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贾平凹
人生要看透,委实不容易。看透还能说透,更是不简单。
贾先生进入知天命之年,为文《五十大话》,细细读来,含哲理,有世故,识歧路,看曲折,端的是精彩得很!
我今年五十岁,到了五十,人便是大人,寿便是大寿,可以当众说些大话了。
差不多半个多月的光景吧,我开始睡得不踏实,一到半夜四点钟就醒来,骨碌碌睁着眼睛睡不着。
我知道我是在老了。明显地腿沉,看东西离不开眼镜,每一个槽牙都补过窟窿,头发也秃掉一半。老了的身子如同陈年旧屋,椽头腐朽,四处漏雨。
人在身体好的时候,身体和灵魂是统一的,也可以说灵魂是安详的,从不理会身体的各个部位,等到灵魂与身体分裂,出现烦躁,身体某个或几个部位肯定出了毛病。
我常常在爬楼时觉得,身子还在第八个台阶,灵魂已站在第十个台阶,甚至已经坐在了屋里的椅子上。我真是害怕身体太糟糕了,灵魂一离开就不再回来,往后再不敢熬夜了,即便是最好的朋友邀打麻将,说好放牌让我赢,也不去了。
吃饭要讲究,胃虽然是有感情的,也不能只记着小时候在乡下吃的汤面和土菜,要喝牛奶,让老婆煲乌鸡人参汤,再是吃海鲜和水果。
听隔壁老田的话,早晨去跑步,倒着跑。还有,蹲厕所时不吸烟,闭上嘴不吭声。勤搓裆部,往热里搓。没事就拿舌头抵着牙根汪口水,汪有口水了,就咽下去。
级别工资还能不能高已不在意了,小心着不能让血压血脂升高。业绩突出不突出已无所谓了,注意椎间盘的突出。
子女能考上大学便是父母的孝顺孩子,现在自己把自己弄健康了,子女才会亲近。
人的一生到底能做些什么事情呢
当五十岁的时候,你会明白人的一生其实干不了几样事情,而且所干的事情都是在寻找自己的位置。
性格为生命密码排列了定数,所以性格的发展就是整个命运的轨迹。不晓得这一点,必然沦为弱者。所以我很幸福地过我的日子。
不再提着烟酒去当官的门上磨蹭,或者抱上自己的字画求当官的斧正。当然,也不再动不动坐在家里骂官,官让干什么事偏不干。
谄固可耻,傲亦非分,最好的还是萧然自远。
别人说我好话,我感谢人家,必要自问我是不是有他说的那样好 遇人轻我,肯定是我无可重处,若有诽谤和诋毁,全然是自己未成正果。
在屋前种一片竹子不一定就清高,突然门前客人少了,也不是远俗了。还是平平常常着好,春到了看花开,秋来了扫落叶。
我病多,总是莫名其妙的这不舒服那不舒服。但病使我躲过了许多尴尬。比如有人问,你应该担任某某职务呀,或者说你怎么没有得奖呀、没有情人呀,我都回答我有病!
更重要的,病是生与死之间的一种微调,它让我懂得了生死的意义,像不停地上着哲学课。人活得活出个滋味来,所以我提醒自己:要会欣赏。
鸟儿在树上叫着,鸟儿在说什么话呢 鸟的语言我是不懂的,我只觉得它叫得好听就是了,做一个倾听者。
还有:多做好事,把做的好事当做治病的良方;不再恨人,对待朋友亦不能要求他像家人一样。钱当然还是要爱的,如古人说的那样,具大胸襟,爱小零钱嘛。
以文字立身,用字画养性,收藏古董让古董也收藏我。不浪费时间,不糟蹋粮食。
还是一句老话:平生一片心,不因人热;文章千古事,聊以自娱。
五十岁之后,最好的活法就是六个字:想开,看开,放开。别再为难自己,人生短短几十年,保持最好的心情。
不羡慕别人辉煌,不喟叹世态炎凉,用平常的心态,经营最美好的生活。
人到中年最好的活法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断舍离」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这个概念是从瑜伽的修行哲学“断行、舍行、离行”中提炼出来的思维方式,运用于日常生活的整理上。我们断舍离,是为了不增添生活中的负担,不买不实用的东西,家里堆积如山,只会让人越来越窒息和压抑。
原本因为舍不得扔就堆砌在家的物品会填满我们的生活空间,占据我们的思考意识,明明为了提高生活质量,结果却适得其反一团乱麻。我们是有分析能力的成年人,看待事物,本来就该懂得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越囤积,你会越孤独。
「断舍离」的真正意义是:去发现生命的本真,断绝无意义的烦恼,舍弃多余的东西,离开对欲望的执念,放下,人生才能走得更远。这个时代,人们真正需要的懂事其实是很少的。回归本我,不被物质支配,这样的灵魂才有了安放之处。
物质低配
所谓「物质低配」,不是要求人们降低生活质量、不吃不用,靠极端的方式来过极简生活。而是要放开我们的格局,不把关注事物的眼光停留在不需要的物质产品上。
很多人只是去超市买袋洗衣粉,结果恨不得把整个超市都搬回家;成天嚷嚷着要减肥,结果买回家里的健身器材用了一次就全部落了灰,还占了不小个地方。年轻的时候,我们将时间和精力都压在了创造生活需要的物质财富上,那么到了中年,就该试着放慢脚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当你过滤不必要的杂质时,就是在丢掉负累,回归本我,什么对我们来说是更重要的,什么又是被我们忽略的。
人千万不要被物质支配,让物质成为生活最大的羁绊。
一个人,不管你多么优秀多么有钱,家庭不幸福,你始终都会感觉自己是个失败的人。你享受着家人对你的付出,给你的爱,他们却过得不开心、不幸福,甚至离开你,那你再有钱有地位又有什么用呢?连个分享心情的人都没有。
