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羞涩。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张枣,湖南长沙人。著名诗人,学者和诗歌翻译家。文学激情燃烧的20世纪80年代初,少年张枣顶着诗歌的风暴入川,二十诗章惊海内,以《镜中》、《何人斯》等作品一举成名,成为著名的“巴蜀五君子”之一。诗人柏桦说,他20出头写出的《灯芯绒幸福的舞蹈》,就足以让他的同行胆寒。他精确而感性的诗艺,融合和发明中西诗意的妙手,一直风靡无数诗歌爱好者。2010年3月8日因肺癌逝世。
读诗有些年头了,对于前些日子早看到这首诗倍感——相见恨晚,短短的篇幅给我的震撼却是长期的,可能是触碰到心里那根选了。
一位知乎的网友米稀稀是这么评价的:这首诗是他最美,最纯粹的诗歌之一,它诉诸我们的视觉,也许还有听觉感知。但是它又将可感知物进行了转变,让其成为陌生者,还有令人悚异者。它以其完美无缺的格律、梦呓式的无辜完成了反常的行动。它摧毁了实物, 以便将它们提升为绝对本质,这些本质与经验世界无涉,更加彻底地在语言中在场。它们借助语言进入了一种脱离了现实秩序的相互关联。
希望各位也能喜欢这首诗!
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比较全面的研究了修辞现象。修辞,即语言运用的方法和技巧,而诗歌则是语言运用的一种形式,研究诗歌的修辞,即是用修辞学的具体知识去研究诗歌语言运用的方法和技巧。
被称为“巴蜀五君子”之一的张枣,以《镜中》、《何人斯》等诗作一举成名,是一个十分有才气的诗人,他的诗歌长于意象描写,而意象描写一般而言是通过隐喻象征手法完成的,因此本文主要探讨隐喻象征的修辞手法。张枣诗歌中常用的意象有镜子、花朵(菊花、梅花)、星辰、蝴蝶等。这里以张枣的《镜中》、《深秋的故事》和《蝴蝶》为例,比较赏析诗中以意象描写(隐喻)为主的多种修辞的运用。
《镜中》被认为是张枣最优秀的作品之一。“镜”这一意象在该诗中出现,除此之外,还出现了梅花、南山等古诗歌中常会用到的经典意象。
《镜中》: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羞惭。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一面镜子永远等侯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诗中说,一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开头是“梅花便落了下来”,结尾是则说“梅花便落满了南山”,由此可见,诗人已经想了很久,直到时光转换,诗人依旧在思考着,回忆着,后悔着。诗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这句话,“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以达到强调内容的效果。至于后悔的是什么,诗人并没有明确提出,只能由读者自行想象了。诗的开头和结尾处都提到了最后悔的事和梅花,这里已经打破直线式的描述,形成了一个环形结构,使整首诗歌呈现出更为美丽的外在形式,但是这形式并不是张枣刻意雕琢而成的,倒是更像出自于自然,不加雕饰而浑然天成,因此更多了一种随性自然的美丽。
诗中提到,“危险的事物固然美丽”,联系上下文来看,大概说的就是“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或“登上一株松木梯子”,这些事物虽然美丽,依然比不上“她骑马归来”时温暖羞惭的面容,通过衬托的手法,可以感受到“她”的美丽娇羞。
“梅花”固然清洁美好,但是总逃不过坠地碾作尘的命运,因此也是美好的事物转瞬即逝的象征。梅花坠落之处又是南山,而南山又容易让人想起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句子,作为隐逸之地的象征,南山该是个梅花的好归处了。
“她”又是坐在镜中回忆一生中后悔的事情的,因此这回忆好像就在她面前一样,这就是“镜子”的作用了,她坐在镜子面前,对着自己的容颜回忆过去,因此才有了仿佛过去就在眼前的感觉。
“镜子”是作为全是的灵魂“意象”出现的,它贯穿于全诗之中,是诗人抒发感情的工具,同时也是诗中人“她”回忆往事的载体。
《深秋的故事》:
向深秋再走几日/我就会接受她震悚的背影/她开口说江南如一棵树/我眼前的景色便开始结果/开始迢递;呵,她所说的那种季候/仿佛正对着逆流而上的某个人/开花,并穿越信誓的拱桥
落下一片叶/就知道是甲子年/我身边的老人们/菊花般升腾、坠地/情人们的地方蚕食其他的地方/她便说江南如她的发型/没有雨天,纸片就叠成了乳燕
而我渐渐登上了晴朗的梯子/诗行中有栏杆,我眼前的地图/开始凋零,收敛/我用手指清理着落花/一遍又一遍地叨念自己的名字,仿佛
