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淑萍说:人生路上,最美的风景都盛开在心底,最美的心底都藏在最真挚的感情里。别怕明天不会更好,别怕人生路上没有好风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心怀美好,人生处处有阳光;心怀美好,人间处处有温暖。来和诗词君一起欣赏这6首诗词吧,让生命安恬如花开,人生春常在!心中无是非,人生好光景《嗅梅》唐·无尽藏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世间的期待有千万种,最美好的那种叫做“来日可期”。你要相信内心的强大能战胜一切,你要相信春来花会开,心想事会成。秋色连波老师曾说:等待永远不会太迟,夏天过去了还有秋天,今年过去了还有明年,此生过去了还有来生!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竹枝词二首·其一》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没有谁脚下的路,一生平坦到头;没有谁胸中的心,一生纯粹到底;没有谁头顶的天,一生永远蔚蓝。但不论生活有多少苦难,我们对美好的追求,对真情的渴望,永远不变。愿我们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桃花源,在静好的岁月里现世安稳,你我都好,快乐每一天!愿所有美好,随春风款款而来《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虽一腔热血的英雄气概无处挥洒,但依旧对未来充满希望。人生会苦一阵子,不会苦一辈子。我们需要在心里养一方好山好水,耐心的等待转角。你要相信,美好终会遇见美好,就像一株小草遇见久违的甘露,一朵花开遇见灿烂的阳光。世事如落花,心境自空明《颂古五十五首其一》宋·无门慧开禅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一季一景,四时轮回。在漫长的一生里,我们看春天的花,捕夏天的萤,吹秋天的风,赏冬天的雪。生活之暇,工作之余,约上三五好友,对酒当歌,及时行乐,何必在乎人生几何呢 心若天高云淡,人生才晴空万里《定风波》宋·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最令人佩服的魅力,就在于他能用最坏的砚台,写出最好的诗歌。人生困境时,当学苏轼!风雨再大,落在我身上,亦当作是平常事。我不能决定人生的起伏,却能决定自己的态度!当你强大时,困境就变小了。接受命运的馈赠,也承受命运的打击。无论好的坏的,统统都能变成生命里的风景。心不染尘埃,清风自然来《神照本如开悟诗》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周国平说:“人生任何美好的享受都有赖于一颗澄明的心,唯有内心富有充盈,方能从容抵抗世间所有的不安与躁动。”真正的宁静,不在于山水,而在于自己的内心。与其违心赔笑,不如一人安静;与其在意别人的背弃和不善,不如经营自己的尊严和美好。心静下来,可以活的更轻松,更洒脱!我看过春花秋月,赏过夏风冬雪。也曾一个人穿过漆黑的夜,走过泥泞的街,渡过湍急的河流。行走于茫茫人海中,难免遭挫折,历经千帆后终于懂得:只要心里有花开,人生定然春常在!人生的每一个瞬间,愿你尽兴生活,自在随心。让每一个笑容都发自内心,每一个清晨都充满阳光,每一个季节都春暖花开! 大赛作品集,人手一册哦!已加主编微信的可直接微信联系购买!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
写诗填词
○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有诗还有远方...