你能跟毫无关系的外人熟练地打交道,维持关系,却维系不了和家人的关系,通透的人,都懂得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和家人相处上,因为,你的家人才是最能无私爱你的人,这种爱,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财富,一家人其乐融融,是最好的风水,那些柴米油盐的日常相守,才弥足珍贵,和那个无比重要的人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生。再多的财富不如家人和睦,再大的盛名都不如家庭幸福。
精神顶配
《道德经》里面说:“胜人者力,自胜者强。”99人与人最本质的差别,是精神层次的不同,精神顶配的人,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能淡然自若,平和冷静。年轻的时候,我们为了生活奔波,迫不得已放下了自己的爱好,去做不喜欢但赚钱的事情来养家糊口。
中年经济稳定了,完全可以重拾当年的爱好,找一找真正的自己。你就会发现,你还是从前那个唯有保持精神饱满、内心充盈、意志坚定、才能抵挡命运的风霜、活出精彩的人生、成为命运的主人。即使到了古稀之年,你仍然能够主宰自己,不会被随波逐流的风气牵着鼻子走,而是走出属于你自己的路。生而为人,不仅要为肉体寻找庇护所,更需要给灵魂一个栖息地
又是一个新年,不知不觉都人到中年了。
岁月的痕迹越来越深刻,曾经眼中的父母苍老了,曾经眼里的孩子长大了。日月星辰山川湖海仿佛真的如沧海一粟,内心的跌宕起伏总经不起平凡岁月的洗礼,又想起了那句话“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留下能留下的,放下留不住的”,这是时间的沙漏证明着心智的成熟。
很佩服身边一些奔四的女性,她们越活越自我,仿佛世界是她们自己的。她们能够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的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喜欢什么样的生活。这就是千帆过尽之后,活的越来越通透明亮。她们懂得断舍离的真谛,并努力实践这种生活哲学。
信息化时代充斥着太多的诱惑,网络 游戏 、短视频、八卦 娱乐 新闻、无效社交……类似这样的 娱乐 活动,看似可以打发无聊的时间,却又在不知不觉间消耗着我们宝贵的时间。原本用来处理重要工作的时间,被忽然跳出的网页干扰;临睡觉前刷短视频,不知不觉就到半夜,大大影响了睡眠质量;大好的周末时光,可能都用来打网络 游戏 ……这些无处不在的诱惑如吸血鬼一般,把时间和精力一点点吞噬。而我们却还总以为没有时间陪伴家人,没有时间去读书学习,没有时间去思考问题……殊不知,时间都是被你无形中浪费了而已。
与碎片化信息和平共处,不排斥不沉溺,作一个能掌控自己时间的人。
所谓精神内耗,一般是指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处于一种内耗的状态,内耗的长期存在会让人感到疲惫。比如犹豫不决时前瞻后顾;长期纠结于那些并不重要的事情;盲目的攀比;过分在意外界对自己的看法;长期处于焦虑不安情绪中等等。这些负面的情绪会在无形中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消耗我们的能量。成年人本身就要承受很大的生活压力和精神负担,学会及时的调整心态,接受不那么完美的自己,多多爱自己,人生得失常在,坦然面对,会让自己轻松很多。
给家中杂物来一次断舍离吧,这是一件会让人上瘾的事。自从去年10月份我看完了山下英子的《断舍离》,我开始真正爱上这种简单的生活方式,丢弃掉家里没用的东西,不买那些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对物质的留念,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不知不觉间,我连自己形象都更在意了,干净利落清清爽爽会让心情莫名的好起来。
有效的社交可以扩展我们的人脉资源,而无效的社交则会无止境的消耗我们的时间和生命。人都是 社会 性动物,交友会让我们有存在感也会打发无聊的时间,可是更多时候社交都是无效的,所谓的朋友也不过是“熟悉的陌生人”。 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鲁迅先生就曾说过:“猛兽总独行,牛羊才成群”。 强大的人会明白:世界是自己的,与其他人毫无关系。
人们总说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习惯性的依赖别人会让我们渐渐失去独立性,失去自我,而生活中期望的落空往往会让人沮丧。
三十岁以后,渐渐强大的内心让我不再过度依赖他人,也不会对很多事情抱有过高的期待。因为我知道,很多事情需要依靠自己才成完成。与其索取,不如自给自足。
