美绝俗。香艳夺目。
艳若桃李。秀色可餐。香草美人。雪肤花貌。
巫女洛神。天香姿国色。天生丽质。六朝粉黛。
仙姿玉色。金枝玉叶。白璧无暇。桃羞李让。春半桃花。秀靥艳比花娇。玉颜艳春红。
人面桃花,情致两饶。
灿如春华,皎如秋月。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弱水三千,靓女如云。
普天壤其无俪,旷千载而特生。
群芳难逐,天香国艳。
巴东有巫山,窈窕神女颜 。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新月如佳人,潋潋初弄月
委委佗佗美也,皆佳丽美艳之貌 。肤色:
薄粉敷面。半妆美人。盛颜仙姿 。微施粉泽。
杏面桃腮。颜如渥丹。玉面淡拂。丹铅其面。傅粉施朱 。
点额寿阳。弄粉调朱。面美如冠玉。粉白黛绿。
脂粉污颜色。
小白长红越女腮。
细润如脂,粉光若腻 。
不施粉黛而颜色如朝霞映雪 。
眉毛:
点染曲眉。螓首蛾眉。红粉青蛾。紫芝眉宇。
淡扫蛾眉。眉似新月。眉清目秀。粉白黛黑。
修眉联娟。扫眉才女。眉目传情。眉目如画。
朗目疏眉。柳眉如烟。粉白黛绿。
绀黛羞春华眉。
丽质仙娥生月殿。
婉转双蛾远山色。
懒起画蛾眉,花面相交映 。
眉将柳而争绿,面共桃而竞红。
黛眉开娇横远岫,绿鬓淳浓染春烟。
眸球乌灵闪亮长眉连娟,微睇绵藐 。
经珠不动凝两眉,铅华销尽见天真 。
眼睛:
暗送秋波。清眸流盼。含情凝睇。明眸皓齿。
眸含秋水。双目澄澈。双瞳剪水。雾里看花。
星眸微嗔。杏眼明仁。月眉星眼。明眸善睐 。
临去秋波那一转 。
粉腮红润,秀眸惺忪。
回眸一笑,百媚丛生 。
千朝回盼,万载流芳。
水中望月,云边探竹。
顾盼生辉,撩人心怀 。
牙齿:
贝齿。齿如含(齐、编)贝。皓齿星眸。素齿朱唇。
嘴唇:
唇色朱樱一点。 绛唇映日。
唇齿:
唇红齿白。
朱唇榴齿,的砾灿练。
丹唇列素齿,翠彩发蛾眉。
头发:
风髻雾鬓 。云髻峨峨。斜抱云和 。
双鬓隔香红。
绀发浓于沐。
鬓云欲度香腮雪。
仰抚云髻,俯弄芳荣。
笑容:
笑遗光。嫣然巧笑。一颦一笑。笑比褒姒。
回顾千万,一笑千金 。
微晕红潮一线,拂向桃腮红 两颊笑涡霞光荡漾。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香气:
红袖添香。暗香袭人。芳馨满体 。芳香袭人。
粉妆玉琢。玉体香肌。兰熏桂馥。
相携踏青,绣履遗香。
香簟爽眠,幽韵撩人。
美人在时花满堂,至今三载闻余香。
颜如玉,气如兰。罗帷绮箔脂粉香 。
美人葺居,沉香亭北,百花槛栏,自是天葩故里。
肌肤:
冰肌莹彻。柔弱无骨。珠圆玉润。圆润如玉。
皓如凝脂。肌若凝脂,气若幽兰 。
冰肌玉肤,滑腻似酥 。
—肌妙肤,弱骨纤形 。
肌理细腻骨肉匀。
玉体迎风玉骨冰肌。
柔心弱骨神清骨秀,香肌玉体玉骨冰肌 。
腰肢:
婀娜小蛮 。潘鬓沈腰。肩若削成,腰若约素 。
回身举步,恰似柳摇花笑润初妍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手足:
纤纤玉手。手可生花。 凌波玉足 。
修耳隆鼻 。修项秀颈。
中国诗起源于先秦,繁荣于唐朝;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昌盛于宋代。中国诗词是中华文化的一颗明珠,代表着传统文化的最高水平,那么,这些诗词好在哪呢?人民日报评选出中国历史上高水平的诗词,让我们一起走进传统诗词,再赏古典诗词巅峰之美吧!