破阵子·春景
宋代: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译文
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清明节后梨花纷飞。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黄鹂的歌声萦绕着树上枝叶,只见那柳絮飘飞。
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巧笑着的东邻女伴。怪不得我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它是预兆我今天斗草获得胜利啊!不由得脸颊上也浮现出了笑意。
注释
破阵子: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又名《十拍子》。双调六十二字,平韵。
新社:社日是古代祭土地神的日子,以祈丰收,有春秋两社。新社即春社,时间在立春后、清明前。
碧苔:碧绿色的苔草。
飞絮:飘荡着的柳絮。
巧笑:形容少女美好的笑容。逢迎:碰头,相逢。
疑怪:诧异、奇怪。这里是“怪不得”的意思。
斗草:古代妇女的一种游戏,也叫“斗百草”。
双脸:指脸颊。
赏析
这首词以轻淡的笔触,描写了古代少女们春天生活的一个小小片段,展示在读者面前的却是一副情趣盎然的图画。
词的上片写景。“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两句既点明了季节,又写出了季节与景物的关系,给人以具体的印象。行文轻快流丽,蕴含喜悦的情意,为全词的明朗、和谐、优美的基调打下了基础。“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春水池塘,点缀那末三四点青苔,密林深处,不时传来莺儿的歌唱。“日长”,表明季节已开始变化,多少有点惜春的意味。柳絮在空中飞舞,显示出晴和的景象。“碧苔”、“黄鹂”、“飞絮”,看来似乎是极其常见的自然景物,经词人稍加点染,宛如一轴初夏风光小幅,特别惹人喜爱。
清明时节后,天气渐渐转暖,海棠梨花刚刚开败,柳絮又开始飞花。春社将近,已见早燕归来。园子里有个小小的池塘,池边点缀着几点青苔,在茂密的枝叶深处,时时传来黄鹂清脆的啼叫。
下片写人。“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趁着这春暮夏初的季节,少女们停了针线,来到这大自然的怀抱里。这时,东边邻居的女伴笑眯眯地走了过来,她们正好在那条桑田小路上相逢了。“巧笑”二字,捕捉到了“东邻女伴”用白描手法,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及情态的描写,由内心到外表塑造了东邻女这一形象。内心真情流露的一刹那,巧妙地揭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读时,使人有似曾相识之感。“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少女们相逢的时候,兴高采烈,欢欢喜喜的,随着,一块儿玩着那斗草的游戏。词中主人公胜利了。这位天真的少女充满着青春的欢乐。她忽然想起昨天夜里做的那个好梦,认为那原来是“斗草赢”的兆头,脸上又飞起了笑容。词中没有正面来描写斗草的活动,只用一笔点出人物的内心活动,表现了这位少女不仅聪明,富于想象,而且心灵是那样纯洁无瑕。
赏析二
此词通过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充满着一种欢乐的气氛。全词纯用白描,笔调活泼,风格朴实,形象生动,展示了少女的纯洁心灵。
二十四节气,春分连接清明,正是一年春光最堪留恋的时节。春已中分,新燕将至,此时恰值社日也将到来,古人称燕子为社燕,以为它常是春社来,秋社去。词人所说的新社,指的即是春社了。那时每年有春秋两个社日,而尤重春社,邻里聚会,酒食分餐,赛会欢腾,极一时一地之盛。闺中少女,也“放”了“假”,正所谓“问知社日停针线”,连女红也是可以放下的,呼姊唤妹,门外游玩。词篇开头一句,其精神全在于此。
按民族“花历”,又有二十四番花信风,自小寒至谷雨,每五日为一花信,每节应三信有三芳开放;按春分节的三信,正是海棠花、梨花、木兰花。梨花落后,清明在望。词人写时序风物,一丝不苟。当此季节,气息芳润,池畔苔生鲜翠,林丛鹂啭清音。春光已是苒苒而近晚了,神情更在言外。清明的花信三番又应在何处?那就是桐花、麦花与柳花。所以词人接着写的就是“日长飞絮轻”。古有诗云:“落尽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可以合看。文学评论家于此必曰:写景;状物!而不知时序推迁,触人思绪也。
当此良辰佳节之际,则有二少女,出现于词人笔下:在采桑的路上,她们正好遇着;一见面,西邻女就问东邻女:“你怎么今天这么高兴?夜里做了什么好梦了吧!快说来听听!”东邻笑道:“莫胡说!人家刚才和她们斗草来着,得了彩头呢!”
“笑从双脸生”五字,再难另找一句更好的写少女笑吟吟的句子来替换。何谓双脸?盖脸本从眼际得义,而非后人混指“嘴巴”也。故此词,美在情景,其用笔明丽清婉,秀润无伦,而别无奇特可寻之迹;迨至末句,收足全篇,神理尽出,天时人事,物态心情,全归于此。
描绘春景的古诗词介绍如下:
1、《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2、《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橘告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4、《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春词》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6、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7、唐·杜甫《曲江对雨》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8、唐·杜甫《腊日》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9、唐·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春城而色动微寒。
10、唐·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52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诗词:始于初见,终于白头!