断舍离是一种人生智慧,是在给人生做减法。人到中年,不再是嗷嗷待哺的孩童,这个时候的我们更多的是要学会取舍和给予,用至简的活法来过一种智慧的人生。
图/源自网络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到底是怎么拉开的?
有的人觉得是出身,毕竟很多人含着金汤匙出生,拥有着普通人一辈子也奋斗不来的财富;而有的人,一出生便食不果腹,少不经事之时就要为生计发愁。
有的人觉得是读书,虽然无法决定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却可以决定走上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拥有什么样的人生,而高考无疑是一个捷径。
考上了名校,就等于站到了更高的位置上,可以更好地去看这个世界。
还有的人觉得是大学毕业择业之时,或者是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和什么样的结婚生子等等。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每个人的命运都把握在自己手里,人生的路看似漫长,关键处永远只有那么几步。
选对了,往后可能会更加顺遂,选错了,可能会越走越是坎坷,除非及时发现,及时止损,换一条路重新出发。
路遥在其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里写道: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已去争取和奋斗,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
每个人都握着人生的方向盘,走哪条路,过哪一种的生活,关键在于自己的选择,而那些越活越有福报的人,无非是懂得为自己积福。
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及如何去得到,哪怕到了中年依然不慌不忙,而是守着自己内心的一方净土, 静静地过自己的日子。
年过五十以后,最好的活法莫过于简单,你越是简单,福气也就越多。人的精力和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尽可能地放下一些东西,才能找准生活的重心。
否则肩上的包袱越重,往后的路也就走得越难。
而一个人是否有福报,关键就在于年过五十以后,你是否有能力让自己活得简单。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需要维系,不用戴着面具承受无法做自己的艰辛,亦不用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做一些无可奈何的事。
这样的人生是随心的,轻松的,也是注定越往前走越有福气的。
有的人将人生比喻成一个上山和下山的过程,年轻时的我们,人生处于上山阶段,在此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拿起很多东西。
总想着尽可能地多认识一些朋友,多积累一些人脉和资源,所以经常去参加饭局、聚会,经常有参加不完的应酬。
那时候,我们是戴着面具生活的,说着奉承的话,做着违心的事,很难感受到随心且纯粹的快乐。
可到了中年以后,应该学会放下了。告别那些无用的社交,让自己的圈子变得干净一点,只有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
否则越是想得太多,越是太过被动,也就离真正的幸福越来越远。
人脉的本质是等价交换,只有足够优秀,足够有价值,你才能有机会遇到愿意伸手拉自己一把的贵人。
如果你本身并不优秀,认识谁都没用。你把别人当成人脉,别人可能只是把你当成一个过客,当成一个无关紧要的陌路人。
相比于费心费力地经营人际关系,你更应该沉下心来,默默地提升自己,当你变得优秀了,别人自然会找你。因为在别人眼里,你变成了那个人脉。
一个活得简单的人,不仅仅在于拥有干净的圈子,以及让人舒服的人际关系,更在于始终忠于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及具体如何去做。
他们有着自己喜欢的事业,有着和谐稳定且幸福的家庭,夫妻关系和睦,父母身体 健康 ,孩子也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上,默默地做着自己。
除了这些以外,他们自身也活得很清醒,很通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来不跟人盲目攀比。
活得简单的人,向来只是守着自己内心的清净,安静地过自己的日子。朋友可能不多,但有三五知己也就够了,闲暇时聊天喝茶谈心,日子过得怡然自得。
无论别人过得怎么样,都不会轻易动摇自己的航向。人生是一场修行,我们终其一生所要做的,不过是为自己负责而已,何必跟他人攀比呢。
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精神寄托。