那有着许多小石桥的江南/我哪天会经过,正如同/经过她寂静的耳畔/她的袖口藏着皎美的气候/而整个那地方/也会在她的脸上张望/也许我们不会惊动那些老人们/他们菊花般升腾坠地/清晰并且芬芳
在这首诗中,诗人用“菊花”比喻迟暮的老人。“我身边的老人们”,经历着菊花一样的生长过程——“菊花般升腾、坠地”,和菊花一样在深秋中萎顿、坠地,这是老人必经的生命历程。下一段中“她”把山水柔美的江南比作自己的发型,由此处可以看出“她”一定是个柔美如江南般的人物。再接下来说,“没有雨天,纸片就叠成了乳燕”,这句话则不无夸张之处,是为了说明折纸人的手巧而已。
后面又说到,属于“情人们的地方”正在象蚕一样“蚕食”其他的地方,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下面“我眼前的地图/开始凋零”,也是拟人手法,给与静物以生命,因此地图也能像花朵一样,随着季节的更替而凋零了。诗中把江南比喻成一个美女,因此才说“经过她寂静的耳畔/她的袖口藏着皎美的气候”,由此比喻,可以看出江南是一个柔美如淑女的地方。
这首诗中的主要意象是“菊花”,诗中两次提到如菊花般的老人们,他们“菊花般升腾、坠地”,“他们菊花般升腾坠地/清晰并且芬芳”,虽然前后出现了两次,但是他们之间有着细微的描述上的差别,老人们菊花般升腾又坠地以后,并没有被遗忘或者成为过去,而是依然和菊花一样,清晰并且芬芳着。这不仅仅是深秋的故事,这也是人生的故事。
《蝴蝶》:
如果我们现在变成一对款款的
蝴蝶,我们还会喁喁地谈这一夜
继续这场无休止的争论
诉说蝴蝶对上帝的体会
那么上帝定是另一番景象吧,好比
灯的普照下一切都像来世
呵,蓝眼睛的少女,想想你就是
那只蝴蝶,痛苦地醉到在我胸前
我想不清你那最后的容颜
该描得如何细致,也不知道自己
该如何吃,喂养轻柔的五脏和翼翅
但我记得我们历经的水深火热
我们曾咬紧牙根用血液游戏
或者真的只是一场游戏吧
当着上帝沉默的允许,行尸走肉的金
当着图画般的雪雨阴晴
五彩的虹,从不疼的标本
现在一切都在灯的普照下
载蠕载袅,呵,我们迷醉的悚透四肢的花粉
我们共同的幸福的来世的语言
在你平缓的呼吸下一望无垠
所有镜子碰见我们都齐声尖叫
我们也碰着了刀,但不再刺身
碰翻的身体自己回头站好像世纪末
拐角和树,你们是亲切的衣襟
我们还活着吗?被损颓然的嘴和食指?
还活在鸡零狗碎的酒的星斗旁边?
哦,上帝呵,这里已经是来世
我们不堪解剖的蝴蝶的头颅
记下夜,人,月亮和房子,以及从未见过的
一对喁喁窃语的情侣
在这首诗歌中,“蝴蝶”这一意象贯穿全诗始终。蓝眼睛的少女像蝴蝶一样,醉倒在“我”的胸前,这里是把蓝眼睛的少女比喻成蝴蝶。这对化身蝴蝶的情侣曾“咬紧牙根用血液游戏”,最后被做成标本的蝴蝶也不再疼痛,“所有镜子碰见我们都齐声尖叫”,这美丽而又异乎寻常的蝴蝶意象,构成了一幅诡异而绮丽的画面。等这被做成标本的蝴蝶再回头时,早已经到了来世,而它们美丽的不能被解剖的头颅,见到了“一对喁喁窃语的情侣”,这对它们未曾见过的情侣,也许这对喁喁私语的情侣空就是来世的它们吧?我以为这样理解也未尝不可。
在诗歌的最后一节中,“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我们还活着吗?”,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他们作为蝴蝶,嘴和食指因为被损的缘故已经变得颓然了,故而不敢相信自己还活着的这个事实,特别是“还活在鸡零狗碎的酒的星斗旁边”,因为环境的不好,所以他们的依然存活的事实更让人惊异。采用疑问的方式,连用三个问号,表达出了蝴蝶对自己依然存活的满心疑问。
但是下一句就解释了原因:不是作为蝴蝶的他们依然顽强的生活着,而是已经在悄无声息中到了来世。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因为美丽而被做成了标本的蝴蝶,即便转世以后成了一对喁喁私语的情侣,但是蝴蝶这一意象依旧是转瞬即逝的美好形象的象征。
在张枣的诗歌中,“镜子”、“菊花”、“蝴蝶”等意象的重复使用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它们几乎都是转瞬即逝的美好的象征,“镜子”见证了“花朵”、“蝴蝶”的短暂而又美好的生命,但是“镜子”本身又何尝不是转瞬即逝的呢?你可以从镜中窥见一切、回忆一切、后悔一切,但是一旦镜子落地,瞬息之间就什么都不复存在,只能对着一地碎片独自叹息了。或许也正是通过一连串的隐喻手法,描写出了这些短暂而又美好的意象,才给了张枣诗歌以独特的魅力和永恒的美好。
张枣的诗 :
《何人斯》
现代 · 张枣
究竟那是什么人?在外面的声音 只可能在外面。你的心地幽深莫测 青苔的井边有棵铁树,进了门 为何你不来找我,只是溜向 悬满干鱼的木梁下,我们曾经 一同结网,你钟爱过跟水波说话的我 你此刻追踪的是什么?