部分诗词曾多次出现在中考、高考和小升初飞考试中。今天给大家整理了出来,看看作为家长的你,都知道多少?
2、《敕勒歌》,《人民日报》点评: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全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3、《江雪》,《人民日报》点评:诗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4、《过零丁洋》,《人民日报》点评:本诗开头,回顾身世。尾联却一笔宕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5、《回乡偶书》,《人民日报》点评:全诗二十八个字中无一生僻字,不用一个典故,都是家常话。但并不是一览无余,它寄寓着可以供人反复咀嚼,反复寻味,层层追索,层层补充的情致。
6、《相思》,《人民日报》点评: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感情真挚,具有淳朴深厚之美。
7、《春望》,《人民日报》点评: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
8、《满江红》,《人民日报》点评:岳飞工诗词,虽留传极少,但这首满江红英勇而悲壮,深为人们所喜爱,它真实、充分地反映了岳飞精忠报国、一腔热血的英雄气概。
9、《蜀相》,《人民日报》点评:《蜀相》对于壮志未酬者,它既是颂辞,又是挽歌,一诗囊括历史,融汇古今,语言凝炼而内涵丰富。
10、《出塞二首·其一》,《人民日报》点评:这首《出塞》除具有一般边塞诗那种激越的诗情、气势外,还很注意语言的精美,并善于插入细节的描写,酝酿诗情,勾勒形象,因而能够神完气足,含蓄不尽。
当然我们也可以将一些诗词的故事,让孩子觉得有趣,时间长久之后孩子就会多注意的。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让诗词成为习惯,但是家长们不要着急学习,适当的引导,让孩子爱上学习,爱上诗词把诗词作为自己的形影不离的朋友。
最近,湖北的一位大学教授通过用“接地气”的方式讲解诗词而迅速走红。有人认为,古诗词枯操无味,学生难心集中精神听讲,而这位教授用“另类”的解读为诗词增添了不少趣味性。但有专业人士提出,教授幽默的讲解里挟着一些错误的认识。这样的授课方式,真的的可以支持吗?
在我看来,古诗词的教学不应脱离诗词原本的意思。该教授的授课方式,无疑为枯燥的诗词增加了“趣味”的调味剂。 但趣味不是第一位,调味剂也不是主菜。风趣感应合理添加。其次,这样的授课分式,更像是应式教育的产物。我们背书和学习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素质。该教授的授课方式,可能会让学生形成一种“为考试而学习”的思想。但古人有云:“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 一件终身的事情,不因考优结束而停止学习。再者,“被玩坏"的古诗词不但消解了诗词本身的美,更是对诗词作者的不尊重。对于诗词这一优秀的中华民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保护和发扬。
古诗词就一定是枯燥乏味的吗?不是。我认为学生们理解到的诗词之美与诗词本身和老师的授课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
我们吃饭有细嚼慢咽一说,细细地咀嚼、慢慢地品味,才能品尝到饭菜的醇看。读诗也应有慢读细品一说,细细地品读、慢慢地体会,才外发现古诗词的美,甚至的给我们心灵的震撼。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里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的银河落九天。”这句诗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瀑布非常壮观,但仔细品次后,我们才的体会到这是何等的壮的景象,以及诗人豪壮的气员。但有时,作为学生的我们并不能那么通透地理解古诗词,这时候老师就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优秀的老师甚至的把乏味的诗词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既增加了趣味性,又不偏离诗词本身的意思,还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我们常说,生活中并不缺乏美,而是缺发现美的眼睛。古诗词也一样,并不缺少美,而老师就是那双带我们发现古诗词之美的眼睛,且不改变诗词原本的面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54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愿有一人,念你冷暖,懂你悲欢
下一篇: 唐诗中的七绝,句句让人心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