除了不跟人盲目攀比,坚持做好自己以外,他们还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精神寄托,这会让他们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里,都能觉得不空虚。
哪怕将来退休了,孩子们成家立业离开自己了,依然能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将日子过得风生水起,格外丰盈。
万事随心,活得简单且快乐。
活得简单的人,往往内心很纯粹,他们心地善良,始终热爱生活,而且待人极其真诚,跟这样的人相处,会觉得很舒服。
他们对于物质的要求很低,却很在意精神享受,钱够花就行了,活得简单一点,随性一点,才能更加幸福和快乐。
每个人最终都会老去,但我们可以选择老去的方式,让自己活得简单一点,别那么累,自然会有更多的福报。
END
1.好多人在说自己孤独,说自己孤独的人其实并不孤独。孤独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遗弃,而是无知己,不被理解。真正的孤独者不言孤独,偶尔作些长啸,如我们看到的兽。弱者都是群居着,所以有芸芸众生。 —— 贾平凹《孤独地走向未来》
2.睡在哪里不都是睡在夜里。
3.你若喜欢上一本书了,不妨多读: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又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
4.心上有个人,才能活下去。
5.善或许得不到回报,但可以找到安慰。
6.名场利场无非戏场,做得出泼天富贵;冷药热药总是妙药,医不尽遍地炎凉!
7.人生得也罢,失也罢,成也罢,败也罢,只是心灵的那泓清泉不能没有月辉。
8.尘世是不会轻易让一个人孤独的,群居需要一种平衡,嫉妒引发的诽谤,羞辱,打击和迫害。你若不再脱颖,你将平凡,你若继续走,终于使众生无法超越了,众生便尊你为神圣,神圣才是真正的孤独。
9.在街头看一回人的风景,犹如读一本历史,一本哲学。你从此办事情,看问题心就不会那么窄了,目光就不那么短了,不会为蝇头小利去勾心斗角,不会因一时荣辱而狂妄和消沉,人既然如蚂蚁一样来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数十年里,该自在就自在吧,该潇洒就潇洒吧,各自完满自己的一段生命,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义。
10.人活着最大目的是为了死,而最大的人生意义却在生到死的过程。
11.我的理由是,世界上的事,若不让别人尴尬,也不让自己尴尬,最好的办法就是自我作贱。比如我长的丑,就从不在女性面前装腔作势,且将五分的丑说到十分的丑,那么丑倒有它的另一可爱处了。
12.瓜熟了蒂不落也得落,水到了没渠也流成了渠。
13.当你正真爱一样东西的时候,你会发现语言是多么的脆弱和无力。文字与感觉永远有隔阂。
14.咱能改变的去改变,不能改变的去适应,不能适应的去宽容,不能宽容的就放弃。
15.说了许多好读书的坏处,当然坏处还多,譬如好读书不是好丈夫,好读书没有好人缘,好读书性情古怪。但是,能好读书必有读书的好,譬如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嚣烦尘世而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谄。
16.会活的人,或者说取得成功的人,其实懂得了两个字: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17.世上的事,认真不对,不认真更不对;执着不对,一切视作空也不对。平平常常,自自然然,如上山拜佛,见佛像了就磕头,磕了头,佛像还是佛像,你还是你——生活之累就该少下来了。
18.以丑为美?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的小玩意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贾平凹心上有个人,才能活下去
1.好多人在说自己孤独,说自己孤独的人其实并不孤独。孤独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遗弃,而是无知己,不被理解。真正的孤独者不言孤独,偶尔作些长啸,如我们看到的兽。弱者都是群居着,所以有芸芸众生。 —— 贾平凹《孤独地走向未来》
2.睡在哪里不都是睡在夜里。
3.你若喜欢上一本书了,不妨多读: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又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
4.心上有个人,才能活下去。
5.善或许得不到回报,但可以找到安慰。
6.名场利场无非戏场,做得出泼天富贵;冷药热药总是妙药,医不尽遍地炎凉!