《十月之水》
现代 · 张枣
1 你不可能知道那有什么意义 对面的圆圈们只死于白天 你已穿上书页般的衣冠 步行在恭敬的瓶形尸首间 花不尽的铜币和月亮,嘴唇也 渐渐流走,冷的翠袖中止在途中 机密的微风从侧面撤退 一缕缕,唤醒霜中的
《深秋的故事》
现代 · 张枣
向深秋再走几日 我就会接近她震悚的背影 她开口说江南如一棵树 我眼前的景色便开始结果 开始迢递;呵,她所说的那种季候 仿佛正对着逆流而上的某个人 开花,并穿越信誓的拱桥 落下一片叶 就知道是甲子年
《镜中》
现代 · 张枣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羞惭。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
《梁山伯与祝英台》
现代 · 张枣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他们每天 读书猜迷,形影不离亲同手足, 他没料到她的里面美如花烛, 也没想过抚摸那太细腻的脸。 那对蝴蝶早存在了,并看他们 衣裳清洁,过一座小桥去郊游。 她喏在后面逗他,挥了
《娟娟》
现代 · 张枣
仿佛过去重叠又重叠只剩下 一个昨天,月亮永远是那么圆 旧时的装束从没有地方的城市 清理出来,穿到你温馨的身上 接着变天了,湿漉漉的梅雨早晨 我们的地方没有伞,没有号码和电话 也没有我们居住,一颗遗忘的
《楚王梦雨》
现代 · 张枣
我要衔接过去一个人的梦 纷纷雨滴同享的一朵闲云 宫殿春夜般生,酒沫鱼样跃 让那个对饮的,也举落我的手 我的手扪脉,空亭吐纳云雾 我的梦正梦见另一个梦呢 枯木上的灵芝,水腰分上绢帛 西边的飞蛾探听夕照
《卡夫卡致菲丽丝》
现代 · 张枣
1 我叫卡夫卡,如果您记得 我们是在M。B,家相遇的。 当您正在灯下浏览相册, 一股异香袭进了我心底。 我奇怪的肺朝向您的手, 象孔雀开屏,乞求着赞美。 您的影在钢琴架上颤抖, 朝向您的夜,我奇怪的
《丽达与天鹅》
现代 · 张枣
你把我留下像留下一个空址, 那些灿烂的动作还住在里面。 我若伸进我体内零星的世界, 将如何收拾你隳突过的形迹? 唉,那个令我心惊肉跳的符号, 浩渺之中我将如何把你摩挲? 你用虚空叩问我无边的闲暇,
《蝴蝶》
现代 · 张枣
如果我们现在变成一对款款的 蝴蝶,我们还会喁喁地谈这一夜 继续这场无休止的争论 诉说蝴蝶对上帝的体会 那么上帝定是另一番景象吧,好比 灯的普照下一切都像来世 呵,蓝眼睛的少女,想想你就是 那只蝴蝶,
《色米拉肯求宙斯显现》
现代 · 张枣
“如果你是人就求求你更是人 如果你不是如果除了人之外 一切都是神就请你给个明证 我一定要瞻一眼真理的风采!” 宙斯在他那不得已的神境中 有些惊慌失措,他将如何解释 他那些万变不离其宗的化身? 他无术
《望远镜》
现代 · 张枣
我们的望远镜像五月的一支歌谣 鲜花般的讴歌你走来时的静寂 它看见世界把自己缩小又缩小,并将 距离化成一片晚风,夜莺的一点泪滴 它看见生命多么浩大,呵,不,它是闻到了 这一切:迷途的玫瑰正找回来 像你
《吴刚的怨诉》
现代 · 张枣
无尽的盈缺,无尽的恶心, 上天何时赐我死的荣幸? 咫尺之遥却离得那么远, 我的心永远喊不出“如今”。 瞧,地上的情侣搂着情侣, 燕子返回江南,花红草绿。 再暗的夜也有人采芙蓉。 有人动辄就因伤心死去
《罗蜜欧与朱丽叶》
现代 · 张枣
他最后吻了吻她夭灼的桃颊, 便认定来世是一块风水宝地; 嫉妒死永霸了她姣美的呼吸, 他便将穷追不舍的剧毒饮下。 而她,看在眼里,急得直想尖咒: “错了,傻孩子,这两分钟的死 还不是为了生而演的一出戏
《爱尔莎和隐名骑士》
现代 · 张枣
她遇险的时候恰好正在做梦, 因此那等她的死刑不能执行, 她全心憧憬一个飘渺的名姓, 风儿叮咚,吹响了远方的警钟。 于是云开了,路移了,万物让道, 最远的水翡翠般摆设到眼前。 嗬,她的骑士赫然走近她身
……
镜中为什么写到南山,有什么意蕴:
“南山”因陶渊明而成了古代文人闲适、恬淡、隐逸的一个“意象”,亲近和拥抱大自然的一个象征,储存和寄托乡愁的场所。