7.人生得也罢,失也罢,成也罢,败也罢,只是心灵的那泓清泉不能没有月辉。
8.尘世是不会轻易让一个人孤独的,群居需要一种平衡,嫉妒引发的诽谤,羞辱,打击和迫害。你若不再脱颖,你将平凡,你若继续走,终于使众生无法超越了,众生便尊你为神圣,神圣才是真正的孤独。
9.在街头看一回人的风景,犹如读一本历史,一本哲学。你从此办事情,看问题心就不会那么窄了,目光就不那么短了,不会为蝇头小利去勾心斗角,不会因一时荣辱而狂妄和消沉,人既然如蚂蚁一样来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数十年里,该自在就自在吧,该潇洒就潇洒吧,各自完满自己的一段生命,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义。
10.人活着最大目的是为了死,而最大的人生意义却在生到死的过程。
11.我的理由是,世界上的事,若不让别人尴尬,也不让自己尴尬,最好的办法就是自我作贱。比如我长的丑,就从不在女性面前装腔作势,且将五分的丑说到十分的丑,那么丑倒有它的另一可爱处了。
12.瓜熟了蒂不落也得落,水到了没渠也流成了渠。
13.当你正真爱一样东西的时候,你会发现语言是多么的脆弱和无力。文字与感觉永远有隔阂。
14.咱能改变的去改变,不能改变的去适应,不能适应的去宽容,不能宽容的就放弃。
15.说了许多好读书的坏处,当然坏处还多,譬如好读书不是好丈夫,好读书没有好人缘,好读书性情古怪。但是,能好读书必有读书的好,譬如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嚣烦尘世而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谄。
16.会活的人,或者说取得成功的人,其实懂得了两个字: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17.世上的事,认真不对,不认真更不对;执着不对,一切视作空也不对。平平常常,自自然然,如上山拜佛,见佛像了就磕头,磕了头,佛像还是佛像,你还是你——生活之累就该少下来了。
18.以丑为美?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的小玩意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贾平凹
贾平凹名言
贾平凹名言
1、睡在哪里不都是睡在夜里。贾平凹《废都》
2、说了许多好读书的坏处,当然坏处还多,譬如好读书不是好丈夫,好读书没有好人缘,好读书性情古怪。但是,能好读书必有读书的好,譬如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嚣烦尘世而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谄。贾平凹《自在独行》
3、弱者都是群居着,所以有芸芸众生。贾平凹《孤独地走向未来》
4、作为男人的一生,是儿子也是父亲。前半生儿子是父亲的影子,后半生父亲是儿子的影子。贾平凹《自在独行》
5、我的本性依旧是农民,如乌鸡一样,是乌在骨头里的。贾平凹
6、上帝既然造了我们,我们应该自信。贾平凹《自在独行》
7、心上有个人,才能活下去。贾平凹《病相笔记》
8、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贾平凹《白夜》
9、人活着的最大目的是为了死,而最大的人生意义却在生到死的过程。贾平凹《画人记》
10、你若喜欢上一本书了,不妨多读: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又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贾平凹《看人》
11、读书人上厕所时间长,那不是干肠,是在蹲坑读书;读书人最能忍受老婆的嘟嚷,也不是脾气好,是读书人入了迷两耳如塞。吃饭读书,筷子常会把烟灰缸的烟头送进口里,但不易得脚气病,因为读书时最习惯抠脚丫子。可怜都是蜘蛛般的体形,都是金鱼似的肿眼,没个倾国倾城貌,只有多愁多病身。贾平凹
12、你没当过领导,但你得学会被领导。贾平凹
13、鸟儿无法不飞向蓝天,虽然天上没有它的栖身之处。蜻蜓不能不伏向河水,虽然河水没有它的立足之地。贾平凹《带灯》
14、当我在农村时,我的境遇糟透了,父亲有了历史问题,母亲害病,我又没力气,报名参军当兵呀,体检的人拿着玻璃棍儿把我身子所有部位都戳着看了,结果没有当成,第二年又招地质工人,去报了名,当天晚上村支书就在报名册上把我的名字划掉了,隔了一年又招养路工,就是拿着锨把在公路边的水渠里铲沙土垫路面的坑坑洼洼,人家还是不要我,后来想当民办教师也没选上,再后一个民办女教师要生孩子呀,需要个代理的,那次希望最大,我已经去修理了一支钢笔,却仍是让邻村的另一人掉了包。那段日子,几次大正午的在犁过的稻田里犯蒙,不辨了方向,转来转去寻不到田埂,村里人都说那里鬼迷糊了,让我顶着簸箕,拿桃木条子打着驱鬼。贾平凹《带灯》
向警予名言沃夫拿格名言比昂松名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54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26个春天的成语,原来都出自诗词
下一篇: 回首浮生已过半,但求无愧亦无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