张枣将“南山”挪移到他的《镜中》,那不可追回的“后悔”,那魂牵梦绕的爱,那刻骨铭心的相思,因了落满梅花的南山,变得迷离幽深,不可名状。
诗中的“南山”突兀而来,细究却发现这是晋代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反复出现的地名:“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羞惭。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镜中》
诗词解析:
这诗的起首两句,没来由地拈合一起,令人费尽思量。何以一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那梅花便会落了下来呢?无理而妙,妙在情真。
诗中所谓的“后悔的事”,当是一段恋情,湮灭在岁月深处的恋情,这从紧接着的诗的叙述便可看出端倪:“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看她骑马归来”,或看“她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那时的“我”(诗的叙述主角)充分地享有这一爱情的主动权,诗中的那位“她”,面对着“我”——诗自喻为“皇帝”的我(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她”“面颊温暖/羞惭。
低下头”——这情景,恰如徐志摩的名诗《沙扬娜拉》中的那位“日本女郎”:“最是那一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短短几句换了数个视角:作为作者的我、女主人公、皇帝。
诗句间的衔接却如摄像机扫射一般连贯。
头尾的呼应让诗意突然爆发。从梅花落了下来到落满南山的时间变化,仿佛像是度过了一生。
镜子一下增强了诗的层次性和复杂性。在空间的维度上,镜子的一端是虚拟的空间,镜子的另一边是虚幻的空间,她在镜子中是看她自己的主体,她在现实中又是看她自己的主体。而在她和镜子之外又有皇帝一个层次。在他们之上有是我叙述者一层。
实际有四层空间,但是镜子却可以把四层空间扩展到无数层的空间。这样就分不清楚虚实了。在时间的维度上,即存在着她和皇帝的历史时间,也存在着叙述者的现实时间,在这里的人称不是我,转换成了皇帝,但是我的时间又和皇帝和她的时间交错在一起。仿佛“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这样的万花筒似的复杂让诗歌又获得了轻。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最后的反复使诗歌形成了一个环形结构,流逝的时间重生了。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耕作中,因为四季的交替而形成了永恒的轮回的时间观念。而诗人对时间的流逝非常敏感,所以环形结构的使用使时间得以回复,诗开头意象产生的感情和读完诗的感情互相叠加,获得性的意蕴。
那这次望着窗外的是谁呢?是叙述者我呢还是她呢?如果是我,那么诗歌在这里反复就只是为了炫技了。如果是她。那她就脱离了叙述者的控制了,又开启了她自己的一段回忆,这样的话整首诗的意境一下开阔了。
望向窗外,看到了南山。神韵悠然,皇帝突然被消解了,读者产生了一种平静的感觉。整首诗又开始往上飘。
拓展资料:
《镜中》写完的时候它被丢在地上,随着读者的阅读,它开始往上漂浮,因为“皇帝”它快速下降,却最后又开始往上漂浮。多么美妙的心理体验。
少年心事当拿云,终不过是一些平静。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53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纳丁斯特尔《我会采更多的雏菊》
下一篇: 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